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坐镇青岚城,威势日隆,整合资源,提升实力,应对着来自帝国观测塔的暗流与裂谷日益迫近的威胁。
然而,在这忙碌间隙,一个埋藏心底许久的疑惑,却不时浮上伏羲心头——青岚城。这座城市的名字,与他所得的那份来自99级木系法神青岚的传承,究竟是否只是巧合?
他唤来南宫玉以及城中几位最年长的宿老,其中包括原城主府那位并未随宇文拓作恶、反而在伏羲入主后选择归顺的老文书官。
“诸位可知,这青岚城之名,从何而来?”伏羲于忘忧阁中,沏上一壶灵茶,看似随意地问道。
几位老者面面相觑,最终那位老文书官沉吟片刻,抚须道:“回禀大人,关于城名由来,城中古老相传,倒确有一说。只是年代久远,难以考证真假了。”
“但说无妨。”伏羲示意。
老文书官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据说,数千年前,西疆此地还是一片瘴疠横行、魔兽肆虐的蛮荒之地。后来,有一位强大的木系法师游历至此,见此地民众困苦,便以无上法力,净化瘴气,疏通地脉,引导生机,使这片土地变得适宜居住。人们感念其恩德,便以其尊号‘青岚’为名,建立了最初的聚居点,历经数代繁衍扩建,方有了今日青岚城的雏形。”
另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佣兵补充道:“是啊,小时候还听祖辈讲过,说那位青岚法师法力通天,能令枯木逢春,挥手间便能召唤森林,困杀万千魔兽。他在此地盘桓了很长一段时间,似乎是在寻找什么…后来便飘然离去,不知所踪。只留下了一些关于他喜爱种植花草、常于城东最高处眺望星空的传说。”
伏羲心中微动,问道:“可知那位法师全名?或其样貌特征?”
老文书官摇头:“年代太过久远,真名早已湮灭在历史中,只尊称其为‘青岚大人’。样貌…传说他喜穿青衣,气质空灵,如同林间清风、山间岚雾,故得‘青岚’之号。”
青衣…轻纱遮面…木系法神…伏羲脑海中,那得自传承碎片中的模糊形象逐渐清晰,与老人口中的描述缓缓重合!
他强压心中波澜,又问道:“城东最高处?可是如今‘望星台’所在?”
“正是!”老文书官点头,“望星台据说便是当年青岚大人常去之地,后世在其基础上修建而成。”
伏羲不再多问,让南宫玉好生送走几位老者。
待人走后,他立刻起身,对身旁的小芷和小渔道:“去望星台。”
望星台位于青岚城东侧城墙之上,是城内最高点,可俯瞰全城及远方苍茫山峦。台上有古亭,亭中有石桌石凳,显得古朴沧桑。
伏羲立于台上,感受着吹拂而来的山风,神识细细扫过亭子每一寸地方。起初并无异样,但当他运转起体内那得自传承的青帝长生功(青岚主修功法)时,异变陡生!
嗡!
望星台中心,那看似普通的石桌桌面,突然亮起了柔和而充满生机的翠绿色光芒!光芒之中,无数细密的、如同藤蔓枝叶般的古老符文浮现出来,组成了一个玄奥的图案!
一股同源同宗、却更加浩瀚深邃的木系法则波动弥漫开来!
小芷美眸一亮:“这是…法则印记?!以特殊手法烙印于此,唯有同源力量方能激活!”
伏羲伸出手指,轻轻触摸那发光的符文。指尖青帝长生功的能量缓缓渡入。
霎时间,眼前的景象一阵模糊变幻!耳畔仿佛听到了数千年前的呼啸风声,看到了一个青衣飘渺、面覆轻纱的绝代身影,正孤独地立于此处,眺望着远方黑风裂谷的方向,发出一声轻轻的、带着无尽忧虑与牵挂的叹息。
紧接着,一段残缺的信息流,顺着同源的能量联系,涌入伏羲的脑海:
“…魔踪已现,封印之地恐生变故…吾需前往查探…此城乃吾以本源生机点化,留有吾一道法则印记,后辈有缘者得之,望善加守护…若感知印记激活,则说明吾或许已…唉,缘起缘灭,后世之事,难料矣…留此法印,内含吾对‘乙木神雷’的一点心得感悟,及…一幅残缺的‘星界坐标图’…或许与裂谷之秘有关…”
信息至此戛然而止。
那翠绿光芒也随之缓缓收敛,重新没入石桌之内,仿佛从未出现过。但伏羲的脑海中,却多了一篇名为《乙木神雷诀》的玄奥雷法(木系雷霆,生机与毁灭并存),以及一幅极其复杂、指向未知远方的星辰路线图的一角。
伏羲怔怔地站在原地,良久无言。
果然是他!99级木系法神青岚!
这座城,果然是他所建!他并非简单地游历至此,而是在监控甚至镇压着黑风裂谷的隐患!他离去,是深入裂谷查探,而后可能去了苍龙帝国?
自己得到他的传承,又来到他建立的城市,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这其中因果缘分,当真是奇妙莫测。
“原来…这座城,与我竟有如此深的渊源。”伏羲轻抚石桌,感受着那残留的淡淡法则意蕴,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有恍然,有感慨,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青岚前辈当年未能彻底解决的隐患,如今落在了他的肩上。
小芷也感慨道:“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你得了她的传承,便也接下了他的因果。守护此城,解决裂谷之危,或许便是你的使命。”
伏羲目光逐渐变得坚定,望向黑风裂谷的方向:“既是前辈遗志,又是当下危局,我伏羲,义不容辞。”
从此,他对青岚城,更多了一份不同于领土占领的归属与责任。
而青岚留下的《乙木神雷诀》与那残缺的星界坐标,也为他应对未来的危机,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力量。
青岚城,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据点,更是一份传承的延续,一段跨越数千年的守护承诺。
伏羲的西疆之路,也因此染上了一层宿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