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尤启明穿梭于京城,与学界泰斗、军方栋梁纵横捭阖之际,他的父亲尤继武,乘坐“启明集团”那架标志性的高速公务机,悄然降落在了临江市“启明集团办事处”的院内。
这架源自“卡拉”位面的公务机,流线型的机身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与其说是一架飞机,不如说更像是一艘来自未来的小型星舰。它采用颠覆性的氘氚核聚变发动机,能以五马赫的惊人速度巡航,从宝安到临江,不过是片刻之功。
飞机平稳着陆,舱门开启,尤继武迈步而出。
院内,早已等候多时的家人立刻围了上来。父亲尤老钟、母亲刘大红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期盼的笑容,大哥尤继广和嫂子也带着孩子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与有荣焉的喜悦。办事处主任,AI仿真机器人韩江,带着128和129服务型机器人则微笑着站立在一旁。
“爹,娘,大哥,嫂子,我回来了。”尤继武快步上前与家人一一打招呼。虽身居高位,技术通神,但在家人面前,他依旧是那个孝顺的儿子、可靠的弟弟。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外边冷嗖嗖的,快,都别站着了,快进食堂,咱们边吃边聊!”尤老钟作为一家之主,虽内心激动,但还是保持着沉稳,张罗着大家进屋。
办事处的食堂宽敞明亮,供暖充足,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鲜明对比。128和129早已备好了一桌极具临江地方特色,却又用料考究的丰盛午餐。众人落座,气氛温馨。
尤继武简单向家人介绍了自己在宝安的工作情况,重点描述了“高科技产业园”的蓬勃发展,以及“启明集团”旗下的几个核心项目的惊人进展。听着那些闻所未闻的技术名词和堪称奇迹的建设速度。尤老钟和刘大红只是不住地点头,他们或许不懂那些深奥的技术,但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孙子,正在做着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尤继广则听得心潮澎湃,他作为省稻种办办公室主任,与“启明集团”在农业项目上的合作紧密,深知这个集团的能量。他忍不住问道:“继武,听说你们那的电动吉普车,充满电能跑1000公里?还有那通讯器,隔着几十公里都能清晰通话?这都是真的?”
“千真万确。”尤继武肯定的点头,“大哥,这些产品已经量产。集团的技术储备,远超我们的想象。”
一家人刚刚端起酒杯,准备为团聚和美好的未来干杯,食堂门外传来了脚步声。韩江适时通报:“尤主任,东江省董作舟省长和临江市王辉市长来访。”
话音未落,董作舟省长和王辉市长已经笑着走了进来。原来,王辉市长得知尤继武要回临江的消息后,立刻汇报了正在临江视察的董省长,两人便联袂而来,既是叙旧,更是探寻新的合作机遇。
“老伯,老婶子,身体还硬朗啊!”董作舟首先热情地向尤老钟夫妇问好,又对尤继武笑道:“继武,你现在可是我们东江走出去的骄傲!听说你在宝安那边搞得风生水起,我们在家里听着都为你骄傲!”
王辉市长也连忙敬酒,言语间充满了对尤继武和“启明集团”的敬佩。
尤继武让家人继续用餐,自己则和大哥尤继广在旁边的包间另开了一席,专门陪同董省长和王市长。
席间,尤继武更详细地汇报了赴任“宝安高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后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园区内几条已经投产的生产线,特别是电动吉普车和新型通讯器的卓越性能,并透露了下一步生产手机的计划。
董作舟听得目光炯炯,他放下筷子,语气诚恳的说道:“继武,看到“启明集团”发展的这么好,我由衷的高兴!你们为临江,为东江省做出的贡献,我们都记在心里。今天我来,还有个不情之请。”他顿了顿,看向尤继武,“现在,咱们临江工业基础也不错,尤其是机械加工方面有一定底蕴。“启明集团”那个五吨载重卡车项目,能不能考虑在临江也落地一个分厂?或者建一个相关的配套产业也行!这对于拉动我们东江省的工业升级,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