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李旭像一只欢快的小鸟,笑嘻嘻地跑过去,紧紧拉住爷爷的手,甜甜地喊道:“姥爷,姥姥好!”他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瞬间温暖了整个院子。
而李彤则低着头,略显紧张地喊了一声:“姥姥,姥爷。”她的声音不大。
正在收拾桌子的李母,听到二儿子的叫声,猛地转过头来。当她的目光与二儿子一家交汇时,手中的碗突然“砰”的一声,毫无征兆地碎落在地,仿佛也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李父看着二儿子,心中一阵烦闷,他真想狠狠地揍这个没良心的家伙一顿。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孙子和孙女身上时,那股怒气却瞬间消散了。尤其是被孙子紧紧握着手臂的那一刻,他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一丝微笑。
“小旭,你这几天还好吧!”李父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一些,同时伸出另一只手,轻轻地摸了摸孙子的头。对于这个孙子里父还是认可的。
李父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好儿媳,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他轻叹一声后,缓缓转过头去,目光落在了二儿子身上。
“回来就回来吧,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回家来。家里再怎么困难,也不会少你们这一口吃的。”李父的声音低沉而温和,透露出对儿子的无奈和宽容。
李父转头对老伴喊道:“老伴,你去把老二的房间收拾一下,让他们住进去。”李母连忙应道:“好嘞,那个房间我经常收拾的,等会儿过去铺一下被子,他们就可以睡觉啦。”
王娟听到李父并没有要赶自己出门的意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松了一口气,然后转头对女儿说:“小彤,我们一起去帮奶奶铺床吧。”
李母拿着薄被子、凉席等物品,径直走向二儿子的房间。李彤赶忙迎上去,接过奶奶手中的东西,微笑着说了句:“谢谢奶奶。”
李母看着她们自己动手铺床,便放心地转身回到院子里。然而,当她看到老伴和二儿子正相对而立,彼此打量着对方,却都没有说话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担忧。
不过,李旭并没有在意父亲和爷爷之间的交流,他自顾自地继续收拾起卫生来。这时,李旭也走了过来,主动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帮您吧。”
李母看着这个乖巧懂事的孙子,满心欢喜地回答道:“小旭啊,你真是个好孩子!不过你别管你爸妈的事啦,他们的事情自然有你爷爷去教导他们。你把这些碗放在水池旁边就好,等会儿奶奶会洗的。”
李父见二儿子一直沉默不语,便转头看向他,开口问道:“小斌,你这次回来有什么打算呢?”
李斌抬起头,看着父亲,缓缓说道:“城里现在的情况很艰难,如果我们一家人在城里没有工作,估计把老本吃光后就得饿肚子了。所以我就决定回来了,毕竟家里还有两亩地,我想继续种地。”
李父听了儿子的话,不禁皱起了眉头,有些担忧地说:“地倒是有你的份,也没有给你销户。但是你会种地吗?而且你那个媳妇,她能跟着你一起种地吗?就她那副样子,怕是连韭菜和水稻都分不清吧?”
面对父亲的质疑,李斌并没有退缩,他坚定地回答道:“爸,我虽然不会种地,但到时候您可以教我呀。”李斌嬉笑着说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无赖啊!”李父没好气地说道,“你不会就学嘛,这有什么难的?到时候时间到了,你就跟着我们一起种,有不懂的地方就多问问。有这两亩地,你们一家至少不会饿着。”
李斌听了父亲的话,还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嘟囔着说:“行啦行啦,我知道啦!反正我也不懂,就跟着你们种呗,你们种啥我就种啥。”
李父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你啊,就不能上点心吗?”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李父也是希望他能过得好的,看二儿媳的样子也是有所改变的。
“不过话说回来,你大哥这次可真是出息了。等你二爷爷退下来,你大哥应该就能接班当村长了。而且啊,咱们村里现在在你大哥的规划下,可有不少大动作呢!”李父接着说。
“哦?是吗?”李斌来了兴趣,“都有啥大动作啊?”
“竹山那边现在正在大建设呢!”李父兴致勃勃地说,“据你大哥说,那些院子都盖得可漂亮了,以后是要卖给那些有钱人的。你要是有闲钱,等你大哥回来,你可以去买一套农家院子。你看看咱这老宅,实在是有点挤了,都住不开了。”
“真的假的?”李斌惊讶地问道,“我大哥要当村长啦?哇,还是我哥厉害啊!不过,哥盖的那些农家小院有很多吗?而且在咱老家这边盖这么多小院,真的会有人买吗?”李斌听说村子里的农家小院要高价卖给有钱人,很是不可思议,毕竟他在城里过了这么多年了,知道哪些富豪住的别墅是建在怎么样的地段。那些别墅群有那些吸引人的的地方。
而在这个小山村怎么可能卖得掉那些农家小院呢?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还是高价卖出。李斌想想都觉得不可能。
就在这时,出去逛村庄的钱东来和他的几个兄弟也回来了。他们一走进院子,就径直走到石桌旁,一屁股坐了下来。几个人看起来都有些大惊小怪的样子,脸上却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钱东来拿起桌上的凉白开,仰头大口地喝了起来,仿佛那水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饮料一般。他走了一大圈,确实有点口渴了。
喝完水后,钱东来的目光落在了岳父身上,他兴奋地说道:“爸,我们刚才出去转了转,看到那边正在大建设的农家小院,真是太漂亮了!我都有点心动了,真想自己也买一套。不过,估计那个小院肯定不便宜吧!可惜啊,我自己没那么多钱。”
岳父听了钱东来的话,微微一笑,说道:“是啊,那个小院确实不错。不过,你别灰心,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考虑买一套也不迟。”
这时,钱东来的一个兄弟插嘴道:“叔,你们村可真是厉害啊!在这样的年景下,还能如此大兴土木。我听那些师傅说,他们的工钱都是直接发粮食的。就这条件,估计外面的人都得挤破脑袋的过来做工了吧!”
岳父得意地笑了笑,说道:“那是当然,这个发粮食的主意也是你哥提出来的。你哥说,现在这样的年景,就粮食是硬通货。而且,工资还是日结,就这两个条件,十里八乡的手艺人都差点踏平了咱家的门槛呢!嘿嘿嘿。”
李父每次提到这件事,都会忍不住得意地笑起来,显然对儿子的这个主意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