观音取出玉牒抹去旧文,提笔写下:身困龙巢第一难。
此劫何时了结?观音问道。
七日之后。庄颜答道。
那泾河龙王如何安置?你既许诺给他个好去处。观音追问。
庄颜起身笑道:自有安排。天色已晚,菩萨早些歇息罢。说罢径自回屋。
观音望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也起身离去。
七日转瞬即逝。黄昏时分,泾河龙王正对天地行礼。
一道神光闪过,庄颜现身眼前。
拜见神君。龙王连忙行礼。
庄颜笑道:你功德圆满,今日特来度你。
龙王大喜:恳请神君指点迷津。
你的机缘就在取经人唐僧身上。庄颜道。
见龙王困惑,庄颜解释:唐僧乃金蝉子转世,食其肉可重塑龙身,立地成仙。
龙王闻言愕然。
不过取块血肉,又不伤他性命。庄颜循循善诱,何况他曾助唐王将你拒之门外,讨些补偿也是应当。
龙王沉思片刻,向庄颜拱手一礼,转身步入草庐。
见龙王面色凝重走来,被困的唐僧颤声道:龙王...意欲何为?
泾河龙王沉默不语,阴沉着脸走到唐僧跟前,挥手间灵光闪现,唐僧身上的束缚尽数消散。
去吧,你的马匹行李都在外头。泾河龙王淡淡道。
唐僧先是一愣,继而欣喜若狂,连忙作揖道谢,快步走出草庐。果然看见白马驮着行囊静候在外。他转身又向跟出来的泾河龙王深施一礼,翻身上马匆匆下山。
待唐僧走远,庄颜身形再现。泾河龙王见状长叹:请神君收回赐予的法力吧。小龙只求去地府清算罪孽,转世轮回。血食之事,休要再提!
庄颜含笑点头,随手撤去泾河龙王的控水神通。龙王顿觉神力消散,心中竟生出几分不舍。
且看天上。庄颜忽然指向云端。但见佛光普照中,一位头戴五佛冠、身披七宝袈裟的菩萨凌空而立。
小龙拜见虚空藏菩萨!泾河龙王慌忙下拜。
菩萨慈眉善目道:敖洪,虽犯天条遭诛,幸得灵台神君垂怜,特设考验。今既通过,可愿皈依我佛?
敖洪喜不自胜,连连叩首: 拜见师尊!
善哉。即日起你便随我去鹿门山修行,重塑金身受戒。菩萨袖袍轻展,一道仙光将敖洪托至身侧。
庄颜踏云而来,敖洪郑重作揖:永感神君度化之恩。
好生修行,莫负菩萨栽培。庄颜叮嘱罢,目送菩萨携敖洪返回灵山,随即转身驾云直奔五指山——观音菩萨早已先行一步。
【五指山下桃李芬芳,孙悟空懒洋洋趴着。观音菩萨笑问:悟空可听明白了?
猴王抬头嬉笑:话是听全了,可菩萨怎不提何时放俺老孙出去?
莫急。菩萨莞尔,待取经人到来,自会救你。
孙悟空咧嘴道:菩萨站着说话不腰疼!被压五百年,俺老孙腿脚都麻了,能不急么?
观音菩萨微微一笑,道:唐僧已在路上,不出几日便会经过此处,你再耐心等候些时日。
一日长似一年啊。孙悟空叹道,又问:菩萨说已告知我世叔,不知他何时能来?
话音未落,只见一道仙光掠空而至,观音菩萨笑道:这不就来了。
孙悟空伸长脖子张望,脸上难掩喜色。
庄颜踏云而来,落在山前。孙悟空忙拱手道:世叔,侄儿有礼了。
庄颜含笑点头:悟空不必多礼。
世叔已证天仙?看来这一百多年闭关大有收获。孙悟空问道。
是火灵真仙告诉你的?庄颜笑问。
正是。孙悟空点头,火灵姐姐年年来看我,总带些仙桃。说着眼眶微红,若非你们照应,这五百年真不知如何熬过。
庄颜温言道:以你的心性,即便无人相助也能挺过来。如今苦尽甘来,指日可待。
孙悟空精神一振:世叔也赞成我护送唐僧取经?
此乃普度众生的善举,你能护持他取得真经,自是大功德。庄颜正色道。
既如此,侄儿定当尽心竭力,助唐僧完成取经大业。孙悟空郑重应下,却又迟疑道:只是当年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 于此,如今又要去西天取经,不知诸天神佛会如何看待俺老孙?
庄颜轻抚猴头,朗声道:不必忧心,有为叔替你撑腰。往后若有谁为难于你,尽管来找我。从今往后,灵台神府便是你的家。
孙悟空闻言动容,眼中含泪道:俺老孙无父无母,蒙世叔不弃,五百年来关怀备至。大恩难报,不知可否与世叔结个亲缘?
求之不得。庄颜笑道,你若愿认我为叔,我便收你这个侄儿。
观音菩萨在旁笑道:妙哉,悟空,这可是你的造化。
孙悟空虽不能起身,仍恭敬奉酒,在菩萨见证下正式拜庄颜为叔父。
饮罢敬酒,庄颜收下这个侄儿。孙悟空声音哽咽:俺老孙也有长辈了。
庄颜开怀大笑:好生在此等候取经人,叔父盼你早日功成归来。
叔父放心,侄儿定当恪尽职守,护送唐僧西行。孙悟空郑重承诺。
庄颜颔首,又与孙悟空叙谈片刻,方与观音菩萨离去。
行至半途,庄颜问道:菩萨,下一难可曾安排妥当?
观音菩萨略一沉吟:贫僧自有主张。
庄颜拱手道:既如此,小神先行告退。
观音菩萨开口问道:“神君欲往何处?
庄颜含笑反问:菩萨可还有要交代的事?
菩萨轻摇玉首:并无他事,只望神君莫要忘记补全劫数之责。
此事断不敢忘,请菩萨宽心。庄颜拱手应道。
拜别菩萨后,庄颜驾起祥云,须臾间便至太玄真府所在的一重天。
此刻庄颜身负三重神职:灵台神君、人间部伏魔真人及灵台山山神。其中灵台神职与山神职责多有重叠,皆归灵台神府统辖。府中事务已全权托付火灵真仙打理,故而今只需专注伏魔真人之责即可。
虽说亦可清闲度日,但既无要事缠身,料理些公务倒也无妨。
伏魔真人执掌太玄真府伏魔殿,原本共有九位真人——八仙与他。如今八仙皆已转世历劫,殿中仅剩他一人主事。
刚踏入伏魔殿,正在整理文书的伏魔佐使刘堰急忙起身相迎:下官拜见神君。
庄颜微微颔首:刘佐使不必多礼。
刘堰直身后询道:神君今日怎得空来伏魔殿?
闲来无事,看看可有紧要事务。庄颜笑答。
刘堰即刻回禀:回神君,并无重大案情,皆是些琐碎小事。稍作批复后,交由下界神只处置即可。
可有不决之案?
暂无。不过些微妖魔作乱,得我殿批示后,各地神官自能料理。
庄颜点头称善,径自走向殿首伏魔真人的主案落座。
刘堰正欲归座,忽想起一事,忙道:禀神君,确有一案下界神官难以决断。
何事?
刘堰取出一卷文书呈上:泗水龙王已是第十六次上奏,请伏魔殿擒拿泗水龙母问罪。
庄颜闻言愕然:龙母?可是其正室夫人?
正是。刘堰解释道,龙王状告龙母不孝,请交雷部治罪。
细览文书,只见罗列百余条罪状,尽是龙母与翁姑争执之事。
此非家事乎?庄颜问道。
刘堰答道:亦公亦私。泗水龙王乃七品仙官,龙母亦位列八品仙班。
前十五次如何处置?
先前由八位真人经手。若视为家事,则令龙王自行处置;若论仙官身份,伏魔殿有权过问。
庄颜了然:看来前八位真人都按家事处置了?
刘堰抱拳笑道:“神君明鉴。”
庄颜翻阅完手中奏章,将其置于案几之上,起身道:连番十六道奏本,此事非同小可,我须亲自走一遭。
话音未落,他已化作流光掠出殿外。
南瞻部洲泗水河畔,庄颜按下云头。只见两岸白幡猎猎,纸灰漫天,新坟连绵不绝,哀泣之声此起彼伏。
他蹙眉走近一座坟茔,向守灵的妇人执礼:这位娘子,贫道稽首了。
妇人慌忙拭泪还礼:道长万福。
敢问这泗水两岸,何以新坟林立?
道长有所不知,妇人哽咽道,这些都是月来溺亡的青壮。妾身夫君也......话未说完便泣不成声。
庄颜环视河岸:竟有四五十座?
整整四十七座。妇人含泪点头,都是沿岸村落二十五岁以下的儿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各村打捞三百里河道,连片衣角都寻不着。
莫非水中有妖物作祟?
请过好些法师高僧,妇人绞着素帕摇头,都说水中清净,连香火钱都不肯收便走了。
庄颜颔首告辞,行至僻静处纵身入水。泗水河底,他径直来到水府门前,被执戟虾兵拦住去路。
来者何人?披甲鳝将大步而来。
庄颜袖中飞出一道金符。鳝将接过后神色骤变,急忙喝退左右,捧符深揖:小将有眼不识伏魔真君,万望恕罪。
带路,见你们龙王。庄颜收回令牌。
鳝将腰身弯得更低:真君容禀,我家大王正在东院探望老龙君。
庄颜挑眉:龙王不在正殿?
是,老龙君夫妇住在别院。鳝将侧身引路,真君请随我来。
穿过重重水廊,二人来到一处清雅院落。院中石桌旁坐着三位龙首人身的锦袍者,头顶龙角光泽黯淡,周身龙气稀薄。
泗水河畔,老龙王、龙婆与现任泗水龙王正愁眉不展。鳝将军突然领着陌生人闯入,引得泗水龙王不悦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