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科举取士的诏书如春风般拂过帝国,为寒门才俊开辟了通往庙堂的狭窄蹊径。然而,陈衍与崔浩等有识之士深知,一次考试所能选拔的人才终究有限,且无法系统性地塑造其思想与忠诚。若要为新朝奠定万世不移之基,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持续不断地培养符合新朝价值观、精通治国之术的人才摇篮。于是,在科举制度初具雏形的同时,另一项关乎帝国文化根基与未来人才储备的重大工程——重振太学,被提上了紧迫的日程。

前朝太学,历经战乱,早已凋敝不堪。房舍倾颓,典籍散佚,博士离散,曾经弦歌不绝的学术圣地,只剩下断壁残垣和荒草萋萋,无声诉说着文明的劫难。

这一日,陈衍在崔浩、礼部尚书以及将作大监墨衡的陪同下,亲临长安城南郊的前朝太学旧址。残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寒鸦立于枯树之上,歪斜的碑碣半埋于黄土之中。

陈衍驻足于一片废墟前,沉默良久,方才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斯文扫地,乃至于此。然,武功可定天下,文教方安天下。太学,乃文教之核心,贤才之渊薮。此处,必须重建!要建得比以往更大,更好,要让它成为永兴盛世的文化象征!”

皇帝的金口玉言,如同最强劲的动员令。将作监立刻调集最好的工匠和物料,工部拨付专款,一场大规模的重建工程迅速展开。拆除危房,清理废墟,夯实地基,新的殿堂、斋舍、藏书楼、射圃拔地而起。陈衍甚至亲自审阅了几处主要殿堂的设计图,要求务必宏伟庄严,又能体现新朝气象。

与此同时,礼部在全国范围内广发“求贤令”,重金礼聘硕学名儒出任太学博士。不仅限于关中,甚至派人前往江东、河北等文化昌盛之地,延请那些因战乱而隐居、德高望重的学者。

“陛下有旨,太学将广开大门,不限门第,无论士庶,只要通晓经术,通过考核,皆可入太学就读!学成之后,或由太学推荐参加科举,或直接由朝廷量才授官!”求贤的使者如此宣告。

这对于许多坚守学术却报国无门的儒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很快,一批声名显赫的大儒应召而来,他们之中有皓首穷经的经学大师,有擅长策论的实务之才,甚至还有几位精通律法、算学的专家。皇帝亲自接见了他们,授予博士头衔,待遇优渥,以示尊师重道。

生源的招募同样打破了常规。诏令明确:“凡大秦疆域之内,年十五以上,三十以下,通一经以上者,无论华夷胡汉,皆可报名参加太学入学试。” 这“无论华夷胡汉”一条,尤为引人注目。它明确向河西、陇右地区的羌、氐、匈奴乃至鲜卑等族的子弟敞开了大门,体现了新朝推动民族融合、以文化认同超越血统差异的深远战略。

消息传出,各方反响强烈。汉族士子自然是踊跃报名,期望进入这最高学府深造,为未来的仕途增添最重的砝码。而一些归附的胡人贵族,在经历了最初的观望和犹豫后,也意识到让子弟学习汉家经典、融入主流文化的重要性,开始谨慎地选派聪慧的子弟前来应试。

长安太学重建竣工之日,举行了隆重的“释奠”典礼。崭新的太学矗立在阳光下,庑殿顶覆着青色琉璃瓦,朱漆大门庄严厚重,“太学”匾额由皇帝御笔亲题。钟磬齐鸣,香烛缭绕,陈衍率文武百官,亲自祭祀孔子及历代儒家先贤。

典礼之后,首次太学入学考试举行。经过严格筛选,首批三百名太学生脱颖而出。他们之中,有衣着简朴的寒门之子,有锦衣华服的士族子弟,甚至还有几十位穿着本民族服饰、神情略带局促却又目光新奇的胡人青年。他们站在一起,构成了太学乃至整个大秦王朝未来的一道新奇而充满希望的风景。

开学伊始,一道更深刻的变革随之而来。崔浩奏请:“经学乃治国之本。然前朝经学,师法多家,章句繁杂,往往歧义百出,甚或曲解经义,于新政不利。臣请陛下钦定《五经》标准文本及权威注疏,颁行天下,以为太学教材及科举考试之依准,统一学术,匡正思想。”

陈衍准奏。于是,以崔浩为首,召集太学博士中的顶尖学者,成立了“经局”,开始了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校勘《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摒弃那些被认为过于玄虚或不合时宜的注解,选择或亲自撰写能够宣扬“大一统”、“忠君爱国”、“仁政德治”、“华夷一体”等符合新朝意识形态的标准注疏。

这项工作同样伴随着争论。一些固守旧学的博士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这是“桎梏学术”。但崔浩态度坚决:“学术需为现实服务。永兴新朝,需要有永兴之学术。统一经义,非为禁锢思想,乃是为国家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下学子确立共同之是非标准!”

最终,一套带有鲜明永兴朝印记的“官定”经学教材被编纂出来,迅速刊印,分发至太学以及各州郡县学。太学的课堂上,博士们开始依据这套统一教材进行讲授。

课堂上,博士引经据典,阐述着“天子受命于天”、“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斋舍里,各族学子共同研读经书,切磋学问;射圃、算学场中,也时常可见他们活动的身影。一种新的、融合了学术、政治与民族色彩的文化氛围,在重光的太学中逐渐形成。

陈衍时常会微服前往太学,巡视学舍,甚至偶尔会坐在课堂后排,听博士讲学,观察学子的反应。他看到胡人子弟刻苦学习汉文经典,汉族学子也开始尝试了解胡人的风俗习性,心中颇感欣慰。

太学的重光,不仅仅是一座学校的重建,更是一个强大的文化信号。它宣告着新朝在武力征服之后,开始了文化上的整合与建设。它旨在系统地培养忠于新朝、精通儒术、具备治国才能的后备力量,并通过统一经学教材,将儒家思想与永兴新政的合法性紧密结合起来,为帝国的长久统治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石。这里走出的学子,将来不仅会成为官员,更会成为儒家教义的传播者,将“永兴”的理念带往帝国的四面八方。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