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婶回家后,将宋清越家谷子被淋湿以及她“以湿换干、兑换谷种”的想法跟宋大川一说,宋大川立刻拍手叫好。
“这法子好!清越丫头家的谷种确实是顶顶好的!咱村谁不想种?我这就去村里说道说道!”
第二天一早,宋大川就背着手,像往常一样在村里溜达,逢人便说:
“哎,听说了没?清越丫头家昨天抢收,不小心淋湿了一筐上好的沼泽田稻谷,眼看要发芽了。那可是难得的好种苗!谁家想种晚稻的,赶紧拿自家晒透的干稻谷去换!迟了可就没了啊!”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村。
如今村民们对宋清越的信任度极高,看着她家沼泽田那长势惊人的稻谷留了种,许多原本就有计划种晚稻村民,这么一听马上动了心,立刻行动起来。
“换!必须换!我家换十斤!”
“给我也留点!我这就回家称粮食去!”
“沼泽田的种啊,肯定壮实!”
不少人提着装满干稻谷的布袋或箩筐,来到宋清越家小院。
刘氏和宋清越笑着接待,用那筐已经微微冒出嫩芽的湿稻谷,过秤后和大家交换。
过程顺利又热闹,那筐原本可能浪费的湿谷子,很快就被兑换一空,换回了满满一筐同样品质上乘的干稻谷,损失几乎被完全弥补。
宋清越也留了两三斤湿谷种,小心地用湿布盖好,准备用于培育晚稻秧苗。
她心中不禁再次感叹岭南这地方真是得天独厚,一年两熟,只要勤快肯干,再加上点科学方法,彻底告别饥饿真的不再是梦想!
天气放晴后,宋清越又忙着去收割之前种在菜地边的各种豆子。
绿豆、黄豆、黑豆……虽然每种面积都不大,但精心照料下,收获也颇为可观,每样都得了大半筐。
看着这些颜色各异、圆润饱满的豆粒,又是一份沉甸甸的喜悦。
随着最后一家人的稻谷入仓,持续了十多天的农忙气氛终于渐渐缓和下来。
田野里不再是忙碌收割的身影,却也没有立刻沉寂。
宋清越注意到,村民们并没有闲着,而是纷纷回到自家已经收割完毕的稻田里,忙着处理那些留下的稻草。他们将稻草拢在一起,熟练地捆扎成一个个小巧紧实的草把,然后像立起一个个小小的稻草人似的,将它们一把把地支棱在田里,接受着阳光最后的曝晒。
金色的稻草束点缀在空旷的田野上,形成了一道独特而温馨的丰收余韵。
宋清越本来是打算把这些稻草简单散开再田里,干了一把火烧掉肥田就算了。
刘叔扛着锄头路过宋清越家菜地,看见她正望着远处那些稻草束出神,便笑着停下脚步提醒道:
“清越丫头,发什么呆呢?你家田里的稻草还没扎吧?别看这稻草不起眼,可是好东西!趁这几天天色好,赶紧扎起来晒晒透!不然淋了雨烂在田里,可惜了了!”
宋清越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刘叔,我正琢磨这稻草扎起来有啥用呢?散了晒干肥田不就行了?”在她印象里,稻草多半是烧来肥田的。
刘叔一听,哈哈笑起来,仿佛她问了个很有趣的问题:“只是烧来肥田?那当然也能烧,不过都这么烧了,有点可惜。它的用处可多着呢!”
他如数家珍般地掰着手指头说道:“你看啊,这晒干的稻草,铡碎了拌上猪粪肥沤一沤,就是上好的草粪,撒回田里最养地!咱们种晚稻,底肥可不能少!”
“还有啊,冬天给牛棚猪圈里铺上厚厚一层,又暖和又吸湿,牲口躺着舒服,粪尿也好清理!”
“要是谁家想搭个茅草棚子、或者给屋顶加层草苫子遮风挡雨,这稻草可是顶好的材料,比你们编竹匾那细竹子经风雨!”
“手巧的妇人,还能用这稻草编草垫、草绳、草鞋,用处大着呢!”
刘叔说得眉飞色舞,眼睛里闪烁着庄稼人对于物尽其用的朴素智慧:“所以说啊,丫头,这地里长的,只要是辛苦种出来的,就没有真废物的道理!稻草也是宝贝哩!”
宋清越听得连连点头,心中豁然开朗,也对这看似平凡的稻草肃然起敬。
原来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农村,每一份资源都被最大限度地利用着。
“多谢刘叔提醒!您要不跟我说,我真就全部烧田里了!我明天就去把它们都扎起来晒上,干了就拿一半回家,留一半烧了肥田!”
“哎,这就对了!”刘叔满意地点点头。
他看着眼前这个带着全村越过越好的姑娘,心中一动,又压低了声音道:“清越啊,叔还有个想法。等咱这早稻的谷子都晒干归仓了,晚稻的秧苗也播下去了,田里的活计稍稍松快些,你能不能……再带着大伙儿进一趟山,采些药材?”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盼:“这次啊,我们好几户人家都商量好了,想把这次卖药材攒下的钱合起来,去县城或者镇上,各家都买头小牛犊回来!
有了牛,咱耕地耙地就省大力气了,往后日子就更松快了!咱麻风村,要是能有自己的牛,那才真是有田有地有牲口,啥都不缺了!”
买牛!宋清越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确实是个能极大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的大好事!
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爽快地应道:“好!刘叔!就这么说定了!等忙过这几天,咱们就组织人手,再进山采药!为了咱们村每家的小牛犊,大家一起努力!”
“好!好!”
刘叔高兴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仿佛已经看到了健壮的小牛犊在村里悠闲吃草的情景。
麻风村的日子,就在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规划中,向着更加富足安稳的方向,踏实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