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基地进入了另一种模式的高速运转。上一次是建造的狂热,这一次是研究与强化的极限压榨。
在吴佑楠主导的精神特训室内,气氛凝重而奇特。
第一批受训者是“火种一号”的幸存船员和即将服役的“火种二号”核心成员。
他们不是坐在教室里听讲,而是置身于一个可以模拟各种精神压力的能量场中。
“回想你们生命中最温暖的时刻,最想守护的人,最坚定的信念!”吴佑楠的声音透过扩音器,清晰地传入每个受训者脑海,同时,她调动“心之钥”的力量,引导着他们集中精神。
能量场模拟着“虚空低语者”那种混乱、压抑的精神低频。
起初,不少人面色痛苦,几乎要再次崩溃。
但在吴佑楠的引导和彼此间逐渐形成的微弱精神共鸣下,一些人开始能够勉强支撑,甚至有人能在体表隐约形成一层极其淡薄、却真实存在的意念光晕。
“心灵壁垒”,这是他们对这种防御方式的命名。它并非坚不可摧,但至少提供了一层缓冲,让使用者不至于在接触的瞬间就丧失理智。
训练是痛苦且进展缓慢的,每一点进步,都伴随着精神上的巨大消耗。但没有人抱怨,柯伊伯带的阴影是所有人心头的梦魇。
与此同时,在蒋欣妍主导的“曙光”实验室里,气氛则更加火爆。
巨大的实验场上,一台造型奇特、结合了流线型金属管线和闪烁着幽蓝光芒的归墟能量回路的炮塔正在进行调整。
“能量回路稳定性提升15%!”
“聚焦透镜冷却系统过载警告!需要更强材料!”
“精神感应同步接口测试,准备第一次实弹射击!”
蒋欣妍穿着防护服,站在主控台前,眼中布满了血丝,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她将归墟能量的狂暴与吴佑楠提出的“精神印记”概念结合。
这门实验性的“归墟炮”,不仅发射高度凝聚的归墟能量束,更需要操作者将自身强烈的、有序的精神意志(通常是攻击、驱逐、净化等意念)注入其中,以期对“虚空低语者”这类能量生命体造成有效杀伤。
“目标:模拟能量聚合体(低强度)。射击准备!”蒋欣妍下令。
一名经过初步精神特训的射手,将手放在感应接口上,屏息凝神,将自己的意志聚焦。炮塔幽蓝的光芒逐渐变得炽亮,中心一点白光如同心脏般搏动。
“发射!”
一道不再是纯粹幽蓝、而是带着一丝微弱白光的能量束激射而出,瞬间命中了远处由力场模拟出的混沌能量团。
“轰!”
能量团没有像之前被常规武器穿透那样毫无反应,而是剧烈地扭曲、膨胀,然后猛地溃散了小半!
虽然很快又缓缓凝聚,但这一次,它明显变得稀薄和不稳定!
实验室里爆发出短暂的欢呼,随即又陷入更紧张的数据记录和分析中。
“有效!但能量消耗巨大,精神负荷极强!射手需要休息!”工程师报告。
蒋欣妍用力握了握拳,长长舒了一口气。成功了第一步!这证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
归墟能量结合有序的精神力,能够对混沌能量体造成伤害!
“继续优化!降低能耗,提高射速,寻找更高效的精神共鸣模式!”她下令道,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当段子昊和林浩天分别视察了特训室和实验室的进展后,两人在基地中央的回廊相遇。
“怎么样?”林浩天问道。
“有希望,但路还很长。”段子昊看着窗外繁忙的基地,“心灵壁垒需要时间打磨,归墟炮距离实战还有距离。”
“至少,我们不再是赤手空拳了。”林浩天拍了拍他的肩膀,“而且,艾拉那边好像也有点新发现。”
希望,如同在冰冷岩石缝隙中顽强生长的嫩芽,虽然微弱,却蕴含着穿透一切阻碍的力量。
在初战的创伤之后,“昆仑”基地的守护者们,正咬着牙,用智慧与意志,一点点锻造着属于人类的、通往星骸彼岸的利剑与坚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