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香囊内混入“迷榖”异香后,苏晚心头寒意更盛,但行动却愈发冷静果断。
她立刻以王妃的名义下达严令,命内务府以“王妃不喜此香型”为由,将分发至各院的所有同批次香囊全部收回,集中封存于库房密室,并严密封锁消息,对外只字不提其中蹊跷。
同时,她亲自根据“迷榖”的特性,连夜调配出清热解毒、宁心安神的汤药,下令所有近日可能接触过香囊的仆役,尤其是念安身边近身伺候的奶娘、丫鬟,必须每日服用,并由她亲自或指派绝对可靠的医女查验脉象,确保无人被那阴损香料所害。
陈砚书那边的调查也终于撕开了一道口子。
经过对经手人员的层层筛查与暗中监视,目标最终锁定在了一名负责部分日常采买的二等管事身上。
那批有问题的“梦蝶花”,在入库登记之前,曾被他以“查验品质”为由,短暂截留了一小部分。
陈砚书当机立断,在不惊动太多人的情况下,将其秘密控制并连夜突审。
起初那管事还试图狡辩,但在陈砚书摆出的证据与施加的压力下,心理防线最终崩溃,颤抖着招认:
是一个常年给王府供应时鲜蔬菜瓜果、看起来老实巴交的菜贩,前些时日找上他,许以重金,让他想办法将一种特制的、无色无味的“香料”,神不知鬼不觉地混入王府日常消耗品中,并承诺事成之后,还有数倍于定金的酬劳。
线索瞬间清晰,直指那个看似不起眼的菜贩!
陈砚书毫不迟疑,立刻亲自带领一队精干人手,直扑那菜贩位于城西的住处实施抓捕。
然而,还是晚了一步。
那菜贩连同其家小,竟已在昨日清晨,趁着天色未明,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般消失了,住处只留下一些凌乱、不值钱的杂物,显然是仓促离去,且有人接应。
敌人的反应速度如此之快,行动如此之干净利落,只能说明两点:
其一,他们在王府内部定然还有隐藏得更深的眼线,通风报信极其迅速;
其二,对方组织严密,行事谨慎,一旦察觉风险,立刻断尾求生。
苏晚听完陈砚书的回报,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片冰寒。
揪出一个贪财的管事,吓跑了一个外围的菜贩,不过是斩断了对方一条不算核心的触须,那真正潜伏在阴影里的毒蛇,依旧在暗处吐着信子。
而且,对方一计不成,以拓跋弘及其背后势力的狠毒与执着,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只会酝酿更加刁钻、更加防不胜防的毒计。
不能再被动等待了!
必须化被动为主动!
当夜,苏晚秘密召见了陈砚书与萧执留下的“影煞”暗卫首领。
烛光摇曳下,三人密议良久。
最终,一个“将计就计”的策略被敲定。
苏晚开始有意无意地在人前流露出因王爷远征、世子偶尔夜啼而忧思过重、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的模样,甚至几次“偶然”被下人看见她对着北方默默垂泪。
她更是“采纳”了某位在府中有些年头、平日显得颇为忠心可靠的嬷嬷“好心”提出的建议,“病急乱投医”般地,同意从外面请一位在京城平民圈中颇有几分虚名的“神婆”入府,为王府祈福驱邪,安定人心。
这位被选中的“神婆”,自然是经过了暗卫缜密筛查,确认其背景相对干净,并且已被暗中严密控制、晓以利害的角色。
苏晚要借她之口,在王府内外散布“王妃心神不宁,世子恐有邪祟侵扰”的烟雾,示敌以弱,制造出一种王府内部因男主人的离开而防线松动、主事者方寸已乱的假象。
她要以此作为诱饵,引诱那隐藏至深的内奸,或者其背后的主使者,认为有机可乘,再次伸出他们的魔爪!
一时间,睿亲王府内外,表面上似乎因王妃的“病弱”与神婆的入驻而显得有些人心浮动,松懈了许多。
然而,在这看似松弛的表象之下,一张无形而致命的罗网,已在苏晚冷静的掌控下,于每一个角落悄然张开,等待着自投罗网的猎物。
苏晚坐镇于风暴的中心,一面以精湛的医术和全部的母爱精心守护着念安,一面以其过人的智慧与坚韧的意志,冷静地审视着府中的风吹草动。
她倒要看看,这看似铁板一块的睿亲王府内,究竟还潜藏着多少披着人皮的牛鬼蛇神,而那幕后黑手,又能忍耐到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