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安静里藏着生长的力气,不是惊雷破土时裹挟着尘土的猛烈,也不是暴雨过后野草疯长的仓促,是春草顶开冻土时那股绵柔却坚韧的劲——嫩芽裹着细密的绒毛,一点一点拱开坚硬的土层,晨露落在芽尖,折射出细碎的光,仿佛连时光都为它放慢了脚步;是墨色晕染宣纸时的温柔,一滴清水落在砚池,墨条轻转间,墨色从浅灰渐变成深青,纹路像江南春日的溪流,蜿蜒着漫过纸面,没有一丝慌乱;是檐下燕子筑巢的耐心,一口泥、一根草,往返数十次,把松散的材料一点点垒成紧实的窝,巢里藏着待孵的卵,也藏着生生不息的希望。这力气藏在时光的褶皱里,藏在独处的片刻里,藏在每一个不慌不忙的瞬间里,像酿酒那样,把岁月里的细碎都酿成了成长的养分,让心里的念、眼里的暖,都在安静中悄悄拔节。

她总爱在晨光刚漫过书桌时铺开一张素宣。那宣纸是前几日刚从纸筒里取出的,四尺三开的尺寸,边缘还留着裁剪时的细微毛边,她用指尖轻轻摩挲着纸角,把毛边捋得服帖,像给刚睡醒的孩子整理衣角。宣纸的肌理在晨光下格外清晰,纤维的纹路像田埂上的麦苗,整齐又带着自然的野趣——这是春末托江南朋友从宣城带的“桃花纸”,匠人捣浆时加了桃花瓣,纸页泛着极淡的粉,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只有在阳光斜照时,才会透出朦胧的暖,像春日里刚落过桃花的溪水,清透中藏着温柔。

她握着那支梨木笔杆,笔杆上的包浆愈发温润,是半年来每日摩挲的痕迹。去年秋天,院里的老梨树落果后,她请木匠师傅削了几根笔杆,选了最顺直的一根留着自己用。起初笔杆还带着梨木的生涩,经过无数次指尖的触碰、掌心的温度浸润,如今摸起来像婴儿的皮肤,细腻又温暖。笔杆顶端还刻着一个小小的“安”字,是她自己用细刀轻轻刻的,笔画不算工整,却藏着她对日子的期许——愿日子安稳,愿心常安宁。

砚台里的墨是清晨刚磨的,松烟墨的淡香混着清水的潮气,在空气里轻轻漫。她磨墨的动作很慢,手腕轻轻转动,墨条在砚池里画着圈,像在给时光画年轮。墨条是去年冬日在京城书画铺挑的,老板说这墨用黄山深处的老松枝烧烟制成,和胶时加了檀香与冰片,磨开后有松涛的清冽。此刻墨色浓淡正好,用指尖蘸一点,能拉出细细的墨丝,却不滴落——这是母亲教她的“墨分五色”里最适中的“焦”与“浓”之间的状态,写出来的字既有力度,又不失温润。

笔尖沾墨时,她不慌不忙地在砚边舔去多余的墨珠,像给即将远行的旅人整理行囊,每一个动作都慢而认真。有时写的是旧年的诗,比如秦观的“春山暖日和风”,笔尖落在纸上,“春”字的横画轻起,像春日里刚解冻的溪水,缓缓铺开,没有一丝急促;“山”字的竖钩落得稳,像远处的青山,带着沉静的气,竖画末端轻轻顿住,像山尖的积雪,留着淡淡的余韵;“暖”字的“日”字旁写得圆,像挂在天上的小太阳,裹着融融的暖,横画之间的间距均匀,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的光斑。

写着写着,竟想起去年在江南山间见的晨雾。那时是早春,她跟着朋友去浙西的山里踏青,山尖还沾着未化的雪,白皑皑的像给青山戴了顶绒帽。雾像轻纱一样裹着松枝,松针上挂着小小的冰粒,阳光一照,像撒了满树的碎钻,折射出七彩的光。她走在石阶上,每一步都踩着湿润的青苔,鞋底沾着泥,却不觉得脏,反而觉得与这山、这雾亲近得很。石阶旁的溪流还带着冰碴,“叮咚”作响,像在唱着春天的歌。如今把那雾色藏进“春山”二字的竖画里,让笔画边缘带着淡淡的墨晕,像雾在山间弥漫的模样,那字便有了朦胧的软,仿佛能让人看见山尖的雪、松枝的雾,还有石阶上的青苔,连空气里的湿润气息都变得清晰。

有时写的是日常的碎念,没有固定的格式,想到什么便写什么。“今日茉莉开了两朵,一朵朝东,对着初升的太阳,花瓣上沾着晨露;一朵朝西,望着巷口的梧桐,像在等燕子归来,两朵花都带着怯生生的甜”“燕子衔泥时,不小心把泥落在了窗台,我用指尖捻起一点,闻见了雨的味道,还有泥土的腥气,像把春天捏在了手里”“傍晚煮了绿豆汤,放了两颗冰糖,甜得正好,凉透后喝一口,从舌尖凉到心口,像小时候外婆煮的那样,藏着夏天的温柔”。

这些简单的句子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修辞,却像院里的老梨树抽芽,带着鲜活的气——不是浓妆艳抹的美,是素面朝天的真,是藏在烟火气里的暖。她把情绪种进句子里,欢喜时笔锋轻快,写“风”字的捺脚会往上挑,像笑着扬起的嘴角,带着藏不住的雀跃;写“花”字的撇画会轻些,像花瓣在风里轻轻晃,透着灵动,花瓣的笔画之间留着细细的空隙,像花萼托着花瓣,温柔又可爱。烦闷时笔画沉缓,写“雨”字的竖钩落得重,墨色也深些,却在收尾时轻轻顿住,像把愁绪揉进了墨里,慢慢化开,不让它蔓延;写“愁”字时,会把“心”字底写得宽些,像给心里的愁留了点空间,让它慢慢散,横画之间的距离也放得宽,像给心松了松绑。

那些句子在纸上慢慢生长,起初只是零散的字,像撒在土里的种子,孤零零的,却带着生长的希望——“茉”“莉”“燕”“子”,每个字都像刚发芽的小苗,带着嫩生生的气;后来连成了段,像种子发了芽,长出了茎叶,互相依偎着,“今日茉莉开了两朵……”“燕子衔泥时……”,句子之间的停顿像风吹过树叶的间隙,不紧不慢;最后竟攒成了册——她找了个旧线装本,封面是深蓝色的粗棉布,是外婆留下的旧衣裳改的,她用细针在封面上绣了朵小小的梨花,花瓣的针脚不算整齐,却带着手工的温度。把写满字的宣纸一页页粘进去,每页都夹着一片干花,有时是茉莉,有时是桂花,有时是梧桐叶,翻开时满是时光的暖,像捧着一篮刚摘的青梅,酸里裹着甜,苦里藏着香。

她会在某个雨天,坐在藤椅上,一页页翻着这本册子,看自己写的“茉莉开了”“燕子筑巢”,想起那些瞬间的欢喜——开茉莉那天,她特意给花浇了水,坐在窗台边看了很久,直到花瓣完全舒展;燕子筑巢时,她每天都要趴在窗边看一会儿,看着巢从松散的草架变成紧实的窝,心里满是期待。看自己写的“今日有些愁,却在发呆时想通了”,想起那些独处时的醒悟——那天她因为工作上的小事烦躁,对着窗发呆时,看见苔藓慢慢爬过铁皮盒,忽然就明白了,生活就像苔藓生长,慢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一直在走,总会有结果。心里便像被温水浸过,软乎乎的,满是踏实。

也爱在午后把窗推开半扇,让风带着梧桐叶的清香漫进来——那香气是淡的,像刚泡好的龙井,清润得能沁进心里。风拂过书桌,把宣纸的边角吹得轻轻卷,像在招手,她便顺势摊开一本翻得软了页的旧书。那书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唐诗选》,封面是浅灰色的布面,边角已经磨白,露出里面的浅黄色纸芯,书脊用棉线缝过,针脚有些歪歪扭扭,是前主人留下的痕迹。书页里夹着的桂花干早已没了当初的鲜黄,变成了浅褐色,却仍留着去年的秋香——那是去年秋日在杭州西湖边捡的,当时桂花开得盛,湖边的桂树像披了层金,风一吹,花瓣簌簌落,铺在青石板上,像撒了层碎金。她蹲在树下捡了一小捧,挑了最完整的夹在书里,如今翻书时,那香便漫出来,混着旧纸的霉味、墨香,像把秋日的阳光也翻了出来,暖得人心尖发颤。

读诗时,她总爱慢慢读,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像喝茶那样,先尝一口,再慢慢咽,感受字里行间的味道。读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会想起去年在山里住的那几日——雨后的山是空的,只有鸟叫和溪水声,没有城市的喧嚣。她坐在石头上,看溪水从石缝里流出来,带着青苔的绿,水面映着松枝的影子,偶尔有小鱼游过,搅碎了满溪的绿。空气里满是泥土的腥气和树叶的清香,深吸一口,连肺里都觉得清爽。如今读着诗,那画面便在眼前展开,连空气里的味道都变得清晰,仿佛能听见溪水的“叮咚”声,能看见小鱼游动的身影。

读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想起阁楼的雨——夜里下雨时,她躺在床上,听雨滴打在天窗上的“嗒嗒”声,像催眠曲,慢慢把她带入梦乡。第二天清晨推开窗,看见窗台的苔藓更绿了,蕨菜的芽尖又长了点,连泥土都变得湿润,散发着淡淡的腥气。原来雨是这样悄悄滋养着万物,像诗里写的那样,不声不响,却带着生长的力气,让所有的生命都在雨中悄悄成长。

读词时,她偏爱李清照的《漱玉词》,那本深蓝色布面的旧书,她翻了不下十遍,书页都被翻得发脆,有些地方还沾着淡淡的墨痕,是她从前读时不小心蹭上的。看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会想起外婆在廊下晒梅干的模样——外婆总说“过日子要像腌梅子,先苦后甜,先涩后香”,从前不懂,觉得腌梅子又酸又咸,有什么好吃的,每次外婆让她尝,她都皱着眉躲开。如今看着书页里的字,忽然就懂了:日子就像梅子,刚摘下来时是青硬的,带着涩,需要用盐腌、用阳光晒,经过时间的打磨,才会变得酸甜可口,有了独特的味道;日子也是这样,起初可能会有苦、有难,会有不顺心的事,可慢慢过,慢慢熬,把苦日子酿成甜,把难日子过成暖,最后就会像腌好的梅干那样,有了属于自己的味道。

读《浮生六记》时,见沈复与芸娘在月下烹茶,“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会想起前日在茶铺喝的龙井——那日茶铺掌柜说“今年的茶淡,却有回甘”,起初她没尝出来,只觉得清润,喝到第三杯,喉咙里忽然漫出点甜,像溪水慢慢渗进心里,越喝越觉得清润。这文字里的温情也是这样,不浓烈,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没有海誓山盟的誓言,却像这淡茶的回甘,能在心里留很久。沈复与芸娘的日子不算富裕,甚至有些清贫,却能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乐趣,月下烹茶、花前饮酒、灯下论诗,把简单的日子过成了诗。想起时,心里便满是暖,觉得生活的美好,从来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能在安静的时光里感受生活的温柔。

她跟着文字走段路,有时走在江南的雨巷——青石板路被雨水浸得发亮,像铺了层黑玛瑙,油纸伞的影子落在地上,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巷尾的卖花姑娘吆喝着“卖茉莉喽——新鲜的宝珠茉莉——”,声音软乎乎的,混着雨的潮气,让人不想走快。偶尔有撑着伞的行人走过,脚步声“嗒嗒”的,像在打着节拍,与卖花姑娘的吆喝声、雨滴的“沙沙”声,组成了江南雨巷特有的旋律。她走在巷子里,闻着雨的潮气、茉莉的甜香,看着两旁白墙上的青苔,忽然觉得,江南的美,就藏在这慢里,藏在这安静里。

有时走在塞北的草原——天是蓝的,像被水洗过的蓝布,没有一丝云彩;草是绿的,像铺了层无边无际的绿毯,一直延伸到天边。风吹过草甸,像海浪一样翻涌,带着青草的清香,让人心里也变得敞亮。远处的牛羊像散落在绿毯上的珍珠,慢悠悠地吃着草,偶尔发出一声“哞哞”或“咩咩”的叫声,像在回应风的呼唤。牧民的歌声带着辽阔的气,从远处传来,没有歌词,却能让人感受到草原的宽广与自由。她站在草原上,张开双臂,感受风拂过脸颊的温柔,忽然觉得,心里的所有烦恼都被风吹散了,只剩下平静与自由。

有时走在旧时的庭院——满树梨花落如雪,白色的花瓣像雪花一样,轻轻落在廊下的竹席上,落在外婆的白发上,落在她的衣襟上。外婆坐在竹椅上,手里拿着针线,正在给她缝一件小棉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她的白发上,像撒了层金。外婆的动作很慢,一针一线,都带着认真,偶尔会抬头对她笑一笑,眼里满是温柔。她蹲在外婆身边,捡着落在竹席上的梨花,把花瓣攒在手心,偶尔会给外婆递一根针线,听外婆讲过去的故事。那一刻,她觉得时光都停住了,只想把这温柔的瞬间永远留住。

那些文字像一双温柔的手,牵着她走过不同的时光,走过不同的风景,让她在别人的故事里,慢慢读懂自己的生活,慢慢明白:原来不管是江南的雨巷,还是塞北的草原,不管是旧时的庭院,还是如今的阁楼,生活的美好都藏在细节里,藏在安静的感受里。不需要去追逐什么,不需要去比较什么,只需要静下心来,感受风的温柔、雨的湿润、阳光的温暖,感受文字里的温情、生活里的烟火,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更多时候,她会对着窗发会儿呆。不用想什么,也不用做什么,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像院里的老梨树,扎根在土里,感受风、感受阳光、感受雨。看窗台的苔藓慢慢铺展——从铁皮盒的一角开始,一点点往旁边蔓延,先是长出细细的绿丝,像给盒子镶了圈绿边,颜色是嫩黄的,带着新生的气;后来越来越密,变成了厚厚的绿绒毯,颜色也变成了深绿,用指尖轻轻碰,能触到沁凉的湿意,偶尔还会有小蚂蚁在上面爬,像在绿毯上散步,从这头爬到那头,又从那头爬回这头,忙碌却不慌乱。铁皮盒里还放着几颗鹅卵石,是去年在海边捡的,石头上还留着海浪冲刷的痕迹,如今被苔藓裹着,只露出小半颗,阳光一照,石头的纹路和苔藓的绿混在一起,像幅小小的画,带着自然的野趣。

看檐下的燕子飞进飞出——春天刚来的时候,两只燕子落在檐下的电线上,歪着脑袋看了很久,像是在选筑巢的地方。它们的羽毛是黑色的,翅膀上带着一点金属的光泽,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后来它们选定了檐下的墙角,开始衔泥、衔草。它们飞得很快,每次回来,嘴里都叼着点东西,有时是湿润的泥,沾着草根,有时是干枯的草,带着淡淡的黄,有时是细细的树枝,还留着树皮。

巢从最初的稀疏草架,慢慢变得紧实。燕子把泥和草混在一起,一点一点垒在墙角,泥把草粘在一起,像给巢加了层保护壳。巢的形状慢慢变得圆润,像一个小小的碗,挂在墙角。有一天,她忽然听见巢里传来雏鸟的啾啾声,小小的、软软的,像在叫“妈妈”,又像在撒娇。燕子妈妈和爸爸更忙了,每次回来,嘴里都叼着虫子,喂给雏鸟吃。看着它们忙碌的身影,看着雏鸟的叫声越来越响,她忽然觉得,这就是生活的样子——平凡,却充满了希望;简单,却带着生长的力气。

看楼下的梧桐叶四季变化——春天的时候,梧桐叶是嫩黄的,像刚睡醒的婴儿,叶片卷着,慢慢展开,变成嫩绿,再变成深碧。叶片层层叠叠,像撑开了一把巨大的绿伞,把阳光剪成细碎的光斑,落在地上,像撒了层金。夏天的时候,梧桐叶最绿,风一吹,叶片“沙沙”响,像在唱歌。树下总能看见乘凉的老人,摇着蒲扇,说着家常,偶尔会有孩子在树下追逐打闹,笑声像银铃一样。秋天的时候,梧桐叶慢慢变黄,像被阳光染了色,一片一片落在青石板上,像给路铺了层金毯,踩上去“沙沙”响,像踩着秋天的歌谣。冬天的时候,梧桐叶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却不显得冷清。雪落在枝桠上,像给树枝裹了层白棉,偶尔有麻雀落在枝桠上,叽叽喳喳地叫着,给冬天添了点生气。

发呆时,思绪像飘在天上的云,没有固定的方向,一会儿飘到江南的外婆家,想起外婆晒梅干的场景——外婆把青硬的梅子用盐腌了,铺在竹匾里,放在廊下晒,阳光晒得梅子发亮,空气里都是咸津津的酸。外婆会时不时地翻动梅子,让每一颗梅子都能晒到太阳;一会儿飘到去年的西湖边,想起捡桂花的快乐——她蹲在桂树下,捡着落在地上的桂花,花瓣落在手心,带着淡淡的甜香,偶尔会有花瓣飘进她的衣领,痒痒的,她忍不住笑出声;一会儿飘到茶铺,想起掌柜说的“淡里有回甘”——掌柜的用茶针拨了拨茶荷里的茶叶,说“姑娘,茶和日子一样,淡点好,淡里才有味道”。

却会在某个瞬间忽然落定——从前总拧巴着要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抄《心经》时,只要错了一个字,便觉得整页纸都废了,一定要换张新的,重新开始,哪怕已经写了大半,也不肯将就。她会把错了的纸揉成团,扔在纸篓里,心里满是烦躁,觉得自己连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结果往往是越写越急,越急越错,最后把自己弄得满头大汗,连手都开始发抖。

如今再抄《心经》,如果错了字,她会在错字旁边轻轻画个小圈,像给错字盖了个温柔的章,然后继续往下写。她不再纠结于那一个字的错,反而写得更稳,心里也更静。她忽然明白,生活本就不是完美的,就像宣纸上的错字,就像院里的老梨树,不可能每一片叶子都长得一样,每一朵花都开得一样。接受不完美,才能继续往前走,才能看见后面的美好。就像抄《心经》,重要的不是没有错字,而是在抄写的过程中,让心变得平静,让自己变得从容。

从前总怕独处时的安静,觉得没人说话、没人陪伴,就是孤独,就是被遗忘。所以总爱往热闹的地方凑,哪怕只是坐在旁边听别人说话,也觉得比一个人待着好。她会去商场里逛,看别人购物、聊天,会去公园里坐,看别人散步、下棋,可心里还是觉得空落落的,像少了点什么。

可如今,她能在安静里待上一整天,听自己的心跳——平稳而有力,像时光的节拍,每一次跳动都带着生命的力量;听风过梨枝的声——“沙沙”的,像在说悄悄话,风里带着梨花的香,带着树叶的清香;听墨在砚里化开的响——“嗒嗒”的,像雨滴落在纸上,带着墨的沉,带着时光的慢;听雏鸟的啾啾声——软软的,像在撒娇,带着生命的鲜活。她忽然发现,孤独不是冷清,不是被遗忘,是与自己对话的时光,是能听见自己内心声音的时刻。在安静里,她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慢慢想通从前想不通的事,能把心里的拧巴一点点揉开。

那些从前想不通的事,像被雾遮住的山,朦朦胧胧的,怎么看也看不清,心里便总觉得堵得慌。比如去年,她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工作上的一点小失误,会让她纠结好几天,反复想“如果当时我再仔细点就好了”“别人会不会觉得我很笨”;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她想很久是不是自己哪里错了,是不是自己得罪了别人。她把自己弄得很累,心里满是焦虑,连睡觉都睡不安稳。

可在某个发呆的瞬间,她看着檐下的燕子——燕子筑巢时,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有时叼来的泥会掉在地上,摔成碎块;有时搭好的草架会被风吹散,只剩下几根草挂在墙角。可它们从来没有放弃,掉了再叼,散了再搭,一次又一次,最后还是筑成了温暖的巢。她忽然就想通了:谁都会犯错,谁都有做得不好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不犯错,而是犯错后能重新再来,能从错误里学会成长,能在失败里找到力量。就像燕子那样,不慌不忙,坚持下去,总会有结果。那一刻,心里的雾忽然散了,山的轮廓清晰起来,心里的拧巴也跟着松了,像被风吹开的窗,一下子就亮堂了。

这醒悟不是别人教的,不是从书里照搬的,是安静里长出来的,像种子在土里慢慢发芽,需要阳光、雨水和耐心,需要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像墨在宣纸上慢慢晕开,需要时间、需要等待,需要自己去观察、去领悟。它是属于她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长,像指纹一样,只属于她一个人。

像院里的青梅树,春日开花,夏日结果,不用急,不用催,只需要阳光、雨水和耐心,便会慢慢长出甜美的果。它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仪式,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只需要自己感受、自己明白,就像她在安静里写字,不是为了给谁看,只是为了把情绪种进句子里,让自己的心情在文字里慢慢平复;读书,不是为了记住多少知识,只是为了跟着文字走段路,让自己的心灵在故事里慢慢成长;发呆,不是为了浪费时间,只是为了在某个瞬间想通从前拧巴的事,让自己的内心在安静里慢慢变得从容。

她在安静里写字、读书、发呆,把日子过得像慢煮的茶——起初是淡淡的苦,像刚磨的墨,带着点涩,需要慢慢品;后来是绵长的甜,像茶里的回甘,慢慢漫进心里,需要慢慢感受。那些成长的力气,便藏在这慢里,藏在每一个与自己相处的瞬间里,藏在每一次小小的醒悟里。它们像一颗颗小种子,种在心里,在安静的时光里,慢慢发芽、长叶、开花,最后结出甜美的果,让她越来越从容,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懂得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生活相处。

这是独属于自己的醒悟,像墨在宣纸上慢慢晕开,每一笔都带着自己的温度,每一个字都藏着自己的情绪;像字在时光里慢慢生芽,每一个笔画都带着自己的成长,每一句话都藏着自己的感悟;像心在安静里慢慢筑巢,用温柔做巢壁,把所有的不开心、所有的烦恼都挡在外面;用坚定做巢底,让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能有勇气、有力量;用希望做巢里的暖,让自己在平凡的日子里能有期待、有向往。把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念、所有的暖,都装在里面,让它成为自己的避风港,成为自己的力量源泉。

往后的日子里,不管遇见什么——是像去年那样的迷茫,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还是像今天这样的平静,坐在书房里,感受时光的慢;是像春日那样的温暖,被阳光、花香包围;还是像冬日那样的寒冷,被寒风、冰雪侵袭——她都能带着这份安静的力气,不慌不忙地往前走。

像院里的老梨树,不管风吹雨打,都扎根在土里,慢慢生长,慢慢开花,春天抽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落叶,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不慌不忙,却从未停止生长;像檐下的燕子,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坚持筑巢,坚持孕育新的生命,哪怕巢被风吹散,也要重新再来,带着坚定的信念,从未放弃;像砚台里的墨,不管磨多久,都保持着自己的浓度,写出带着温度的字,哪怕墨色会淡,也要坚持磨下去,带着认真的态度,从未敷衍。

夕阳慢慢落下,把阁楼的窗染成了暖黄色,像给窗户镶了层金边。窗台的茉莉散发着甜香,那香比白天更浓些,裹着夕阳的暖,漫进书房里,与墨香、旧书的香混在一起,成了黄昏里最温柔的气息。檐下的燕子已经归巢,雏鸟的啾啾声也渐渐轻了,偶尔能听见燕子妈妈和爸爸轻轻的鸣叫,像在安抚雏鸟入睡。

她合上手里的旧书,把它放回书架,书脊与其他书靠在一起,发出轻轻的“咔嗒”声,像在和其他书打招呼。又给砚台里添了点清水,准备明天再磨新的墨,清水落在砚池里,“嗒”一声轻响,像给今天的时光画了个句号。

坐在藤椅上,她看着窗外的晚霞,晚霞是橙红色的,像被火烧过的云,慢慢铺满了天空,远处的屋顶、近处的梧桐,都被晚霞染成了暖黄色。心里满是平静与温暖,没有一丝烦躁,没有一点焦虑,只有满满的踏实。她知道,安静里的生长还在继续,心巢里的暖还在积攒,往后的日子,会像这晚霞一样,暖而不烈,美而不艳,在安静里,慢慢生长,慢慢绽放,活出属于自己的美好。

趣趣阁推荐阅读:恋上邻家大小姐极品全能学生都市小保安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夏若雪孙怡)校花的贴身高手那些热血飞扬的日子霸道总裁深度宠我的贴身校花奈何淘妻能耐太嚣张重生之商界大亨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花都神医陈轩女神的上门贵婿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锦鲤娇妻:摄政王宠妻手册不负荣光,不负你最强赘婿-龙王殿邪帝传人在都市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女神的上门贵婿赵旭甜蜜婚令:首长的影后娇妻魔帝奶爸一世独尊最强农民混都市暴君爹爹的团宠小娇包空间农女:彪悍辣媳山里汉重生九零辣妻撩夫叶辰萧初然最新章节更新都市极品医神叶辰天陨闻道录龙王婿八零小甜妻不死战神宠婚缠绵:大总裁,小甜心神医萌宝军婚缠绵:大总裁,小甜心征服游戏:野性小妻难驯服神婿叶凡赵旭李晴晴最强入赘女婿叶辰萧初然诱宠鲜妻:老婆,生二胎!特战狂枭超级兵王绝世战魂大佬的心肝穿回来了花都神医陈轩免费阅读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龙王传说奇迹的召唤师
趣趣阁搜藏榜:直播算卦:团宠真千金竟是玄学大佬灵识之作极品闲医欲爱重生:总裁的命定前妻极品小村民奥特曼之未来食物链顶端的猛兽乡里人鲜肉殿下:再贱萌妃致命婚姻:遭遇冷血大亨!草根选调生被离婚穷奶爸,带娃从美食店开始第一夫人:我家先生超凶的化工研究院锁定陆海夫妇这对CP盛世豪恋:权少的心尖独宠离婚后成了满级战神三好大魔王[穿越X重生]狗血那么近站住你马甲掉了坐公交车游遍全中国非宠不可:傲娇医妻别反抗御兽无限红词条,刚出新区碾万族无敌神婿男神我可以住你家吗都市:守护龙脉十年,下山即无敌身为男人的我女团出道,我火爆了六零:饥荒年当伙夫,社员都被馋哭了中式恐怖不行?纸人抬棺送走鹰酱重生之苦尽甘来无敌最俊朗新书被虐后冷心娇妻重生了萌娃带我去穿越抖音神豪:直播打赏一万亿老刑警重生,谁敢不服?枭宠毒妃:第一小狂妻海贼:无敌从僵尸军团开始替嫁后天降巨富老公都市之妙手圣医帝少宠上瘾:老公,别心急爱情公寓之万界最强队伍我的七个姐姐绝色倾城帝国强宠:娇妻已预定一胎双宝:妈咪跑不掉老婆别跑:总裁的代嫁妻签到:直播科技差点被曝光修真妖孽混都市战神探束手就擎,总裁老公请绕道!末日降临:以强化称霸穿书八零成了五个大佬的后妈
趣趣阁最新小说:穿越影视之我到处签到异能让我成为职业钓鱼佬高武世界:开局有灵眸惊!我在高武用炼妖壶修仙狗粮心声:超可爱老婆又凶又甜末世暖邻共求生超脑武尊小城股神:从家园到世界云霄艳五行重钓人生路扫墓归来,太公爽歪了,我赢麻了都市镇妖使你的皮我收下了在每一个梦醒时分谁还传统御兽?我合体变身!我于幕后实现心愿,超凡颠覆人间都市之全能概念大师暴富密码:破壁者小人物的娱乐圈之旅系统在手六零年代我称王静静的妮妮灵力复苏:我的高中生活不正常重生:舔狗的终极进化之路开局守仓库,我在川军造王牌烽火涅盘抗日血泪中年艳遇从末路开始渣男难过美人关重生南韩,神豪开局收购顶级女团我叫金三鑫圣武帝国之伪草根记禁区之外:开局解锁文明火种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B站助我做顶流路边摊很一般?他的美食馋哭全网小男娘与校花的魔法少女日常神仙姐姐:我真不是恋爱脑!明明都是她们主动的呀野种回八零,从泥潭爬向巅峰开局兄弟让我追他女朋友七零,断亲下乡致富路上捡美知青70年代:我用医术养家糊口娱乐:醉后求子,蜜姐喊我老公?天崩开局,还好离婚分五个亿末世多子多福,我争当繁育标兵华娱:我交女朋友都是为了搞事业民国北平旧事重生八三拒接班:扛枪猎熊震林场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第一滴热血亮剑:老子丁伟觉醒每日情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