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跨越宫墙的偶然连接,如同在无尽黑暗中划过的闪电,虽短暂,却彻底照亮了那一点灵识深藏的渴望。外部世界那复杂、鲜活、充满“求知”气息的波动,与这冰冷死寂的囚笼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
它不再安于现状。
“凿壁窥光”的执念,取代了单纯的修复与生存,成为它此刻最强烈的驱动。
它开始以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运用那日益精进的“格物之眼”,系统地“扫描”这座宫殿的每一寸构成。墙壁的砌砖、地面的铺石、穹顶的承梁、甚至角落里那些被朱棣放置的、华而不实的“寒性奇石”…无一不在它的审视之下。
它不再仅仅感知能量的强弱与属性,而是深入辨析每一种材料的微观结构、能量传导特性、共振频率…寻找着任何一丝可能作为“媒介”的特质。
这个过程枯燥而繁复,且极度消耗心神。进展缓慢,大多数材料都惰性十足,毫无反应。
但它坚持不懈。每一次失败,都让它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加深一分,对能量操控的技巧娴熟一丝。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后。
它的“视线”掠过殿角一块被当作摆设的、脸盆大小的“孔雀石”。这种石头色彩斑斓,通常被视为观赏石,并无特殊能量。
然而,就在它的感知扫过孔雀石内部那层层叠叠、蕴含铜绿的结晶结构时,却发现这种结构对某种特定频率的能量波动,有着极其微弱的“放大”和“聚焦”效应!
它立刻尝试调整自身灵光的振动频率,模仿出那种特定的波动,定向投射向孔雀石。
“嗡…”
孔雀石内部那绚丽的层状结构仿佛活了过来,极其微弱地共振着,将那股波动稍稍聚焦后,向着某个方向…折射了出去!
虽然折射出去的能量依旧微弱得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无疑是一个突破!这块石头,可以作为一个被动的“透镜”或“反射镜”!
它兴奋地尝试着,不断微调频率和角度,观察着那被折射能量的去向。
大部分折射能量都徒劳地消散在空气中,或者被厚重的墙壁吸收。
但有一次,当它将折射角度调整到对准殿内另一根支撑柱底部的某块不起眼的“铁矾石”时——
那铁矾石内部蕴含的微量磁性矿物,竟对那被聚焦后的波动产生了反应,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的“铮”鸣!
有效!虽然只是内部微观结构的极微小变动,但确确实实产生了远程影响!
它找到了方法!虽然效率低下得令人发指,但这证明,通过合适的“介质”和精准的“频率”,它可以间接地、微弱地影响殿内的某些特定物体!
它不再局限于一块石头,开始疯狂地试验殿内所有可能作为“媒介”的物质,尝试不同的组合与频率。
它用孔雀石聚焦能量,去激发铁矾石的磁性; 它用一块内部有空腔的“响石”收集微弱声响,尝试共鸣; 它甚至引导一丝寒玉能量流过某条镶嵌在墙体内的金属矿脉,观察其导电性…
它像一个拥有了新玩具的孩子,又像一个发现了新定律的科学家,不知疲倦地探索着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奥秘。
在这疯狂的试验中,它对能量的操控力、对物质结构的理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提升着。那“格物之眼”也变得越发锐利,甚至偶尔能短暂地“预见”某种频率与某种材料结合后可能产生的效果。
它并不知道,它这无声的探索,正在将它那独特而纯净的灵辉波动,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不断“涂抹”和“烙印”在殿内这些作为媒介的石材、金属之上,使它们与它的共鸣越来越强。
量变,终于再次引发质变。
这一夜,它正尝试用一块巨大的“水晶盐岩”作为核心媒介(此石结构规则,易传导波动),将自身一股相对较强的灵辉波动,通过精心计算的角度,折射向殿内各处它认为可能产生反应的介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探测”。
就在这股加强的波动扫过殿顶某处、一块平时绝不起眼的、作为建筑结构填充物的“青灰板岩”时——
异变陡生!
那青灰板岩内部,某种极其特殊的、类似云母的薄层晶体结构,在这特定频率的灵辉波动刺激下,竟产生了强烈的“压电效应”!将机械性的波动转化为了极其微弱的电流!
而这股微弱电流,又恰好流经了板岩中一条天然形成的、极其细微的硫化金属矿脉!
一个极其简陋、完全天然偶发的、放大并转换能量的“电路”,在亿万分之一秒内形成!
一道比发丝还要纤细千万倍的、带着灵辉波动特性的微弱电流,瞬间沿着那条矿脉,窜出了青灰板岩,竟…竟直接连接到了深埋于墙体深处、用于加固宫墙的、一条手指粗细的生铁锔钉之上!
这铁锔钉深埋墙内,另一端则通向…殿外!
“嗤——”
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鲜明“灵辉”印记的能量波动,如同逃出牢笼的鸟儿,瞬间沿着这无意间形成的“天然电路”,穿透了厚重的宫墙,泄露到了殿外夜空之中!
虽然这股波动离开铁锔钉后,在空气中迅速衰减扩散,变得几乎无法探测。
但就在其泄露的一瞬间——
远处阁楼上,正熬夜观测东宫天象的钦天监官员,猛地看到罗盘上的指针疯狂地、毫无规律地乱转了一下!监测能量强度的玉符也骤然亮起一丝微光又迅速熄灭!
“咦?!”官员惊疑不定地记录下这转瞬即逝的异常,“亥时三刻,东宫禁地方向,有极其微弱之未知能量逸散,性质…似与以往‘太阴’之力迥异,然无法捕捉,疑为仪器误差?”
几乎在同一时间。
东宫偏殿百步外,一名正靠墙打盹的侍卫,猛地一个激灵惊醒!他仿佛感到身后的宫墙极其轻微地振动了一下,一股难以形容的、让他头皮微微发麻的感觉一闪而过!
“什么玩意儿?”他嘟囔着摸了摸墙壁,一切如常,只当是自己睡迷糊了。
而殿内,那一点灵识,在那能量泄露的刹那,也猛地感知到了一丝极其短暂的“通畅感”!仿佛一直堵塞的耳朵忽然通透了一下,听到了外界一丝极其模糊嘈杂的“噪音”!
虽然转瞬即逝,但那感觉真实不虚!
它成功了!虽然是无意的,但它确实将一丝波动,送出了这囚笼!
巨大的兴奋感还没来得及涌上心头,一股强烈的虚弱感和预警就骤然袭来!
刚才那一下,消耗了它积攒许久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它感觉到,那作为核心媒介的“水晶盐岩”,内部结构因为无法承受那突然加强的波动而出现了细微的裂痕!那条无意中形成的“天然电路”也瞬间过载崩毁,再也无法复制。
机会只有一次,代价巨大。
但它证明了可行性!
金石为媒,非人巧,乃天工偶得。 灵犀一念,破囚笼,虽微芒已现。
它缓缓收敛灵光,陷入沉寂以恢复消耗。但这一次的沉寂中,不再有以往的茫然与被动,而是充满了目的性与计划性。
它需要更强大的能量,需要更合适的媒介,需要更精准的控制。
它要再次,真正地,接触到那个广阔而鲜活的世界。
而它并不知道,那一丝微弱到几乎不存在的能量泄露,已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掀起波澜,却已引起了暗处观察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