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这起硬仗打下来,赢得的不光是陆野个人声望的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把他手底下这支原本就挺拔尖、但还稍显稚嫩的团队,彻底给锤炼出来了。这就好比一块好钢,非得经过烈火的反复烧灼和重锤的不断敲打,才能显出锋芒。
变化最明显的,得数陈凯。这小子以前就是个典型的“技术宅”,整天对着电脑屏幕,话不多,偶尔还带点学生气的腼腆。可经过这次案件的洗礼,尤其是在追踪匿名网络、剖析服务器行为、从海量电子垃圾里精准淘出关键证据这些硬核技术环节上,他展现出的能耐,让上面都刮目相看。一纸任命下来,他正式成了省厅网安总队某个支队的副支队长,名正言顺的网络侦查专家。现在再看他,坐在电脑前指挥若定,眼神里那股子面对复杂数据流时的自信和沉稳,跟以前判若两人。
张猛这员虎将,冲锋陷阵的劲头一点没丢,还是那个让人安心的“尖刀”。但细品起来,味儿不一样了。经历了这么多大案要案,特别是几次独自带队在外执行秘密侦查任务后,他脑子里那根“策略”的弦绷得更紧了。动手之前,懂得先把前后左右都想明白,证据链怎么固定,后续怎么深挖,怎么通过摁住一个点,扯出背后一整条线甚至一张网。他开始从纯粹的“抓捕手”,向着能独当一面的“侦查员”蜕变。
经侦支队的老李,算是队里的“老炮儿”了。可人家一点没吃老本,在这次案件里,对那些弯弯绕绕、恨不得绕地球三圈的资金流向,把握得那叫一个精准,对利用虚拟货币、跨境贸易等各种新花样洗钱的手法,嗅觉敏锐得跟猎犬似的。这下好了,老李直接成了省厅经侦领域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他带着的那帮年轻经侦民警,也跟着这波实战,蹭蹭地往上长能耐。
就连之前主要在灭门案中提供技术支持的王教授,也因为其物证修复的思路与大数据分析的底层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间接给本案提供了启发,同样受到了表彰。他那间实验室,也跟着沾光,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倾斜,算是知识力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尊重。
陆野看着身边这群一起扛过枪、熬过夜、啃过硬骨头的战友,一个个褪去青涩,羽翼渐丰,心里头那份欣慰,比自己拿了奖还实在。他清楚,一个真正优秀的指挥员,光自己猛不够,得能让整个团队都变成嗷嗷叫的小老虎。眼前这支在一次次真刀真枪的实战中淬炼出来的队伍,配合默契,能力互补,已经成了他未来面对任何风浪和更复杂局面的最大底牌,最硬的底气。
为了犒劳大家,也为了凝聚这股心气儿,陆野特意搞了一次小范围的团队聚餐,没请领导,就纯是一起拼过命的兄弟。馆子选了个热闹的烧烤摊,烟熏火燎,人声鼎沸,反而格外放松。
几杯酒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大伙儿回忆着办案里的点点滴滴:有盯监控盯得眼睛发绿、线索却断了时的骂娘和沮丧;有突然在数据海里捞到关键证据时,恨不得抱着电脑亲两口的兴奋;有千里奔袭、成功摁住目标那一刻,肾上腺素飙升的激动;更有遇到瓶颈、压力山大时,互相递根烟、拍拍肩膀,一句“别急,再捋捋”的无声支撑。
“陆处,哎,瞧我这嘴,陆总队!”张猛端着满杯的啤酒,脸色已经喝得有点发红,嗓门一如既往地洪亮,“跟着你干,就一个字,痛快!再难啃的骨头,再迷糊的案子,心里头不知咋的,就是有底!”
陈凯推了推眼镜,镜片后有点反光,他平时话少,这会儿也难得感性了一回,声音不高但很清晰:“数据嘛,本来是冰冷的0和1,代码也是死的。可这破案的过程,揪出黑手的结果,还有咱们一起熬的这些夜……感觉,是热的。挺好。”
老李呷了一口白酒,咂咂嘴,感慨道:“我这把老骨头,原以为也就按部就班混到退休了。没成想,还能赶上这种跨国境、玩高科技的新鲜案子,跟着你们这帮年轻人一起学新东西,一起攻坚克难,嘿,带劲!值了!”
看着这一张张被酒精熏得微红、却写满了真诚和战意的面孔,听着这些朴实却滚烫的话语,陆野心里头热流直涌。他站起身,举起手里的杯子,环视众人,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功劳,是兄弟们拿命拼出来的,是大家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庆功酒喝了,前面的路,还长着呢,肯定还有硬仗。下一仗,不管多难,咱们,继续一起打!”
“一起打!”
杯子重重地碰在一起,清脆的响声淹没在烧烤摊的喧嚣里,却清晰地刻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团队的魂,在这烟火气中,淬炼得更加坚韧,更加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