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的生意稳定下来后,沈清辞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活络起来。光是守着肥肠、猪肚、田螺这几样“老招牌”,虽然稳妥,但时间长了,难免会让人失去新鲜感。她琢磨着,得不断有点新花样,才能牢牢抓住食客们的胃和心。
这天,她看到肉铺送来的猪下水里,夹杂着几副没什么人要的猪蹄和鸡爪,价格极其便宜。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卤鸡爪怎么样?这东西肉不多,但啃起来有滋味,当零嘴或者下酒都应该不错。
“鸡爪?那玩意儿尽是骨头,有啥吃头?”周氏第一个表示怀疑,她觉得费工费料,不值当。
沈厚德也咂咂嘴:“是啊,阿辞,啃半天没点肉,谁乐意买啊?”
只有沈安无条件支持姐姐:“姐做的肯定好吃!我要第一个尝!”
沈清辞笑道:“爹,娘,这东西成本低,咱们可以卖便宜点。重要的是个啃的乐趣,当个零嘴卖试试嘛。”
说干就干。她买了几斤鸡爪回来,仔细剪掉指甲,清洗干净,然后放入卤汁中同煮。不同的是,她特意减少了卤制时间,让鸡爪保持一定的韧性,而不是软烂脱骨,这样啃起来才带劲。
第一批卤鸡爪出锅了,颜色红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沈清辞定价五文钱三只,价格很是亲民。
“新品上市,卤鸡爪!筋道入味,下酒休闲必备!先尝后买咯!”沈安按照姐姐教的,在门口卖力地吆喝起来。
新奇的价格和沈安的吆喝,果然吸引了不少人。
“鸡爪也能卤?我来尝尝!”
“五文钱三只?倒是不贵,给我来一份尝尝鲜。”
起初,反响还不错。不少人买了当场就啃起来,觉得新奇又解馋。沈清辞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没过两天,问题就出现了。
一位熟客大娘皱着眉头来找沈清辞:“沈家丫头,你这鸡爪……味道是还行,就是太费牙了!我这老牙口,啃一个费老劲了,腮帮子都酸了!能不能卤烂乎点?”
几乎是同时,一个年轻的工匠小伙子也抱怨:“老板娘,这鸡爪嚼着是香,就是不够烂糊,吃着不过瘾啊!能不能再入味点?”
这下可把沈清辞难住了。要软烂,就得增加卤制时间;要筋道,就得缩短时间。众口难调啊!
周氏有些着急:“你看,我说吧,这新品就是容易出岔子。要不……咱就别卖了?”
“那怎么行?”沈清辞摇摇头,“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众口难调,咱们可以试试做两种口味嘛!”
她立刻调整方案。将鸡爪分成两批:一批按照原来的方法,短时间卤制,保持筋道,命名为“爽口鸡爪”;另一批则延长卤制时间,直至骨酥肉烂,几乎入口即化,命名为“糯香鸡爪”。并且,她在招牌上特意用炭条简单画了两种鸡爪的形态区别,一个看起来有嚼劲,一个看起来软糯。
“新品两种口味:爽口嚼劲,糯香脱骨!各位客官按喜好挑选咯!”沈清辞亲自在门口介绍。
这一招果然有效。牙口好的年轻人偏爱“爽口”款,觉得啃着带劲;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孩子则更喜欢“糯香”款,吃起来毫不费力。
“哎,这个好!我就喜欢这烂糊的!”
“我还是觉得有嚼头的香!”
不仅如此,沈清辞还主动对之前提出意见的熟客道歉,并免费送了他们一份调整后的鸡爪品尝。
“沈姑娘,你太客气了!这新口味真不错,合我胃口!”大娘尝了“糯香鸡爪”,满意地笑了。
“老板娘,办事地道!以后还来你家买!”年轻工匠也对“爽口鸡爪”赞不绝口。
一场小小的口味风波,反而因为沈清辞的诚恳和灵活变通,化险为夷,还赢得了顾客更多的信任和好感。卤鸡爪这个新品,也渐渐站稳了脚跟,成为铺子里继田螺之后又一个受欢迎的零嘴选项。
晚上,沈清辞在记账时,发现鸡爪的销量虽然比不上主打产品,但利润率却不错,而且吸引了不少新的年轻客源。她心里琢磨着:看来,适时推出一些低成本、有特色的新品,是保持店铺活力的好办法。下次,也许可以试试卤鸭掌?或者……开发点卤素菜拼盘?
她正想着,铺门被轻轻敲响。这么晚了,会是谁?
沈厚德去开了门,只见陆景珩身边的小厮站在门外,客气地说:“沈姑娘,我家少爷明日想在酒楼宴请几位朋友,想请问铺子里可否准备几样精致的卤味拼盘,明日晌午送到醉仙楼?”
宴请朋友?点名叫她家的卤味?这可是醉仙楼少东家的私人宴请!意义非同一般!
沈清辞心里一动,立刻应道:“没问题!请回复陆公子,明日一定准时送到,保证让他满意!”
小厮走后,沈清辞的心跳有些加速。这不仅仅是一笔生意,更是一个展示沈记卤味品质的绝佳机会,甚至……可能关系到未来更深入的合作。
她立刻打起精神,开始构思明天要准备哪些卤味,如何搭配摆盘才能既美味又显得精致体面。这可比应付日常经营要费心得多,但也让她充满了挑战的兴奋感。
然而,要想在陆景珩的朋友面前博得好印象,光是味道好还不够,这拼盘的“卖相”至关重要。她现有的餐具都是些朴实无华的瓦罐、粗瓷盘,似乎……有点上不了台面。
看来,明天一早,她得赶紧去购置一批像样的盛器才行。只是,这又是一笔额外的开销,而且时间紧迫,能买到合适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