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趣趣阁 >  九两金 >   第72章 津门春

四月初。

天津城刚送走倒春寒,海河上的薄冰早已化尽,码头上又恢复了喧闹。

直隶总督衙门后院,书房。

此刻气氛凝重,倒比隆冬时节还要凝重几分。

一如此刻北洋大臣、东宫三孤、文华殿大学士李中堂那张沟壑纵横的脸。

年近六旬的李鸿章,身穿一件石青色暗八仙纹的常服袍褂,袍襟上不慎溅了几滴茶水,他却浑然不觉。

往日里,他对仪容的考究近乎苛刻,袍子细微不整,都会让侍从们心惊胆战。

可今天,他所有的心神,都被桌案上那份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加急转来的电报译文抓住了。

电文很短,字字却如惊雷:“日本断然废琉球为藩,改设冲绳县,掳其王尚泰及世子尚典至东京。”

“砰”的一声,李鸿章将手中那只把玩了多年的白玉鼻烟壶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壶盖崩开,辛辣提神的药末洒了一片。

“稚璜,”他抬起头,声音沙哑地唤道,“你怎么看?”

书房下首,侍立着一个面容精瘦的中年人,正是他最倚重的幕僚,时任轮船招商局会办的盛宣怀,字杏荪,但李鸿章私下里更喜欢叫他的号“稚璜”。

盛宣怀躬身向前,拾起那份电文又看了一遍,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中堂大人,倭人此举,欺人太甚…..琉球乃我大清二百年属国,岁岁来朝,此番行灭国之举,是公然打朝廷的脸。京里的清流诸公,怕是又要沸反盈天了。”

李鸿章冷哼一声,

“他们除了会嚷嚷天朝威仪,犁庭扫穴,还会做什么?兵,谁来练?饷,从何出?船,在哪里?”

他一连三问,盛宣怀默不作声,并不回答。

放眼海疆,所谓的“水师”,不过是些零散的旧式炮船和几艘买来的蚊子船,勉强守个港口罢了。

重金从英国人那里订购的炮舰还没到,水师新军和新学刚刚开设不久,远未形成战力。

而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十年磨一剑,陆军学法德,海军仿英夷,其勃勃野心,昭然若揭。

“稚璜,你记下。”李鸿章站起身,在书房里踱步,花白的辫子在身后微微晃动。

“立刻以我之名,致电总理衙门,言倭人此举乃背信弃义,毁我藩篱,乱东亚万世之太平。我朝不可不争,然不可轻言战事。当先以外交折冲,据理力争,告诫倭人,悬崖勒马。”

他顿了顿,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抽出新绿的百年古槐。

“替我约一下,我要亲自去见日本驻津领事竹添进一郎。”

随后,他的声音压得更低,仿佛是说给自己听,

“电告在英吉利的李凤苞、徐建寅,让他们催促阿姆斯特朗船厂,我们的超勇、扬威两艘快船,必须加快工期!银子不是问题!另外,镇东,镇西那四艘炮舰,让去的弟兄们用心学,开回来,就是我北洋的铁拳!”

“还是缺能镇海的巨舰啊…..”

————————————

天津的日本领事馆,

竹添进一郎,这位日本驻天津领备,正襟危坐,面前的茶水已经换了第三道,却丝毫未动。

对面的老人,大清国事实上的外交总长,其威严和精明,他早有领教。

“竹添先生,贵国行事,是否太过操切了?《中日修好条规》墨迹未干,第一条便言两国所属邦土,各宜保全,何以转眼之间,便废我琉球王国,改设所谓冲绳县?”

竹添进一郎缓缓起身,深深一躬。

“总督大人明鉴。琉球之事,乃我国内政。琉球藩王向来为我天皇臣子,其地与九州岛关系密切,已数百年矣。我国此次废藩置县,乃是效仿西洋,统一政令,实为改制之必要举措,并无意冒犯上国。”

“何为内政?琉球自洪武年间便奉我正朔,受我册封,二百年间纳贡不绝,天下皆知。其国王姓尚,乃我先皇所赐。此等藩属,岂是贵国一句内政便可轻描淡写,吞而并之的?

竹添神色不变,但语速稍快,“大人所言,是朝贡之礼,而非治权之实。琉球虽向清国朝贡,但其内政、外交,尤其与我国萨摩藩之关系,更为紧密。万国公法有云,主权须为唯一且排他。如今,我国已对琉球行使完全主权。”

“总督大人,时代不同了。如今万国公法通行世界,所谓宗藩之说,早已是过时之旧制。”

“好一个万国公法!”

“贵国倒是将西洋的学问学得快!然则,国与国相交,更重一个信字与理字。贵国此举,背弃条规,强占我属邦,失信于天下,此非文明国家所为!”

“竹添君,你我都是明白人,就不要拿这些糊弄小孩子的说辞来搪塞了。此举信在何处?义在何方?分明是看我大清近年内忧外患,海防空虚,想趁火打劫!”

这话已是极重,近乎撕破脸皮。

竹添面色凝重,但他得到的训令是寸步不让。

“李大人,我国断无与大清为敌之意。”

竹添依旧神色恭敬,语气却硬了起来,“此事已成定局,废藩置县之诏书已下。”

竹添稍作停顿,语气转为更委婉的解释,“不过,我国政府深知此事或引误会,故愿与贵国商谈。譬如,可将琉球南部宫古、八重山诸岛划归清国,而我国保留琉球本岛及北部。如此,既可保全清国体面,亦能了结此番争端。此乃我国内部之提议,望中堂斟酌。”

“分岛?琉球本为一国,血脉相连,岂可如切瓜般随意?且南部诸岛贫瘠,以此搪塞,无异于掩耳盗铃。我大清要的,是琉球国祚之存续,而非几座荒岛。”

“总督大人,恕我直言。清国于去年方才收复新疆,与俄国交涉已是劳心费力。而在海上……我国之决心,已非空言所能动摇。为一已名存实亡之朝贡国,大动干戈,于清国何益?”

李鸿章面色陡然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与怒意。

“竹添,你这是在威胁老夫吗?我大清立国二百余载,幅员万里,尚不惧与任何国家讲这个理字。今日之谈,无非是望贵国迷途知返,遵守信约。若贵国执意孤行,坏我两国交谊,将来之事,恐非今日所能预料。”

竹添知道今日已无法深入,便起身行礼,“在下不敢。今日所言,皆是为两国长远计。我国之提议,仍望中堂细思。外务省仍在等候清国的正式答复。”

李鸿章显得意兴阑珊,起身抛下一句,“罢了。转告贵国政府,王道荡荡,不恃强权。此事,尚未了结。”

竹添再次鞠躬,恭敬地把李送出房间。

李鸿章拂袖而去,走出领事馆,阳光照在身上,却感受不到一点暖意,只觉得心力交瘁。

“蕞尔东瀛,竟敢如此……奈何?奈何啊……”

——————————————

《遵议日本占踞琉球并请预防朝鲜各事宜折》

奏为遵议日本占踞琉球,并请预防朝鲜各事宜,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上年十一月间,接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开:据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咨称,日本将琉球改为冲绳县,特派知事管理。

“………此处太过敏感,删了。”

“旋据何大臣咨称:日本灭琉球,改为冲绳县,布告各国,事已确定。彼国君臣,以为琉球本为萨摩所属,遂尔竟行霸占。种种强辩,背盟弃好,无理已极。其所以敢于悍然不顾者,以为中国目前无力与争,将来或能相谅,至少亦不过空言辩论,于彼无损。等语。”

“臣窃惟日本近在肘腋,永为中土之患…….自明季以来,倭患日棘。我圣祖仁皇帝,亲统六师,扫除环宇,薄海内外,罔不臣服。

日本亦稽首入贡,愿为东藩。二百余年,相安无事。

……是日本惟力是视,本非礼义之所能维。我苟稍示以弱,彼必凯觎,此必然之势也。

该国自与西人订约,广购机器,仿制枪炮、铁路、电线,派人出洋学习,一切步趋西法,虽日臻富强,而国债巨万,民穷财尽。

……其谋我琉球,及注意朝鲜,皆欲有所取偿,以固其国本,非仅贪其土地也。”

“我兵力水师,万不能敌彼,是势之弱者也。彼之兵力水师,虽未得实,较之我则过之,是势之强者也。以理之直,敌势之强,胜负之数,不待智者而后知。然自我朝入主中华,薄海内外,罔不臣服。琉球蕞尔小邦,独能尽诚事我,此中外之所共知也。今无故为日人所灭,我若显为之动,则衅自我开……我若隐忍不言,则彼将轻我,以为我怯。朝鲜、越南,将何所恃?西人亦将何所藉口?”

“日本此举,不仅在并琉球,尤在弱朝鲜,窥我中土。盖琉球既灭,朝鲜必危。朝鲜与日本壤地相接,于彼为必争之地。我不能救琉球,则朝鲜必为所轻。我若竟不理论,是不仅琉球、朝鲜从此解体,即我东三省海防,亦从此多一戒备矣。”

李鸿章在奏折中提出了上、中、下三策,同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倾向。

下策:密令琉球世子向各国公使申诉,或令其派人赴总理衙门哭诉,而中国佯为不知。

李鸿章在奏折中自己否定了此计,认为“显悖公法,亦断无成理”。

中策: “派员赴日本,按照约章,与之理论。……责其背约,并电知各国驻日公使,声明此事中国断不允从。”

他指出这是当下最可行的方案,即以外交斗争为主。

上策: “暗选将帅,分扎要隘,明示与日本专顾琉球,隐为兼防各口之计。……衅自我开,兵端谁执,则可战可和,游刃有余。”

(这里指的是做好战争准备。)

但他在奏折中也指出,“第三策非不可行,但兵衅不可轻开,必须豫为筹画。

“中国水师,刚刚起手,枪炮、军械,亦未齐备,未可与人争锋。臣反复思之,只有第二策,派员理论,最为妥协。”

“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谨奏。”

——————————————

几天之内,弹劾的奏折就雪片般地飞向了紫禁城。

“李鸿章畏敌如虎,丧权辱国!”

“北洋大臣外强中干,名为海防,实为畏葸!”

“不战而屈,国体何在?请斩李鸿章以谢天下!”

翰林院的张佩纶、通政司的黄体芳,这些以敢言着称的“清流”健将,言辞激烈,恨不得立刻将他绑赴菜市口。

核心就是一条,如果不能以武力保护藩属,则“天朝”颜面何存?朝鲜、越南等其他藩属国将离心离德。

他们激烈抨击李鸿章的洋务派主张,是卖国行为。

主张立即出兵,惩罚日本的“不义”之举。

李鸿章看着抄录来的奏折,只是冷笑。

他抽完了一整根雪茄,铺开宣纸,亲自草拟了一份密折,呈给慈禧和光绪。

在密折中,他痛陈中日海军实力之差距,详述北洋水师购舰、建港、练兵之规划,恳请朝廷“外敦睦,内修武备”,暂避其锋,以十年为期,必能扭转乾坤。

他知道,这份密折,是把他自己架在火上烤。十年,这是一个何其沉重的承诺。他已年近花甲,能有几个十年?

深夜,他仍在灯下,给远在德国的几名淮军军官写信。

他询问克虏伯大炮的最新型号,询问毛瑟步枪的射速,更详细地询问德国陆军的参谋制度和后勤体系。

信的末尾,他用近乎命令的语气写道:“尔等皆我心血所寄,务必将西夷之长技,尽数学会。勿负我,勿负国。”

写完信,他感到一阵眩晕。

站起身,却看到桌角放着一份来自美国的信件。

那是留美幼童正监督寄来的,报告了孩子们的近况。信中数次抨击,这些孩子剪辫易服,甚至开始出入教堂。

李鸿章的眉头又锁紧了。

这也是一颗炸雷。

这封信要是落到那些顽固派手里,又将是一场轩然大波。

撤回幼童的呼声,从未停止过。

“剪辫子……”他叹了口气,

他提起笔,单独给副监督容闳写了一封信,只写了八个字:“悉心呵护,有我在此。”

——————————————

朝中争议不休,最终太后点了头,选择了中策。

“…….琉球为我东海藩篱,日本此举,殊属无理。着派员前往理论,务将该国背约情形,据理驳斥。惟兵端不可轻启,以免另生枝节。所有详细办理情形,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会同李鸿章,悉心筹划,随时奏闻。”

“惟兵端不可轻启,以免另生枝节”否定了主战派,以外交手段解决,避免战事。

————————————

五月的风,吹暖了渤海湾。

一艘悬挂着星条旗的美国军舰,在数艘北洋水师炮船的护卫下,缓缓驶入大沽口。

码头上,彩旗飘扬,军乐齐奏,直隶总督李鸿章亲率天津文武官员,早已恭候多时。

他今天要迎接的,是一位特殊的客人——美国前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

这位在美国内战中战功赫赫的将军,虽然数次卷入贪腐大案,但总算体面收场。

卸任后正进行环球旅行。

李鸿章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颗可以借势的棋子,

自从与竹添进一郎不欢而散后,琉球的局势陷入了僵局。

日本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而清廷这边,除了清流们的叫骂,外交抗议,拿不出任何实际的办法。

军机处几次三番来电,催问李鸿章的对策,语气已颇不耐烦。

李鸿章的对策,就是格兰特。

以目前的国力,想让日本把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绝无可能。硬碰硬,是鸡蛋碰石头。

唯一的希望,是找到一个有分量的第三方,从中调停,看看能否讨价还价,争回一些颜面和实际利益。

格兰特,无疑是最佳人选。他曾是美国的最高元首,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望。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日益增长,绝不希望看到中日两国彻底闹翻,引发一场可能波及自身的战争。

最重要的是,格兰特此刻是“平民”身份,他的调停,既有分量,又不算正式的官方干预,给了各方转圜的余地。

为了这场接待,李鸿章煞费苦心。

他下令将天津城最好的行馆——“海光寺”收拾出来,内部装潢参照西式风格,摆上了沙发、壁炉和水晶吊灯。

他又让自己的御用厨师,精心研究了西餐菜谱,准备了数十道中西合璧的菜肴。

他甚至还破天荒地组织了一场西式舞会,让衙门里的官员们提前练习交际舞步,闹出了不少笑话。

盛宣怀对此颇有微词。“中堂大人,如此铺张,怕是又要招来言官的非议。为了个卸任的洋总统,值得吗?”

李鸿章喝了一口法国白兰地,这是他近年来养成的新习惯。

抽雪茄,喝洋酒,一样不落。

“稚璜,你这就不懂了。这不是为格兰特一人,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我要让日本人看看,我大清不是没有朋友。我要让英法德俄看看,美国人是我李鸿章的座上宾。我更要让朝廷里那帮睁眼瞎看看,什么叫外交!

外交,不是逞口舌之快,而是利益的交换,是实力的博弈。没实力,就得有朋友。我们现在实力不济,就更要把朋友这块牌打好。”

他拍了拍盛宣怀的肩膀:“今天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国家的脸面和里子投资。这笔买卖,亏不了。”

格兰特走下舷梯时,看到的是一派令他惊讶的盛大场面。

李鸿章身着一品朝服,胸前的仙鹤补子十分鲜艳。

————————

接下来的几天,天津成了一座为格兰特而沸腾的城市。

李鸿章陪同他检阅了淮军的西式操练,参观了天津机器局,甚至还一起观看了京剧。

淮军士兵的西洋操列、机器局里的轰鸣,都给格兰特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看得出,这位总督正在尽力将这个古老的帝国拉向近代化。

在一次私下的晚宴上,酒过三巡,气氛渐渐融洽。

李鸿章屏退了左右,只留下翻译和盛宣怀。

自任总督以来,他着手建立自己的智囊和秘书团队,收罗了不少人才。

核心是两人,一个是新招募的留学生,马建忠,刚刚从法国巴黎政治学院留学归来,是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留学生。他一回国,就因其深厚的西学背景,特别是国际法知识,被李鸿章立即招入幕府,成为处理对外交涉的核心幕僚之一。

另一位核心是罗丰禄,作为福建船政学堂的优秀毕业生,被派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留学。

他回国不到两年,因为流利的英语和对西方海军事务的精通,早已成为李鸿章在天津处理洋务,建立北洋海军最倚重的翻译和顾问之一。

李鸿章举起酒杯,神情严肃地说:“将军,我视您为挚友,今日有一事相求,事关我国国运,乃至东亚和平,不知当讲不当讲?”

格兰特放下雪茄,点了点头:“总督阁下但说无妨。只要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愿为朋友效劳。”

李鸿章便遣两位幕僚将琉球事件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地讲述了一遍。

“将军,您是军人,最重信义。”

“日本此举,如同一个恶邻,趁着我家失火,便闯进来抢夺我世代相传的园林。如今,我家中虽乱,尚有壮丁数万,并非不能与之死战。然我深知,战端一开,生灵涂炭,数十年积累之建设将毁于一旦,更恐引发连锁反应,殃及四邻。我为天下苍生计,不愿轻启战端。故恳请将军,以您公正无私之声望,为我等居中调停,劝说日本罢手,或寻一两全之策,免东亚陷入战火。”

格兰特听得十分专注,他抽着雪茄,眉头紧锁。

“总督阁下,”他沉吟良久,开口道,“您所说之事,我已有所耳闻。从道义上讲,日本的做法确有不妥。但是,您也知道,当今世界,强权即公理。日本既已占据琉球,想让他们完全吐出来,恐怕极难。”

李鸿章心中一沉,但面上不动声色。“我明白。所以我说,寻一两全之策。”

“好吧,”格兰特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琉球群岛,南北狭长。据我所知,北部诸岛,如奄美大岛,早已划归日本萨摩藩管辖,而南部的岛屿,例如宫古、八重山,与贵国台湾岛隔海相望,关系更为密切。或许……”

他用雪茄在中间的主岛——冲绳岛上点了一下。

“……或许可以考虑一个折中的方案。将琉球群岛一分为三。北部,既然事实上已属日本,便正式划归日本;南部,与贵国渊源深厚,可划归贵国;中部,即琉球本岛,可让其复国,由琉球王室自治,由中日两国共同保护。”。

盛宣怀倒吸一口凉气。

这等于是让大清承认日本对琉球北部的侵占,并且还要亲手将自己的藩属国一分为三!

这要是传出去,中堂大人“卖国”的罪名,可就真的坐实了。

然而,李鸿章的反应却出乎他的意料。

他没有暴怒,也没有立刻反对,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如果能争回南部诸岛,那就在东南沿海和日本本土之间,打下了一个楔子,留下了一片战略缓冲地带。

这对保护台湾,屏护福建、浙江沿海,意义重大。

如果能让琉球在中部复国,哪怕只是名义上的,也意味着日本的吞并不是完全合法的,为将来留下了翻案的可能。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可以摆到桌面上去谈的方案。

它满足了日本的部分贪欲,又为大清保留了部分权益和颜面。

他当然知道,这是典型的弱国外交——在无法保全全部的时候,尽力保住核心部分。

“将军,您的提议,我个人……对此表示初步的兴趣。我会将此方案,密报我朝廷,以待圣裁。同时,也恳请您在抵达日本后,能将此意,私下转达给日本的当政者,试探其意向。”

格兰特点了点头:“我会的。但请恕我直言,总督阁下,最终能决定谈判桌上筹码多少的,不是我的调停,而是您身后的力量。”

他指了指窗外,那里是淮军的兵营方向。“是这个。”

李鸿章默然。

送走格兰特后,盛宣怀终于忍不住了。

“中堂大人,三思啊!分岛改约,这与割地何异?朝野上下,必将群情激奋,您将置身于风口浪尖!”

李鸿章疲惫地摆了摆手,坐回太师椅上,闭上了眼睛。

“稚璜,我的难处,你还不明白吗?如今,国威尽丧,朝廷颜面扫地,日人得寸进尺,台湾、朝鲜,危在旦夕。”

他睁开眼,目光灼灼地看着盛宣怀:“所以,我们只剩下妥协忍让。以夷制夷,据理力争,能争回一分,便是一分。分岛,是屈辱,但总比全岛尽丧要好。保住南部诸岛,就是保住了我东南海疆的门户!”

——————————————

朝中又掀起了轩然大波,就着三分琉球这个奏折,吵得不可开交。

李鸿章一面继续与日本领事竹添进一郎虚与委蛇,隔三差五地递交抗议照会,另一面,他加紧了对北洋事务的部署。

他亲自审定了派往英国接收“镇东”等四艘伦道尔炮舰的人员名单。

带队的,是驻外使团的参赞,文官徐景澄,还有一名留学回来的海军军官,毕业于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萨镇冰

他把两人叫到书房,密谈了整整一个下午。

“这四艘船,吨位不大,但炮很厉害。你们此去,不仅要把船开回来,更要把英国人操船、弄炮、治军的法子,给我学回来,刻在脑子里!”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叠银票,塞到徐景澄手里。“这是五万两,我的养廉银。不是公款。你们在外,不要舍不得花钱。看到什么新式的鱼雷、水雷、测距仪,只要有用,就给我买回来!英国人若是不卖,就想办法把图纸弄回来!钱不够,我再给你汇。”

徐景澄望着这厚厚一叠银票,眼圈红了。“中堂大人……卑职万死不辞!”

“不要说死,”李鸿章摆摆手,“我要你们都活着回来,活着为我大清打造一支真正的铁甲舰队!”

————————————

送走丁汝昌,他又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其中一份,是关于开平矿务局的筹办章程。为了这座煤矿,他和朝中的保守派已经斗了快三年了。

反对者说,开矿会“震动龙脉”,用机器是“夺小民生计”。

李鸿章在奏折上批道:“西洋富强之本,在于煤铁。我国地大物博,宝藏无穷,却枕于地下而不能用,坐视洋煤充斥市场,利权外流,岂非咄咄怪事?臣意已决,开平之矿,必开不可。若有伤龙脉之说,臣李鸿章一人承担其罪!”

写完,他又拿起另一份文件,是关于天津到上海的电报线路规划。

这同样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反对者说,电线会“干扰风水”“妨碍雀鸟”,甚至会“引电入地,招致雷击”。

李鸿章只是冷笑。

几个月前,天津到大沽口的军用电报线架通时,他第一次通过电报,向大沽口炮台下达指令的情景。

那种瞬息千里的便捷,让他对这个新事物充满了信心。

“愚昧!”他在文件旁批了两个字,然后提笔写道:“电报为军国利器,信息通达,事半功倍。泰西各国,早已密如蛛网。我若再不兴办,则战时必为聋哑,任人宰割。此事实关海防大局,不容再议。”

处理完这些,又是深夜。

他感到一阵疲惫,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

就在这时,仆人送来一份加急电报。是从日本长崎发来的,发报人是格兰特。

电文很短,是英文的。李鸿章叫来精通西文的幕僚马建忠,

格兰特在电文中说,他已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人私下会晤,转达了“三分琉球”的方案。日方对此不置可否,但表示愿意考虑。

然而,日本提出的前提条件是:清朝必须修改《中日修好条规》,给予日本与欧美列强同等的通商权利和领事裁判权。

“狼子野心!”马建忠看完,气愤地说,“他们这是想用我们自己的藩属,来换取侵夺我们主权的权利!无耻之尤!”

李鸿章却异常平静。

日本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意料之中。”他淡淡地说,“他们是想一箭双雕。用琉球这件事,来换取改约,谋求更大的利益。”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地运转着。

如果答应改约,无异于引狼入室,后患无穷。如果不答应,那么“分岛”之议也就成了泡影,琉球将彻底丧失,他在朝廷也无法交代。

“进退维谷啊……”他长叹一声。

这一夜,李鸿章彻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他出现在了淮军的练兵场上。

他亲自检阅了炮兵的实弹射击。

看着克虏伯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准确地击中远处的靶标,他那张阴郁了多日的脸上,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对身边的淮军将领们说:“炮,是好炮。兵,也是好兵。但还不够。我们的敌人,不仅有精良的火器,更有铁打的军纪和灵活的战术。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

他临时决定,要从淮军中再选拔一批青年军官,送去德国,学习陆军。

“名额,五十人。费用,从我北洋的款项里出。告诉他们,学不成的,就不要回来见我!”他 对负责此事的官员说。

看着那些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李鸿章的心中,总算又多燃起了一丝希望。

外交上的折冲,终究是虚的。

只有这隆隆的炮声,这千百个被新思想、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年轻人,才是国家真正的未来,才是敢于和列强们在谈判桌上叫板的底气。

——————————————

六月底,天津。

李鸿章收到了格兰特从日本寄来的正式信函。

信中,格兰特详细阐述了日本政府的立场,与之前的电报内容大同小异。日本人咬死了改约这个前提条件,不肯松口。

与此同时,琉球王室派往天津的秘密使者林世功等人,也在总督衙门外长跪不起,哭求天朝出兵,恢复社稷。

他们头上戴着琉球式的乌纱帽,身上穿着大明的衣冠,在这片已经换了天地的土地上,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

李鸿章没有见他们。

见了也没用。他给不了任何承诺。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写了一份极长的奏折。

在这份奏折里,他再次向朝廷剖析了整个事件的利害关系。

他指出,日本的改约要求是个圈套,断不可答应。

但分岛之议,仍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向。他建议,可以暂时搁置争议,与日本展开漫长的谈判,以拖待变。

“拖,”

“是我们现在唯一的武器。我们需要时间。只要再给我十年,哪怕是五年,等北洋水师的主力舰回来了,新订购的炮舰落成了,等开平的煤源源不断地运出来了,等天津到上海的电报线通了,腰杆,就能硬一些。”

“战或者和,也多几分转圜的余地。”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三国之青龙镇世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未知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