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王一笛复试
二月的北京,晨雾还没散尽,北电校门口的柏油路已被怀揣表演梦的年轻人挤满。寒风卷着碎雪沫子掠过,王一笛下意识裹紧米白色羽绒服,掌心攥着的复试准考证边缘被汗浸湿了一角 —— 里面藏着她连夜熨烫平整的淡粉色表演裙,是她为这场 “追梦之战” 特意准备的战袍。
她踮着脚往人群外望,很快就捕捉到三个熟悉的身影:韦七拎着鼓囊囊的保温袋走在最前,乔英子举着块手绘的 “笛笛加油” 牌子,黄底粉字的笔画里还画着小小的麦克风;黄芷陶跟在旁边,怀里抱着一叠整理好的复试注意事项,三人穿过人群朝她快步走来,像一束暖光撞进微凉的晨光里。
“笛笛!冻坏了吧?” 英子率先跑到她身边,把温热的牌子往她手里塞,“我们五点就起来了,我妈煮了豆浆,韦七买了你爱吃的猪肉大葱包,快趁热吃点!”
韦七将保温袋递过来,指尖轻触她发凉的手背,声音放得格外柔:“别攥那么紧,准考证都要皱了。你在咖啡店练了二十多遍的台词,形体走位连方一凡都能跟着学两句,就当是站在咱们后院的小舞台上,把考官当成我和英子、芷陶,放轻松就好。”
黄芷陶也凑过来,把打印好的流程单展开:“我查了今天的复试顺序,你在第三组,即兴表演环节可能会抽到生活场景题。要是慌了,就按韦七教的,先深呼吸三次,把自己放进角色的情绪里,比硬背技巧管用。”
王一笛低头看着保温袋里冒热气的包子,又抬头望三人眼里的真切,鼻尖忽然一酸。这段日子的画面在脑海里闪回:韦七陪着她逐句抠《哈姆雷特》的语气,连 “生存还是毁灭” 的停顿都反复打磨;英子陪她练走位,在咖啡店地板上贴满标记贴;芷陶帮她整理历年复试真题,连考官常问的 “表演理解” 都写了答题思路。她咬了咬唇,笑着点头:“等我考完,咱们去吃学校对面那家老北京铜锅,我请客!必须让你们把芝麻酱蘸肉吃到撑!”
“这话我可记下了!” 英子拍着她的肩膀,眼里满是期待,“快去候场吧,我们在外面等你,加油!”
距离入场只剩十分钟,工作人员举着牌子引导考生排队。王一笛理了理衣领,转身给三人挨个抱了抱 —— 抱韦七时,她轻声说:“韦七,我不紧张了。” 抱英子时,两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抱芷陶时,芷陶悄悄塞给她一颗水果糖:“甜的,等会儿含在嘴里,就像我们在你身边一样。”
看着王一笛的身影消失在考场大门后,三人在附近的长椅上坐下。英子抱着膝盖,眼睛盯着紧闭的大门,小声嘀咕:“你说笛笛现在是不是在自我介绍啊?会不会紧张到忘词?上次她背台词,方一凡突然学猫叫,她都没卡壳,这次肯定也没问题……”
“放心吧。” 韦七笑着打断她,指尖拂过长椅上的雪粒,“她对表演的执着,比谁都认真。前几天我还看到她对着咖啡店的镜子练表情,连哭戏的眼泪掉在哪颗睫毛上都琢磨,这么用心,肯定能发挥好。”
芷陶也点头附和:“我昨天跟她通电话,她还说‘就算没考上,至少我拼过了’,心态这么稳,肯定能行。”
考场内,王一笛站在三位考官面前,深吸一口气。当 “请自我介绍” 的声音落下时,她想起韦七说的 “眼神要定”,便直视着考官的眼睛,声音清亮又坚定:“各位老师好,我是王一笛,来自春风中学。我喜欢表演,因为它能让我走进不同人的人生 —— 可以是《哈姆雷特》里纠结的王子,也可以是巷口卖花的姑娘,这种‘体验’,让我觉得特别踏实。”
接下来的台词朗诵环节,她刚开口念出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就立刻进入了角色。语气里的迷茫与挣扎,抬手时微微颤抖的指尖,转身时眼底的落寞,都是她在咖啡店练了无数次的细节。坐在中间的考官轻轻点头,拿起笔在纸上写着什么,王一笛心里的底气更足了。
最考验人的即兴表演环节,考官给出的题目是 “久别重逢”。她愣了两秒,随即想起韦七说的 “从生活里找灵感”—— 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去年暑假,她去外地参加表演集训,回来时韦七、英子、芷陶在咖啡店门口等她的场景:英子冲过来抱她,芷陶递水,韦七笑着说 “欢迎回来”。她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里已蓄满了光:先是看到 “故人” 时的惊讶,接着是不敢相信的迟疑,最后是激动地扑过去,哽咽着说 “好久不见,我好想你”,连声音里的颤抖都恰到好处。
当 “考试结束” 的声音响起时,王一笛感觉浑身的力气都松了下来。她鞠躬致谢,转身走出考场,刚到门口就看到韦七、英子、芷陶朝她挥手 —— 英子举着牌子跳得老高,韦七和芷陶也笑着朝她走过来。
“笛笛!怎么样怎么样?” 英子一把抓住她的手,眼里满是急切。
王一笛笑着点头,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雀跃:“发挥得特别好!台词没卡壳,即兴表演的时候,我想起咱们在咖啡店等我集训回来的样子,考官还夸我‘情感很真实’!”
“我就知道你能行!” 韦七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语气里满是欣慰,“走,吃火锅去,庆祝咱们笛笛的‘阶段性胜利’!”
四人走进火锅店,铜锅很快就煮得咕嘟作响,芝麻酱的香气裹着羊肉的鲜嫩,在包间里弥漫开来。王一笛涮着肉,给三人碗里都夹了一大块:“你们不知道,即兴表演的时候,我脑子里全是咱们在咖啡店的日子 —— 韦七帮我改台词,英子陪我练走位,芷陶帮我整理资料,要是没有你们,我肯定没这么勇敢。”
韦七舀了一勺热汤放在她碗里:“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能把生活里的温暖放进表演里,才是最打动人的。不管结果怎么样,你已经赢了 —— 你敢为梦想拼,就比很多人厉害。”
芷陶也跟着说:“我觉得你肯定能过!不过就算没通过,咱们再一起准备明年的考试,反正有韦七帮你打磨台词,有我帮你整理资料,有英子陪你练走位,怕什么!”
王一笛看着碗里冒着热气的汤,又看了看身边笑着的三人,心里满是暖意。她举起茶杯,跟三人的杯子轻轻碰在一起:“谢谢你们,不管未来怎么样,我都不会忘了,在我追表演梦的时候,有你们陪着我。以后我要是真成了演员,一定要把咱们的故事,演给更多人看。”
窗外的夜色渐浓,火锅的热气模糊了窗户,包间里的笑声与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温暖的歌。韦七看着王一笛眼里闪烁的光芒,心里默默祝福 —— 这个为了梦想敢拼敢闯的女孩,值得拥有最耀眼的未来。而他会继续守着 “时光小筑”,陪着英子、芷陶,也等着王一笛,见证他们每一个追梦的瞬间,分享每一份属于青春的喜悦。
晚风拂过火锅店的窗户,带着初春的温柔,仿佛也在为这个逐梦的女孩鼓掌,期待着她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最明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