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船“守望号”劈开密西西比河的晨雾时,朱慈兴正站在甲板上擦拭那把从英吉利军官手中缴获的佩剑。剑身在朝阳下泛着冷光,倒映出他眼中的坚定——自缴获这艘船后,他花了三个月时间让华人工匠改造船体,加固船舷、扩大货舱,又让曾在大明水师服役的老水手调整桅杆,只为实现那个在心中盘桓已久的念头:横渡大洋,返回大明。
“朱先生,风向正好,再过半个时辰就能驶出河口,进入大西洋了。”负责掌舵的老水手李老栓高声喊道,他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着舵轮,眼中满是对故土的憧憬。马库斯和塔卡站在船尾,正指挥着印第安勇士和黑奴们检查补给——船舱里装满了腌鱼、橡树籽和晒干的玉米,足够三十人吃上半年。
朱慈兴点头应下,走到船舷边望向远方。密西西比河的浑浊河水与大西洋的湛蓝海水在此交汇,形成一道清晰的分界线,像一条无形的绸带,一端系着他们奋斗过的新大陆,另一端连着魂牵梦萦的故国。“等咱们回到大明,就把这里的事告诉朝廷,让他们知道海外还有这么多受苦的同胞。”马库斯走到他身边,语气中满是期待。塔卡也跟着点头,他虽不懂“大明”是什么地方,却知道那是朱慈兴的故乡,便攥紧鱼叉道:“不管到哪,我都跟着你,帮你打坏人。”
蒸汽船缓缓驶入大西洋,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海面上拖出长长的轨迹。最初的日子还算顺利,海风温顺,海浪平缓,老水手们凭借着经验调整航向,每晚还会升起篝火,在甲板上教众人辨认星象。朱慈兴则在船舱里翻阅从法军堡垒缴获的世界地图——那地图边缘已经泛黄,上面用拉丁文标注着各个大陆,他虽看不懂文字,却能从轮廓上辨认出欧洲、非洲,还有遥远东方的大明。
可航行到第二十天时,天气突然变了。乌云像墨汁般在天空中蔓延,狂风呼啸着卷起数米高的巨浪,狠狠拍在船身上。“守望号”在浪涛中像一片叶子般剧烈摇晃,甲板上的木桶被掀翻,腌鱼散落一地,几个黑奴没抓稳,险些被甩入海中。朱慈兴死死抓住桅杆上的绳索,对着众人嘶吼:“把风帆收起来!用木板堵住船舱漏水的地方!”
塔卡带领印第安勇士们扑向船帆,他们冒着被狂风卷走的危险,用绳索将风帆牢牢固定住;马库斯则带着华人劳工们搬运木板,将船舱的裂缝一一堵住。老水手李老栓趴在舵轮上,双眼紧盯着前方,任凭海浪打湿他的衣衫。这场风暴持续了三天三夜,直到第四天清晨,狂风才渐渐平息,乌云散去,露出一片陌生的海域。
“这是……在哪?”朱慈兴扶着船舷站起身,望着四周茫茫的大海,心中满是疑惑。老水手李老栓拿着罗盘匆匆跑来,脸色苍白:“朱先生,罗盘坏了,我们……我们偏航了!”他指着地图上一块标注着“未知南方大陆”的空白区域,声音颤抖,“看这海水的颜色和天上的飞鸟,我们恐怕飘到这里来了。”
朱慈兴接过地图,手指在空白区域上摩挲。他从未听说过这片大陆,可眼下船只受损严重,淡水只剩下不到十天的量,必须尽快靠岸寻找补给。“继续往南行驶,总能找到陆地。”他咬了咬牙,做出决定。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一边修补船只,一边警惕地观察海面。直到第七天中午,了望的印第安勇士突然高声呼喊:“陆地!前面有陆地!”朱慈兴立刻爬上桅杆,举起望远镜——远处的海平面上,隐约出现一道褐色的轮廓,随着船只靠近,那轮廓越来越清晰,竟是一片广袤的荒原,荒原尽头,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像一座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
“那石头……真大啊。”马库斯惊叹道,他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岩石,在阳光下泛着红褐色的光泽,仿佛被烈火灼烧过一般。塔卡也皱起眉头,低声说道:“这地方的气息很奇怪,像是有神灵居住。”
蒸汽船缓缓靠近岸边,众人换乘小船登陆。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时,朱慈兴才发现,这里的空气干燥而灼热,地面上覆盖着红色的沙土,稀疏的灌木丛顽强地生长着,远处偶尔传来不知名鸟类的啼叫,更添几分荒凉。“大家小心,分头寻找淡水和可食用的植物,半个时辰后在这里集合。”朱慈兴叮嘱道,随后带着马库斯和塔卡,朝着那块巨大的岩石走去——他总觉得,那块岩石藏着不寻常的秘密。
越靠近岩石,朱慈兴越感到震撼。那岩石高约三百米,周长超过八公里,表面凹凸不平,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纹路,有些纹路像是天然形成的图案,有些却像是人为刻画的符号。走到岩石脚下时,他突然发现,岩石底部有一个隐蔽的洞穴,洞穴入口被藤蔓遮掩着,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里有个洞。”朱慈兴拨开藤蔓,洞穴里漆黑一片,隐约能闻到一股潮湿的气息。马库斯点燃火把,三人小心翼翼地走进洞穴。洞穴内部比想象中宽敞,墙壁上布满了壁画,壁画的颜色虽已褪色,却仍能看清上面的内容:有人形生物骑着巨大的飞鸟,在天空中翱翔;有手持长矛的战士,与体型庞大的野兽搏斗;还有一群人围着一块发光的石头,似乎在举行某种仪式。
“这些画……是什么意思?”塔卡指着壁画,眼中满是疑惑。朱慈兴也皱起眉头,他曾在大明的寺庙里见过类似的壁画,却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内容。三人继续往里走,洞穴尽头,竟有一块半人高的晶石,晶石散发着微弱的蓝光,将周围的墙壁映照得一片幽蓝。
就在朱慈兴伸手想要触摸晶石时,晶石突然发出强烈的光芒,刺得三人睁不开眼睛。紧接着,一段模糊的影像出现在晶石前方的空气中——那是一片古老的大陆,一群穿着奇异服饰的人正在举行祭祀,他们对着天空中的星辰祈祷,手中捧着一块与眼前晶石相似的石头。随后,影像突然变得混乱,大地剧烈摇晃,火山喷发,海啸席卷而来,古老的大陆渐渐沉入海底,只剩下那块巨大的岩石,矗立在荒原之上。
光芒渐渐散去,三人都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刚才那是……神迹?”马库斯喃喃道,眼中满是敬畏。塔卡也点了点头:“肯定是神灵留下的印记,告诉我们这里曾发生过的事。”
朱慈兴却陷入了沉思。他想起地图上那块“未知南方大陆”的标注,又想起刚才的影像,心中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这块巨大的岩石,或许是远古文明留下的遗迹,而那块晶石,就是开启这个文明秘密的钥匙。他再次看向晶石,发现晶石表面刻着一些细小的符号,这些符号与壁画上的符号如出一辙。
“我们得把这个发现记下来,说不定对我们返回大明有帮助。”朱慈兴说道,随后让马库斯拿出随身携带的羊皮纸,将壁画和晶石上的符号一一临摹下来。就在这时,洞穴外突然传来一阵呼喊声,是寻找补给的华人劳工回来了。
“朱先生,我们找到淡水了!在前面的山谷里,还有很多可食用的野果!”劳工们兴奋地喊道。朱慈兴点点头,带着马库斯和塔卡走出洞穴。站在岩石脚下,他再次望向那块巨大的岩石,心中充满了感慨——原本是想返回大明,却意外飘到了这片陌生的大陆,还发现了如此惊人的秘密。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在岸边修补船只,同时深入荒原探查。他们发现,这片大陆上生活着许多奇特的动物:有跳跃前进的灰色小兽(袋鼠),有体型庞大、长着长鼻子的巨兽(象龟),还有羽毛艳丽、不会飞的鸟类(鸸鹋)。塔卡和印第安勇士们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他们用弓箭捕猎,为众人提供了新鲜的肉食;华人劳工们则在山谷里开垦出一小块土地,种下带来的玉米种子,希望能收获一些粮食。
朱慈兴则每天都会来到那块巨大的岩石前,研究壁画和晶石上的符号。他发现,这些符号似乎与星象有关,有些符号对应的位置,正好是夜空中的星辰。老水手李老栓也来看过这些符号,他惊讶地发现,其中一些星象图案,与大明水师用来导航的星图有着相似之处。
“朱先生,说不定我们能根据这些星象,找到返回大明的航线!”李老栓兴奋地说道。朱慈兴眼前一亮,他立刻组织众人,根据符号和星象,重新绘制航线图。经过十几天的努力,一张崭新的航线图终于完成,上面标注着从这片南方大陆出发,经过南洋诸岛,最终抵达大明沿海的路线。
船只修补完毕,补给也准备充足。离开的那天清晨,朱慈兴带领众人来到巨大的岩石前,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祭祀仪式——他们点燃篝火,献上新鲜的猎物,对着岩石深深鞠躬,感谢这片土地给予他们的帮助。塔卡还在岩石上刻下了一个简单的符号,那是奥吉布瓦部落象征“守护”的图腾,希望能为后来者带来好运。
蒸汽船“守望号”再次启航,朝着北方行驶。朱慈兴站在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巨大岩石,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会带着更多的人回到这里,解开这个远古文明的秘密。马库斯走到他身边,笑着说道:“虽然走了很多弯路,但我们也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说不定这就是天意。”
朱慈兴点点头,目光望向东方。他知道,返回大明的路程依然漫长,途中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众人团结一心,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就一定能回到故土。甲板上,华人劳工们唱起了大明的民谣,印第安勇士们吹响了号角,黑奴们则打起了非洲的鼓点,歌声、号角声和鼓声在海面上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将“守望号”的船身染成了金色。朱慈兴握紧手中的佩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会带领众人,回到那个魂牵梦萦的大明,将海外的见闻和秘密,带回故土。而那块矗立在南方大陆上的巨大岩石,以及它所承载的远古文明秘密,也将成为这段跨洋旅程中,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