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临菑城。
荀攸站在城楼上,远眺南方。手中的军令还带着黄河水汽的湿润,袁绍的印信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作为新晋的青州监军使,他深知肩头担子的分量。
公达先生。徐晃沉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各营已经准备就绪。
太史慈按着腰间的弓袋,目光锐利:将士们憋了这么久,早就想大干一场了。
荀攸转身,将手中的军令展开:主公有令,命我青州之军即刻展开全面攻势,务必牵制徐州曹军,使其不得西援官渡。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在徐州北部:臧霸驻守郯城,陈登坐镇下邳,两军成犄角之势。强攻难下,当以智取。
徐晃沉吟道:臧霸勇猛,陈登多谋,确实不好对付。
正是如此。荀攸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所以我们不能按常理用兵。
他取出一封密信:这是刚从汝南送来的消息。刘备已经答应配合我军行动,将在西线牵制曹军。
太史慈眼睛一亮:如此一来,曹操就要东西不能兼顾了。
荀攸点头:传令各营,明日拂晓,按计划出击。这一次,我们要让曹操见识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青徐联动
次日清晨,徐晃率领两万大军出临菑,直扑徐州边境。
与往常的急进不同,这次徐晃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部队每前进二十里就停下来修筑营垒,建立粮站,仿佛要在边境常驻。
将军,副将不解地问,如此缓慢进军,岂不是给曹军准备的时间?
徐晃看着正在修筑的营垒,沉稳地道:主公要的是牵制,不是速胜。我们越是表现得要长期对峙,曹操就越不敢调徐州兵马西援。
果然,臧霸很快率领大军前来迎战。见袁军正在修筑营垒,他不敢贸然进攻,只能在对面也扎下营寨。
两军对峙,徐晃并不急于求战,反而每日派小股部队骚扰,让臧霸不胜其烦。
这徐公明,到底在打什么主意?臧霸在帐中踱步,既不进攻,也不退兵,就这么耗着?
陈登从下邳送来书信,提醒道:将军小心,这恐怕是荀攸的疑兵之计。
但就在臧霸举棋不定之时,真正的杀招已经悄然展开。
就在徐晃与臧霸对峙的第五天,太史慈率领五千精兵,沿着海岸线悄然南下。
这支军队全是轻装,不带辎重,日行百里,很快就绕到了曹军后方。
将军,前方就是郯城粮仓。向导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仓库群。
太史慈仔细观察地形,发现守军果然如情报所说,大部分都被调往前线对抗徐晃。
传令,子时动手。太史慈冷静地下达命令,记住,烧粮为主,杀敌为辅。
是夜,月黑风高。太史慈亲自率领一支百人小队,悄无声息地抹掉了粮仓外围的哨兵。
放火!
随着太史慈一声令下,无数火把投向粮垛。顷刻间,郯城最大的粮仓陷入一片火海。
敌袭!敌袭!
曹军这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太史慈早已率军远遁,只留下冲天火光和混乱的曹军。
消息传到前线,臧霸大惊失色,急忙分兵回援。徐晃趁势推进,连破三座营寨。
就在前线激战正酣时,荀攸在临菑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先生,已经联系上东莞太守吴敦了。谋士低声禀报。
荀攸微微一笑:吴敦本是泰山贼出身,与臧霸素有嫌隙。如今见我军势大,自然想要另寻出路。
他取出一封密信:把这封信交给吴敦,告诉他,若肯归顺,表他为琅琊太守。
与此同时,荀攸还派人联络徐州各地的豪强士族。这些人在曹操统治下备受压制,早就心怀不满。
陈登很快就察觉到了异常。
父亲,陈登对老父陈珪说,近日各地豪强异动频繁,恐怕是袁绍的细作在暗中活动。
陈珪叹息道:曹操待我等如犬马,也难怪人心思变。只是...袁绍就一定是明主吗?
就在陈氏父子犹豫不决之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东海太守昌豨叛变,率部投靠了袁绍。
昌豨的叛变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整个徐州顿时陷入混乱。
这位泰山贼出身的将领,早就对曹操的严格军法不满。在荀攸的利诱下,终于决定改换门庭。
臧霸匹夫,平日里对老子呼来喝去,今日就要你知道厉害!昌豨率领本部兵马,直扑郯城。
臧霸措手不及,只能仓促应战。前有徐晃大军压境,后有昌豨叛军作乱,一时间陷入两难境地。
陈登紧急从下邳率军来援,但太史慈的部队又像幽灵一样出现在他的侧翼。
报!下邳急件!袁军太史慈部正在攻打我后方!
陈登大惊,只得回军救援。徐州战场顿时乱成一团。
荀攸见时机成熟,立即下令全线进攻。
徐晃主力猛攻臧霸正面,太史慈游骑骚扰后方,昌豨叛军在内策应。三路并进,臧霸终于支撑不住。
撤退!退往下邳!臧霸无奈下令。
但为时已晚。太史慈早就料到臧霸的退路,亲自率领一支精兵截断了通往下邳的要道。
臧霸,还不下马受降!太史慈张弓搭箭,一箭射落臧霸的头盔。
臧霸惊出一身冷汗,只得改道向泗水方向撤退。
与此同时,徐晃大军顺利占领郯城。这座徐州重镇,终于落入袁军手中。
消息传回临菑,荀攸立即启程前往郯城。
公达先生,徐晃迎接道,臧霸残部退守下邳,与陈登合兵一处。是否要乘胜追击?
荀攸摇头:下邳城坚池深,强攻难免伤亡。不如...
他看向太史慈:子义,还要劳烦你走一趟。
当夜,太史慈单骑来到下邳城下,将一封书信射入城中。
城头上,陈登展开书信,脸色变幻不定。
信中,荀攸详细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曹操败局已定。同时承诺,若陈登归顺,不仅可以保全陈氏家族,更可表为徐州刺史。
父亲,你看...陈登将信递给陈珪。
老谋深算的陈珪看完信,长叹一声:曹操待我等如犬马,袁绍却以刺史相许。况且...听说袁本初礼贤下士,或许真是明主。
次日清晨,下邳城门大开。陈登率领文武官员,出城投降。
十日后,捷报传到官渡前线。
袁绍看着战报,开怀大笑:公达果然不负所托!徐晃稳重,太史慈骁勇,更难得的是善用谋略,不战而屈人之兵!
沮授赞叹道:青徐一定,曹操侧翼洞开。如今我军可以从东面直逼许都,曹操势必分兵防守。
田丰也道:更重要的是,徐州粮草可以源源不断运往前线。此消彼长,曹操败局已定。
而在许都,曹操接到徐州失守的消息,气得掀翻了案几。
臧霸误我!陈登负我!曹操咬牙切齿,速调夏侯惇东进,务必夺回徐州!
荀彧急忙劝阻:主公不可!若分兵东进,官渡必危!
曹操颓然坐倒,他知道荀彧说得对。可是失去徐州,就等于失去了最重要的粮仓和侧翼屏障。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天下。
襄阳城中,刘表终于下定了决心:传令,即日整军,北上助战!
江东的孙权也紧急召集文武:袁绍势大,我们要重新考虑对策了。
汝南的刘备得知消息,对关羽、张飞笑道:时机将至矣!
青徐联动的成功,不仅改变了东线战场的态势,更影响了整个天下的格局。曹操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袁绍的霸业,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黄河依旧奔流,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片土地很快就要换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