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宝殿,万古寂静被打破。
并非喧哗,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凝滞。
琉璃铺地,映不出仙官们低垂的面容;金柱蟠龙,仿佛也屏住了呼吸。
殿顶星河缓缓流转,洒下的却不是往日的祥和仙光,而是带着一丝冰冷的审视。
玉帝高坐九重宝座,冕旒垂落,遮住半张面孔,唯有指尖在扶手上极轻、极缓的叩击声,敲在每位仙神心头。
太白金星手持玉圭,眼观鼻,鼻观心。托塔天王李靖眉头紧锁,塔尖微光不定。殿中气氛,沉得能拧出水来。
阶下,千里眼与顺风耳躬身而立,额头沁出细密汗珠,并非因殿内威压,而是因他们即将禀报的内容,连他们自己都感到心悸。
“启奏陛下。”
千里眼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下界东胜神洲,花果山地域,近月来灵气波动异常。
非是寻常妖气或仙灵之气,而是一种……亘古、混乱、似能吞噬万物的‘空无’之息。
其波动极隐晦,时断时续,然其本质层次……极高。”
他抬眼,眼中残留着运用神通极力观测后留下的疲惫与惊悸,“臣以神目观之,非虚非实,仿佛一切之始,亦似万物之终。”
玉帝叩击的手指停顿一瞬。
顺风耳紧接着开口,声音低沉:“臣亦听闻,非声非音,乃是规则层面的细微‘杂讯’,扰动着那片天地的正常‘频率’。
此杂讯不仅限于花果山,其微弱涟漪,经臣反复辨析追踪,竟与南瞻部洲丹霞派附近此前‘天谴’劫雷残留的异常波动,存在难以言喻的相似性。
甚至……西牛贺洲天庭御器监左近,云逸子仙官日常活动区域,亦有极其微弱、但本质同源的干扰残留。”
此言一出,殿内死寂!
先前各方奏报,皆是将下界异动、南瞻天谴、西牛炼器奇才当作孤立事件。
如今,千里眼顺风耳竟以自身天赋神通,硬生生从浩瀚三界背景杂音中,揪出了这三者之间那根若隐若现、却本质相同的“线”!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一个共同的、未知的、能引动“类混沌”波动的源头,在同时影响着这三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地点和人!
这绝非巧合!
李靖猛地踏前一步,声如洪钟:“陛下!此事蹊跷!
花果山妖猴余孽、南瞻渡劫修士、天庭新晋仙官,三者竟有隐秘关联?
莫非是某种跨越仙、妖、人三界的庞大阴谋?或是……某种不应存于世的力量,已然渗透?”
太白金星沉吟片刻,缓声道:“李天王所言不无道理。
然老臣以为,此波动本质混沌未明,似无明确善恶倾向。
或许,是某种先天灵宝出世前兆?或是某位隐世大能悟道引发的天地共鸣?”
他试图往相对可控的方向引导。
就在这时,殿中祥光微涌,一道平和却蕴含无上威严的意念降临,并非真身,而是如来佛祖的佛法显化。
“阿弥陀佛。”
佛号涤荡心尘,却驱不散凝重,“玉帝陛下,诸位仙卿。
此波动,贫僧于灵山亦有所感。
其性空寂,其质混沌,非佛非魔,超然物外。
然,正是此‘超然’,方为最大变数。
西行之路,天命已定,金蝉子转世身侧,那‘孙悟空’亦在掌控。
然此混沌波动,恐不在天命算计之内,乃‘异数’。”
如来金身虚影目光垂落,看向虚空某处,仿佛穿透三十三重天,直视那混乱本源:“若任其滋长,恐扰西行,乱三界秩序根基。需知,混沌……乃秩序之敌。”
玉帝眼中快速闪过一抹锐光。
如来点明了最关键之处——秩序。
天庭统治,灵山佛法,乃至西行取经,皆是建立在现有天道秩序之上。
而这“混沌波动”,其存在本身,就是对一切秩序的潜在威胁!
“千里眼,顺风耳。”
玉帝开口,声音不带丝毫情绪,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尔等继续严密监控此三处,及三界一切异常混沌波动,事无巨细,即刻禀报。”
“李靖。”
“臣在!”
“抽调精锐暗探,成立秘察小组,专司调查此‘混沌之源’。
一应所需,天庭资源优先供给。切记,暗中进行,勿打草惊蛇。”
“遵旨!”
“太白金星。”
“老臣在。”
“拟旨,着令各部司,加强对下界修士,尤其是与炼器、阵法、雷法相关,或行踪诡秘、修为突进者的关注与备案。凡有异常,上报秘察小组。”
一道道指令发出,天庭这部庞大的机器,开始为这突如其来的“混沌之秘”悄然调整方向,露出它森然的齿轮。
玉帝最后看向如来虚影:“佛祖之意,朕已明了。
西行事关重大,不容有失。天庭与灵山,当信息互通,共御此变。”
如来虚影颔首,缓缓消散。
殿内众仙躬身领命,心思各异退下。
空旷的凌霄殿恢复寂静,只余玉帝独坐。
他目光穿透殿顶星河,望向那无尽虚空,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扶手上冰冷的龙首。
“混沌……”
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亘古未有的凝重与探究。
暗流已升格为潜涌。
一双双无形的眼睛,开始更专注地投向花果山,投向丹霞派,投向云逸子,以及那冥冥中连接三者的、名为“混沌”的谜团。
风暴的预警,已在天庭最高层拉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