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远比五年前还要荒凉,周围的屋子早已拆了,裸露的地面上野草疯长。
就在绝望、茫然充斥心脏时,眼角突然瞥见一堆锈迹斑斑的铁皮,边角还留着他小时候涂画的歪扭图案。
一瞬间,滚烫的眼泪猛地涌了上来。
他蹲在满是尘土的地上,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黑色的阴影悄然落下。
灼华抬眸望去,只见一道人影披着月色,从树下缓缓走出。
那人颀长的身形越走越近,黑色短t勾勒出紧绷而遒劲的肌肉线条,更显挺拔利落。
何逸尘面色沉静,唇线紧抿,看不出情绪。
可灼华知道他在慌张。
他跪在地上,双手轻轻捧住灼华的脸,小心翼翼地拨开他汗湿的碎发,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别哭了。”
密密麻麻的疼意从心脏处蔓延开来。
千言万语在喉间翻涌,最终只化作干涩的一句:“都是我的错。”
再次重逢的场景,比他无数次午夜梦回的画面更显残酷。
如今灼华星途璀璨,站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拥有着无限光明的未来;而他刚从牢狱走出,满身污点,他不敢靠近灼华,又怎么能靠近灼华。
心疼与愤怒如烈焰在胸腔中灼烧,灼华仓促后退两步,背脊重重抵在树干上,手背慌乱地擦拭着不断滚落的泪珠,带着极大的委屈喃喃道:“怎么能……”
“何逸尘你好狠!”他声音颤抖,“你明明能和我说的……”
灼华嘶吼着,试图宣泄所有情绪,却因哽咽而失了愤怒的力道,那声音如被遗弃的小兽在深夜低嚎,听着就让人心如刀绞。
“明明你可以告诉我……”
“你应该告诉我的……”他顺着树干滑坐下去。
晚风吹过草丛,沙沙作响。
何逸尘看着爱人崩溃的模样,心脏像是被狠狠攥住。
他也快要疯了。
灼华抬起湿漉漉的眼眸,无力的向下栽去。
何逸尘立即上前紧紧抱住他,手掌一下下轻拍着对方的背脊。
皎白的月色透过发丝洒落,乌黑的头发柔顺得让人忍不住心生怜惜。
何逸尘眼神逐渐黯淡,这么好的人,他该如何做,才能配得上……
*
晌午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斜斜落在床上,何逸尘搂着仍在熟睡的灼华,指腹摩挲着他发间的温度。
突然,床头的电话铃声如惊雷般炸响,他猛地一颤,手忙脚乱抓过手机,瞥见灼华皱眉抱着自己的腿后就又睡过去,这才压着嗓子用气音喂了声。
听筒里静得诡异,就在他蹙眉准备挂断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冷不丁传来:“最近别让灼华上网,照顾好他。”
何逸尘听出这是姜可的声音。
心头莫名一沉,他迅速解锁手机,屏幕上跳出的热搜词条让瞳孔骤然收缩——
内容全是五年前的旧事,点开评论尽是密密麻麻的谩骂与截图,一场蓄谋已久的风暴再次席卷而来。
何逸尘对当年的事隐约猜到一些,有人蓄意要毁掉灼华。
灼华的家人设法保住了他,却也坚决反对两人继续纠缠。
顾父曾威胁过何逸尘,直言顾家绝不可能接受一个与男人关系不清的儿子。
为了灼华的未来,何逸尘选择主动放手,甚至甘愿背负罪名入狱。
灼华轻轻动了动,何逸尘立刻放下手机,低头吻了吻他的发顶,柔声问:“醒了?饿不饿?”
灼华呆呆地眨了眨眼,眼神还有些朦胧:“哥,真的是你吗?”
何逸尘将他抱起来放在自己大腿上,拿起他的手贴在自己脸上,语气带着一丝笑意:“昨晚不是才……”
话音未落,目光落在被子下裸露的皮肤上,那遍布的红痕清晰可见,无声诉说着昨夜的激烈。
灼华瞬间脸颊发烫,浑身像煮熟的虾子般通红,猛地埋进何逸尘的肩颈,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
*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酒店外早已围了不少人。
灼华缩在房间里,死死抵着房门不敢打开。
他颤抖着拿起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恶意评论像针一样扎进眼里,呼吸瞬间变得急促起来。
他下意识摸向口袋,常年随身携带的药瓶不见了。
刹那间,被刺激绷紧的神经轰然断裂。
灼华猛地嘶吼起来,双手疯狂地抓挠着自己的身体,不长的指尖下很快渗出血渍,在皮肤上划出凌乱的红痕:“药呢?我的药呢!”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几乎要崩溃,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别再说了……我不想听……何逸尘你在哪……我好害怕……”
等何逸尘带着保安控制人群,一路狂奔回房间时,看到的却是安安静静缩在角落的灼华。
旁边的水果刀上沾满了刺目的血迹。
何逸尘猛地跪倒在地,颤抖着抱起灼华,声音里充满了绝望:“灼华,你睁眼看看我!”
他一遍遍呼唤着,双手紧紧抱着对方,“别怕,我带你去医院,你醒醒……”
可怀中的人再也没有任何回应,只有逐渐失去温度的身体,诉说着无法挽回的悲剧。
*
姜可正为处理事务忙得焦头烂额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
“对不起,五年前的事我会解释清楚。”电话那头,木高阳的声音带着愧疚。
“你该道歉的人不是我。”姜可的语气透着疲惫与冷冽,“网上那些所谓的‘证据’全是你编造的。他们相爱是真,但他们比任何人都爱得纯粹。”
作为曾经朝夕相处的“铁三角”,木高阳比谁都清楚灼华的为人,虽然灼华不曾说过与何逸尘的感情,但也从未避过他和姜可。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木高阳才低声开口:“我会澄清的。”
“谁会信呢?”姜可的声音里满是苍凉,“五年前没人信,现在也一样。”
木高阳耗费心力写下一篇长文,将过往真实的灼华一一铺陈开来,试图让世人看清真相。
然而文章发布后,评论区瞬间被汹涌的恶意淹没——质疑声、谩骂声与对所谓“黑料”的翻炒交织在一起,真相在失控的舆论浪潮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说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