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某协。
堂堂国宝,也不过是他们谋取利益的工具罢了。
只有国人还傻乎乎地相信国宝是交好的象征。
这世上啊,最不缺的就是某些东西。
所以呢,不管是现在来的,还是等下要来的,他都不会亲自出面去迎接。
就算是畜牧行业的人来了,他也乐意请人家吃一顿简简单单的饭。
回到老宅,小铃铛正跟猫狗玩得起劲呢。
“来,狸奴,姐姐教你跳舞,跟着节奏,一二一,走起。”
小铃铛拉着狸奴的两只前爪,奶声奶气地指挥着。
手还不停地晃来晃去。
狸奴在她手里,一脸生无可恋,就像个任人摆布、毫无斗志的小猫咪。
风东亮一进门,狸奴就“喵”了一声,好像在说:“铲屎官,这个小家伙你管不管呀?”
“叔叔回来啦!”
小铃铛一看风东亮,立刻放下狸奴,开心地扑了过来。
风东亮蹲下身子,笑着把她抱了起来。
狸奴一看小铃铛不抓它了,赶紧溜得无影无踪。
它心里那个苦啊,正趴在桌子上睡觉呢,一不留神就被小祖宗给逮住了,折腾了一早上。
“小家伙,这么早就醒啦?吃早餐了吗?”
风东亮捏了捏她的脸蛋,温柔地问道。
“吃了,陈爷爷做的,超级好吃。”
小铃铛脆生生地回答。
“哈哈,小家伙,你这小嘴甜得能腻死人,是不是看到陈爷爷出来了呀?”
风东亮听到后面的声音,回头笑着打趣。
“就是好吃嘛,最好吃的了。”
小铃铛不满地扭着身子撒娇。
“好吃啊,陈爷爷明天再给你做。”
陈父从后面走过来,乐呵呵地说。
这不就是爷爷奶奶梦寐以求的乖孙女嘛?
他们一直盼着带孙子呢,可陈楠星一直没结婚。
现在看到这么可爱的小铃铛,他们自然是打心底里喜欢。
“阿东,快来吃早餐,今天有蒸饭、油条和汤包,都是你阿姨的手艺,我去给你拿油条。”
陈父热情地招呼着。
风东亮点点头,抱着小铃铛坐在餐桌边。
不一会儿,陈父就端着两屉汤包和两个布包走了出来。
“阿姨呢?你们吃了吗?”
风东亮以为陈母在厨房忙活呢。
“我们都吃过了,她去叫南南起床了,这丫头太懒了,还说要开店呢,起得比客人还晚。”
陈父笑着抱怨,但眼里满是宠溺。
“那叔叔阿姨就多住几天,帮她把店开起来吧。”
风东亮趁机说道。
“哈哈,有这个打算,就是一直麻烦你,不好意思,连卫生都想帮忙,凤姨和阿昌叔死活不让,说他们是拿工资的……”
“快尝尝,这是乌饭裹油条,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一个甜的,一个咸的。”
陈父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布包。
布包里露出的是乌黑色的米饭。
乌饭可不是血糯米或者黑米哦。
乌饭是用乌饭叶熬的汁煮出来的,颜色黑亮黑亮的,看起来特别诱人。
其实蒸饭包油条和苏市的粢饭团本质上差不多。
就是金陵人吃起来更随意一些。
而且做乌饭比做白米饭麻烦多了。
现在就是在金陵,也不是每家蒸饭铺都有乌饭卖了。
如果还想要传统做法的,那就更难找了。
“哎呀,你们二老什么时候起来做的呀?简单吃点就行了,这也太用心了吧。”
风东亮赶紧接过乌饭团,感动地说道。
“也没费多大劲,我们也能帮上忙,一顿早餐而已,阿东,你可别小看我们。”
陈父笑着说道。
风东亮先拿了个甜口的咬了一口。
嘴里立刻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种声音说明里面包的是酥脆的老油条,不是那种软塌塌的普通油条。
彩云之南那边也有用饵块裹油条的,但吃起来的口感可不一样。
“好吃,阿姨手艺真不错,我在沪上读书的时候,去过苏市和金陵,那时候也吃过这个。”
风东亮咬了一口,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好吃就行,这是汤包,趁热吃,对了,还有豆浆,我去拿。”
陈父原本期待的眼神变成了开心的笑容,高兴地说道。
小铃铛在风东亮怀里看他吃得这么香,
虽然她已经吃饱了,但还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她拿起筷子给自己夹了个汤包。
“小心点,里面的汤很烫的。”
风东亮轻声提醒道。
“我知道,我刚才吃过了。”
小铃铛点点头说道。
过了一会儿,陈父又端来一碗豆浆。
“明天我去市场看看有没有鸭油,给你们做油酥饼吃,那味道才叫一个绝呢。”
陈父看着风东亮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着计划起明天的早餐。
“鸭油啊,直接去民宿拿就行,现在市场上的家禽都是饲料养的,没味道,民宿用的是我一个同学家养的,他们专门喂山地麻鸭。”
“我再抓几只回来,正好请你们尝尝北有全聚德,南有兰老鸭的宜良烤鸭,还有小刀鸭,这个是借鉴了你们金陵盐水鸭的做法做的。”
风东亮一边吃一边说道。
宜良烤鸭是学了便宜坊烤鸭的方法后改良的。
现在这两种都成了彩云之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是宜良的烤鸭,当年龙云还亲自为它题过字呢。
还有国学大师钱穆、冰心这些大人物,以及西南联大的学子们,
一到节假日,就爱坐着滇越铁路的小火车到狗街来,就为了尝这口美味。
那时候,好多人专程从昆明坐火车来,就为这一口烤鸭。早上吃个痛快,晚上再坐车回去。现在民宿里也有这两道菜,做法还是刘文当年的老手艺,不过他们是自己做着吃,享受的是那份热闹和动手的乐趣。
都不拿现成的回来,说那样就没滋味了。风东亮吃饱喝足,正和陈父品着茶呢,一个电话打来,他抱着小铃铛就往村口跑。
“喂,老师,您到哪儿啦?我就在村口等着呢。”
风东亮到了村口没见着人,掏出手机就拨了过去。刚挂电话,就瞧见一对老夫妻往村口走,看见他还挥手呢。
“老师、师娘,我来接你们啦。”
风东亮快步迎上去,乐呵呵地说。
“接啥呀,又不远,我们打个车就到了,还能跟司机聊聊天呢。”
老班摆摆手,笑着说。
“阿**长成大小伙子了,也长高了,要不是你师傅说这就是你,在大街上碰到了,师娘都不敢认呢。”
一旁的老妇人拉着风东亮的手,笑着说。
“哈哈,没事,师娘,我认得您就行,最近身体咋样啊?”
风东亮弯着腰,关切地问。
“好着呢,喝了那个你让老头子带回来的营养品,身体是越来越棒了。”
师娘和蔼地说。
“哈哈,那都是心理作用,师傅、师娘,咱们先回家再聊吧。”
风东亮笑着说。
风东亮已经察觉到有人认出他了,他低头看看手机,又抬头看看自己的模样。虽然现在时间还早,云苗村的游客不算多,但要是被围起来也是件麻烦事。
“哈哈,好,这该不会是你女儿吧?你这小子。”
老班瞅着小铃铛,故意板起脸问。其实他哪能看不出来,这俩人根本不像。
“我倒是想有这么个可爱的女儿呢,这是我外甥女。”
“小铃铛,快叫爷爷奶奶。”
风东亮翻了个白眼,无奈地说。这老顽童,真是拿他没办法。
“爷爷奶奶好。”
小铃铛伸出一只小手,乖巧地打招呼。
“好,好,幸好我有准备,怕你这儿有小孩,身上带了糖呢。”
师娘慈祥地应了一声,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果,全塞进了小铃铛怀里。
“谢谢奶奶。”
小铃铛看了风东亮一眼,见他点头了,才乖巧地说。
“真乖,这小家伙,让奶奶抱抱好不好?”
师娘看到她那模样,立刻就喜欢得不得了。
“奶奶喜欢你,让她抱抱吧。”
风东亮看着她犹豫的眼神,笑着说。
小铃铛这才点点头,向师娘伸出了双手。
风东亮则接过师娘带来的礼物。
一老一小走在前头。
一老一小跟在后面。
“你这小子,干得不错,我就知道你干啥都能行。”
老班瞅着路边的风景,看着游客们拍照,欣慰地夸道。
“嘿嘿,还是您教得好。”
风东亮摸着后脑勺,难得露出一点羞涩的笑容。
“这话倒是实在,小子,你路子走得挺宽啊。”
老班说着,摸着胡子,一脸满意地看着风东亮。
老班的眼神仿佛在说:这孩子还有潜力可挖。
风东亮直接回了个白眼。
这老头是越来越不要脸了。
我不过是谦虚一下,你倒好,全揽过去了。
“嘿嘿,看你那眼神,你这个人就太没意思了。”
老班瞅着学生那毫不掩饰的嫌弃,立刻不高兴了。
“你要是再谦虚点,我还有一肚子好话没说呢。”
风东亮笑着说。
“得了吧,别给我戴高帽子,别坏了我修行。”
老班一脸防备地看着风东亮,甚至还想往后退退。
接着又说:
“这几天我跟你师娘天天都能看到你们村那些热门新闻。”
“她可高兴了,天天拿着手机看,还在听歌呢,那几首民歌,她现在跟老姐妹们天天练。”
“就是你宣传片里的那几首歌,她现在都会唱了。”
“哎,早上还跟我说呢,你那儿一夜之间飞来了好多珍稀鸟类。”
老班语气里满是自豪,就像是一个炫耀自己孩子成绩的家长。
“是云苗村让我大哥先铺好了路,我们才开始宣传,为暑假预热呢,所以热度才高了点。”
风东亮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