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赵天佑和白芷的车队,带着满身风尘和京城换来的沉重“赏赐”,终于再次看到蓉州城那残破却熟悉的城墙时,时间已近黄昏。与离开时的死寂绝望不同,如今的蓉州城外,竟显露出几分忙碌的生机。
龙土司亲自带着族人,在城门外迎接。这位曾经精于算计的西南豪强,此刻脸上却带着真诚的笑意。赵天佑在京城掀起的波澜,早已通过秘密渠道传回西南。刘瑾倒台,意味着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被搬开,而赵天佑带回来的金银,更是实实在在的及时雨。
“赵兄弟,白大夫,辛苦了!”龙土司大步上前,用力拍了拍赵天佑的肩膀,又向白芷郑重行礼。他身后,那些曾经面黄肌瘦的族人百姓,也纷纷围拢过来,眼神里充满了期盼和感激。他们记得是这些人,在瘟疫中救活了他们,如今,又为他们带来了重建家园的希望。
没有过多的寒暄,重建工作立刻如火如荼地展开。赵天佑不再是那个只懂经营的少东家,他将在京城学到的残酷教训,化为了更务实、更注重根基的行动。他带来的金银,大部分没有用于享受,而是换成了粮食、种子、工具和药材。
城西被焚毁的废墟上,新的屋舍被搭建起来,虽然简陋,却坚固耐用。赵天佑亲自带着人勘察地形,规划着修复被战火和瘟疫破坏的水渠,引来的山泉水,不仅灌溉了干涸的田地,也带来了洁净的饮用水。四海商行的招牌,在清理出来的旧货栈原址上,被重新挂起。但这一次,它不再仅仅代表财富和贸易,更象征着一种新的秩序和庇护。商行开始公平地收购当地的药材、皮货,也以公道的价格出售粮食和盐铁,渐渐恢复了蓉州与外界的经济往来。
白芷则更忙了。她将白芷医塾的规模扩大,不仅收治病人,更开始系统地教导当地妇人辨认草药、学习简单的护理知识。她将应对瘟疫和寻常病症的有效方子,用最浅显易懂的方式编写成册,由识字的狗娃和几个伶俐的学徒,负责教给更多的人。曾经弥漫着死亡气息的蓉州城,如今飘散着草药的清香和熬煮汤药的味道,那是新生的气息。
狗娃成了学堂里最用功的学生,也成了白芷的小助手。这天下午,在新搭建的、虽然粗糙却宽敞明亮的学堂里,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孩子正跟着一位请来的老秀才读书。狗娃坐在最前面,腰板挺得笔直,用清脆响亮的童音,一字一句地跟着念:“人之初,性本善……”
朗朗的读书声,穿过敞开的窗户,飘到外面正在查看水渠进度的赵天佑和白芷耳中。
赵天佑停下脚步,望向学堂方向,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真正轻松的笑意。他身上的锦袍换成了便于行动的短褂,手上甚至沾了些泥灰,但眼神却比在京城时明亮了许多。
白芷站在他身旁,看着孩子们认真的小脸,听着那充满希望的读书声,嘴角也微微扬起。她转过脸,恰好对上赵天佑看过来的目光。
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言语。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远处忙碌的工地和渐次升起的炊烟上。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正在他们的努力下,顽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希望,如同这西南高原的曙光,虽然微弱,却坚定地刺破了曾经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