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构的目光落在王棣身上,见他一身征尘,甲胄带伤,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沉声道:“王将军一路辛苦,起来回话吧。宗留守近日可好?东京的情况如何?”

“谢官家!”王棣站起身,依旧双手捧着信物,声音铿锵有力,“宗老相公日夜操劳,为坚守东京、筹备北伐耗尽心力,如今已近七旬,却依旧拄着拐杖坚守城头。东京城防坚固,粮草充足,民心所向,四方义军纷纷响应,只待官家一声令下,便可渡河北伐,扫清胡尘!”

他将韩世忠的手书与杨进的誓书一同呈上:“这是韩世忠将军的手书,他愿率三万舟师扈从官家还京,旦夕可渡河北伐;这是太行义军杨进首领的誓书与名册,百万义兵皆愿归宗老相公麾下,与金贼死战到底,不死不休!”

内侍将书信与名册接过,呈给赵构。赵构翻阅着,韩世忠刚劲豪放的字迹,杨进悍勇质朴的誓言,还有名册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名字,让他神色渐渐凝重起来。黄潜善见状,连忙上前道:“官家,韩世忠与太行义军不过是匹夫之勇,金贼势大,北伐之事非同小可,岂能仅凭几封书信便贸然行事?江南初定,正是休养生息之时,若轻举妄动,恐再生祸端。”

汪伯彦也附和道:“黄相公所言极是。如今行在安稳,粮草充足,何必去争夺那残破的中原?再说徽、钦二圣远在北方,仅凭我朝之力,难以迎回,不如暂且偏安,徐图后计。”

“住口!”王棣怒喝一声,目光如炬,直视二人,“二位相公只知江南安稳,却不知中原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金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城池化为焦土!宗老相公在城头日夜期盼,百万义军在太行苦苦支撑,数十万将士枕戈待旦,难道就是为了让官家偏安江南,苟且偷生吗?”

他转向赵构,双膝跪地,叩首不起,声泪俱下:“圣人爱自己的父母并推及别人的父母,所以教人孝;尊敬自己的兄长并推及别人的兄长,所以教人悌。官家身为大宋天子,岂能忘了身陷敌手的徽、钦二圣?岂能忘了中原故土的百姓?”

“太上皇居住的龙德宫依然如旧,殿宇巍峨,只待主人归来;可渊圣皇帝远在北方,连一处安稳的宫室都没有!”王棣抬起头,眼中满是恳切,“臣恳请官家,与忠臣义士合谋进行讨伐,早日迎回二圣!若官家应允,臣愿请旨改修宝箓宫,作为迎回渊圣皇帝后的居住之所,让天下人知晓官家对父亲孝顺,对兄长贤悌,这是以身为教,方能凝聚民心,共图中兴!”

说罢,他将宗泽的血疏高高举起,声音哽咽却依旧坚定:“这是宗老相公的血疏,字字泣血,句句铿锵!老相公年近七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唯愿在有生之年见官家还京,见王师北伐,见中原光复!若此疏不能上达天听,老相公愿免冠徒跣,赴扬州面圣,哪怕死在宫门前,也绝不退缩!”

内侍将血疏呈给赵构。赵构展开疏文,只见宣纸上的字迹沉雄有力,墨色浓淡交织,有些地方甚至能看出笔尖颤抖的痕迹,却依旧透着一股不屈的忠义之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东京乃大宋故都,民心所向,四方响应”“若再迟疑,民心离散,义军心寒,再想恢复,难如登天”,一行行文字如重锤般砸在赵构的心上。

他想起了汴京的繁华,想起了父皇与兄长的容颜,想起了登基时“中兴大宋”的誓言。再看王棣满身的征尘与伤痕,想起那百万义军的名册,想起宗泽那佝偻却坚定的身影,心中的犹豫渐渐被愧疚与热血取代。江南的安逸固然诱人,可偏安一隅的骂名,他岂能背负?

赵构放下血疏,站起身,目光扫过殿内的文武大臣,语气带着几分决绝:“黄、汪二卿所言,虽有安稳之虑,却失了大宋的气节与民心。中原乃大宋根基,二圣乃朕的至亲,北伐迎圣,收复故土,乃是朕的本分,亦是大宋的使命!”

他走到王棣面前,亲手将他扶起,沉声道:“王将军一路辛苦,宗留守的忠义与百万将士的期盼,朕已知晓。你且回去歇息,朕即刻下诏,择日返回东京,亲率王师,北伐讨贼!”

王棣闻言,大喜过望,再次跪地叩首,声音哽咽:“官家圣明!臣代宗老相公,代数十万将士,代中原百万百姓,谢官家隆恩!”

殿内的主战大臣们纷纷上前道贺,欢呼声此起彼伏。黄潜善与汪伯彦面色惨白,却不敢再多言,只能悻悻退到一旁。

赵构望着王棣,眼中满是期许:“王将军,你且在扬州休整几日,待朕安排妥当,便与你一同北上,汇合宗留守与韩世忠将军,共图北伐大业!”

王棣重重叩首:“臣遵旨!臣定当枕戈待旦,随时等候官家号令!”

殿外,夜色已深,扬州城的灯火依旧璀璨,却不再是之前那般安逸浮华,而是透着一股即将燃起的战火气息。王棣走出偏殿,望着南方的夜空,心中默念:“老相公,诸位兄弟,中原百姓,官家已应允还京北伐,你们的期盼,终于要实现了!”

黄河的涛声仿佛在耳边回响,洛阳城头的“宋”字大旗仿佛在风中猎猎作响,那面旗帜所承载的忠义与坚守,终于换来了中兴的一线曙光。而王棣知道,这只是征程的开始,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北伐的道路注定艰难,但只要君臣同心,将士用命,百姓归心,便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没有收复不了的故土。

江南的暮春,本该是草长莺飞、柳绿桃红的时节,可扬州行宫之内,却弥漫着一股说不出的滞闷。赵构身着赭黄常服,斜倚在铺着软垫的楠木椅上,手中摩挲着一枚和田暖玉,目光却飘向窗外那株半枯的垂柳,眼神游离,不见半分帝王应有的决绝。案头摆着一卷摊开的《论语》,墨迹淋漓的“克己复礼”四字旁,却被他无意识地划了几道凌乱的墨痕,恰似他此刻纷乱无措的心绪。

一个月前,他在王棣的再三恳请下,终是下了那道“择日还都东京”的诏书。诏书上言“朕与万民同念故都,当整旅北还,以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字字铿锵,传至河北、东京一带时,百姓无不焚香跪拜,义军将士更是士气大振。可这“择日”二字,却成了悬在所有人心头的迷题。一晃月余,行宫之内竟再无半分动静,仿佛那道诏书不过是一场安抚人心的虚言。

东京留守司府衙,却是另一番景象。三更时分,烛火依旧通明,映照着堂上那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宗泽年近七十,脊背却依旧挺得笔直,如同一杆饱经风霜却未曾弯折的长枪。他身着褪色的绯色官袍,袖口磨出了毛边,腰间悬挂的鱼袋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燃着两簇不灭的火焰。

案上堆积的竹简、绢帛足有尺许高,最上方是刚写就的一道奏章,墨迹尚未干透,笔锋遒劲有力,力透纸背。“官家!东京城已渐复旧观,军民同心,粮草渐足,义军数十万皆愿效死,只待龙驾归来,便可北向驱虏,收复失地!”宗泽口中喃喃,右手握着的狼毫笔还在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年迈无力,而是心中那份急切与焦灼,几乎要冲破胸膛。

他想起前日派去扬州的信使带回的消息,说官家在行宫之中每日与黄潜善、汪伯彦等大臣宴饮作乐,谈论的尽是江南的富庶安逸,对还都之事绝口不提。黄潜善更是在朝堂上散布流言,说“东京残破,夷狄未退,官家龙体金贵,若轻举妄动,恐遭不测”,句句都戳中了赵构心中最深的怯懦。

宗泽猛地一拳捶在案上,震得烛台摇晃,火星四溅。“竖子误国!”他低吼一声,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悲愤。花白的胡须因怒气而微微颤抖,眼角的皱纹拧成了沟壑,里面仿佛盛满了东京城破时的血与火,盛满了中原百姓流离失所的泪。

这已是他呈上的第二十三道奏章了。自去年深秋接管东京以来,他殚精竭虑,修整城防,安抚百姓,联络各路义军,硬生生将这座饱经战火蹂躏的都城从废墟中拉了回来。岳飞、杨再兴,张宪等年轻将领在王棣麾下崭露头角,河北八字军、河东忠义社纷纷响应,黄河两岸,抗金的烽火已成燎原之势。可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核心,需要天子坐镇东京,凝聚人心,号令天下。

“官家,你可知东京城头的百姓,每日都在南望?你可知那些战死将士的遗孤,还在盼着王师北定?”他对着南方,深深一揖,腰身弯得极低,许久未曾直起。花白的头发垂落下来,遮住了他眼中的痛惜与失望。

扬州行宫的偏殿内,黄潜善正陪着赵构赏玩新得的一批奇珍异宝。那是江南富商敬献的珊瑚树、夜明珠,流光溢彩,极尽奢华。黄潜善身材肥胖,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声音软糯:“官家,江南水土温润,物产丰饶,比之残破的东京,实乃龙兴之地。那宗泽老匹夫,不过是想借官家的名头招揽义军,扩充自己的势力,官家可万万不能上当。”

汪伯彦在一旁附和:“黄大人所言极是。夷狄铁骑凶猛,东京地处前线,安危难料。官家身系天下苍生命脉,岂能轻涉险地?不如就在扬州定都,徐图发展,待国力强盛之后,再议北伐不迟。”

赵构闻言,心中的天平愈发倾斜。靖康年间被金人掳掠的恐惧,如同梦魇般时时萦绕在他心头。他忘不了金军铁骑踏破汴梁城门时的厮杀声,忘不了宫妃宗室被拖拽北上时的哀嚎声,更忘不了自己一路南逃、惶惶不可终日的狼狈。江南的安逸,如同温床,让他早已没了北上的勇气。

“可……可宗泽接连上书,言辞恳切,若朕执意不回,恐失民心啊。”赵构迟疑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愧疚。

黄潜善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随即又换上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官家仁慈,心系百姓,可百姓愚昧,不知其中利害。宗泽的奏章,无非是危言耸听,故意煽动民心。臣已命人将那些奏章拦下大半,即便有几道送到官家案前,也只需好生安抚便是。待时日一久,百姓们习惯了江南的安稳,自然也就忘了东京了。”

赵构闻言,默默点头,手中的夜明珠被他攥得紧紧的,冰凉的触感却未能冷却他心中的怯懦。他闭上眼,不再去想宗泽的奏章,不再去想东京的百姓,只沉浸在眼前的奢华与安逸之中。

东京留守司府衙,宗泽的身体日渐消瘦。他每日天不亮便起身处理政务,午时与王棣商议军务,傍晚还要亲自安抚百姓,深夜则挑灯写下一道道奏章。连日的操劳,加上心中的郁结,让这位古稀老人渐渐支撑不住。

起初,只是偶尔咳嗽几声,他只当是风寒,并未在意。可后来,咳嗽日渐加剧,有时咳得撕心裂肺,甚至能呕出鲜血。王棣和部下们劝他好生休养,请来了东京最好的郎中诊治,郎中诊脉后,摇头叹息:“大人这病,非药石所能医治。乃是忧思过度,肝气郁结,郁而成疾。心病还须心药医啊。”

宗泽闻言,只是淡淡一笑,挥手让郎中退下。他心中的“心药”,便是官家回京的圣旨,可这道圣旨,却如同镜花水月,遥不可及。

他依旧每日坚持处理政务,依旧每日写下奏章。只是那笔锋,渐渐没了往日的遒劲,变得有些滞涩;那双眼睛,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添了几分疲惫与黯淡。他的官袍,显得愈发宽大,贴在单薄的身上,风一吹便微微晃动,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