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00章:归庐坐诊,医经初验

晨曦微露,薄雾还未散尽,有熊部落的医庐前已排起了长队。木质的门楣上挂着一块新刻的木牌,上面是轩辕亲手写的“医庐”二字,笔锋沉稳,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今日是轩辕从岐伯处学成归来后正式坐诊的第一天,部落里的人早早就来了,有的是受病痛折磨许久的患者,有的是想来看看这位年轻医者究竟有何能耐,还有些是曾受过轩辕恩惠的族人,特意来帮忙张罗。

轩辕身着素色麻布长袍,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他刚将医庐内的物件归置妥当:几张简陋的木床靠墙摆放,上面铺着干净的干草;墙角的架子上整齐码放着数十个陶罐,里面装着他从各地采集、炮制好的草药;最显眼的是桌案上摊开的一卷竹简,正是《黄帝内经》的手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不少地方贴着增补的小竹片。

“先生,人都差不多到齐了,您看可以开始了吗?”大弟子伯益轻声问道。伯益是轩辕离开部落前收下的第一个弟子,聪慧勤勉,这几年在部落里也跟着老医者学了些基础,此刻正捧着一个陶罐,里面是刚熬好的草药水,准备给候诊的人解渴。

轩辕点点头,目光扫过门外的人群,只见一张张脸上既有期待,也有不安。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各位乡亲,今日起,我便在这医庐为大家诊治。医者仁心,不分亲疏,只要相信我,我定当尽力。”

话音刚落,人群里便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随即有人带头应和:“轩辕先生是咱们部落出来的好孩子,肯定信得过!”“我家那口子咳嗽了半个月,求神拜佛都没用,就等先生您回来呢!”

轩辕微微一笑,示意伯益先请第一位患者进来。

第一个走进医庐的是个约莫五十岁的老者,佝偻着背,双手紧紧捂着胸口,每走一步都要停下来喘口气,脸色苍白得像宣纸,嘴唇却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他刚一坐下,就忍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得腰都弯成了虾米,好半天才缓过劲来,虚弱地说:“先生,我这病……咳咳……快把我折磨死了。”

伯益赶紧递过一碗温水,老者喝了两口,才慢慢平复下来。轩辕上前一步,先是仔细观察老者的神色,见他眼睑浮肿,眼窝深陷,便轻声问道:“老人家,您这病多久了?除了咳嗽,还有别的症状吗?”

老者叹了口气:“快三个月了,起初就是觉得冷,浑身没力气,后来就开始咳嗽,越咳越厉害,晚上根本睡不着。吃了不少草药,也请巫祝跳了舞,都不管用。”他说着,又忍不住咳了几声,声音嘶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轩辕伸出手,轻轻按在老者的手腕上。他的手指温暖而有力,指尖搭在寸、关、尺三个部位,凝神感受着脉象的跳动。片刻后,他又让老者张开嘴,看了看舌苔——舌质淡白,苔薄而润。

“您这是风寒入体,迁延日久,损伤了阳气。”轩辕沉吟道,“《黄帝内经》有云:‘阴盛则寒,阳盛则热。’您这便是阴寒过盛,阳气受损,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肺失宣降,才会咳嗽不止,畏寒乏力。”

老者听得一脸茫然,显然没听懂这些医理。轩辕便换了个通俗的说法:“简单说,就是您体内的‘寒气’太多,‘热气’不够了,就像冬天里没有柴火的屋子,又冷又潮。我给您用些能生‘热气’的药,把寒气赶出去,病自然就好了。”

老者这才点点头,眼里露出一丝希望:“那……先生要用什么药?”

轩辕走到药架前,从中取出一个陶罐,里面装着切成薄片的桂枝,一股辛香的气味立刻弥漫开来。“这是桂枝,性温,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能驱散寒气。”他又取了些炙甘草、生姜和大枣,“甘草能调和诸药,生姜、大枣可以补脾胃,让身体有气力对抗病邪。”

他一边说,一边将药材按比例称好,递给伯益:“去,按这个方子,用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记得嘱咐老人家,服药后盖上被子微微出汗,不可大汗淋漓,以免伤了正气。”

伯益应声而去,老者被扶到里间的木床上休息,脸上的愁苦似乎淡了些。

第二个患者是个年轻女子,约莫二十出头,面色潮红,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手里拿着一把蒲扇,不停地扇着,却还是喊热。“先生,我这热邪太厉害了,白天还好些,一到晚上就烧得睡不着,口干舌燥,想喝凉水,喝多少都不解渴。”她说话时声音急促,呼吸也有些粗重。

轩辕依旧先望诊,见她舌红苔黄,再切脉,脉象浮数而有力。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除了发热、口渴,还有别的症状吗?比如咳嗽、咽痛?”

女子摇摇头:“没有,就是热,心里像揣着个火球似的。”

“这是阳热亢盛之证。”轩辕指着《黄帝内经》手稿上的一段话说,“你看这里写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你体内阳气过盛,就像夏天的太阳太烈,草木都要枯槁了,得用寒凉的药来平衡。”

他转身从药架上取下一块白色的矿石,正是石膏,又取了些知母、粳米和甘草。“石膏性寒,清热泻火的力道最强,就像一场及时雨,能浇灭体内的旺火;知母苦寒,既能清热,又能滋阴,免得火邪伤了津液;粳米和甘草养胃,让药性不至于太过猛烈。”

他将药材配好,对女子说:“这方子叫白虎汤,你回去后用水煮,煮好后分两次喝,喝完后热就该退了。记住,服药期间别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多喝些温开水。”

女子接过药方,感激地说:“多谢先生,我这就回去煎药。”

一上午的时间,轩辕接诊了二十多个患者,有腹痛腹泻的孩童,有腰腿痛的猎手,还有产后虚弱的妇人。他始终耐心细致,对每个患者都先望、闻、问、切,再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医理进行辨证,然后开出药方。

遇到一个患痢疾的中年男子,腹痛剧烈,上吐下泻,面色发青。轩辕诊断为“湿热下注”,引用《黄帝内经》中“湿盛则濡泻”的理论,选用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再加木香行气止痛,马齿苋止泻。他特意嘱咐男子:“这病多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引起的,以后注意饮食卫生,瓜果要洗干净,肉类要煮熟。”

还有个年轻猎手,在山林里被毒虫咬伤,伤口红肿发痒,蔓延到了手臂。轩辕查看伤口后说:“这是毒邪侵入肌肤,导致气血瘀滞。”他用三棱针在伤口周围轻轻点刺,放出少量瘀血,再敷上用蒲公英、紫花地丁捣成的药泥,“这两味药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敷上三天,应该就没事了。”

伯益在一旁仔细记录着每个病例的症状、诊断、药方,时不时停下笔来提问:“先生,刚才那个妇人产后出血不止,您用了当归、熟地,还加了艾叶,这是为何?”

轩辕一边整理药材,一边解释:“妇人产后,气血大伤,《黄帝内经》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所以补血是关键。当归、熟地都是补血的良药,而艾叶性温,能温经止血,正好应对她那因寒而致的出血。”他拿起《黄帝内经》的手稿,指着其中一段,“你看这里写的‘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伯益凑近一看,只见那段竹简上写着:“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他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补血还要兼顾温通,才能让气血正常运行。”

不知不觉,日头已升到了头顶,候诊的人渐渐少了。轩辕让伯益先去吃饭,自己则留在医庐里,拿起笔,对着上午的病例,在《黄帝内经》的手稿上增补批注。

他先翻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在“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这句话旁边,添上了上午那个畏寒老者和发热女子的病例,注明“阴胜则寒,用桂枝汤助阳散寒;阳胜则热,用白虎汤清热泻火”。

接着,他又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后面,写下自己的感悟:“治病之道,在于调和阴阳,使之平衡。过寒则温之,过热则凉之,过虚则补之,过实则泻之,不可偏执一端。”

写着写着,他想起那个被毒虫咬伤的猎手,便翻到“灵枢·痈疽”篇,补充道:“毒邪侵体,初则瘀于肌肤,当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法,刺血拔罐,辅以草药外敷,可速去其毒。”

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竹简上,映得那些字迹愈发清晰。轩辕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却浑然不觉,只专注于笔下的文字。他知道,这些记录不仅仅是病例的总结,更是《黄帝内经》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见证。岐伯曾告诉他:“医理源于实践,亦需归于实践,方能真正造福世人。”如今,他算是真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伯益吃完饭回来,见轩辕还在伏案疾书,便轻手轻脚地给他端来一碗粥。“先生,先歇歇吧,吃点东西。”

轩辕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接过粥碗,却没有立刻喝,而是指着手稿对伯益说:“你看,上午这几个病例,正好印证了《黄帝内经》里的阴阳理论。学医不能只记药方,更要明白背后的医理,知道为什么用这个药,而不是那个药。”

伯益点点头,认真地说:“弟子记下了。先生,您今天接诊这么多患者,还能把每个病例都和医理对应起来,真是厉害。”

轩辕笑了笑:“我也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刚开始跟着师父学医时,我也常常分不清阴阳虚实,用药也把握不好分寸。后来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病人,才慢慢明白,医理就像指南针,能指引方向,但具体怎么走,还得看脚下的路。”他喝了一口粥,继续道,“就像上午那个痢疾患者,单看腹泻,可能会以为是寒证,但若仔细观察,他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这就是湿热的明证,若用了温药,只会加重病情。”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上午那个畏寒的老者由家人搀扶着走了进来,脸上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好了很多,咳嗽也轻了。“先生,真是神了!我家老爷子喝了药,盖上被子出了点汗,刚才居然睡着了,这可是三个月来第一次睡踏实啊!”老者的儿子激动地说。

老者也点点头,声音虽然还有些虚弱,但清晰了不少:“是啊,先生,我现在觉得身上暖和多了,也不那么喘了。”

轩辕上前为老者把了脉,脉象虽然依旧偏弱,但已不像上午那般沉迟,便笑道:“看来药效不错,您再按方子喝两天,应该就能大好。记得别着凉,饮食上多吃些温热的粥汤,养养脾胃。”

老者连连道谢,由家人扶着离开了。看着他们的背影,轩辕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便是医者的幸福吧,能用自己的学识减轻他人的痛苦,让绝望的人重燃希望。

下午的患者不多,轩辕便趁着空闲,给伯益讲解《黄帝内经》中的“四气五味”理论。“你看这桂枝,性温味辛,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能治风寒感冒;而石膏性寒味辛甘,辛能清热,甘能生津,寒能泻火,所以能治高热烦渴。”他拿起两种药材,让伯益闻一闻,尝一尝,“学医要多用感官去体会,眼睛看形态,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手摸质感,这样才能真正认识草药。”

伯益一一照做,桂枝的辛香带着暖意,石膏的清凉带着微涩,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让他对“四气五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傍晚时分,最后一个患者离开,医庐里终于安静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给整个屋子镀上了一层金色。轩辕收拾好药材,将《黄帝内经》手稿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放进一个特制的木盒里。

他走到门口,望着部落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听着远处传来的孩童嬉笑声,心中一片宁静。归乡坐诊的第一天,虽然忙碌,却充实而有意义。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病患等着他,还有更多的医理等着他去探索、去完善。

“医理需落地,方为真学问。”轩辕在心里默念着这句话,转身关上了医庐的门。月光悄悄爬上墙头,照亮了门楣上的“医庐”二字,也照亮了这条漫长而光荣的医道之路。

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趣趣阁推荐阅读:嫡女谋之盛世凰宠传道达人张道林国民老公带回家:偷吻55次武神主宰重生白手起家韩三千苏迎夏张逸风姜凤家族禁令韩三千苏迎夏蜜爱傻妃女神的上门豪婿赵旭李晴晴豪门宠婚:酷总裁的新欢真龙赘婿韩三千苏迎夏快穿之前任攻略计划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1913新军阀被女神捡来的赘婿叶青肖莹忆天眼机智笨探炎武战神清穿之十福晋她又忽悠人混血王子的蝙蝠玩偶玄天龙尊内网游之剑走偏锋山城风乍起冷漠无情,开局拔刀逼千金结婚林海柳馨月闪婚后左医生他掉马了冷艳总裁的贴身狂兵秦风李秋雪快穿:大神总想和球球崽崽贴贴空间之超级农富妻吾为元始大天尊七零军婚,团宠胖妻好孕连连白月光前妻重生后,逆天医术杀疯太上武神诀棺妻美人杀怪就升级,废材女竟是满级大佬地府禁忌:从被重金求子开始厉少,夫人又把你拉黑了苟在根据地夫人藏起孕肚逃跑,靳总全球疯找一见钟情的叶先生柳萱岳风清宫熹妃传神算风水师灵魂实录老公狠坏,狠强势!幸福系统化仙穿越痴傻女,相公竟是幕后大佬大魔头从今天起是球王
趣趣阁搜藏榜:四合院:开局设计坑贾家阴棒梗全洪荒都知道魔祖在闹离婚.快穿喜当妈后,炮灰她总遇病娇!嗷呜,今天也要揪揪夫君绒绒兽耳海贼王之我是革命军携空间三系统重生八零后逆袭人生玄学大佬下山后,真千金惊艳全球我捡到了一只水手服幽灵四合院,满院都是我下的崽明月清风两相宜手握剧本我怕谁执念深深宿主她又在生子小世界里捡对象某美漫的超级进化五十五,向春行从汉末开始的封神之旅乱杀:你跟我一魔术师玩牌?断亲后,乱世囤粮养成皇级军队霍先生,这次真有了!诉云人非晓星稀主神腿长腰窄还风骚,乖,别太野树洞自救指南王爷,失踪的小郡主在乡下种田呢一吻成婚:抱得甜妻归位面祭坛真假千金之当大小姐还是有难度神凰赋觉醒骷髅从泰拉瑞亚开始闯荡万界敢提分手试试相见欢:不负相思意春庭恨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当个俗人诡语神探霍格沃兹之非典型斯莱特林重生异世界之去尼玛的奴隶海贼之开局我家没了玄灵道圣宝可梦:我的精灵降维打击爱恨三界间聂先生攻婚日常快穿:你让一个厨子拯救世界一千零一个诡异夜天降孕妻,老公你别跑呀!来自旧时光凹凸世界之坠落黎明我的绝美鬼夫快穿:怎么办,男主又又又吃醋了?平明拂剑任我去
趣趣阁最新小说:金兰厌胜劫完美仙路东南亚军阀混战重生1990这一世逆转乾坤岚影日记:致九个人的世界多了一道乖了一辈子,重生后,她不装了太初:开局获得太初锻体决我竟是水怪不能修炼?那就换个修炼体系!洪荒第3001位魔神东京:开局神选,三天制霸铃兰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快穿之反派的饲养指南步步惊天重生五八:从长白山打猎开始崛起全息建城:重生后被偏执城主娇养全球公认:陆爷是妻奴你不要的疯批病娇,乖巧且恋爱脑御兽:开局截胡天命龙女帝我把生存游戏玩成了养成神印:魔族长公主只想谋朝篡位修仙充值一千亿,天才都是我小弟系统返现,极品恶女靠养崽暴富!准提:孔宣求你别刷我了必须犯规的游戏梨花犯罪手册指挥使,案发现场禁止调情!我吞!我吞吞吞!我吞吞吞吞吞!穿成星际恶雌,兽夫们跪求我别走四合院:重生归来,开局爆锤众禽女配娇憨撩人,男主秒变恋爱脑超感应用读心术:听见陛下吐槽后我躺赢了荒村辣媳两界倒卖,我仙武双修我的气运之眼被迫掉下悬崖的我竟然发现了??吸血鬼在名柯的一百种死法周律,你的联姻对象是白月光双修邪神:开局捡漏宗门圣女九狱吞天仙界杂役的生活吞天记:女神让我榨干诸天三岁小纨绔在古代鸡飞狗跳的日子小马宝莉:让一切都回到正轨上吧快穿:病娇大佬的小奶包娇化啦我在金瓶梅世界当邪修蝉鸣里的向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