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烈阳武馆的冲突后第三天,陈强正在衙署整理卷宗,一名辅兵匆匆进来,递上一封帖子。
“陈铜章,烈阳武馆派人送来的。”
陈强打开帖子,上面写着:闻陈铜章武艺高强,烈阳武馆赵猛,练皮中境,特于今日午时,在城南擂台上请教。落款是烈阳武馆馆主孙烈阳的印章。
这是正式的挑战帖。府城规矩,武者间公开挑战,需立生死状,上擂台解决恩怨,官府通常不干涉。
李校尉走过来看了一眼,皱眉道:“孙烈阳这老狐狸,用这种手段。赵猛是他亲传弟子,实力不弱。你可以拒绝,但会损及镇武司声誉。”
陈强合上帖子:“我去。”
李校尉看着他:“有把握?”
陈强道:“擂台有规矩,不是生死搏杀。我自有分寸。”
午时前,城南擂台周围聚了不少人。烈阳武馆的人早早到场,赵猛抱着双臂站在台下,神色倨傲。不少江湖人士和百姓也在围观,议论纷纷。
陈强准时到达,穿着铜章卫的便服,未披甲,只带了佩刀。他走上擂台,与赵猛相对而立。
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拳师作为公证人,宣读规则:“擂台较技,点到为止。落地、认输、或公证人判定失去战力即为败。可愿立状?”
两人在生死状上按下手印。
赵猛抽出厚背刀,指向陈强:“陈铜章,今天让你知道,得罪烈阳武馆的下场!”
陈强拔刀,横在身前,没有说话。
锣声一响,比试开始。
赵猛大吼一声,踏步上前,刀势猛劈而下,带着一股灼热劲风。他修炼的是烈阳武馆的《烈阳刀法》,劲气刚猛,擅长强攻。
陈强没有硬接,脚下“瞬步”一动,侧身避开刀锋,同时手中刀划向赵猛手腕。赵猛变招格挡,两刀相撞,发出脆响。陈强感到一股灼热劲气传来,手臂微麻。对方力量确实在他之上。
他借力后退,不与赵猛正面拼力量。赵猛得势不饶人,刀法展开,如狂风暴雨般攻来,擂台上刀光闪烁,劲气四溢,逼得陈强不断闪避格挡,看似落于下风。
台下烈阳武馆弟子大声叫好。围观者中有人摇头:“铜章卫毕竟年轻,修为差了一截,怕是撑不了多久。”
李校尉在台下观看,面色平静,他知道陈强在试探。
赵猛久攻不下,有些急躁,刀法更显狂猛,试图尽快结束战斗。他一招“烈阳贯日”,全力直劈,门户稍开。
陈强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他身形陡然加速,“瞬步”催到极致,不是后退,而是贴着刀锋险险滑入赵猛中门空档。同时,他运起《混元灵功》,体内那丝阴寒劲气顺刀而上,直刺赵猛持刀手臂的经脉。
赵猛只觉得一股冰冷刺骨的异种劲气窜入手臂,灼热的烈阳劲气为之一滞,动作瞬间僵硬。陈强的刀背已趁势拍在他手腕上。
“当啷!”厚背刀脱手落地。
陈强的刀尖停在赵猛咽喉前寸许位置。
全场寂静。
赵猛脸色煞白,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空空的手,又看向喉前的刀尖。
公证人愣了一下,随即敲锣:“胜者,陈强!”
台下顿时哗然。谁也没想到,占据上风的赵猛会败得如此突然。
陈强收刀入鞘,对赵猛道:“承让。”然后向公证人和台下拱拱手,走下擂台。
李校尉迎上来,点点头:“打得不错。示敌以弱,一击制胜。你那阴寒劲气,正好克制他的烈阳功。”
烈阳武馆的人悻悻上前扶起赵猛,灰头土脸地离开。围观人群看向陈强的目光已带上敬畏。铜章卫陈强越阶击败烈阳武馆赵猛的消息,迅速在府城传开。
这一战,让陈强在府城武林中初步立威。也让某些暗中窥视的势力意识到,这个新晋的铜章卫,并非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