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道:装备只是第一步。往后,军饷按时发放,操练优胜者另有赏银,伤残者官府供养,战死者子女由城中学堂抚育。 王振兴重重点头,拳头握得咔咔作响:正该如此!从明日起,我会亲自督导操练,弓马刀枪,一样不落!烛火在议事厅内静静燃烧,我将茶盏轻轻放下,目光扫过在座的龙玄天、王振兴等诸位将领。诸位,一支真正的强军,光有精良的铠甲、锋利的兵刃、严格的训练还不够。我的声音不重,却字字如铁,最重要的是——军魂。 龙玄天眉头微动,若有所思;王振兴则挺直了腰背,目光灼灼。要让每一个士兵明白,他们为何而战。我站起身,走到悬挂的科斯城地图前,不是为了某个将领的野心,不是为了虚无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让他们的父母能安享晚年,让他们的妻儿能挺直腰杆活着,让他们的后代不必像牲口一样任人欺辱,让自己和亲人有尊严的平等的活着! 厅内一片寂静,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王振兴的拳头不知何时已经攥紧,指节发白。这位铁血将领的眼中,竟隐隐泛起一丝波动。
想想那些被贪官克扣的军饷,想想那些被权贵践踏的尊严。我的声音渐渐提高,今日我们拿起刀剑,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守护——守护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平凡人活得有尊严的权利! 龙玄天突然拍案而起,铠甲铮鸣:说得好!这样的军队,才配称得上铁血之师!没错。王振兴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我带兵三十多年,今日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军魂。传令下去,明日操练前,我要亲自对全军说这番话!
我抬手止住王振兴的话头,摇头道:光靠几句热血训话,养不出真正的铁军。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我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竹简,在案几上徐徐展开:治军如治国,需有制度。我拟了五策——其一,设立讲武堂手指点在第一列字迹上,选拔军中优秀者入学,不仅要习弓马刀枪,更要学兵法韬略、忠义之道。每季轮训,便是将领也要定期回炉重造。 龙玄天眼中精光一闪:这倒新鲜。不过...其二,我不待他说完,指向第二策,军中增设教导官一职,专司将士信念培育。每日操练后,要讲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每旬休沐日,组织探望伤残同袍;每逢年节,必访阵亡将士家眷。 王振兴若有所思地摩挲着刀柄:如此,将军只管打仗?正是。我点头,其三,另设后勤司,专管军饷发放、兵甲修缮、粮草调配。将领不得经手钱粮,只管带兵打仗。见众人神色各异,又补充道:当然,教导官、后勤司人选,皆由军政司举荐。
其四,扬军人威。城中立英烈榜,提高军人地位,荣誉感、每月张布战功;说书人必讲将士英勇事迹;立功者不仅赏银,更赐忠勇牌匾悬于家门。其五,立忠烈祠供奉阵亡将士灵位,每年霜降之日,全城公祭。阵亡者子女官方抚养成年,家里田地税收减免十年。众人听完我的讲解,厅内一时陷入沉思。烛火摇曳间,能看见诸位将领眼中闪烁的锋芒。龙玄天最先打破沉默,指尖轻叩案几:设讲武堂,教导育人,后勤保障,扬威立信,祭奠忠魂——此五策环环相扣,确实周全。他忽然抬头,目光如炬,不过教导官的人选,必须慎之又慎。正是。王振兴重重点头,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竹简边缘,这五策若成,我科斯城的军队必将脱胎换骨。他忽然咧嘴一笑,老子带兵三十多年,还没见过这么新奇的章程。二叔轻抚长须,若有所思:讲武堂的选址,我看城东旧校场就合适。至于忠烈祠...他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不如就建在城西的广场,让全城百姓进出城门都可看见。 我补充道:首批教导官,可从落鹰谷调派十人过来。他们已有半年经验,大家相互学习进步。 众人齐声应诺,声音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在这破晓时分,科斯城的强军之路,终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窗外,启明星悄然升起。新的治军方略,如同这破晓前的星光,虽微却亮,终将照亮整支军队的未来。窗外,夜风掠过城头,吹动新换的旌旗猎猎作响。那旗帜上狰狞的狴犴图腾,在月光下仿佛活了过来,怒目圆睁,守护着这座正在苏醒的城池。我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轻声道:有信念的军队,才是真正战无不胜的雄师。这样的战士,纵使面对千军万马,也会理想信念,永不屈服。 因为,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城墙,更是城墙后那些值得用生命去扞卫的东西——父母的笑容、妻儿的未来,以及,生而为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