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云墉城任务,怀中那枚记载着“双佩共鸣斩”的淡黄薄片尚有余温,萧无涯却并未被新得法门的喜悦冲昏头脑。他深知前路艰险,血焰盟如同暗处的毒蛇,地魇邪术诡谲难测,任何一丝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他定下心神,开始为此次远行做最周全的准备。
第一要务,便是丹药与符箓。
他前往宗门坊市,用积攒的贡献点,仔细兑换了一批物资。疗伤用的回春丹、生肌散各备数瓶;恢复灵力的聚气丹更是重中之重。想到任务描述中“魂灯诡异”的字眼,以及师尊暗示可能遭遇的“地魇”,他又特意换取了几张清心符与破邪符。前者守御心神,防备魂术侵袭;后者专克阴邪,正是地魇这类污秽之物的克星。常规的解毒丹、驱瘴丸也一并备齐,有备无患。
回到略显清冷的居所,萧无涯取出了自己的佩剑——青锋剑。
指尖拂过冰凉的剑身,灵力如溪流般缓缓注入,仔细感知着剑体内部的每一处细微脉络,检查是否有暗伤,铭刻的符文是否光华内敛、运转无碍。确认这老伙伴状态完好后,他沉吟片刻,竟是同时将《破邪剑谱》的口诀与那得自《蜀山剑史》、记载了《戮魔十三剑》只言片语的残卷,并排摊开在案几之上。
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份渊源极深却又道路迥异的剑谱。
以往,他只觉得《破邪剑谱》中正平和,讲求以正克邪,煌煌如日;而《戮魔十三剑》则剑走偏锋,引煞入剑,霸道酷烈,森寒如狱。但此刻,随着他对体内煞气掌控力的提升,以及对《破邪剑谱·进阶篇》理解的加深,再以新的眼光对照参详,竟窥见了一层以往忽略的奥妙。
“原来如此……”萧无涯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这两门剑谱,在最为核心的‘破魔逻辑’上,竟是殊途同归,完全一致!”
无论是《破邪剑谱》淬炼出的纯阳金光,还是《戮魔十三剑》驱动的凶戾煞气,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以一种极致的力量,去摧毁、净化、湮灭魔气与邪元。就像水能涤尘,火能焚秽,形态与手段截然不同,却都能达到“净化”的终点。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并非目标,而在于“煞力运用程度”的深浅与驾驭方式。《破邪剑谱》更注重以自身精纯灵力转化破邪之力,对煞气是谨慎的利用与严格的压制,视其为工具与考验;而《戮魔十三剑》则是主动拥抱、疯狂吸纳乃至意图化身煞气,将这股力量的破坏性推向极致。
“若将《破邪剑谱》视为根基与约束,那么《戮魔十三剑》……或许就是挣脱所有束缚后,将那破魔之力推向极端后的形态……”他喃喃自语,心头凛然。这个发现,让他对如何平衡体内日益增长的煞气与岿然不动的破邪剑意,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或许,将来若真到了不得不触碰那戮魔剑招的境地,这《破邪剑谱》修炼出的根基与意志,将是锁住凶煞、不至于彻底沉沦的关键“缰绳”。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那枚淡黄薄片上,神识再次沉入“双佩共鸣斩”的玄奥法门之中。
此法要求施术者分心二用,同时精确操控两股灵力,分别注入两枚玉佩法器,并使其频率达成完美共鸣,方能在一瞬间爆发出叠加的破邪威能。对灵力掌控、神识强度要求都极为严苛。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贴身佩戴的阳佩。这枚玉佩至阳至刚,温润平和,乃是施展此招绝佳的核心之一。师尊提及此招或可克制“地魇邪术”,地魇属阴,污秽魂煞……那么,另一枚与之共鸣的玉佩,是否需得偏向阴寒,或者具备某种特殊的安魂、镇魂特性,方能形成阴阳互补,或者极致强化对魂煞的克制?
他暂时没有头绪。储物袋中并无第二枚足够品阶且属性合适的玉佩。眼下,只能先以阳佩为主体,反复揣摩、演练那灵力分流、试图引动共鸣的技巧。即便无法立刻练成,提前熟悉其独特的运力法门,也能在遭遇地魇时,多一分应变的手段。
当一切准备就绪,窗外已是月明星稀。
萧无涯将备好的丹药符箓分门别类收好,青锋剑轻轻归入剑鞘,阳佩贴着胸口放置,传来一丝稳定的暖意。他盘膝坐下,闭上双眼,体内灵力与那蛰伏的煞气,在《破邪剑谱》心法的缓缓运转下,彼此纠缠却又维持着一种危险的平衡,于经脉中静静流淌。
云墉城,前路未知,凶险暗藏。
但他道心坚定,手中之剑已磨砺锋利,更有新得法门傍身,体内那不容于世的煞气与剑胚,亦是他不容小觑的力量。
“明日,启程。”
他睁开眼,目光如出鞘的剑锋,清亮锐利,映照着窗外的寒月清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