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何太叔终于迈过了筑基这一关,成功抵达了筑基期。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得意忘形,志得意满,而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不断地巩固自身的境界。
他深知,筑基只是修仙之路的开始,唯有将境界稳固,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便来到了初冬。初冬的雪是那么漂亮,白皙的雪花如同羽毛般从天空中飘落,覆盖了整个云净天关。
青元山也被雪花银装素裹,变成了一座雪白的巨山。山间的松树上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偶尔有几只灵鸟从树梢飞过,发出清脆的鸣叫声,仿佛在为这片雪景增添几分生机。
此时,小史又一次骑着仙鹤从远处飞来。然而,这一次,他却是主动请缨前来收缴租金。这让与他共事的同僚们感到疑惑不解。
按照往常的习惯,小史总是能推则推,宁愿与他们打赌比试,也不愿意来干这种苦差事。可这次,他却一反常态,自告奋勇地接下了任务。
“叶道友,你今天是怎么了?往常你不是最讨厌来青元山收租吗?”一名同僚忍不住问道,脸上带着几分调侃。
小史笑了笑,没有多言,只是拍了拍仙鹤的脖颈,示意它加快速度。他的目光望向远处的青元山,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他知道,那位何姓修士筑基可能性很大,而自己当初的态度还算恭敬,或许这次能借此机会与那位筑基修士攀上关系。
穿过层层云雾,朝着何太叔的洞府疾驰而去。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同僚们正在背后议论他。
即便知道,他也只是不屑地暗骂几句。在他看来,那些为云净天关或青元山上真正仙师们服务的小吏们,不过是终身无法晋升筑基期的修士罢了。
他们的眼界和格局,注定只能停留在原地,无法看到更远的地方。
小史的脑海中浮现出上次见到何太叔时的情景。那位何道友的气息沉稳而强大,显然已经快要迈入了筑基期的门槛。小史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态度还算恭敬,没有得罪这位前途无量的修士。
他知道,如果其他几位同僚知晓此事,恐怕也会厚着脸皮,争先恐后地赶到何太叔的洞府前,恭维谄媚几句。
仙鹤的翅膀轻轻扇动,带起一阵微风,吹散了空中的雪花。小史的目光望向远处的青元山,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这次主动请缨前来收缴租金,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与何太叔攀上关系。毕竟,一位筑基期的修士,在云净天关中的地位已经截然不同。
就在小史骑着仙鹤赶往何太叔洞府之时,洞府内的修炼室中,何太叔缓缓睁开了双眼。他的气息平稳而强大,显然已经彻底稳固了筑基期的境界。
他站起身来,活动了几下筋骨,身体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每一根骨头都在欢呼雀跃。
何太叔静坐一年有余,此刻活动筋骨,让他感到全身舒畅无比。他忍不住发出一声愉悦的呻吟:“舒服呀!”
何太叔盘腿坐在修炼室的中央,四周弥漫着淡淡的灵气,仿佛一层薄雾笼罩在他周身。他双目微闭,心神沉入丹田,感受着体内那股澎湃的灵力波动。
片刻后,他缓缓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精芒,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筑基已成,终于迈出了这一步。”他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几分感慨与欣慰。
随即,他心念一动,神识如潮水般涌向修炼室的一角。那里静静地摆放着一只古朴的黑色剑匣,剑匣表面刻满了繁复的符文,隐隐透出一股凌厉的剑气。
随着何太叔的神识触及剑匣,剑匣微微颤动,发出几声低沉的嗡鸣,仿佛在回应主人的召唤。
“嗡——嗡——嗡——”
剑匣内的五把飞剑似乎感应到了主人的气息,剑身微微震颤,发出清脆的剑鸣声。紧接着,剑匣“咔”的一声轻响,匣盖缓缓开启,五道寒光骤然飞出,宛如五条灵蛇在空中盘旋飞舞。
飞剑在空中划出几道优美的弧线,随后稳稳地悬浮在何太叔的四周,剑尖微微颤动,发出阵阵嗡鸣,仿佛在庆祝主人。
何太叔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其中一把飞剑的剑身,指尖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
他目光柔和,仿佛在看着多年的老友,低声喃喃道:“你们陪伴我多年,助我斩敌无数,如今我已筑基成功,可你们的材质却已跟不上我的脚步了……”
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他知道,修行之路漫长而艰险,若想走得更远,必须不断突破自我,甚至连随身法器也要随之升级。
片刻后,何太叔从储物袋中拿出两件法器摆放在石桌上,一件贴身保甲和一双踏云靴。
保甲通体呈暗金色,表面刻有细密的符文,隐隐散发出一股沉稳的气息;踏云靴则轻盈如羽,靴底绣着云纹,仿佛穿上它便能踏云而行。
何太叔拿起保甲,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符文,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在黄石岭一战中的情景。那时他凭借这件保甲和踏云靴,硬生生从敌人的围攻中杀出一条血路,保住了性命。如今回想起来,这两件法器可谓是他的救命恩人。
“可惜,如今我已筑基,这些法器虽好,却已不再适合我了。”他轻叹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他并未打算将这两件法器随意丢弃或卖掉。他小心翼翼地将保甲和踏云靴收好,心中暗想:“不如将它们收藏起来,日后若遇到有缘的后辈,再赠予他们,也算物尽其用。”
收拾妥当后,何太叔推开修炼室的门,迈步走出。门外是一条长长的石廊,廊壁上镶嵌着几颗夜明珠,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前方的路。他沿着石廊缓步前行。
走出修炼室,踏入大厅之中。大厅宽敞明亮,四壁由青石砌成,石壁上雕刻着古朴的纹路,隐隐透出一股庄重与沉稳的气息。大厅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石桌,石桌的上方吊着一盏青铜灯,灯芯由夜明石矿炼制成的珠子发出明亮的光,照亮了整个空间。
大厅的四周分别通向三处房间:炼丹室、典籍室和起居室。何太叔略一沉吟,便朝着炼丹室走去。
推开炼丹室的木门,一股淡淡的药香扑面而来,夹杂着青铜与火焰的气息。室内光线略显昏暗,唯有中央那座青铜丹炉在微弱的光线下泛着幽幽的青光。丹炉静静地矗立在房间中央,炉身厚重,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青绿色铜锈,仿佛历经了无数岁月的洗礼。
炉体呈圆形,底部宽大稳重,三足鼎立,每一足都雕刻着繁复的纹饰,似龙似兽,盘绕交错,仿佛在诉说着天地间的灵气与力量。炉腹圆润饱满,中央微微隆起,炉壁上镶嵌着古老的符文,每一道纹路都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隐隐有流光在其间游走,宛如活物一般。
炉口宽阔,边缘雕刻着云纹与火焰纹,象征着炼丹时的火候与天地之气的交融。炉盖上盘踞着一只青铜麒麟,昂首向天,双目炯炯有神,仿佛在守护着炉中的灵丹妙药。
炉内壁光滑如镜,经过无数次火焰的淬炼,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暗红色,仿佛蕴藏着无尽的能量。
炉底中央有一个小小的火口,火焰从其中喷涌而出,时而炽烈如阳,时而温和如月,炼丹师便依靠这火焰的微妙变化,掌控着丹药的成色与品质。
何太叔站在丹炉前,目光扫过炉身上的符文与纹饰,心中却毫无波澜。他并无炼丹的天赋,对这些复杂的炼丹器具也提不起兴趣。只是草草看了几眼,便转身离开了炼丹室,朝着典籍室走去。
推开典籍室的厚重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墨香与纸张的陈旧气息,混合着木质书架散发出的沉稳香气,令人心神宁静。
室内光线柔和,几缕阳光从高高的雕花木窗中斜射进来,洒在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
书架高耸至顶,由深色的檀木制成,木质纹理清晰可见,每一层都摆满了厚重的典籍。书脊上烫金的字迹在阳光下微微闪烁,仿佛在向人诉说着书中的智慧与奥秘。
典籍室的中央,摆放着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案,案上整齐地陈列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砚台旁还放着一盏莲花夜明灯,灯盏造型古朴,灯芯由一颗耀眼的夜明矿石制成,散发出明亮而温暖的光芒。
书案旁的地面上,铺着一张绣有云纹的绒毯,踩上去柔软无声,仿佛踏入了一片静谧的天地。四周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幅古画,画中山水清幽,人物飘逸,笔触细腻,意境深远。
画旁还挂着几幅书法作品,字迹苍劲有力,墨迹如龙蛇游走,透露出书写者的气韵与风骨。
典籍室的角落里,摆放着一座小巧的青铜香炉,炉中燃着淡淡的檀香,青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庄重。
香炉旁,还有一张矮几,几上放着一套茶具,茶壶与茶杯皆是青瓷制成,釉色温润,仿佛随时等待着有人在此品茶论道。
何太叔站在典籍室中央,目光缓缓扫过四周,心中涌起一股满足感。他本就是爱书之人,若非危机临近,他也不得不舍弃这些书籍,专心修炼。
如今看到这些典籍,他不禁心生感慨,仿佛回到了那些埋头苦读的岁月。
最后,他走出典籍室,朝着起居室而去。相对于炼丹室与典籍室的精致与繁复,起居室则显得简单许多。
推开起居室的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由玉石打造的床铺,床面光滑如镜,散发着淡淡的凉意。床头放着一个玉石枕头,枕头上雕刻着简单的云纹,显得古朴而雅致。
起居室内再无其他陈设,空荡荡的房间里,唯有那张玉石床铺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等待着主人的归来。何太叔走到床前,伸手轻轻抚过床面,感受到玉石传来的冰凉触感,心中却是一片平静。
“简单些也好,修行之人,本就该心无旁骛。”他低声自语,随后转身离开了起居室,朝着洞府的深处走去
何太叔穿过大厅,脚步轻盈,仿佛踏在一片静谧的天地之中。大厅的深处,一汪灵泉水正缓缓流淌,水声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
泉水从石缝中涌出,顺着一条蜿蜒的石槽向前流动,水面上泛着淡淡的灵光,仿佛每一滴水都蕴含着天地精华。
泉水顺着石槽流淌,穿过大厅的一侧,缓缓流向洞府的后方。那里是一片开阔的灵田,面积约有两亩,田中的土壤呈现出淡淡的金色,散发着浓郁的灵气。灵田被整齐地划分为几块,每一块都种植着不同的灵草灵药。
有的灵草叶片翠绿如玉,茎秆挺拔如剑;有的灵药花朵绽放,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散发出阵阵清香。
泉水从灵田的边缘流过,滋润着田中的每一株灵植。水流轻柔,仿佛在低声呢喃,与灵田中的植物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灵田上空,偶尔有几只灵蝶翩翩飞舞,翅膀上闪烁着微光,仿佛在为这片灵田增添几分生机。
泉水继续向前流淌,最终缓缓汇入大厅中央的一处小池塘中。池塘不大,但水质清澈见底,池底铺着一层细密的灵石砂,砂粒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点点光芒。
池塘中养育了许多灵鱼,它们身形修长,鳞片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光泽,游动时宛如一道道流光在水中穿梭。
灵鱼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动着,时而跃出水面,溅起几朵水花,水花在空中化作细小的灵雾,缓缓消散在空气中。
池塘的边缘,还生长着几株水生灵草,草叶碧绿如玉,随着水波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招手。
何太叔站在池塘边,低头看着水中的灵鱼,心中感到一阵宁静。他伸手轻轻触碰水面,灵鱼们似乎感应到了他的气息,纷纷游了过来,围绕在他的手指周围,仿佛在与他嬉戏。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映照出他淡然的面容,目光中透出一丝满意。
就在这时洞府外传来熟悉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