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散发着泥土气息、刻着古朴宝塔印记的陈旧铁盒,如同一个不祥的预兆,静悄悄地躺在“林记”后院林小满的闺房案头。没有附信,没有落款,只有这冰冷的触感和神秘的图腾,无声地宣告着又一重迷雾的降临。是谁送来的?是敌是友?盒中藏着什么?是与“塔顶”秘密相关的线索,还是另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赵琰闻讯连夜赶来,神色凝重。他仔细查验铁盒,指尖抚过那宝塔印记,眉头紧锁:“这印记……不似西域风格,倒有几分前朝官造器物的古朴之气。材质是普通的熟铁,锈迹斑斑,应埋于地下有些年头了。”他尝试打开,发现盒盖并无锁具,只是卡得极紧,似乎久未开启。
“要打开吗?”林小满声音微颤,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一丝探寻真相的迫切。
赵琰沉吟片刻,目光锐利:“开!但需小心。”他示意林小满退后,自己用匕首插入缝隙,运起巧劲,缓缓撬动。
“咔哒”一声轻响,盒盖应声而开。没有机关,没有毒物,盒内静静地躺着一卷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解开油布,里面是一本页面泛黄、边缘破损严重的线装古籍,书页脆弱得仿佛一触即碎。封面上没有任何书名,只有同样一个模糊的宝塔印记。
赵琰戴上丝质手套,极其小心地翻开第一页。上面的字迹是工整的楷书,但墨色古旧,内容更是令人心惊:
“天佑七年,余奉密旨,督造‘七星塔’于西苑禁地,以镇……” 后面的字迹被水渍晕染,模糊难辨。
天佑七年?那是先帝早年的年号!“七星塔”?西苑禁地?林小满心中巨震,这与苏清远临终所说的“塔顶”有何关联?
继续翻阅,后面的内容更加晦涩难懂,夹杂着大量风水堪舆、奇门遁甲的术语,以及一些关于“地脉”、“龙气”、“蕴灵”的玄奥论述,似乎是在记载某种大型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功用。其中几页,绘有复杂的塔身结构图和方位标识,但关键部分皆有破损。
直到翻到后半部分,一些零散的记录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塔成之日,异象频生,夜有华光冲霄……帝心甚慰,然太史令奏曰‘恐非吉兆’……”
“……塔内密室,藏‘定源珠’……引四方之气,滋养生灵……然用之不当,反遭其噬……”
“……胡不归进献‘琉璃翡翠苗’,言其性通灵,可辅‘定源珠’……植于塔基‘蕴灵圃’……”
胡不归!琉璃翡翠珠!定源珠!
这些关键词如同惊雷,炸响在两人耳边!这本古籍,竟然直接关联到了胡不归和林小满身世的核心秘密!那座“七星塔”,似乎是一座具有特殊功用的皇家秘筑,而琉璃翡翠珠(苗)竟是用来辅助塔内核心“定源珠”的?!这“定源珠”又是什么?滋养什么生灵?为何会“反遭其噬”?
古籍的记录在此处愈发零散破碎,似乎撰写者也心存疑虑,或是有所隐瞒。最后几页,字迹变得潦草急促:
“……天佑十二年春,塔内光华骤暗,‘定源珠’异动……胡不归不知所踪,‘蕴灵圃’尽枯……帝怒,封塔,禁绝言……余恐祸及,录此秘要,藏于……”
记录戛然而止,末尾的藏匿地点字迹完全糊掉。
合上古籍,书房内一片死寂。林小满和赵琰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震惊与凝重。这本意外出现的古籍,揭开了一个被尘封的皇家秘辛!一座名为“七星塔”的神秘建筑,一颗可能拥有奇异力量的“定源珠”,以及胡不归和琉璃翡翠珠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而这一切,似乎都以一场不明的“异动”和胡不归的失踪告终,并被先帝刻意掩盖!
“七星塔……西苑禁地……”赵琰喃喃自语,眼中精光闪烁,“我幼时似乎听宫中老人隐约提起过西苑有处荒废的塔楼,被视为不祥之地,严禁靠近。没想到,竟藏着如此秘密!”
“定源珠……滋养……反噬……”林小满心中涌起一股寒意,她想起胡老头笔记中一些关于“能量”、“平衡”的晦涩记载,以及那琉璃珠奇异的光华,“难道孙继儒他们寻找的‘赤血金丹’,与这‘定源珠’的力量有关?”
“极有可能!”赵琰沉声道,“孙党勾结西域邪教,所求长生,或许正是想利用这被封印的塔和珠的力量!那‘塔顶之门将启’的警告,莫非是指有人想重启七星塔?”这个推测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本至关重要的古籍,是谁送来的?目的何在?是友,为何不现身说明?是敌,为何送上如此关键的线索?这更像是一种借刀杀人的阳谋,引导他们去探查七星塔这个巨大的漩涡!
“此事牵连甚广,涉及先帝秘辛,必须慎之又慎。”赵琰将古籍重新包好,神色无比严肃,“在未有足够把握前,绝不可轻举妄动,探查七星塔乃宫中大忌,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两人为这突如其来的重磅线索心绪难平之际,宫中的压力接踵而至。次日,皇帝竟再次降下赏赐,这次不再是金银绸缎,而是几本宫廷御膳房珍藏的食疗古籍孤本,由冯公公亲自送来,并传皇帝口谕:“朕观林氏于膳食养生颇有见地,特赐古籍数卷,望其潜心研习,他日或可为宫廷效力。”
这赏赐,看似恩宠,实则意味深长。皇帝在用这种方式提醒林小满,他记得她,关注她,并将她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所谓的“为宫廷效力”,更像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和警告。
林小满恭敬领赏,心中却愈发沉重。皇帝的态度暧昧不明,既欣赏她的才能,又忌惮她的来历。如今再加上这本神秘的铁盒古籍,她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越收越紧的网中。
接下来的日子,表面风平浪静。林小满一边经营“林记”,一边与赵琰暗中研究那本古籍,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七星塔和定源珠的线索,并动用一切可靠渠道,秘密调查西苑七星塔的现状和守卫情况。然而,塔身为禁地,相关信息极少,调查进展缓慢。
这天傍晚,林小满正在后院对照古籍残页,试图临摹那模糊的塔身结构图,石猛忽然面色古怪地进来禀报:“姑娘,外面有位老道士求见,说是……化缘,但指名要见您,还说……‘塔影倾斜,珠光蒙尘’。”
老道士?塔影倾斜,珠光蒙尘?!
林小满心中猛地一跳!这与古籍中的内容何其相似!她与赵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疑。
“请他到偏厅相见。”林小满压下心中波澜,吩咐道。
片刻后,一位身着破旧道袍、须发皆白、但眼神却异常清亮的老道士,手持拂尘,飘然步入偏厅。他见到林小满,并未施礼,只是微微一笑,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开口吟道:
“七星曜紫府,定源镇乾坤。胡尘掩珠色,塔启祸临门。小姑娘,你手中的东西,是福是祸,犹未可知。贫道此来,只想问你一句……”
老道士顿了顿,声音低沉而带着某种奇异的韵律,一字一顿问道:
“可知‘守塔人’今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