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中枢三省六部的架构如同为帝国塑造了强健的大脑与神经中枢,但若想让帝国的意志畅通无阻地抵达四肢百骸,并得到有效执行,则必须拥有一套同样强健、高效且忠诚的地方行政体系。前朝末世,州郡长官权力过大,往往形成割据;或是中央无力节制,政令不出京畿;加之战乱频仍,许多地方官制崩坏,吏治腐败,豪强横行,税赋流失严重。这些问题,如同帝国肌体上的陈旧痼疾,若不彻底根治,新朝的任何宏图伟略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数日后,经过尚书省(尤其是吏部、户部)与中书省、门下省的反复磋商审核,一份关于改革地方行政体系的详细诏书,终于由皇帝陈衍用朱笔批红,加盖玉玺,正式颁行天下。

诏书以一贯的骈俪文体开头,阐述了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痛陈前朝地方行政之弊,强调“划疆分治,设官牧民,乃王化之基,治国之本”。随即,便进入了实质性的内容。

核心举措,便是重新确立并严格推行州、郡、县三级行政制度。

“州”为最高地方行政单位。诏书明确,依据现有疆域、户口、地理位置及战略重要性,将北秦控制区划分为雍州(辖京畿长安周边)、岐州(辖陇右)、凉州(辖河西走廊)、秦州(辖陇西) 等数个州。每州设刺史一人,为最高长官,秩品定为从三品或正四品(依州的重要程度而定)。诏书着重强调了刺史的职责:“刺史承天子之命,总一州之务。掌察举郡县,黜陟能否,断治冤狱,督察奸贪,安抚流散,劝课农桑。” 其职能更侧重于监察、督导和宏观管理,而非直接处理琐碎政务,且明确规定其不直接掌握大量军队(军权由中央直属的都督或镇将负责),旨在防止其成为割据一方的土皇帝。

“郡”为次级行政单位,直接管辖各县。诏书对郡的区划进行了调整和合并,裁撤了一些户口稀少、或因战乱而名存实亡的郡。每郡设太守一人,秩品在正五品至从四品之间。太守的职责更为具体:“太守掌治其郡,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决狱,督索赋税,徭役差遣,维护治安。” 他们是真正的地方父母官,是中央政策最主要的执行者。

“县”为基层行政单位,直接管理与百姓相关的几乎所有事务。设县令(大县)或县长(小县),秩品在从六品至正七品不等。“县令长掌治其县,教化百姓,听讼收赋,赈灾济贫,管理户籍,维持秩序。” 诏书特别强调县令长的选拔至关重要,乃“国政之基,亲民之官”。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诏书宣布了几项关键措施:

一、“流官制”与回避制度:明确规定刺史、太守、县令等地方主要长官,不得由本地人担任(防止形成地方势力),且实行任期制(通常为三年一任,视政绩可升降或调任),此所谓“流官”,旨在打破地方豪强对官职的垄断,保证官员对中央的忠诚。

二、强化监察:除了刺史负有监察郡县之责外,中央御史台将定期或不定期派遣“巡按御史”分赴各州郡,明察暗访,考核官员政绩,查访民间疾苦,直接向皇帝和御史台负责,形成独立于地方行政体系之外的监督网络。

三、财权上收:规定各州郡征收的赋税钱粮,除留下本级官府必要开支及官员俸禄外,其余大部分需按规定时限解送中央国库。地方不得擅自增加税目、提高税率,重大财政开支需向中央申报。度支尚书(户部)有权直接审计地方账目。

四、人事权集中:所有刺史、太守、以及重要地区的县令,均由中央直接任命(吏部提出人选,皇帝批准)。地方长官可自行辟署(聘用)一些低级佐官,但名单需报吏部备案。

诏书颁布后,尚书省吏部立刻成为了最繁忙的衙门。根据诏令精神和皇帝“选派得力干员”的指示,吏部尚书会同左右侍郎以及各司郎中,日夜翻阅官员档案,考核政绩、资历、品行、能力。

一批在之前战争中表现出行政管理才能的官员得到了优先提拔。例如,原负责后勤粮草、处事精干的某位参军,被任命为关中某郡太守;一位在接收凉州过程中展现安抚手段的文官,被派往陇西某县担任县令。

同时,也注重平衡与安抚。一些愿意合作、名声较好的原东晋旧吏或凉州当地大族中的贤能之士,经过严格考察后,也被酌情授予郡县副职或边远地区县令等职位,既利用了他们的经验,也稳住了地方人心。

而对于一个特殊的存在——河西大都护府,诏书给予了专门条款:

“河西之地,民族杂处,地处边陲,战略攸关。特设河西大都护府,治所姑臧,总揽凉州及西域事务。大都护独孤信,秩同三公,假节钺,兼领凉州刺史,专擅军政,便宜行事。”

这赋予了独孤信极大的自主权,是对河西特殊性的承认。但诏书紧接着明确:“然,大都护府乃大秦疆土,均需遵行《永兴律令》。赋税征收、官员任命(除大都护可自行辟署部分属官外)、律法施行,需与朝廷制度一体。大都护需定期向朝廷奏报政务、军情。朝廷派遣之御史、使者,大都护府须全力配合,不得阻挠。”

这就将河西大都护府纳入了国家整体体系,既给予了灵活性,又确保了中央的最终控制权,防止其成为国中之国。

一道道任命文书盖上吏部的大印,由信使快马加鞭送出。一批批精心挑选的官员,怀揣着朝廷的任命状和对未来的憧憬,离开长安,奔赴全国各地上任。他们带去的,不仅是皇帝的权威,更是新朝的律法、赋税标准以及“永兴”年号的秩序。

改革地方行政的诏书,如同在中枢架构之后,为帝国构建起了坚实的躯干与骨架。它旨在打通中央与地方的经脉,将皇权的触角延伸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汲取资源,贯彻意志,稳固统治。一场深刻的地方治理变革,伴随着这些新任地方官的脚步,悄然在北秦大地上展开。其效果如何,仍需时间与实践的检验,但变革的序幕,已然拉开。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