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均平二十五年三月初三,京北府的春风带着永定河的潮气,漫过全国议事会事务院的青砖灰瓦。檐角的铜铃被风拂得轻响,细碎的铃声里裹着槐花香,把反腐公审后残留的肃穆涤荡得温润起来——今日是朱静雯大婚的日子,可宫墙内外没有往年皇家婚礼的鎏金红绸,只有百姓们自发从城郊采来的迎春花,沿着宫墙根摆了足有半里地,鹅黄的花瓣沾着晨露,像被春风撒了一地的星星。

我站在议事院的回廊下,看着政务后勤的工作人员正踩着木梯,把工农代表送来的红布挂在正堂门楣上。那红布是京北市纺织厂的女工们连夜织就的,经纬里还带着棉线的温热,上面用青线绣着“民为邦本”四个小字,针脚细密得像在诉说心事,代替了往年皇家婚礼必绣的龙凤呈祥。风过处,红布轻轻扬起,青线的字迹在阳光下微微发亮,像在和远处纺织厂的烟囱遥遥呼应。

“姑母,您看这样行吗?”朱静雯从回廊那头走来,身上穿的不是皇家礼服,而是一身月白色的常服,领口绣着朵小小的迎春花,是她自己用空闲时间绣的。她手里捏着张泛黄的草纸,上面是用铅笔写的婚礼流程单,边角被手指捻得有些发卷,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我和子墨昨晚又对了一遍流程,他说‘别搞那些虚礼,百姓能看懂的才是好婚礼’。我们约好了,不收任何礼金,百姓们送的花和这匹红布,就是最好的贺礼。”

她口中的“子墨”,是林州府石桥镇的一名乡村教师,姓林,名子墨。我见过他三次,第一次是在林州考察乡村教育时,他正蹲在泥地里,给几个留守儿童修断了腿的课桌,手上沾着木屑,额角渗着汗,却笑着说“木头得用胶黏牢,孩子的心也得用实在事焐热”;第二次是在南河省救灾时,他带着学生们给灾区送自制的棉衣,棉衣里塞的是旧棉絮,却针脚密实,他说“旧棉絮暖身,真心才能暖心”;第三次是他来京北汇报乡村教育情况,穿的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袖口磨出了毛边,手里攥着的教案本却写得密密麻麻,记着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学习进度,甚至还有“狗蛋怕黑,晚自习后要送他回家”“丫蛋娘病了,需补课”这样的琐碎。

这样的人,放在十年前的大明,绝不可能走进皇家的门。可朱静雯上个月在议事会上宣布婚讯时,工农代表们的掌声震得议事厅的木梁都在颤——石洼村的乡老王伯说“这样的孩子当男皇后,我们放心”;京北市的铁匠张师傅说“他手上的茧子比我的还厚,是干实事的人”;南河省的茶农李大姐说“他给孩子缝棉衣时的样子,比那些穿锦缎的看着亲”。民心如秤,轻重自明。

“子墨说得对,婚礼本就该让百姓看懂、觉得亲。”我接过流程单,上面的字迹工整又带着几分拘谨,显然是子墨写的:“辰时:工农代表布置礼堂;巳时:新人与百姓代表座谈;午时:婚礼仪式(百姓代表证婚、工农代表致辞、集体宣誓);未时:百姓喜宴。”没有“纳征”“亲迎”这些繁琐的古礼,每一项都透着“和百姓一起过”的实在。我指着“百姓代表座谈”那行字笑:“这个好,让子墨多听听百姓的心里话,以后当男皇后,心里更有数。”

朱静雯的脸颊更红了,她指尖在“集体宣誓”那行字上轻轻点了点:“子墨说,宣誓时要对着工农代表和议事代表,还要把誓词写在红布背面,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拟的誓词我带来了,您帮看看。”她从袖中掏出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朱静雯、林子墨,愿以夫妻之约,守百姓之盼,兴民生之业,节皇家之费,做人民公仆,永不相负。”字迹力透纸背,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像怕写得太严肃。

“写得好。”我把纸条还给她,“没有‘皇家威仪’,只有‘百姓之盼’,这才是我们要的皇家。”正说着,回廊那头传来拐杖点地的轻响,太皇太后常静徽穿着件藏青色的常服,鬓角插着支素银簪子,簪子上的小珠子随着脚步轻轻摇晃,身后跟着她的生活服务人员,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晒干的槐花。

“静雯这孩子,真是随了你当年的性子。”常静徽走到近前,笑着拍了拍朱静雯的手,目光落在门楣上的红布上,“这布绣得实在,比当年你大婚时那些金线绣的龙凤看着暖。”她转向我,眼中带着回忆的柔光,“想当年你当女帝时,选的驸马虽不是勋贵世家,可也是书香门第的文官,那时我还念叨‘皇家婚事,总得有几分体面’;如今静雯更彻底,找了个乡村教师当男皇后,这在本朝推行新政以来,可是头一遭。”

我望着远处永定河的波光,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的婚礼。那时虽已推行简朴之风,却还是按旧例收了些官员的礼金——有巡抚送的玉如意,有尚书送的锦缎,堆在库房里像座小山。直到后来去关街村调研,看到村民王二柱为了给女儿凑学费,把家里唯一的老母鸡卖了,攥着皱巴巴的铜钱在学堂门口徘徊,我才突然明白:皇家的一丝铺张,可能就是百姓的一顿饭;库房里的玉如意,不如百姓碗里的热粥实在。

“体面不在身份里,在民心眼里。”我接过常静徽递来的槐花,晒干的花瓣带着清甜的香气,“当年你姐夫总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可我们俩的‘同心’,不是风花雪月,是一起跑灾区、查贪腐、改制度。他忙政务时,我在乡下调研;我熬夜改法案时,他给我热粥。孩子出生那年,我在南河省抗洪,是他抱着刚满月的孩子守在指挥部外,说‘你护百姓,我护你和孩子’。日子久了才知道,能一起为百姓做事,比什么门当户对都金贵。”

常静徽叹了口气,用拐杖轻轻敲了敲地面:“是啊,当年我总担心你嫁得‘不够体面’,后来看到你们夫妻踩着泥水路去灾区,捧着百姓的账本熬夜算,才明白皇家的体面从不在金银里,在百姓的口碑里。”她看向朱静雯,眼里的笑意浓了几分,“子墨那孩子我见过,上次去林州考察乡村教育,他正带着学生在山上种核桃树,说‘等树结果了,卖了钱给孩子们买新书’。手上磨起了泡,脸上沾着泥,却笑得比谁都亮——这样的孩子,心里装着百姓,比那些只会在朝堂上空谈‘民生’的权贵强百倍。”

朱静雯的指尖在流程单上轻轻摩挲,声音低了些却很坚定:“子墨说,他当了男皇后,不领皇家的俸禄,还回石桥镇教书,只是课余帮我整理民生民情记录。他说‘皇家的位置是百姓给的,得替百姓看着,不能占着位置不干事’。前几天他还把自己的教案本抄了份副本,说‘这是我给百姓的承诺,也是给你的聘礼’。”

这话让我想起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里的话:“国家公职人员应是人民的公仆,而非特权阶层。”朱静雯和子墨的选择,正是对这句话最生动的诠释——他们把皇家的婚姻,变成了与百姓的约定;把婚礼的仪式,变成了为民服务的誓言。

“婚礼让祖奶奶主持,你们觉得如何?”我转向常静徽,指的是祖皇太后马秀英。老人家今年已经九十二岁高龄,头发早已全白,却梳得整整齐齐,用根乌木簪子挽着;脸上的皱纹像老树的年轮,却总是带着笑意,眼神清亮得像能看透人心。她身子骨还算硬朗,每天清晨都要在宫里的小菜园里忙活,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说“皇家的地也该产粮,不能光种草”。当年我推行民选制度时,有老臣反对说“不合旧制”,是马秀英拄着拐杖走到朝堂中央,把《大明国宪典》拍在案上:“宪典第一条就说‘民为邦本’,旧制里最该守的是民心!”

常静徽却微微皱了眉,用拐杖轻轻碰了碰我的袖口:“祖妈已经九十二了,从早忙到晚,哪能再让她操劳?不如找议事会的工农代表主持,他们最懂百姓心思,也合你们‘接地气’的心思。”

“我觉得祖奶奶主持最好。”朱静雯突然抬起头,眼里闪着光,像有星星落在里面,“上次我去给祖奶奶请安,她正给小菜园的西红柿搭架子,手指有些抖,却非要自己绑绳,说‘多活动活动,才能看着百姓过好日子’。她说‘当年打天下时,百姓的婚礼就图个真心实意,皇家更该学这个’。她懂简朴,也懂民心,由她主持,百姓们才觉得这婚礼真的和他们有关,不是皇家自己的热闹。”

正说着,政务后勤的工作人员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个用蓝布包着的东西:“议事长,女帝陛下,祖皇太后到偏厅了,让把这个先送来。”打开蓝布,里面是个粗陶罐子,罐口用棉纸封着,飘出淡淡的茶香。工作人员解释:“太后娘娘说,这是南河省灾区百姓托乡老王伯捎来的新茶,今年开春刚采的,让婚礼上就用这个待客,她还说‘这茶比龙团凤饼亲’。”

我们赶到偏厅时,马秀英正坐在铺着棉垫的竹椅上,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袖口挽着,露出胳膊上淡淡的老年斑。她面前的木桌上摆着个粗瓷碗,碗里盛着刚泡的新茶,茶汤清澈,飘着淡淡的绿意。乡老王伯坐在她对面的小马扎上,手里捏着个布包,正打开给她看:“太后娘娘您瞧,这是西乡村张奶奶做的茶糕,用的是去年补种的新茶,老人家凌晨三点就起来蒸,说‘女帝大婚,得让新人尝尝百姓的甜’。”

马秀英伸出手,手指确实有些抖,却稳稳地拿起一块茶糕,放在鼻尖闻了闻,眼里的笑意像水波一样漾开:“这茶糕有茶的清苦,也有米的清甜,就像为民做事的滋味——苦在当下,甜在以后。”她转向我们,把茶糕递过来,“你们尝尝,张奶奶的手艺好,去年西乡村遭灾时,她带着妇女们做茶糕换粮食,救了不少人。我记得那会儿她哭着说‘茶苗死了,以后没茶糕了’,现在这不又有了?民心啊,就是这样,你对它真,它就给你甜。”

我咬了口茶糕,茶香混着米香在舌尖散开,确实带着淡淡的清甜。朱静雯也尝了一块,眼眶微微发红:“是啊,去年查贪腐案时,张奶奶还抱着枯死的茶苗哭,现在不仅有新茶,还有茶糕,真好。”

王伯笑得满脸褶子,眼角的皱纹里都沾着笑意:“可不是嘛!去年追缴的赃款补下去,补种的茶苗活了大半,今年开春采了新茶,张奶奶第一个就说要给女帝做茶糕。我们工农代表都商量好了,每人带一道家乡菜来赴宴,西乡村的茶糕、南河省的糙米饭、欧东省的米粉、洛阳的豆腐脑……都是百姓的心意,不花公家一分钱。”他说着从布包里掏出个账本,“这是大家凑的菜名,我都记着呢,保证不重样。”

马秀英拍着王伯的手,手上的老茧蹭着布包沙沙响:“这才对嘛!皇家的婚礼,本就该是百姓的喜事。我九十二岁了,见过的皇家婚礼多了,以前那些鎏金铺银的,看着热闹,百姓却隔着老远,心里不亲。现在这样多好,百姓带着菜来,新人捧着心待,这才是‘皇家’该有的样子。”她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枚铜制的同心结,铜面被摩挲得发亮,边缘都有些磨损了。

“这是我年轻时攒钱打的,陪了我快七十年了。”马秀英把同心结递给朱静雯,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纹路,“当年我嫁过来时,条件苦,就这枚同心结当嫁妆。你爷爷总说‘同心才能同力,对百姓也一样’。他为百姓奔波,我在家管好后方,不铺张、不贪享,心里才踏实。现在把它给你们,记住夫妻同心,更要与百姓同心。”

朱静雯接过同心结,铜面的温度传到掌心,她的眼眶红了:“祖母放心,我和子墨一定记住,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与民同心,家国安宁。”

巳时过半,百姓代表们陆续赶到议事院。西乡村的张奶奶被儿子扶着,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是刚蒸好的茶糕,热气腾腾的;她头发白了大半,却精神矍铄,见到朱静雯就拉着她的手:“女帝啊,尝尝奶奶的茶糕,这茶是新采的,甜着呢!”欧东省的李大哥扛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新磨的米粉,说是“让新人尝尝咱灾区的新收成,去年的罂粟田都改成稻田了,这米粉香得很”;洛阳的文物修复师陈先生带来了亲手雕的木梳,梳齿上刻着“为民”二字,“这木头是修复白马寺时剩下的边角料,不金贵,却实在”;京北市的铁匠张师傅提着个铁盒,打开一看,是两把锄头,“给新人当贺礼,提醒他们‘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百姓的日子得靠一锄头一锄头刨出来”。

子墨也到了,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胸前别着朵百姓送的迎春花,站在礼堂门口迎接大家。看到张奶奶,他赶紧迎上去:“张奶奶您慢点,我扶您。”看到李大哥扛着米粉,他伸手就接:“李大哥我来,您歇着。”百姓们围着他问长问短,他都笑着一一回答,说起乡村教育的事,眼里的光比胸前的花还亮。

“子墨老师,我们村的小学啥时候能盖新教室啊?”一个虎头虎脑的孩子问。子墨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快了,我和女帝姐姐正盯着呢,今年秋天保证让你们坐在新教室里读书。”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拉着他的手往礼堂里跑。

朱静雯走到他身边,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过多的言语,却像有暖流在空气中流动。子墨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几本教案:“这是我整理的乡村教育问题记录,有二十三条建议,你看看能不能纳入民生规划。比如山区学校缺老师,能不能搞个‘轮岗支教’;留守儿童放学后没人管,能不能建‘夕阳课堂’,让村里的老人帮忙照看。”朱静雯也掏出个本子:“这是我汇总的山区学校缺口清单,正好和你的建议对上了,以后我们一起落实。你看,石桥镇缺三间教室,下周就拨款;林州缺五位老师,议事会已经在招人了。”

午时,婚礼在议事院的小礼堂正式开始。没有红毯铺地,工农代表们用野花铺成的小径从门口一直延伸到礼台,野菊、蒲公英、二月兰挤在一起,风过处摇摇晃晃,像在给新人鞠躬;没有鼓乐喧天,京北市小学的孩子们排着队站在两侧,唱着新编的《民生谣》,歌声清脆得像山涧的泉水:“春风吹,花儿笑,百姓的日子节节高;官爱民,民拥官,同心协力建家园……”

礼台正上方挂着那匹“民为邦本”的红布,下面摆着两张铺着棉垫的竹椅,是给证婚人马秀英和主婚人王伯坐的。工农代表、议事代表、科研人员们坐在堂下的长凳上,每个人手里都捧着杯南河省的新茶,茶香混着花香,在空气里弥漫成温暖的味道。墙上还贴着子墨写的誓词,用毛笔写在宣纸上,字迹工整有力:“守百姓之盼,兴民生之业……”

“请新人上台!”随着王伯的高声宣布,朱静雯和子墨并肩走上礼台。朱静雯换了身浅红色的常服,领口的迎春花更艳了;子墨的蓝布长衫洗得笔挺,胸前的迎春花沾着晨露。走到礼台中央,子墨的手心微微出汗,他悄悄捏了捏朱静雯的手,朱静雯回握了一下,两人相视一笑,紧张都消散了。

马秀英被扶着站起来,她确实有些累,却腰杆挺得笔直,举起那枚铜同心结:“今日,我以祖皇太后的身份,更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为这对新人证婚。我活了九十二岁,见过兵荒马乱,也见过百姓安乐,最明白一个理:皇家的根,扎在百姓地里;皇家的日子,甜在百姓心里。”她的声音虽有些苍老,却字字清晰,传遍整个礼堂,“朱静雯,你是大明的女帝,更是百姓的公仆,你愿不愿意和子墨一起,守着百姓的期盼,把日子过成百姓的好日子?”

“我愿意!”朱静雯的声音清亮,带着坚定的力量,“我愿意和子墨一起,走遍大明的每一寸土地,听百姓的心里话,办百姓的实在事。我保证,让每个孩子有书读,每个家庭有饭吃,每个老人有依靠;让贪官无处藏,让公道处处在;让马克思说的‘人民当家作主’,在大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林子墨,你是乡村教师,以后也是百姓的男皇后。”马秀英转向子墨,目光温和却郑重,“你愿不愿意和静雯一起,捧着百姓的信任,把皇家的位置坐成百姓的依靠?”

子墨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的工农代表——张奶奶正对着他笑,李大哥竖起了大拇指,张师傅把锄头举得高高的;他又看向朱静雯,那里有信任,有期盼,更有共同的信念。他的声音虽有些哽咽,却字字清晰:“我愿意!我用十年教书匠的良心保证,永远和静雯一起,不贪享、不偷懒。我会继续教我的书,把百姓的孩子教成有良心、有本事的人;我会帮静雯记好民生账,哪里缺桥、哪里缺老师,一笔一笔都记清;我会记住,我是百姓选的男皇后,我的位置在讲台旁,在田埂上,在百姓心里!”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百姓们把手里的野花抛向空中,花瓣像星星一样落在朱静雯和子墨的肩头。人民监督协会的张师傅高喊:“皇帝大婚,百姓开心!”全场跟着喊起来,声音震得檐角的风铃都在欢唱,和孩子们的《民生谣》融在一起,像一首写给民心的歌。

王伯站起来,手里捧着红布背面的誓词,大声念道:“请新人宣誓!”朱静雯和子墨并肩站好,举起右手,跟着王伯念:“我朱静雯、林子墨,愿以夫妻之约,守百姓之盼,兴民生之业,节皇家之费,做人民公仆,永不相负!”誓词声落,马秀英把同心结系在两人手上,铜面在阳光下发亮,像一颗跳动的民心。

婚礼后的“喜宴”摆在议事院的食堂,长条木桌上摆满了百姓带来的家常菜:西乡村的茶糕冒着热气,南河省的糙米饭蒸得颗粒分明,欧东省的米粉拌着香椿芽,洛阳的豆腐脑撒着香菜……没有山珍海味,却摆了满满当当十桌,每道菜旁都放着个小牌子,写着“西乡村张奶奶敬上”“欧东省李大哥赠”,字歪歪扭扭,却透着最实在的心意。

马秀英被扶到主桌,面前摆着碗糙米饭和一小碟咸菜,是她自己要求的。她端起碗,和王伯碰了碰:“你看这饭,糙是糙了点,可踏实,就像咱们现在的日子,没有铺张,却处处是民心。我九十二岁了,就盼着这样的日子能长久,盼着皇家和百姓能永远像一家人。”

王伯也端起碗,眼里闪着光:“太后娘娘放心,百姓心里都亮堂着呢!谁对咱好,谁为咱做事,咱都记着。就像这茶糕,甜到心里了。”

常静徽给我夹了块茶糕:“你当年总说忙得没时间陪姐夫,现在看静雯和子墨这样,是不是想起自己的日子了?”我咬了口茶糕,清甜里带着茶的苦涩,像极了为民做事的滋味。“是啊,当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跑灾区、改法案,和你姐夫聚少离多。可现在看静雯和子墨,突然明白,夫妻一起为一件事忙活,哪怕聚少离多,心也是齐的。”我看向不远处正和孩子们说话的朱静雯和子墨,他们正教孩子们认同心结上的字,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们身上,温暖得像春天的风。

子墨正教一个孩子写“民”字,握着孩子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你看这‘民’字,像不像一个人站得笔直?百姓就得站直了,皇家就得弯腰听。”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起来。朱静雯笑着看着他们,手里还拿着子墨的教案,在上面圈画着什么。

傍晚,送马秀英回去时,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老人家握着我的手,掌心暖暖的:“韵澜啊,你和静雯做的这些,不是改了皇家的规矩,是把皇家放回了百姓中间。马克思说‘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婚礼就是最好的证明——主人开心了,家才能安稳。我九十二岁了,看不到太远的将来,但我知道,只要皇家和百姓一条心,这大明的日子,就会像这茶糕一样,越来越甜。”

我望着天边的晚霞,议事院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和百姓家的灯火连成一片,像撒在大地上的星辰。朱静雯和子墨并肩走在花径上,子墨正给她讲乡村孩子们的趣事:“有个孩子说长大了要当监察官,说要像议事长您一样,把贪官都抓起来。”朱静雯的笑声被风吹得很远,清脆得像风铃。

我知道,这场简朴的婚礼,没有龙凤呈祥的铺张,却有着民心所向的重量;这对新人的承诺,没有金玉盟誓的华丽,却有着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真谛。九十二岁的马秀英说得对,民心是根,同心是甜,只要皇家和百姓永远站在一起,这用马克思主义改变的大明,就会永远生长出公平、正义与温暖。

夜风里,孩子们的《民生谣》还在轻轻回荡:“官是百姓官,家是百姓家,同心同力种庄稼,日子甜如花……”这歌声里,有新的夫妻情分,有老的家国期盼,更有一个崭新大明最踏实、最温暖的未来。

趣趣阁推荐阅读:嫡女谋之盛世凰宠传道达人张道林国民老公带回家:偷吻55次武神主宰重生白手起家韩三千苏迎夏张逸风姜凤家族禁令韩三千苏迎夏蜜爱傻妃女神的上门豪婿赵旭李晴晴豪门宠婚:酷总裁的新欢真龙赘婿韩三千苏迎夏快穿之前任攻略计划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1913新军阀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叶青肖莹忆天眼机智笨探炎武战神清穿之十福晋她又忽悠人混血王子的蝙蝠玩偶玄天龙尊内网游之剑走偏锋山城风乍起冷漠无情,开局拔刀逼千金结婚林海柳馨月闪婚后左医生他掉马了冷艳总裁的贴身狂兵秦风李秋雪快穿:大神总想和球球崽崽贴贴空间之超级农富妻吾为元始大天尊七零军婚,团宠胖妻好孕连连白月光前妻重生后,逆天医术杀疯太上武神诀棺妻美人杀怪就升级,废材女竟是满级大佬地府禁忌:从被重金求子开始厉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苟在根据地夫人藏起孕肚逃跑,靳总全球疯找一见钟情的叶先生柳萱岳风清宫熹妃传神算风水师灵魂实录老公狠坏,狠强势!幸福系统化仙穿越痴傻女,相公竟是幕后大佬大魔头从今天起是球王
趣趣阁搜藏榜:四合院:开局设计坑贾家阴棒梗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快穿喜当妈后,炮灰她总遇病娇!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海贼王之我是革命军携空间三系统重生八零后逆袭人生玄学大佬下山后,真千金惊艳全球我捡到了一只水手服幽灵四合院,满院都是我下的崽明月清风两相宜手握剧本我怕谁执念深深宿主她又在生子小世界里捡对象某美漫的超级进化五十五,向春行从汉末开始的封神之旅乱杀:你跟我一魔术师玩牌?断亲后,乱世囤粮养成皇级军队霍先生,这次真有了!诉云人非晓星稀主神腿长腰窄还风骚,乖,别太野树洞自救指南王爷,失踪的小郡主在乡下种田呢一吻成婚:抱得甜妻归位面祭坛真假千金之当大小姐还是有难度神凰赋觉醒骷髅从泰拉瑞亚开始闯荡万界敢提分手试试相见欢:不负相思意春庭恨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当个俗人诡语神探霍格沃兹之非典型斯莱特林重生异世界之去尼玛的奴隶海贼之开局我家没了玄灵道圣宝可梦:我的精灵降维打击爱恨三界间聂先生攻婚日常快穿:你让一个厨子拯救世界一千零一个诡异夜天降孕妻,老公你别跑呀!来自旧时光凹凸世界之坠落黎明我的绝美鬼夫快穿:怎么办,男主又又又吃醋了?平明拂剑任我去
趣趣阁最新小说:觉醒神血后,美男们跪求和我生崽探梦缘我穿越在温州野火撩不够零号档案:进化失控by智源被全家背叛,我盯上了竹马的叔穿越斗罗但我有直播系统!发癫整顿职场后,公司老板爱上我心声被读,全家追着宠!万法炼神塔偶像小姐忍不住靠近多次元融合后的修仙奇闻趣事录出狱后,她成为权臣表哥的报应穿书七零:白捡的空间就是香仗剑御江湖崩坏:我重走磁场强者之路长生:打铁证道原神:向芙宁娜女士敬礼,忠诚!亲手养大的玫瑰送人了天纹地相劫闪婚冷面兵王:老婆竟是玄学大佬杀穿妖魔乱世,从通幽血鹤开始!规则怪谈:我的天赋能看穿规则青史素心:帝王枕上月隐藏SSS级的我被迫海王天降福星,荒年带领全家逆风翻盘王妃为他踏府而来修仙,我的师娘们太主动了圣经21世纪GQ版赛博:反派女高,在线被通缉总裁的契约娇妻,她又A又飒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我不想当鹊桥我,天道,开局被自己坑了十八岁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都流放了,我搬空钱财不过份吧?系统逼我虐徒:但徒弟他脑补过度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香江枭雄:从武行替身到世界首富魂穿后闺蜜竟然是皇帝!绑定沙雕系统,我被迫攻略女总裁昨夜晨曦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双重生,虐渣夫夫闯荡修真界盛唐探案录鬼灭:雪至和病娇共感后,姐姐再弄我一次魔帝归来,世界震颤朱砂痣成了心头刀凡人踏天之欲与天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