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沾在草叶上,陈默就带着二十名队员和俘虏来到了营地东边的空地——这里是新规划的粮食田,今天要完成最后10亩地的开垦。“大家加把劲,今天把地翻完,明天就能种冬小麦了。”陈默挥舞着锄头,率先挖了第一下,泥土翻起,露出湿润的土层。
队员们和俘虏们也纷纷拿起工具,锄头、铁锹一起上阵,空旷的土地上很快响起了“叮叮当当”的工具碰撞声和“呼呼”的喘气声。以前在农村种过地的老李,经验丰富,他教大家怎么翻地才能把土块敲碎,怎么规划行距才能方便后续浇水。“翻地要深,至少一尺,这样小麦的根才能扎得深,耐旱。”老李一边示范一边说,“行距留两尺,以后除草、施肥都方便。”
一名年轻的俘虏以前从没干过农活,挥了几下锄头就累得气喘吁吁。陈默走过去,教他正确的姿势:“别用胳膊使劲,要用腰的力气,这样才省力。”年轻俘虏试着调整姿势,果然轻松了不少:“谢谢陈队长,我以前在城里长大,从没种过地,以后还得多跟您和李叔学学。”陈默笑着说:“没关系,慢慢学,种庄稼也是门学问,学会了,以后咱们就能自己种粮食,不用总靠搜物资了。”
另一边,木工铺的进度也很快。陈峰带着十几名队员和俘虏,正在搭建新的木屋。一根根木头被锯成合适的长度,再用榫卯结构拼接起来,木屋的框架很快就立了起来。“今天要建5间木屋,争取明天就能封顶。”陈峰擦了擦汗,“现在营地人越来越多,多建一间木屋,大家就能少挤一点。”
负责递木头的俘虏老郑,以前是建筑工人,他看着木屋的框架,忍不住说道:“陈师傅,咱们可以在屋顶加一层茅草,这样冬天更暖和。”陈峰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等框架搭好,就派人去后山割茅草。对了,你以前盖过这种木屋吗?有没有什么好建议?”老郑想了想:“可以在墙壁中间夹一层干草,隔音又保暖,咱们现在有条件,应该把屋子盖得舒服点。”
陈峰立刻采纳了老郑的建议,让队员们在砌墙时夹上干草。“还是老郑有经验,这样盖出来的屋子,冬天肯定暖和。”陈峰夸赞道,“等这批木屋建好,我就推荐你当木工组的副组长,帮我一起管理。”老郑激动地说:“谢谢陈师傅,我一定好好干!”
中午吃饭时,王姐的副班提前做好了饭菜。馒头、野菜汤、炒白菜,虽然简单,却热气腾腾。队员们和俘虏们围坐在空地上,大口吃着饭,谈论着上午的进度。“粮食田今天就能翻完,明天种上小麦,明年春天就能收获了。”“木屋也快建好了,以后就能住上暖和的屋子,不用再挤帐篷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
下午,苏一和林薇来到粮食田查看进度。看到大片土地已经开垦完成,苏一满意地点头:“陈默,你们进度真快,这样咱们冬天就有足够的粮食了。对了,种子够不够?要是不够,我就派人去赵虎营地借点。”陈默放下锄头:“够了,之前搜物资的时候,找到了不少小麦种子,足够种30亩地了。等明年收获了,咱们再还赵虎营地一些。”
林薇则在旁边的空地上,规划着新的医疗帐篷区域:“这里离草药园近,方便取药,再建5顶医疗帐篷,就能满足大家的需求了。”她转头对陈默说:“明天我让治疗小队的人来帮忙搭帐篷,争取早点投入使用。”
傍晚时分,新的粮食田终于全部开垦完成。30亩地整整齐齐,像一块巨大的绿毯铺在营地东边。木工铺那边,5间木屋的框架也全部搭建完成,就等着明天封顶。陈默站在高处,看着营地的新变化——东边是整齐的粮食田,西边是成行的木屋,中间是忙碌的人们,一切都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