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山的晨光刚穿透灵草圃的薄雾,议事坛广场上就传来阵阵欢笑声。地脉小卫士同盟的孩子们围坐在“守护树”旁,正七嘴八舌地给没去过西域的伙伴讲述绿洲的故事——王小树举着牧民送的聚灵草种子,兴奋地比划着灵草在沙漠里的长势;南疆的银饰女孩则拿出迷你预警铃,演示在绿洲监测时如何判断地脉状态,清脆的铃声在晨风中格外悦耳。
苏清寒与墨渊并肩走来时,林小满正捧着刚编撰完成的《小卫士交流记》样册迎上前:“长老,尊上!交流记已经整理好,里面收录了孩子们在西域、望礁村的守护故事,还有他们手绘的各地风景插画,每篇故事后面都附了小卫士们的感悟。”她翻开样册,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是王小树写的‘沙漠里的绿色希望’,他说看到自己的方法让沙漠变绿洲,才明白守护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墨渊接过样册,指尖拂过页面上的插画——画中绿洲旁的篝火旁,孩子们与牧民手拉手跳舞,画面充满暖意。“这些文字与图画,比任何典籍都更能传递守护的意义。”他抬头看向广场上的孩子们,“我们应该把交流记分享给修真界各地的私塾,让更多孩子看到这些故事,爱上守护事业。”苏清寒点头赞同,当即决定让护世盟弟子协助印刷,尽快将交流记分送到各地。
当日午后,护世盟收到一份特殊的传讯——来自修真界各地私塾的联合请求:希望护世盟能组织一次“小卫士巡回分享会”,让参与过实战任务的小卫士们,去各地讲述守护经历,教更多孩子制作监测工具、学习守护方法。传讯符上,密密麻麻盖着二十多个私塾的印章,足见大家的期待。
小卫士们得知消息后,立刻主动报名参加。王小树自告奋勇要讲高原与西域的故事,银饰女孩则想教更多孩子制作预警铃,“数据记录队”的孩子们还准备了监测表格模板,打算分享如何记录地脉数据。苏清寒看着孩子们积极的样子,笑着说:“这次分享会,你们是主角,我们会全力支持你们。”
分享会的第一站,选在了东南沿海的望礁村。飞舟抵达时,望礁村的村民与孩子们早已在码头等候,村口还挂着“欢迎小卫士回家”的彩色布条——上次小卫士们帮忙解决了灵蚝危机,村民们一直记挂着他们。分享会上,王小树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西域绿洲的故事,还展示了带来的聚灵草种子与海灵草样本,台下的孩子们听得入迷,不时举手提问。
银饰女孩则在台下摆起桌子,带着望礁村的孩子制作迷你预警铃。她耐心地教大家如何挑选竹片、穿灵蛊卵,还特意强调:“制作时要轻一点,灵蛊卵很脆弱,弄坏了就没法预警了。”孩子们学得认真,不一会儿,一只只小巧的预警铃就制作完成,铃声此起彼伏,如同欢快的乐曲。
“数据记录队”的孩子们则带着表格模板,教村民与孩子如何记录海水的灵气浓度、灵蚝的生长状态。他们还设计了简单的“地脉小日记”,让孩子们每天记录一个发现,比如“今天灵蚝壳更亮了”“海水比昨天清了一点”,培养大家的观察习惯。
离开望礁村前,村民们送给小卫士们一箱晒干的灵蚝与亲手缝制的布偶——布偶的样子正是小卫士们的形象,穿着护世盟的制服,举着预警铃,格外可爱。村老握着苏清寒的手,感激地说:“小英雄们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危机,还教会了孩子们守护的方法,这份情谊我们永远记着。”
接下来的一个月,小卫士们跟着飞舟走遍了修真界的主要地域:在西北高原,他们教私塾的孩子制作地脉感应木牌,一起巡查灵草生长情况;在南方雨林,他们分享望礁村的海水净化经验,帮助村民改善瘴气环境;在中部平原,他们组织“地脉小卫士选拔赛”,让孩子们比拼监测技能,选出最优秀的“小卫士代表”。
每到一处,小卫士们都收获满满。他们不仅教会了更多孩子守护方法,还收集到了新的守护经验——比如高原孩子发现的“灵草与雪水的关系”,雨林村民总结的“瘴气转化新技巧”,这些都被孩子们认真记录下来,计划带回两界山,补充到《小卫士实战手册》中。
分享会结束返回两界山时,已是深秋。广场上的“守护树”叶片虽有些泛黄,却结出了小小的果实。孩子们围在树下,兴奋地分享此次巡回的收获,还把收集到的新经验整理成报告,交给林小满。林小满看着厚厚的报告,笑着说:“你们带回的不仅是经验,更是来自各地的守护心意,这些都会成为未来守护事业的宝贵财富。”
当晚,护世盟的议事坛上,苏清寒与墨渊并肩站在窗前,手中捧着《小卫士交流记》与孩子们带回的报告。月光洒在书页上,照亮了孩子们稚嫩的字迹与插画。“你看,”苏清寒轻声说,“山海之间的童心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最强大的守护力量。这份力量,会开启守护事业的新篇章。”墨渊握紧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未来的修真界,会有更多孩子加入守护的队伍,用他们的智慧与热情,守护这片山河。只要这份童心不变,守护的故事就会永远流传,直到地脉永存,盛世无疆。”
月光洒在两界山,“守护树”的果实在夜色中泛着微光,守护灯的光芒与《小卫士交流记》的字迹交相辉映,诉说着一个关于童心、同心与未来守护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在修真界的每一个角落流传,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铭记,直到地脉永存,盛世无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