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最后一队人马,则是清一色的马军,马匹皆为高头大马,毛色油亮,马身覆着薄甲,骑兵们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地面,阵列规整如刀切。队伍前方,刘光世身着一副镔铁连环甲,甲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身形挺拔,面容方正,下颌留着浓密的络腮胡,却梳理得一丝不苟。他骑马行至赵构面前,动作沉稳地翻身下马,双手抱拳,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末将刘光世,奉侍卫马军司军令,率五千马军护粮来援。殿下帐下若需驰骋疆场,末将麾下儿郎,皆是能冲善突的精锐,愿为殿下前驱!”他说话时,目光扫过营中操练的士卒,眼神中带着武将对兵力的审视,随即又落回赵构身上,透着几分恭谨。

赵构上前两步,抬手虚扶三人:“三位远道而来,雪中送炭,实乃大宋之幸!济州虽小,却因诸位到来,便有了复土的底气。”他目光依次扫过朱胜非手中的账簿、韩世忠甲胄上的刀痕、刘光世麾下整齐的马阵,心中了然——朱胜非精通民政,可掌济州政务;韩世忠悍勇善战,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刘光世麾下马军精锐,能镇住济州防务。

朱胜非顺势将账簿呈上,语气恳切:“殿下,济州周边州县的粮草、民壮名册皆在此处,臣已命人清点妥当,可随时调拨,供大军支用。”韩世忠则拍了拍腰间的佩刀,朗声道:“殿下若要练兵,末将愿带麾下儿郎做个表率,让新兵们瞧瞧,对付金狗该用什么手段!”刘光世亦沉声补充:“末将已命人将粮草运至营后粮仓,马军也已在城西扎营,随时听候调遣。”

赵构颔首,指着帐内:“三位一路劳顿,帐中已备下热茶,且随我入帐,共商复土大计。”三人闻言,依次随赵构步入中军帐,帐外的阳光透过帘隙,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与营中操练的呼号、战马的嘶鸣交织在一起,让这座饱经战火的济州城,渐渐透出几分重整河山的生气。

中军帐内热茶初沸,帐外的声浪却早已漫过汶水两岸——自朱胜非、韩世忠、刘光世三路兵马归入麾下,赵构这“天下兵马大元帅府”的旗号一竖,不过半月,河北、山东一带的义军、溃兵、乡勇便如百川归海般涌来,一时竟传出“百万之师聚济州”的声威。

这“百万”虽带了几分乱世中壮声势的虚数,却也绝非空穴来风。你且看那济、濮二州地界:济州城外汶水南岸,原本空旷的河滩被连绵数十里的营寨填得满满当当,牛皮帐篷一顶挨着一顶,远远望去如无数灰褐色的蘑菇扎堆生长,营寨间的土路被马蹄、脚步踩得光溜溜,即便无风之日,也总扬着一层细土;濮州方向更甚,从城门口到三十里外的古渡口,旌旗如林,有绣着“刘”“张”“杨”等姓氏的义军大旗,也有残破却依旧挺立的禁军“捧日”“天武”旧旗,风吹过时,万千旗面猎猎作响,声闻数里。

营寨中更是热闹得如市集一般,却又透着军人的肃杀。这边厢,刚归附的乡勇们正围着老兵学扎长矛,粗布衣衫下露出黝黑的臂膀,手上磨出的血泡还没结痂,眼神里却满是攥紧兵器的狠劲;那边厢,几名来自西北军的溃兵正用石块打磨锈迹斑斑的腰刀,刀刃划过石块的“刺啦”声,混着不远处马厩里战马的嘶鸣,格外刺耳。偶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官疾驰而过,身后跟着几名亲兵,马蹄踏过水坑溅起泥水,路边的士兵便会自发侧身让行,目光里既有对袍泽的亲近,也有对军纪的敬畏。

而真正直接受赵构调遣、编入大元帅府嫡系的,足有八万余人。这八万兵马,可不是乌合之众:其中既有韩世忠带来的三千淮东轻骑,个个马术精熟,马槊斜挎,马鞍旁悬着的环首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一看便知是能冲阵的锐士;也有刘光世麾下五千马军,马匹皆是从北方牧场挑选的良驹,马身覆着薄铁软甲,骑兵们手持的长枪枪尖都淬过防锈的油脂,阵列行走时步伐整齐,马蹄落地竟能踩出统一的节奏。

除此之外,朱胜非从济州周边州县征调的两万乡勇,虽多是农夫出身,却已被编练成队,每人腰间别着短刀,肩上扛着削尖的长矛,每日天不亮便在营外空地上操练,喊杀声此起彼伏,震得路边的野草都跟着发颤;还有从汴京溃退来的三万禁军残部,虽甲胄残破,却依旧保持着禁军的规整,队列行进时,甲叶碰撞的“叮当”声整齐划一,偶尔还能看到几名老兵在教新兵摆弄床弩,那床弩的弩箭足有成人手臂粗细,箭头闪着慑人的寒光。

这八万大军扎在济州城南的旧粮仓一带,营寨外挖着丈余宽的壕沟,沟里插满削尖的竹桩,鹿角排成的防线连绵数里,阳光照在鹿角的尖刺上,透着森然杀气。营内每隔百丈便有一座望楼,望楼上的士兵手持旌旗,一旦发现异动便挥旗示警,旌旗挥动的节奏,成了这方圆数十里最直观的军令。赵构每次出帐巡查,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营帐、摩肩接踵的士兵,听着此起彼伏的操练声、兵器碰撞声,心中便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底气——这八万余人,便是他重整大宋河山的根基,也是他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的依仗。

帐内热茶蒸腾的雾气,恰如赵构心中翻涌的思绪。他指尖摩挲着案上那方刻着“天下兵马大元帅”的玉印,印身微凉,却压不住心底的纷乱。此时,黄潜善悄然上前一步,他身着锦缎官袍,袖口绣着细密的云纹,脸上堆着温和的笑意,声音却压得极低:“殿下,金军势如猛虎,河北、山东已是烽火连天,二帝蒙尘固然痛心,可殿下身系大宋社稷,万不能有半分闪失。”

汪伯彦亦紧随其后,他捋着颔下三缕长须,眼神扫过帐外操练的士兵,语气带着几分忧戚:“黄大人所言极是。如今虽有八万兵马,可多是乡勇、溃兵拼凑,真正能与金军精锐抗衡的,不过韩、刘两部万余人。东京城高墙固,尚且挡不住金狗铁蹄,济州弹丸之地,如何能久守?”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舆图,缓缓展开在赵构面前,手指重重点在长江以南的区域,“江南水乡,河湖纵横,金军骑兵难以驰骋,且富庶安稳,足以支撑殿下重整旗鼓。暂避锋芒,并非怯战,乃是为大宋留存火种啊!”

两人一唱一和,话语间满是“为殿下着想”的恳切,眼神却不住瞟向赵构,察言观色。赵构望着舆图上江南那片青绿的标记,心中一动——那里没有金军的烧杀掳掠,没有城头斑驳的箭痕,只有温润的气候和丰足的粮草,恰是乱世中安稳的容身之所。他喉结滚动,正要开口,帐外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韩世忠粗哑的怒吼。

“放你娘的屁!什么暂避锋芒?那是贪生怕死!”韩世忠不知何时已站在帐外,他刚从操练场回来,甲胄上还沾着尘土,脸上因怒气而涨得通红,手中攥着的马鞭“啪”地抽在地上,溅起一片泥点,“二帝被掳,东京百姓遭金狗屠戮,咱们这些当兵的,本该提刀北上,拼了性命也要把人救回来!如今倒好,不思报仇,反倒想着往江南跑?对得起那些死在金狗刀下的弟兄,对得起千里迢迢来归附的百姓吗?”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传遍营寨,附近操练的士兵纷纷停下动作,围了过来。一名满脸风霜的老兵,握着长矛的手因用力而指节发白,高声附和:“韩将军说得对!俺们从河北逃过来,就是想跟着大元帅打回去,夺回俺们的家!要是往江南跑,俺们宁愿死在战场上!”话音刚落,周围的士兵们便炸开了锅,“俺们不南逃!”“打金狗!救二帝!”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如惊雷般震得中军帐的帘幕都微微晃动。

朱胜非闻讯赶来,见此情景,眉头紧锁。他走到赵构面前,拱手道:“殿下,军心不可违啊。如今大军刚聚,士气正盛,若强行南撤,必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到时候兵马离散,殿下纵有江南之地,也难成大事。”刘光世也站在一旁,他虽未像韩世忠那般怒吼,却挺直了脊梁,镔铁连环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沉声道:“末将麾下五千马军,愿死守济州,若殿下要战,末将第一个冲锋;若殿下要撤……末将不敢从命!”他话语虽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身后的马军士兵们纷纷举起长枪,枪尖如林,齐声呼喝:“愿死战!不南撤!”

赵构看着帐外群情激愤的士兵,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呼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知道,此时若执意南逃,这支刚聚拢的大军顷刻间便会分崩离析,自己甚至可能被愤怒的士兵所杀。黄潜善和汪伯彦见势不妙,缩在一旁,再也不敢多言。

良久,赵构才缓缓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诸位将士的心意,朕……本王知晓了。”他顿了顿,纠正了口误,“金贼肆虐,国仇家恨,本王岂能忘怀?只是江南粮草丰足,可作为后方根基,并非就此放弃北伐。如今既然将士们不愿南撤,那便暂且驻守山东境内,整训兵马,囤积粮草,待时机成熟,再挥师北上,定要迎回二帝,还天下太平!”

帐外的呼喊声渐渐平息,士兵们虽仍有疑虑,却见赵构已有决断,且未再提南逃之事,便也纷纷散去,只是操练场上的气氛,却比往日多了几分凝重。赵构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悄悄攥紧了拳头,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甘——这山东的烽火,终究不是他想久留之地,那江南的安稳,仍在他心中萦绕不散。中军帐内,热茶早已凉透,雾气散尽,只剩下舆图上江南那片青绿,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四月的济州,汶水两岸刚抽芽的柳枝被暖风拂得轻摆,营寨里的操练声虽依旧洪亮,却比往日多了几分不同的气息——一种暗流涌动的肃穆,随着日渐暖热的天气,悄然弥漫开来。

十五日这天,天刚蒙蒙亮,三匹快马便冲破晨雾,直奔大元帅府营寨。为首的使者身披杏黄驿袍,背上插着三支朱漆令旗,马蹄踏过营前的壕沟吊桥时,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衣袍下摆,他却顾不上擦拭,高声喊道:“元佑皇后懿旨到——康王赵构接诏!”

营寨内瞬间安静下来,正在操练的士兵纷纷驻足,目光齐刷刷投向中军帐方向。赵构身着常服,刚查完粮草回来,听闻“元佑皇后懿旨”,神色一凛,忙整理衣冠,率黄潜善、汪伯彦、朱胜非等人出帐接旨。使者翻身下马,双手捧着一卷明黄锦缎包裹的文书,稳步走到赵构面前,朗声道:“奉元佑皇后令,昭告天下:今大宋遭金贼祸乱,二帝蒙尘,社稷危殆,当择贤嗣以承大统。皇子赵构,仁孝智勇,可嗣宋朝之大统,以安万民,以复河山!”

话音落时,使者缓缓展开文书,锦缎上的字迹娟秀却透着凛然正气,末尾那句“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惟重耳之尚在”,被他特意加重了语气。这两句既点出了大宋如今的危局,又将赵构比作中兴汉室的光武帝、流亡复国的晋文公,字字千钧,听得帐外士兵们屏息凝神,不少人眼中泛起泪光——乱世之中,终于有了明确的“主心骨”。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一日内便传遍济、濮二州,归附的义军、州县官员纷纷奔走相告,营寨里那股凝重的气氛,渐渐被一股期待取代。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