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秋风卷着炊烟在营地上空盘旋。我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望着绵延数里的迁徙队伍,沉声下令:传令三军——声音裹挟着斗气,清晰地传遍四方,各部配合赵老的人马,引导百姓有序入帐。按户籍册点名,每户至指定帐篷安置,随后前往对应粥棚领粥。 我目光扫过已经开始骚动的人群,语气陡然转厉:若有喧哗插队、滋事生非者——腰间佩刀铿然出鞘三寸,军法处置!寒光闪过,嘈杂的队伍顿时安静了几分。秦凌立即带着亲卫四散传令,很快,一队队士兵开始引导人群分流。玄天哥亲自带着士兵在粥棚旁维持秩序,铁塔般的身影让人不敢造次。小武,都安排妥当了。赵大爷抹了把汗走过来,按你说的,每百户设一里长,千户设一乡长,都是从百姓中选出来的德高望重之人。 我点点头:饭后请诸位里长、乡长到大帐议事。另外...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拟定的《新城规约》,稍后要当众宣读。 夜色完全降临,营地点起万千火把。大帐内,数十位里长乡长拘谨地站着,粗布衣衫上还带着旅途的风尘。我示意众人落座,亲手为几位年长者斟茶: 诸位都是乡亲们推举出来的,今后新城的大小事务,还需多多仰仗。 白发苍苍的老里长颤抖着接过茶盏:大人如此礼遇,小老儿定当尽心竭力。
我环视帐内众位里长乡长,见他们脸上仍带着几分忐忑,便朗声道:诸位为我办事,我自然不会亏待。说着从案几上拿起一枚金币,在灯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每位里长、乡长,每月可领一枚金币作为月钱。 话音刚落,帐内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老里长的手猛地一抖,茶盏差点脱手。一枚金币,足够寻常四口之家饱食一月有余。几位年轻些的乡长已经喜形于色,互相交换着兴奋的眼神。不过...我话锋一转,众人的表情立刻又紧张起来,我们的粥棚只免费供应五日。五日后,想要吃饱饭,就得靠自己的双手去挣。见几位老者面露忧色,我笑着解释道:诸位放心,我已为乡亲们备好了活计。眼下建城急需木工、泥瓦匠、铁匠等各类工匠,但凡有一技之长者,明日可到镇子前的登记处报名。 赵大爷适时补充道:镇子路左边设了三十个登记点,有书生在那里发放竹签作为凭证。做工后,工头会在竹签上注明当日工钱并盖章,再到路右边结账处领钱。日结?一位年轻乡长忍不住惊呼出声。正是。我肯定地点头,这世道,若不日结工钱,谁肯卖力干活?帐内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几位代表交头接耳,脸上终于露出安心的神色。老里长颤巍巍地起身行礼:大人如此体恤民情,小老儿代乡亲们谢过了。
那位年轻的乡长犹豫片刻,还是鼓起勇气问道:大人,能有一技之长的毕竟是少数,那剩下的老弱妇孺该如何谋生? 我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众人不必忧虑:建城需要大量劳力,搬砖运土、夯实地基,只要肯出力气,都会有活计,哪怕小孩去捡柴到烧砖厂,都会得到相应的报酬,绝对童叟无欺。见几位老者仍面带忧色,我继续道:若是不愿做工,也可去开荒种地。此言一出,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谁开垦的荒地就归谁所有。我的声音在帐内清晰回荡,税赋与落鹰谷相同,五年后地契归你们,永远只收一成田税。 老里长手中的茶盏地掉在地上,浑浊的双眼瞬间湿润。其他人更是目瞪口呆,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耕牛、农具、粮种都可以向官府借用。我补充道,只需提前到衙门报备开荒地点即可。大人!那位年轻乡长突然扑通跪下,声音哽咽,我们在山寨时,终年给山贼种地干活,却只能换来一口活命的粮食... 一时间,帐内众人纷纷跪倒,几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更是老泪纵横,不住地叩首。都起来吧。我上前扶起老里长,从今往后,你们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良民。只要勤劳肯干,定能过上好日子。 好了,你们回去召集各自掌管的乡民,一会我都会派人下去跟你们熟读,新城的条例。
众人离帐时,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夜风送来他们激动的议论声: 一成税!五年后地就是自己的!我家那口子力气大,明天就去报名开荒...玄天哥望着他们的背影,感叹道:小武,你这是要把他们从根上变成你的人啊。我笑而不语。这一套授田于民的政策,既能快速恢复生产,又能收拢民心。当明日朝阳升起,这片荒原上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开荒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