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秋望着书房外渐渐暗下去的天色,心中明白,接下来的路更加艰难。高太后不会善罢甘休,太后也必定会在晋升一事上设置障碍。但她没有丝毫退缩之意,转身回到自己的居所,决定即刻着手准备后宫治理方案,她要抓住皇帝对她的赞赏这一丝机会,为自己的晋升努力一搏。
回到居所,谭秋坐在桌前,烛火摇曳,映得她面容坚毅。苏嬷嬷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见谭秋如此专注,也不敢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谭秋时而低头奋笔疾书,时而托腮沉思,手中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窗外传来的花香交织在一起。
不知过了多久,谭秋终于搁下笔,长舒一口气。她看着桌上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眼中闪过一丝自信。苏嬷嬷见状,走上前轻声问道:“娘娘,这方案可算是完成了?”谭秋点点头,“嗯,嬷嬷,你帮我再仔细看看,可有什么疏漏之处。”苏嬷嬷接过纸张,借着烛光细细查看,一边看一边点头称赞:“娘娘思虑周全,这方案若是呈给皇上,必定能让皇上看到娘娘的才能。”
第二日清晨,谭秋精心梳妆打扮一番,身着淡蓝色宫装,显得清新淡雅又不失端庄。她怀揣着后宫治理方案,迈着沉稳的步伐前往御书房。一路上,鸟语花香,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可谭秋却无心欣赏。来到御书房外,她深吸一口气,向守门的太监说明来意。太监进去通报后,很快便出来请她进去。
谭秋踏入御书房,只见皇帝正坐在书桌前批阅奏章。她恭敬地行礼:“皇上万安。”皇帝抬起头,看到是谭秋,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爱妃免礼,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谭秋起身,双手呈上方案,说道:“皇上,臣妾近日对后宫治理有了一些想法,特整理成方案,望皇上审阅。”皇帝接过方案,仔细地看了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皇帝的神情越发专注,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露出赞赏的目光。看完后,皇帝将方案放在桌上,看着谭秋说道:“爱妃此方案甚妙,对后宫的管理可谓是切中要害。没想到爱妃不仅容貌出众,对后宫之事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谭秋福身谢道:“皇上谬赞,臣妾只是希望能为皇上分忧,为后宫的稳定尽一份力。”
几日后,朝堂之上,皇帝与大臣们讨论起后宫管理之事。皇帝说道:“朕近日听闻了一些关于后宫管理的见解,觉得颇为有理。朕以为,后宫之事虽不直接关乎朝政,但后宫稳定,朕方能安心治理天下。”说罢,便将谭秋的方案中的一些要点阐述了出来。大臣们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消息很快传到了后宫,妃嫔们听闻皇帝在朝堂上提及谭秋的见解,都不禁对谭秋刮目相看。柳贵妃坐在自己的宫殿中,手中的帕子被她拧得皱巴巴的,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谭秋,倒是越来越会讨皇上欢心了。”周婕妤在一旁附和道:“姐姐莫要生气,她不过是一时得势罢了。”可她们心里都清楚,谭秋如今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已然不同往日,这也为她晋升位份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谭秋心里明白,虽然获得了皇帝的认可,但晋升位份还需经过太后等后宫势力的同意。这日,谭秋前往太后宫中请安。刚踏入宫门,便感受到一股压抑的气氛。太后坐在主位上,神色淡淡的,看到谭秋进来,也只是微微抬了抬眼。
谭秋行礼道:“太后万安。”太后缓缓说道:“起来吧。听闻皇上对谭妃的后宫治理见解颇为赞赏,谭妃倒是很有本事。”谭秋恭敬地回答:“太后谬赞,臣妾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太后冷笑一声:“哼,后宫之中,可不能仅凭一些见解就肆意妄为。位份的晋升,还需考量诸多因素。”谭秋心中明白太后话中的深意,却也只能默默忍受。
从太后宫中出来,谭秋心中沉甸甸的。她知道,高太后必定会在这件事上从中作梗。回到自己的居所,谭秋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满园的花朵,陷入了沉思。微风拂过,花瓣飘落,落在她的肩头。她该如何应对高太后的阻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