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然而在南京城内外,一场比春耕更为重要的“播种”正在紧张进行。历经司法、财政、军事、经济等各领域的激烈博弈后,林川等人愈发清晰地认识到,所有制度革新的最终落实与持续发展,都必须依赖于与之匹配的新型人才。旧有的科举取士与私塾教育,已远远无法满足一个迈向近代化帝国的庞大需求。

这一日,格物院议事厅内,一场关于教育体系顶层设计的会议正在举行。与会者除了林川、王贞仪、沈万三等人,还有来自皇家格物中学的优秀教师、通过新铨叙条例提拔的年轻官员代表,以及几位被特意邀请来的、在野却颇负声望的博学大儒。

王贞仪首先发言,她面前摊开着一份厚厚的《大明新学制纲要》草案:“诸位,格物中学之成效,已初步验证新学之可行。然一校之力,不过杯水车薪。欲使新学理念、实用技能遍布天下,惠及万民,必须建立一套自蒙学至高等学府,贯通一体之新式教育体系!”

她详细阐述草案核心:在全国各州县普遍设立“蒙学堂”,实行五年免费义务教育,教授基础识字、算术、自然常识与爱国道理;在府一级设立“中学堂”,分设“文理”(侧重经典与格物算学)与“实科”(侧重工农商医等实用技能)两类;在省城及南京、北京设立“高等专门学堂”及“大学”,进行深度专业研究。同时,保留并改革科举,将其与各级学堂毕业考试衔接,使科举成为选拔高级通才之途,而非唯一晋身之阶。

此议一出,那位被邀请来的白发大儒微微蹙眉,他姓陆,曾是国子监司业,以学问渊博、品行端方着称,虽不似周延儒般激烈反对新政,但对完全摒弃旧学亦持保留态度。

“王学士宏愿,老夫感佩。”陆老先生缓缓开口,“然则,蒙学便授格物算学,是否揠苗助长?且天下学子若皆趋‘实科’,何人传承圣贤之道?若使科举与学堂毕业相连,则贫寒子弟若无缘入学,岂非断绝其晋身之望?此非与朝廷‘广开才路’之本意相悖乎?”

他的疑问,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传统士大夫的担忧。他们并非全然反对新学,而是恐惧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失落,以及新的教育体系可能带来的社会阶层固化。

年轻官员顾炎成立刻反驳:“陆老先生,圣贤之道,在于经世致用,而非空谈!蒙学授以格物常识,正是开启民智,使其明晓万物之理,方能更好理解圣贤书中之‘道’!且新学制并非废弃经典,文理科中经典仍是主课,只是不再‘唯经是举’!至于贫寒子弟,草案中明确规定,各州县蒙学、中学皆设‘助学资金’,成绩优异者不仅免束修,尚有津贴!此正是为寒门大开方便之门!”

沈万三从经济角度补充:“陆老,以往读书,所费不赀,贫家确实难堪重负。如今朝廷兴办蒙学、中学,实则是将教育之资视为国家长远投资!多一个识文断字、通晓算学的百姓,便多一个能做工、能经商、能更好缴纳赋税的丁口!此于国于民,皆是有利无害之大业!”

林川见双方观点得以充分表达,便总结道:“陆老之忧,乃文化传承之忧,是仁者之忧;顾郎中之言,乃现实效用之辩;沈尚书之论,乃国家利益之算。三者并非截然对立。新学制之要义,在于‘兼容并蓄,固本开新’。”

他进一步阐释:“‘本’者,乃是我华夏数千年之文化精髓、道德人伦,此乃立国之魂,绝不能丢。故各级学堂,仍需尊孔读经,传授仁义礼智信。‘新’者,乃是格物之理、强国之术、富民之能,此乃强国之基,绝不能缺。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至于科举与学堂之衔接,”林川看向陆老先生,“可设‘同等学力’考试,未能入学者,若自学有成,亦可凭此考试获得参与科举之资格,确保道路不至完全堵塞。同时,大力兴办图书馆、阅报栏,使学问突破学堂围墙,惠及更多向学之人。”

林川的折中与宏大格局,逐渐说服了陆老先生,他抚须沉吟良久,终是微微颔首:“若果真能如林大人所言,既固文化之本,又开科技之新,兼济天下寒士,则此学制,或可一试。”

大的原则确定后,更为艰巨的任务接踵而至:师资从何而来?教材如何编纂?校舍如何解决?经费如何保障?

针对师资,决议一方面由格物院牵头,速成培养一批“蒙学师范生”与“中学专科师范生”;另一方面,广泛征召那些通晓新学或有一技之长的在野士人、退休官员、乃至技艺精湛的工匠、医师,经过培训后充任教师,并给予其“教谕”身份,地位等同官员。

教材编纂则由格物院、翰林院(邀请开明派翰林)及各方专家组成“教材编纂委员会”,尽快制定标准,编写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与中国文化特色的新式教材。

校舍则鼓励利用各地旧有书院、祠庙、官署闲置房产改建,同时号召士绅商贾捐资兴建,与“助学积分”挂钩。

经费则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关税收入、以及新设的“教育捐”(向年收入超过一定标准的工商业主征收)共同承担。

一系列周密而庞大的计划开始启动。无数指令从南京发出,如同春雨般洒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兴建学堂的工匠,编纂教材的学者,接受培训的准教师们……无数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始奔忙。

这已不仅仅是为新政培养执行者,更是在为整个华夏文明的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育才固本,其成效或许需要十年、二十年方能完全显现,但林川等人深知,这是所有制度复兴能否最终成功,大明能否真正浴火重生的根本所在。眼前的朝堂纷争、利益博弈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帝国命运的,是那些即将在新式学堂中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他们,将承载着“固本”与“开新”的双重使命,走向一个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三国之青龙镇世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敕封一品公侯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顶级杀手穿越古代,开局杀疯了宋韵流年李狗蛋异界升官记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带着DeepSeek闯大明资治通鉴白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