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让队伍休息一夜,翌日一早,留下1000人守城,队伍继续沿淯水而下。新野距淯阳约25公里,也就半天的航程,辰时出发,午时左右就到了。
看着江面上的无数船只,还有白虎营的白虎旗,城墙上的民夫吓得四处奔走。
新野县令大声呼喊着:“不要乱,不要乱,大家不要乱,赶紧把滚石檑木抬上来。”
县令看着毫无效果,连忙对幕僚道:“快派人指挥一下,敌人还没攻城就这么乱,待会儿如何应敌?”
幕僚对着县令一拱手,然后带着人去指挥众人,一路过去,好不容易才安抚好所有民夫。
可是恐惧依然在民夫心中蔓延,手中握着刀枪都不能让人心安,不少人吓得直接就在女墙后,撒起尿来,不尿不行啊,不尿地上就得尿裤裆了。
不一会儿,城下就来了一个人,是来劝降的,新野县令仔细一看,来人竟然是文聘。县令正要破口大骂,突然想起文聘代表的可是黄巾军,连忙变脸一样,换了一个表情。
县令笑眯眯的大声道:“贤侄,不知来此,有何贵干啊?”
文聘不愿与之啰嗦,县令此人心狠手辣,为了上位,背地里可杀了不少人。
文聘冷声喝道:“少说废话,你到底降还不是降?”
县令谄媚的回道:“贤侄,都是自己人,大家好商量嘛!何必伤了和气,就让我再考虑考虑。”
文聘大声道:“好,我就给你十息时间考虑。”
文聘大声喝道:“十,时间已到,县令大人考虑得怎么样啦?”
县令顿时气急的喝道:“文家小子,你敢耍我?”
文聘大喝道:“没错,就是在耍你!县令大人,你既然不降,那我就先走了。”
县令正要投降,文聘已调转马头,催马远去。气得县令原地跳脚,县令是想投降的,可是屁股又不干净,被抓住多半会被砍头,尤其是那个王林小渠帅的凶名赫赫,早就传得人尽皆知。
县令现在心中也在后悔,早知道,抛下家宅和田产早些逃了,也没有这些事了。县令怎舍得才置办的几万亩良田和新修的大宅院,若是丢了,怕是得好多年才能弄回来。
现在却有性命之忧,当真是伤脑筋,县令干脆把城头交给幕僚管理,独自回了宅院。
县令看着这崭新的宅院,以前还幻想能在此取几房娇妻美妾,过上甜甜美美的生活,没想到,转眼间这新野就黄巾军围城了,好死不死的,多数的县兵还被新来的太守给带走了,你带走就带走吧,结果还输得一败涂地,到头来县尉投了黄巾军,这次县尉回来了,他一个县令,要兵没兵,靠一群民夫,这新野县城那守得住啊?
县令把宅子的每个房间都走了一遍,最后选了最满意的主卧,挪来凳子,挂上九尺白绫。县令站上凳子,又看了看新修的宅子,慢慢的把脖子挂了上去。县令心中想到,若是有来世,自己一定要选一个偏僻的地方当官,也不会被黄巾军觊觎。
幕僚在城墙上守了很久,发现黄巾军并非莽夫,而是砍伐树木,安营扎寨,估计还要制作云梯,看这情形,起码要明天再攻城了。幕僚安排好防守事宜,便回了衙门找县令汇报情况,找了圈都没找到人,问了守卫才得知,县令根本没有回衙门。既然不在衙门,那一定在新宅那边,县令当真好兴致,黄巾军都打到家里来了,还有心思看宅子。
“孟兄,孟兄,在吗?”
幕僚来到主卧寻找,刚入屋就看见挂在梁上的县令,先是心中一惊,然后立马稳住心神,眼睛咕噜一转,出了卧室关好屋门,若无其事的四处寻找,一面寻找,还一面口中喊道:“孟兄,孟兄,在吗?”
一番装模作样的寻找后,幕僚出了县令的新宅,不知去向。
直到晚饭时间,小厮才找来,结果发现县令早凉了。县令是青州人,一时没了主意,只得跑衙门里找县令的幕僚,结果幕僚早就无影无踪了。一打听才知,两个时辰前,幕僚背着包裹,以到襄阳求援为由,骑着快马出了南门。
众人没了主意,也只得买来一口棺材,先把县令的遗体收好,至于怎么处理,还是等过几天再说吧。
黄巾军休息一夜,个个精神抖擞,这一次王林准备派文聘打头阵,毕竟新野是文聘的主场,文聘拱手领命而去。
进攻的鼓声响起,城外人山人海,队容整齐,铁甲发出的咔嚓声,吓得城上民夫瑟瑟发抖,城墙之上一个当官的都没有来,终于有民夫顶不住压力,开始偷偷跑了,这一跑,其余人见没人管,也跟着跑,不一会儿城墙上一个人都没有了。
文聘第一个攀上城墙,一眼望去,城墙之上空空如也,一个人影都没有。文聘艺高人胆大,也不怕埋伏,直接带人下了城墙,开了城门。预想中的大战,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黄巾军很快就控制了四门,占领了衙门。衙门里的守卫昨夜拿了值钱的东西,就悄悄的散了。县衙一片狼藉,到处是乱糟糟的,什么金银饰品,绫罗绸缎,只要是好搬的都搬走了。
也就县衙的库房钥匙在幕僚的手上,不然库房都得搬空了。经过统计,缴获粮食111万石,五铢钱43万,马23匹,车12辆,宅子16套,土地34万亩,金银珠宝一点都没有,这些新野的富户也跑得很快。
既然新野的富户跑了,那朝阳县的富户估计也跑了。文和亲自向王林请战,想带领1000兵卒前去拿下朝阳。朝阳距离新野约莫5公里,步行很快就能到。王林便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提醒他,若是进攻受阻,一定要及时回来求援,文和领命而去。
果不其然,晚上便从朝阳传来了好消息,朝阳无人看守,直接被拿下。并缴获粮食72万石,土地36万亩,宅子19套。文和去的时候,当地民众正在抢夺富户留下的粮食,粮食撒到到处都是,若是再晚几天,估计粮食都没有了。
他们拉走的粮食,文和也没有让他们拉回来,只是不准他们再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