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阳光透过藤叶的缝隙,在百草谷的药圃里投下斑驳的光影。沈砚正蹲在跨州藤架下记录生长数据,忽然听见谷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西州的药农背着个藤编担架,担架上躺着位面色苍白的老者,盖着的白藤叶被冷汗浸得发潮。
“沈先生!快救救我爹!”药农的声音带着哭腔,膝盖一软差点跪在地上,“他昨天在黑风崖采药,被毒蛇咬了,用疙瘩藤汁涂了没见效,反而肿得更厉害了!”
沈砚连忙放下纸笔,掀开白藤叶查看。老者的脚踝处有两个清晰的牙印,伤口周围的皮肤已呈青紫色,肿得像发面馒头。“别急,”他一边让小满取来解毒的草药,一边对药农说,“疙瘩藤汁能解普通毒虫咬,对付这种‘五步倒’蛇毒不够,得用‘七星藤’的根。”
七星藤是西州特有的藤种,根须呈星形,汁液带着淡淡的腥气,却是解蛇毒的良药。沈砚用银刀切开老者的伤口,挤出黑紫色的毒血,再将捣碎的七星藤根敷上去,最后用云雾藤的软条轻轻包扎——这种藤条透气,还能抑制细菌滋生。
“这包扎得用‘松劲结’,”沈砚示范着打结,藤条在他手中绕了个圈,留着能插进一根手指的空隙,“肿消了能松点,免得勒得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西州药农看着父亲的脸色渐渐缓和,眼里的慌乱才褪去几分:“都怪我没记牢《藤药志》,以为所有蛇毒都能用疙瘩藤解……”
“不怪你,”沈砚收拾着药箱,“每种藤药都有专治的病症,就像七星藤解蛇毒,疙瘩藤解虫咬,不能混用。回头我把这些整理成‘藤药对症表’,让七州的药农都备着。”
南州的船娘带着个发烧的孩童赶来时,沈砚刚处理完老者的伤口。孩童小脸烧得通红,躺在藤编摇篮里哼哼唧唧,摇篮的藤条上还挂着母亲的泪珠。“村里的大夫说怕是风寒入体,”船娘抹着眼泪,“听说百草谷的‘退热藤’效果好,就赶紧来了。”
退热藤是南州水绫藤的变种,藤叶背面有层白色的绒毛,煮水喝能清热退烧。沈砚取来几片新鲜的退热藤叶,用藤制药臼捣成泥,拌上蜂蜜调成糊状:“这藤叶得用晨露洗过的,绒毛上的露水本身就带着凉性,再加点南州的蜂蜜,孩子才肯喝。”
他又取来段水绫藤,编成个环形的“退热圈”,套在孩童的额头:“这藤圈泡过井水,能物理降温,比冰袋温和,不会冻着孩子。”
孩童喝了药糊,又戴上退热圈,没过半个时辰就沉沉睡去,呼吸渐渐平稳。船娘看着孩子泛红的脸颊慢慢退色,激动地握住沈砚的手:“真是神了!这退热藤比退烧药见效还快!”
北州军寨的军医带着个扭伤脚踝的兵卒来求医时,正午的日头正烈。兵卒疼得龇牙咧嘴,脚踝肿得像个馒头,军医手里拿着片铁线藤叶,叶上用炭笔写着“扭伤三日,未见好转”。
“用‘活血藤’的藤芯煮水熏洗,”沈砚指着药圃里一种紫红色的藤条,“这藤芯得用竹刀削,不能沾铁器,否则药效会减。熏洗时加北州的白酒,能促进血液循环。”
他又用铁线藤的老条做了个简易的“固定架”,像双藤制的小夹板,轻轻固定在兵卒的脚踝处:“这铁线藤得用三年生的,硬度够,又不会太脆,能支撑脚踝,还不影响脚趾活动。”
苏文举着画夹在一旁记录,不仅画下藤药的形态,还细致地描绘处理伤口的步骤:切开的角度、敷药的厚度、包扎的力度,甚至连藤条的选择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些得画进《藤药图谱》,”他对小满说,“让七州的大夫一看就懂,万一遇到紧急情况,照着图也能处理。”
草原的牧医骑着马赶来,马背上驮着个藤编药箱,箱里装着沙棘藤与几种草药的混合物。“这是治牛羊腹泻的‘藤棘散’,”牧医打开药箱,里面的药散呈棕黄色,带着沙棘的酸香,“沙棘藤的根晒干磨成粉,加止泻草,拌在草料里,牛羊吃两次就好。”
他还带来了个新奇的“藤制听诊器”,用沙棘藤的空心老条制成,一头贴着牲畜的肚皮,一头凑在耳边能听见内脏的声音。“这比用耳朵直接听清楚多了,”牧医演示着放在旁边的山羊肚皮上,“能更早发现肠胃问题,及时用药。”
傍晚的药圃里,各种藤制医疗器械摆了一地:西州的藤编担架、南州的退热圈、北州的固定架、草原的听诊器,每件都透着七州人用藤疗愈的智慧。林辰拄着藤杖在药圃里踱步,看着沈砚整理的“藤药对症表”,忽然指着其中一条说:“这里得添上‘产地’,比如退热藤以南州圩田边的药效最佳,因为那里的水土湿润,藤叶的凉性更足。”
沈砚点头记下,忽然觉得《七州藤谱》该单设一卷“藤药篇”,不仅记录藤药的特性、用法,还要写清楚生长环境、采收时间、配伍禁忌,甚至包括这些藤制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明天我跟西州药农去黑风崖,”沈砚在“待访录”上写下,“采集七星藤的标本,记录它与五步倒蛇栖息地的关联,看看能不能找到预防蛇咬的藤种。”
“我跟船娘去南州渡口,”苏文往画夹里塞了几张空白纸,“画退热藤的生长环境,记录不同水域附近的藤叶药效差异。”
小满则开始整理今天用过的藤药残渣,打算研究它们的成分:“说不定能从残渣里提取新的有效成分,让藤药的效果更好。”
暮色漫进药圃时,老者已能坐起来喝些稀粥,孩童的烧退了大半,兵卒的脚踝也没那么疼了。他们的家属捧着自家的特产来谢:西州的山菇、南州的菱角、北州的蜜饯、草原的奶疙瘩,堆在藤编的托盘里,像座小小的丰收山。
沈砚望着这些带着温度的谢礼,又看了看药圃里摇曳的藤影,忽然明白藤不仅能铺路、能结绳,还能救人于危难。这些生长在七州土地上的藤条,早已不是普通的草木,而是七州人生命里的守护者,用自己的根茎叶,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岁岁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