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章 党争漩涡,屏居青州(1107-1121)

崇宁元年(1102)的汴京,秋风裹挟着肃杀之气。李清照立在归来堂的窗前,望着庭中凋零的海棠,手中紧攥着刚送来的邸报——父亲李格非的名字赫然列在“元佑党籍”碑文拓本上。与此同时,公公赵挺之因依附蔡京,已升任尚书右丞,府上门庭若市。

“这便是官场。”赵明诚深夜归来,官袍上还带着议事堂的熏香气息,“岳父之事...我今日在朝堂上...”

“不必说了。”李清照转身从书匣中取出一卷诗稿,“我写了首《上枢密韩公诗》,明日便托人递进去。”

赵明诚展开诗稿,但见“何况人间父子情”一句如刀锋凌厉,惊得连忙掩卷:“清照!此举恐要惹祸上身!”

“父亲教导我读书明理,岂有见父蒙冤而缄默之理?”烛光下,她的眼神让赵明诚想起那些他们共同收藏的汉剑,宁折不弯。

这首诗最终在朝野间悄然流传。某日筵席上,蔡京举杯对赵挺之笑道:“令媳才情卓绝,可惜不识时务。”赵挺之归家后大发雷霆,赵明诚跪在厅前直至三更。李清照默默陪跪在侧,待众人散去,她轻抚丈夫膝上的淤青:“我连累你了。”赵明诚却握住她冰凉的手:“夫妻本是一体。”

这般如履薄冰的日子持续了五年。大观元年(1107)三月,赵挺之猝然病逝。棺椁尚未入土,蔡京便罗织罪名诬陷赵家“结党营私”。不过七日,罢黜的诏书便送到了赵府——赵明诚与兄长皆被削职,限期离京。

离京那日细雨迷蒙。李清照站在装满金石藏品的马车前,最后望了一眼归来堂的匾额。老仆匆匆跑来:“少夫人,书房里那箱拓片太重,马夫说需得舍弃些...”

“一本都不能少。”她解下头上的玉簪塞给老仆,“拿去打点,便是步行,也要把这些书带到青州。”

前往青州的路途漫长而艰难。在济水渡口,他们遇见了同样被贬出京的晁补之。老人望着车队里那些贴着封条的书箱,苦笑摇头:“明诚,这些金石如今是累赘了。”赵明诚尚未答话,李清照已掀开车帘:“叔父,这些不是累赘,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青州故宅坐落在云门山麓,虽不及汴京宅邸宏伟,却自有一种齐鲁大地的浑厚气度。李清照亲自督工修葺,将正堂题名为 “归来堂”,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意。又在东厢设“易安室”,取自《归去来兮辞》 “审容膝之易安”——虽方寸之地,亦可安顿身心。

屏居生活的第一年最为艰难。某日赵明诚从市集归来,见李清照正在院中晾晒受潮的碑帖。春阳透过海棠树枝,在她青布衣衫上洒下斑驳光影。他忽然想起汴京那些绫罗绸缎的日子,喉头有些发紧:“委屈你了。”

李清照举着拓片迎光审视: “何来委屈?你看这《乙瑛碑》的墨色,在青州的天光下反而更显沉郁。”

他们很快在清苦中寻得新的乐趣。每日晨起,夫妻二人便在归来堂整理藏品。李清照首创“以碑证史”之法,将金石铭文与史书互证。这日她校勘《后汉书·张衡传》,忽觉有异,立即从书堆中翻出《张平子碑》拓片。

“明诚你看!”她兴奋地指着碑文,“范晔记载张衡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但碑文明写着永和三年拜河间相,其间相差两年!”

赵明诚接过拓片反复核对,突然起身长揖:“吾得清照,犹刘向得班昭!这《金石录》该署我们二人之名才是!”

自此,《金石录》的编撰进入全新境界。李清照提出按年代编次,每件器物必附考释,并开创性地将青铜器铭文、碑刻、印玺等分类研究。某个雪夜,她为考证一枚“武城侯印”的真伪,竟彻夜查阅《史记》《汉书》等十余种典籍。赵明诚一觉醒来,见她仍在灯下疾书,宣纸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歇歇吧。”他为她披上棉袍,“这般拼命所为何来?”

李清照抬头微笑:“记得我们典衣市碑时说的么?这些金石会替我们说话,说给千百年后的人听。”

政和二年(1112)重阳节,赵明诚的旧友刘跂来访。见归来堂四壁皆书,厅堂正中悬挂着李清照手书的金石录三个大字,不由感叹:“旁人遭贬皆颓唐度日,你二人倒修成学术正果。”

宴饮间,李清照拿出新酿的菊花酒。酒过三巡,她忽然提议:“今日不妨效仿兰亭雅集,以为题联句如何?”

于是烛影摇红中,联句声伴着酒香飘出窗外:“金石录成天地老(明诚),文章写就鬼神愁(清照)...”

这般诗意岁月里,也藏着难以言说的遗憾。政和五年(1115)中秋,李清照在院中设宴,却见赵明诚对着圆月出神。她知他想起汴京的族人——这些年间,赵家兄弟陆续复起,唯独赵明诚始终未被起用。

“明日我们去访《郑文公碑》可好?”她轻声道,“听说碑在云峰山崖,需攀援而上。”

赵明诚眼睛顿时亮了:“正好验证《齐乘》所载!”

这次探险成为他们屏居生涯的壮举。李清照穿着麻鞋,与樵夫一同攀上峭壁,亲手拓下摩崖石刻。归途遇雨,二人躲在岩洞中,她摸出随身携带的笔记:“今日见碑文沐浴教泽四字,笔法竟与《瘗鹤铭》相通...”

十四载春秋在青纸黄卷间流淌。宣和三年(1121),当复官的诏书送到青州时,赵明诚正在校对《金石录》最后一卷。信使催促即刻启程,他却坚持要完成校勘。夜深人静时,他忽然搁笔: “清照,这些年若没有你...”

李清照将新沏的茶推到他面前: “没有这些岁月,又何来《金石录》?”

临行前夜,他们漫步归来堂。满院书香中,李清照忽然吟道: “十四年来屏居梦,八千卷里金石声。”赵明诚接道:“他年若问青州事,墨痕犹带薜荔清。”——薜荔是青州山间常见的藤蔓,这些年间常被李清照夹在书页中作签。

马车驶离青州那日,李清照特意带上一盆青州土栽种的海棠。车轮碾过官道,她回头望去,但见云门山雾霭缭绕,恍如他们初来时那般宁静。这十四载屏居生涯,看似是政治漩涡中的退避,却意外成就了中国金石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那些在青灯黄卷间校勘出的文字,将比任何官爵更恒久地流传于世——正如她在《金石录后序》中写的: “岂人性之所着,死生不能忘之欤?”

而历史的洪流正在前方涌动。当他们重返汴京时,谁也不会想到,更大的动荡正在北方酝酿。此刻,马车里的夫妻二人还在争论着《金石录》中某个青铜鼎的断代问题,仿佛世间最紧要的,莫过于此。

趣趣阁推荐阅读:武炼巅峰百炼飞升录带着农场混异界唐朝好地主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邪王追妻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天唐锦绣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我在大唐卖烧烤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荒年怀孕被休,我回娘家赚疯了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神级火爆兵王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逍遥小憨婿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清隐龙从黑夜中杀出一条路重生之战神吕布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武道至尊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神三群聊:三国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唐再起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穿成山里汉的小医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龙魂兵王铁十字从李元芳开始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华兴传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诡三国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地中海霸主之路花豹突击队奋斗在沙俄战国称雄资本大唐邪龙狂兵穿越之直播大唐大唐嫡长孙!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最强之军火商人大文豪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爱妃好甜邪帝宠上天
趣趣阁搜藏榜:
趣趣阁最新小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三国之青龙镇世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敕封一品公侯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考古学家在秦朝宋韵流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资治通鉴白话版大秦风骨:王翦传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