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多宝阁内遇刁难 瑾儿解围显慧心**
既存了探听消息与赚取点券的心思,陈观第二日便收拾妥当,揣上地师印和所剩不多的几钱散碎银子,再次来到了南大街的多宝阁。
此番前来,心境与上次捡漏时大不相同。上次是撞大运,此番却带了几分主动出击的意图。他一边踱步浏览着货架上的物件,一边暗中运转那丝微薄的灵气,尝试与怀中的地师印建立更深的联系,希望能借此感应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息。
许是他这身浆洗发白的青衫与这气派店铺格格不入,又或是他只看不买、神色专注的样子引人侧目,一个穿着绸缎坎肩、嘴角下垂的伙计踱了过来,语气不冷不热:“这位客官,想看点什么?我们多宝阁的物件,可都不便宜。”
这话里的轻视意味明显。陈观眉头微皱,但懒得与这等小人物计较,只是淡淡道:“随意看看。”
那伙计见他如此,撇了撇嘴,竟不远不近地跟着,目光时不时扫过他,防贼一般。
陈观心中不悦,却也无可奈何。他集中精神,借助地师印的微末感应,目光扫过一排排瓷器、玉器、杂项。大部分东西气息平平,偶有几件带着微弱“宝光”的,价格也标得极高,毫无捡漏空间。
正当他有些气馁,准备离开时,目光却被角落博古架底层一个不起眼的笔洗吸引。
那笔洗呈荷叶形,颜色是暗沉的青灰色,边缘还有几处磕碰留下的瑕疵,看起来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旧。但在地师印的模糊感应中,这笔洗内部似乎蕴藏着一股极其内敛、温润平和的“气”,与它外表的粗陋截然不同。
他不动声色地走近,拿起笔洗细看。入手沉实,质地细腻,虽无光彩,却自有一股古拙韵味。
“系统,扫描这个笔洗。”
“叮!扫描完成。目标物品:【宋代龙泉窑青瓷荷叶笔洗(残)】。虽有多处磕碰,釉色失光,然胎骨精良,器形优雅,内蕴文气。系统估价:80点券。”
八十点券!陈观心头一跳。再看标价牌,上面写着“旧笔洗,五两银子”。
五两银子,换算才5点券!转手就是十六倍利润!
他强压住激动,正欲开口问价,旁边那一直盯着的伙计却抢先一步,阴阳怪气道:“客官好眼光,这破笔洗放这儿几年都没人要,您要是喜欢,给四两银子拿走便是。”言语间,仿佛施舍一般。
陈观心中冷笑,这伙计果然狗眼看人低。他正要还价,一个清脆悦耳却带着几分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四两?张伙计,你这价开得,怕是忘了多宝阁‘童叟无欺’的招牌了吧?”
陈观回头,只见苏瑾儿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正站在他身后不远处。她今日穿了一身素雅的月白裙衫,未施粉黛,却清丽脱俗,此刻正微微蹙着秀眉,看着那伙计。
那姓张的伙计见到苏瑾儿,脸色顿时一变,先前那点倨傲瞬间消失,换上了一副讪笑:“原来是苏姑娘,您……您怎么来了?”
苏瑾儿却不理他,走到陈观身边,目光落在他手中的荷叶笔洗上,仔细端详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看向陈观,轻声道:“陈公子好眼力。此物虽残,然形制古雅,胎釉尤是上乘,若瑾儿所料不差,当是前朝龙泉窑的精品,只是年深日久,失了光彩。四两银子,确是辱没了它。”
她声音不大,却条理清晰,一语道破这笔洗的来历和价值,不仅那伙计听得目瞪口呆,连陈观也暗自惊讶。这苏瑾儿,竟有如此见识?
“苏……苏姑娘说笑了,”张伙计额头见汗,强笑道,“这就是个破烂……”
“破烂?”苏瑾儿眸光一转,看向那伙计,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多宝阁的朝奉若是听见你将前朝名窑器物称作‘破烂’,不知会作何感想?更何况,我记得贵店东家最重声誉,若知伙计如此待客,恐怕……”
她话未说完,那伙计已是脸色发白,连连摆手:“苏姑娘息怒!是小的眼拙,是小的眼拙!”他连忙转向陈观,赔着笑脸,“这位客官,刚才是小人有眼无珠,您千万别往心里去。这笔洗……您若真心喜欢,按标价,五两银子,您看如何?”
陈观心中暗爽,这苏瑾儿几句话,不仅替他解了围,还省了他一番口舌。他看向苏瑾儿,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苏瑾儿微微颔首,唇角似有若无地勾起一抹浅笑。
“既如此,便五两吧。”陈观不再犹豫,掏出五两银子付了账,将那青瓷笔洗小心包好。
交易完成,那伙计如蒙大赦,赶紧溜到一边去了。
陈观与苏瑾儿并肩走出多宝阁。
“方才多谢苏姑娘仗义执言。”陈观再次道谢,“若非姑娘,恐怕还要多费一番周折。”
苏瑾儿轻轻摇头:“公子客气了。是那伙计无礼在先。倒是公子,竟能从那堆杂物中识得此物,眼光独到,令瑾儿佩服。”她美眸流转,带着一丝好奇看着陈观。
陈观打了个哈哈:“运气,运气而已。倒是姑娘博闻强识,竟能一眼认出这是龙泉窑之物,实在令人惊讶。”
苏瑾儿闻言,眼神微微一黯,低声道:“家母未病时,颇喜这些金石古玩,瑾儿耳濡目染,略知皮毛罢了。”她似乎不愿多谈家事,转而问道,“公子今日来多宝阁,是想寻些什么?”
陈观心中一动,正好可以借此打听消息。“不瞒姑娘,在下听闻县里即将加开恩科县试,便想寻几本用得上的经义注解,顺便……看看有无机会淘换些旧日墨卷,揣摩一下文风。”他半真半假地说道,目光留意着苏瑾儿的反应。
苏瑾儿果然知晓此事,点头道:“原来如此。恩科县试的消息,近日确实传开了。至于经义墨卷……”她沉吟片刻,“多宝阁虽偶有流入,但品相参差,价格也虚高。公子若需要,瑾儿或可帮忙留意,家中有几箱旧书,或许能找到些合用之物。”
陈观心中一喜,这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如此,便有劳姑娘了!”
“举手之劳。”苏瑾儿浅浅一笑,“公子于我家有恩,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她顿了顿,似是想起了什么,又道,“对了,公子若欲备考,或可去城西的‘文华书肆’看看,那里虽不大,但掌柜的是个老秀才,藏书颇精,价格也公道些。”
“文华书肆?多谢姑娘指点!”陈观记下这个名字。
两人又说了几句,苏瑾儿便告辞离去,说是要回去给母亲煎药。
陈观看着她袅娜的背影,手中握着那价值八十点券的青瓷笔洗,心中感慨。这苏瑾儿,不仅容貌绝俗,心思玲珑,见识亦是不凡,其身世恐怕绝非普通民女那么简单。
他摇了摇头,不再多想。眼下最重要的是处理掉这笔洗,换成点券,然后去那文华书肆看看。
寻了个僻静处,陈观直接将青瓷笔洗卖给了系统。
“叮!回收成功,获得点券80。”
个人资产瞬间变成80点券!
看着这“巨款”,陈观心情激荡。虽然距离购买那些动辄数百点券的高级商品还有差距,但总算有了些底气。
他没有立刻消费,而是按照苏瑾儿的指点,找到了城西那家名为“文华”的小书肆。
书肆果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书架上的书籍摆放有序,墨香扑鼻。一个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老者正伏在柜台上看书,想必就是那位老秀才掌柜。
陈观说明来意,想找些县试适用的经义注解和往年墨卷。老掌柜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他几眼,倒是没有因为他的穿着而怠慢,耐心地给他推荐了几本价格实惠、内容扎实的书籍,又找出几份纸张泛黄、但字迹清晰的旧日墨卷抄本。
陈观翻看了一下,内容确实不错,价格也比多宝阁公道许多。他爽快地付钱买下,又顺便向老掌柜打听了一些关于此次恩科县试的风声。
老掌柜消息颇为灵通,压低声音道:“听说此次县试,县尊大人极为重视,题目可能会偏重实务策论,而非一味拘泥经义。此外……似乎州学政大人也会亲临观风,若能入其法眼,前途不可限量啊!”
实务策论?州学政亲临?陈观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谢过老掌柜,抱着新买的书卷离开了。
回到榆钱巷的家中,陈观将书卷放好,看着那80点券,开始思考如何利用。
直接买《五年科举三年模拟》?需要时间消化,而且50点券太贵。
买《才高八斗》体验卡?20点券,关键时刻或许有用。
或者……留着点券,看看有没有其他更急需的东西?
他目光扫过系统商城,忽然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个打折商品:
【《基础符箓大全(残篇)》】,原价200点券,现价30点券!
效果:记载三种基础符箓绘制方法(清心符、辟尘符、小火球符)。需配合特定材料及微弱灵气引导。
备注:修仙入门小技巧,聊胜于无。或许能用来生火、打扫卫生?
符箓?陈观眼睛一亮。这玩意儿听起来比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有趣多了!虽然只是残篇,只有三种基础符箓,但若能学会,岂不是多了些防身或辅助的手段?而且价格只要30点券!
他心动了。
“孔明,你觉得这《基础符箓大全》如何?”他咨询脑海中的军师。
小诸葛亮似乎对这类“奇技淫巧”也颇感兴趣,沉吟道:“符箓之道,亦属天地法则运用之途。若能掌握,于主公而言,确是多一技傍身。且价格尚可,亮以为,或可一试。”
连诸葛亮都这么说,陈观不再犹豫。
“购买《基础符箓大全(残篇)》!”
“叮!购买成功!消耗30点券。”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正是三种基础符箓的绘制图形、口诀以及所需的材料——普通的黄纸、朱砂即可,但对绘制者的精神力(灵气)有微弱要求。
陈观看着剩余的50点券,又看了看新得的符箓知识和那一摞经义书卷,只觉得前路渐渐清晰起来。
县试要考,符箓要学,点券要赚,红颜要……呃,这个顺其自然。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一本《论语集注》,又摊开一张刚买的黄纸和朱砂。
“看来,这一个月,有得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