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
忽然有人招呼。她转头一看,是邻居王婶子,手里提着篮子。
“你咋跑集市来了?想买啥?”
“来看看。”沈若棠笑笑。
王婶子神秘兮兮往她跟前凑了凑:“我瞧你啊,真可以试试摆摊。你做饭手艺在院子里谁不知道?要是蒸点花卷馒头,保管比他们卖得还快。”
沈若棠心口一热,忍不住笑了。
“王婶子,你这话倒说到我心坎里了。”
回去的路上,她一路都在琢磨。
要是能攒点钱,买个蒸笼、买点面粉,再学着卖包子馒头,肯定能行。
想到这,她眼底泛起一股久违的光。
沈若棠从集市回来,兜里还带着一股子油炸味。
推开新房的门,屋子里静悄悄的。桌子上落了点灰,她心里暗骂一句:白眼狼们个个只顾自己,从没想过帮她收拾。
她拎起小木箱放在床头,弯腰翻开。
一摞零碎的票证先露了出来——粮票、布票、油票,叠得整整齐齐。最下面,是一只旧布袋子,掏出来的时候沉甸甸的。
“哗啦”一声,十几张大团结摊在床上,旁边还有些零碎的角票。
这些年她能省的全省下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想着给孩子们攒点。
可现在?她一根根把钱抻开,心里一股凉意转成了硬气:留给他们就是喂了狼。
“妈!”
院门被“哐”地推开,宋之瑶第一个冲进来,跟在后头的是宋之垣。
两人一抬眼,就看见她床上铺着一堆钱。
“你果然私藏钱!”宋之瑶瞪大了眼睛,声音都尖了。
宋之垣立马跟上:“妈,咱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你却把钱捂在自己手里?你打算给谁花?是不是还想着给赵茹安?”
“放屁!”沈若棠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钱都震得抖了抖。
“这钱是我辛苦攒的,不是偷的抢的。你们有本事,你们也去攒!”
话音刚落,宋之叙也推门进来了,脸色还青着,一看到这幕,眼睛里立马冒光。
“妈,要不这样吧,咱干脆分家!你手里有多少存折票子,咱都摊开算清楚,省得谁都说不公平。”
宋之瑶一听赶紧跟着起哄:“对,分家!大哥说得对,我们也不想占你便宜,以后各过各的。”
“分就分!”
沈若棠冷冷扫了他们一眼,眼神锐利得像刀子,“我这辈子第一次听你们主动提分家,正合我意。”
三人齐齐愣住,没想到她答应得这么痛快。
宋之垣迟疑了一下:“妈,你不会耍花招吧?到时候房子归你,钱也归你,那算什么分家?”
沈若棠冷笑:“房子你们爱要就要,老娘一分钱不贴。我要的,就是钱!”
说完,她“哗啦”一下把钱又拢回布袋子,扎紧袋口,抱在怀里。
“房子我不要,以后各过各的,少来跟我伸手要。谁敢再说半个‘妈没钱’的字,老娘就当没生过你们!”
屋里瞬间落针可闻。
宋之叙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他们没想到,这一回,妈竟然比他们还狠。
晚饭桌上,几碟小菜冷冷清清摆着。
宋之瑶拿筷子戳了半天,终究没忍住,压低声音嘀咕:“妈是打算一分钱不给我们吗?那钱要是分开算,咱仨也该有份啊。”
宋之叙夹了口白菜,脸色阴沉:“她现在就认钱不认人,你说了也白说。要真分家,她把钱都抱走,我们连汤都喝不上。”
“那怎么办?”宋之瑶眼珠子一转,带着小心思,“要不咱跟她好好说说,先借着用,反正以后也是咱的。”
宋之垣冷笑一声:“你还真当她是以前那个老好人?你们没看见她昨天的样子?说翻脸就翻脸。要我看,得换个法子——她不是老迷信那些什么票证吗?存折还攥在她手里,我们盯着这点就行。”
宋之叙皱眉:“你想抢?”
“谁说抢了。”宋之垣慢悠悠喝口水,“咱是儿女,她的钱迟早是咱的,总不能便宜外人吧?”
三人各怀鬼胎,低声嘀咕着,饭桌上的气氛比那冷白菜还凉。
沈若棠坐在另一头,手里的筷子“哐”地敲了下碗沿。
“吃饭就好好吃,叽叽歪歪跟打暗号似的,嚼烂舌头有饭香吗?”
三人顿时噤声,却谁也没心思再吃。
沈若棠把最后一口饭咽下去,放下碗,擦了擦手,眼神冷冷扫过他们。
“我说过的话不会改。房子你们拿走,票子归我。谁要不服,可以搬出去,老娘也不留人。”
说完,抬脚回了屋,把门“砰”地一关。
屋里静得连蚊子飞过的声音都能听见。
宋之叙攥着筷子,青筋暴起,咬牙切齿:“她是真打算一分钱不给我们!我要是没钱,秀妍还不得被人笑死!”
宋之瑶委屈得眼泪打转:“那我怎么办?云柏哥天天说别人女朋友买这买那,我手里要是没钱,他迟早嫌弃我。”
宋之垣最冷静,阴着脸低声说:“急什么,妈的钱跑不了。咱盯着点,迟早有机会。”
夜里。
屋外月光清冷,院子里影子斑驳。
沈若棠却睡不着,靠在枕头上,眼神沉沉。
她比谁都清楚,那三个白眼狼心里在打什么主意。
上辈子她就是被他们拖累,钱也好,命也好,全搭进去了。
这一世?
她冷笑一声,心里反倒踏实了。
房子可以给他们,反正以后国营厂的家属房迟早会缩水,不值几个钱。
钱在手里,她才是真正有底气。
想着白天街坊说的修鞋摊子、摆摊子,她忽然来了精神。
“靠他们是不行的,老娘得自己找一门营生。”
她在心里暗暗立下主意,明天就出去探探,看什么小买卖适合自己开个头。
第二天一早,院子里刚有人开门,沈若棠就抱着胳膊站在门槛上,看着邻居老刘头吭哧吭哧推着小木箱出去。
“刘哥,早啊,这么早又出摊啊?”
老刘头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堆起来,“嫂子,你还不知道呢?修鞋这门营生不挑天不挑地,谁不穿鞋啊?补一双鞋五分钱,一天光这事儿能挣个一块来块半的,比厂里上班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