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节:改良军械,献予崇祯

锦州的初冬,工坊区的烟囱终日冒着黑烟,铁器撞击声、工匠吆喝声、火药研磨声交织成一片,透着蓬勃的生产气息。工部尚书(筹备)徐元明身着沾满油污的短打,腰间系着皮质工具袋,正站在火炮试射场的高台上,目光紧紧盯着远处的靶位。三门刚造好的“改良火炮”一字排开,炮身镀了层亮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炮口雕刻着繁复的云纹,炮架上还缠着红色绸带,外观比明军现役的神威炮更显精良华贵,可只有徐元明与核心工匠知道,这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幌子。

“徐大人,按您的要求,这三门炮的炮管厚度减了三分,火药室容积缩小两成,膛线深度浅了半分,射程比咱们的主力神威炮短了一百五十步,威力也弱了近三成——就算填装足额火药,最多只能击穿三层厚的榆木板,远达不到实战要求。”负责火炮研发的工匠头目李铁匠凑上前,压低声音汇报,手上还拿着一张对比图纸,上面详细标注着主力火炮与“改良炮”的参数差异,“咱们费了半个月功夫,又是镀银又是雕花,最后造出这么一批‘样子货’,万一被朝廷发现,可是掉脑袋的罪过啊!”

徐元明拍了拍李铁匠的肩膀,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笑意:“李师傅放心,咱们要的就是‘样子货’。崇祯眼高手低,只看重表面功夫,只要外观够气派,试射时‘勉强达标’,他定然分辨不出真假。”他顿了顿,指着炮身的花纹补充道,“你看这些云纹,不仅是装饰,还能掩盖炮管厚度不足的问题;炮架加粗两寸,看似更稳固,实则内部木料换成了轻质的杨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使用寿命。对外就说这是‘最新研制的强军利器’,射程三百步,能击穿五层木板,其他的一概不提。另外,把炮身的花纹再打磨得亮些,装炮的箱子里多垫几层丝绸,再放几卷看似复杂的‘制造图纸’,务必让它看起来‘价值连城、工艺高深’。”

李铁匠虽仍心存疑虑,却也知道徐元明的指令向来暗藏深意,且背后有辽国公王磊撑腰,便躬身应道:“小人明白,这就带工匠们打磨炮身,今晚就把箱子备好!”

徐元明之所以打造这批“阉割版”火炮,源于三日前锦州帅府的核心会议。当时洪承畴在会上提到“崇祯自漕运受挫、京官被策反后,急于增强京营战力,却又缺乏懂军械的人才,正四处搜罗所谓‘先进武器’,甚至派太监到各地工坊打探消息”,王磊当即定下“献械惑敌”之计:“让徐元明造一批外观精良、性能缩水的火炮献给崇祯,一来麻痹他,让他以为咱们的军械优势不大,放松警惕;二来拖延他的强军计划,让他把精力浪费在无用的‘新式武器’上;三来可以借此索要资源,扩充咱们的工坊规模。”

会后,徐元明立刻投入研发。他深知崇祯好大喜功,对“新式武器”向来没有抵抗力,便从外观入手——加粗炮架、雕刻花纹、镀银装饰,让火炮看起来比明军现役装备更“先进”;性能上则悄悄缩水,通过调整炮管厚度、火药室容积、膛线深度等关键参数,让实际威力远低于明军主力火炮,却又能在近距离试射中“达标”(试射时将靶位拉近至两百步,用质地较软的松木代替榆木),避免被当场拆穿。

火炮准备就绪后,徐元明没有直接派人送京,而是通过一个精心挑选的“中间人”——曾在工部任营缮清吏司郎中、如今因得罪魏忠贤余党赋闲在家的老官员张敬之。张敬之与崇祯身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德化是同乡,又因仕途失意对朝廷心怀不满,此前已被洪承畴暗中策反,成为传递消息的联络人,既熟悉京城官场规则,又对军械制造略懂皮毛,是“献械”的最佳人选。

徐元明在锦州城南的“迎客茶馆”会见张敬之,将一个雕花木盒推到他面前:“张大人,这是咱们工坊最新研制的‘神威改良炮’图纸与样品清单,烦请您转交王德化公公,就说‘锦州工坊感念皇恩,耗时半年研制出强军利器,特献予陛下,愿为朝廷稳固江山尽力’。”

张敬之打开木盒,看到图纸上标注的“射程三百步、穿甲五层、工艺复杂”等参数,又翻看了样品清单上“每门造价白银千两”的标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徐大人,这火炮若真有如此威力,可是不世之功啊!只是这般贵重的军械,直接献给陛下,会不会引起怀疑?”

“怀疑才好。”徐元明笑着说,“越是‘贵重’,崇祯越会觉得咱们‘真心归顺’。您放心,样品已装车,就停在城外的驿站,您可先查验。只是有一点,这火炮的制造工艺‘极为复杂’,需要辽东特有的‘精铁’(实则是普通铁矿提炼的粗铁)与江南的‘桐油火药’(普通火药掺入少量桐油),原料稀缺,且工匠需经过半年培训才能上手,短期内难以量产,还望张大人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莫要催得太紧,就说‘欲速则不达,需精益求精’。”

张敬之心中了然,知道这是徐元明故意留的“后手”,既能拖延时间,又能为后续“索要资源”埋下伏笔,便点头道:“徐大人考虑周全,老夫明白分寸。此事若成,不仅能让皇上龙颜大悦,也能为咱们日后的计划铺路。”

三日后,张敬之带着火炮样品、图纸与清单抵达京城,通过王德化的关系,顺利将“献械”之事禀报崇祯。此时的崇祯正因京营战力薄弱、王磊势力步步紧逼而焦虑,听闻有“新式强军利器”送上门,当即决定在紫禁城的午门外举行试射仪式,既是检验武器,也是向百官展示“皇恩浩荡,四方归顺”。

试射当天,崇祯身着明黄色龙袍,坐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锦衣卫与京营士兵手持武器站在四周,场面庄严肃穆。三门“改良火炮”被八名士兵抬到广场中央,炮口对准百米外的靶位——五层叠加的松软松木(而非实战中常用的榆木)。徐元明派去的两名工匠身着锦袍,按“标准流程”小心翼翼地填装火药、炮弹,点燃引线。

“轰!轰!轰!”三声巨响后,烟尘散去,靶位上的五层松木被击穿两层,虽未达到图纸上的“五层”,却也比京营现役的老旧火炮(最多击穿一层)强上不少。崇祯见状,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喜色,起身走到火炮旁,伸手抚摸着镀银的炮身,感受着冰凉的触感,对身边的王德化说:“好!好!这火炮果然精良,比咱们现有的强多了!有了这等利器,何惧王磊的辽东军!”

王德化连忙上前附和:“陛下英明,徐元明献此神炮,足见其对朝廷的忠心,也说明天下有识之士皆愿归顺陛下,共扶大明江山!”

百官也纷纷上前道贺,有的称赞“陛下圣明,得上天庇佑”,有的提议“应重赏徐元明,以激励天下工匠”,只有少数熟悉军械的老臣面露疑色——兵部尚书冯元飙曾在辽东见过明军主力火炮的威力,知道三百步击穿五层木板绝非易事,眼前这火炮的威力虽比京营装备强,却与“神炮”的描述相去甚远,但见崇祯兴致正高,也不敢扫他的兴,只能默默退到一旁。

崇祯当即下令:“传旨,赏徐元明白银千两、绸缎百匹,破格封为‘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正六品);命锦州工坊立刻批量生产此炮,三个月内交付五十门,装备京营神机营;另拨白银十万两,用于扩建锦州工坊,确保原料供应与工匠培训!”

王德化刚要宣旨,张敬之突然上前,躬身道:“陛下,臣有一事禀报。徐元明托老臣带话,说此炮的制造工艺极为复杂,需用辽东特有的‘精铁’与江南的‘桐油火药’,这两种原料目前储量稀少,且工匠需经过半年培训才能掌握核心技艺,三个月内恐难交付五十门。他恳请陛下宽限时日,将交付期限延至半年,同时允许锦州工坊在山东、河南等地招募工匠,以便早日完成订单,为朝廷效力。”

崇祯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原料稀缺?招募工匠?为何早不准备?”

张敬之连忙解释:“陛下,此前工坊只为辽东军生产常规军械,规模有限,且‘精铁’与‘桐油火药’的提炼之法是徐元明近日才攻克的,尚未来得及筹备原料与工匠。他说了,只要陛下准许扩大工坊、调拨原料,定能在半年内交付五十门,且后续每月可量产十门,逐步替换京营的老旧装备。”

崇祯沉吟片刻,觉得“半年交付”虽不如预期,但好歹有了“新式武器”的希望,若强行催逼,万一徐元明“急中生乱”,连这等“利器”都造不出来,反而得不偿失,便点头道:“准奏!命户部即刻调拨十万两白银至锦州工坊;命辽东巡抚、江南巡按优先为工坊供应精铁、桐油等原料,不得推诿;允许徐元明在各地招募工匠,地方官需全力配合!”

消息传回锦州,徐元明接到崇祯的圣旨,笑着对身边的幕僚说:“鱼儿果然上钩了。崇祯急于强军,却不懂军械制造,只要咱们把‘样子货’做足,再用‘原料稀缺’‘工匠难训’等借口拖延,他便会一直沉浸在‘拥有新式武器’的幻想中,咱们也能借着‘扩建工坊’的名义,暗中扩充产能,生产真正的主力装备。”

幕僚仍有些担忧:“大人,崇祯派来的监工太监迟早会发现破绽,万一他们要求查看全部生产流程,甚至亲自监督制造,该怎么办?”

“这点我早有准备。”徐元明胸有成竹地说,“已在工坊东侧建了‘展示区’,专门用于接待朝廷派来的人——里面摆放着全套的‘制造工具’‘原料样品’,还有几名‘技术骨干’负责讲解‘复杂工艺’,试射时用特制的‘增强型炮弹’(填充更多火药)与‘松软靶材’,确保能达到图纸参数;真正的生产区在工坊西侧,用高墙与树林隔开,只留一条秘密通道与外界连接,监工太监根本进不去。至于原料与工匠,就说‘精铁纯度不够,需反复提炼’‘新招募的工匠技艺不达标,需从头培训’,慢慢拖延便是。”

随后,徐元明立刻按计划行事——扩建工坊时,故意放慢东侧“展示区”的建设进度,将大部分资金与人力投入西侧的“秘密生产区”,新增十条连发火铳生产线与五座火炮锻造炉;招募工匠时,优先挑选技艺精湛的铁匠、木匠编入“秘密生产区”,给“展示区”的则多是刚入行的新手,每日只进行简单的木材打磨、铁器抛光等基础工作,制造的“半成品火炮”频频因“工艺不达标”被“销毁”;原料方面,以“精铁纯度不足”为由,将朝廷调拨的大部分精铁、桐油通过秘密通道运入“秘密生产区”,用于制造主力火炮与火铳,给“展示区”的则多是从民间收购的低质铁矿与普通桐油,造出的“改良炮”要么炮管变形,要么火药威力不足,始终无法“合格量产”。

而崇祯派来的监工太监,虽每日在“展示区”查看,却始终没能进入真正的生产区,看到的都是“精心安排”的场景——试射时威力“达标”,生产线上“热火朝天”,工匠们“埋头苦干”,却总因“各种技术问题”无法量产。太监们虽有疑虑,却因不懂军械制造,又怕崇祯怪罪“办事不力”,便在奏折中“报喜不报忧”,谎称“工坊进展顺利,已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不日便可量产”,让崇祯一直沉浸在“强军指日可待”的幻想中。

第二节:拖延技术,掌控优势

京城的寒冬来得格外早,雪花纷飞,覆盖了紫禁城的琉璃瓦,也给街头的流民带来了刺骨的寒意。崇祯坐在养心殿内,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眉头紧锁——距离徐元明献炮已过去三个月,他派去的监工太监李福安虽屡屡传来“进展顺利”的消息,却连一门合格的“改良炮”都未送到京城,京营士兵因装备落后、粮饷不足,早已怨声载道,这让他不由得有些急躁。

“王德化,徐元明那边到底怎么回事?都三个月了,五十门火炮连个影子都没见着,难道他是在糊弄朕?”崇祯放下手中的奏折,对侍立一旁的王德化说,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朕拨了十万两白银,又准许他招募工匠、调拨原料,他却连一门炮都造不出来,莫不是拿了银子就忘了事?”

王德化连忙躬身行礼,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陛下息怒,据李福安公公传回的密信,徐元明确实在全力赶工,只是这‘神威改良炮’的制造工艺实在太过复杂——光是炮管的镀银工序,就需要十余名工匠配合,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划痕,只能重新打磨;火药室的膛线雕刻更是精细活,一名工匠一天最多只能完成半寸,稍不留意就会报废。而且原料也时常‘纯度不达标’,送来的精铁里掺杂着大量矿渣,需要反复冶炼才能使用,工匠们日夜赶工,造出的炮十有八九都是废品,能达标的寥寥无几。”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徐元明的“请罪奏折”,双手递到崇祯面前:“这是徐元明昨日送来的奏折,他在里面说‘未能按时交付军械,深感愧疚,愿自罚俸禄一年,变卖家中资产补贴工坊,加快进度,争取下月先送五门样品入京,让陛下查验’。”

崇祯接过奏折,草草浏览一遍,看到徐元明“自罚俸禄”“变卖资产”等字眼,心中的怒火稍减,却仍冷哼一声:“下月再送不来,朕定要他好看!告诉李福安,让他盯紧些,若发现徐元明有偷懒耍滑之意,立刻押解回京问罪!”他虽仍有怀疑,却又不愿相信徐元明敢“欺君”——毕竟锦州工坊是目前唯一能提供“新式武器”的地方,若连这点希望都破灭,京营的强军计划便彻底沦为泡影,面对王磊的步步紧逼,他更是毫无胜算。

此时的锦州工坊,徐元明正忙着另一项“秘密任务”——加速生产明军主力装备。在“献械惑敌”的同时,王磊已下令各防区扩军备战:曹变蛟的中原军要补充五千支连发火铳、两千枚连环炸药包,应对可能的流寇残余与京营突袭;祖大寿的辽东军需新增二十门神威炮、五百匹战马,加强边境防御,防范后金残余卷土重来;郑芝龙的水师则急需十艘战船的配套火炮(每艘战船配备八门火炮),巩固沿海防线,防止崇祯勾结海盗袭扰。这些订单都需要徐元明的工坊在半年内完成,压力虽大,却也是提升明军战力的关键。

为了确保主力装备的生产效率,徐元明将工坊严格划分为“明区”(展示区)与“暗区”(秘密生产区):“明区”负责生产献给崇祯的“改良炮”,配备的多是新手工匠与次品原料,每日产量寥寥无几,还时常“报废”,主要作用是迷惑朝廷监工;“暗区”则集中了最优质的原料、最熟练的工匠与最先进的流水线,四周用高墙围住,门口由王磊派来的精锐亲卫把守,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工匠们昼夜不停地生产连发火铳、神威炮、便携炸药包等主力装备,产出的军械直接通过秘密通道运往各防区的军械库,从不经过“明区”,也避开了朝廷监工的视线。

在“暗区”的连发火铳生产车间,徐元明正查看一条新搭建的流水线。这条流水线采用了他从江南织机工艺中借鉴的“分工协作”模式——将火铳制造拆解为“锻造枪管”“铸造枪托”“装配扳机”“调试射程”“质检包装”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专门的工匠负责,每个人只精通一道工序,效率比传统的“一人造一枪”提升了三倍。车间内,工匠们各司其职,有的挥舞铁锤锻造枪管,火星四溅;有的用砂纸打磨枪托,使其手感细腻;有的组装扳机零件,动作精准;有的则拿着标尺调试火铳射程,确保每支枪都能在两百步内击中靶心。

徐元明拿起一把刚造好的连发火铳,掂量了一下,又扣动扳机试了试手感,对车间主管说:“这枪的重量比之前轻了半两,方便士兵行军携带;枪管加长了三寸,射程增加了三十步,精准度也提升不少,不错。告诉工匠们,每支枪都要严格测试——连续射击五次不卡壳、两百步内击中靶心(直径一尺的圆形靶)才算合格,不合格的当场拆解,零件重新回炉,绝不能让次品流入军中,误了战事。”

车间主管躬身应道:“大人放心,咱们有专门的‘质检队’,每支枪都要经过三道测试:第一道测射程,第二道测连射稳定性,第三道测耐用性(从五尺高的台上摔下,若零件不散、仍能射击才算合格),不合格的一律销毁,绝不会让一件次品流出车间!”

徐元明又来到火炮生产车间,这里比火铳车间更显忙碌——二十门神威炮正同时建造,炮管的锻造采用了新的“灌钢法”(将生铁与熟铁分层叠放,用炭火加热,再反复锻打,使铁与钢融合,提升硬度与韧性),比传统工艺打造的炮管更坚固耐用,能承受更大的装药量;火药室的设计也做了改良,增加了散热孔,减少因连续射击导致的炮管过热问题,射程提升至四百五十步,威力足以击穿十层榆木板或敌军的轻型土木堡垒(厚度一尺以内)。

徐元明看着工匠们将炮管与炮架组装完毕,又亲自检查了炮身的焊缝与炮口的平整度,笑着对火炮主管说:“按这个进度,月底前就能完成祖将军要的二十门炮,曹将军的火铳也能按时交付。对了,郑芝龙将军要的战船火炮,炮管要缩短三寸,方便在船舱内架设,炮架要加装缓冲弹簧,减少射击时的后坐力,这点一定要记清楚,别跟陆战火炮弄混了。”

火炮主管连忙拿出账本,在上面记下徐元明的要求:“大人放心,战船火炮的参数都单独记录了,工匠们也做了标记,绝不会出错。”

除了常规军械,徐元明还在“暗区”的研发车间秘密研发“新式武器”——“连环炸药包”。这种炸药包由十个小炸药包串联而成,每个小炸药包装有半斤火药,外层裹着铁皮,既能通过导火索依次引爆(间隔两秒,形成持续爆炸,破坏敌军防线),也能同时引爆(集中威力,炸毁城门、堡垒等坚固目标),威力比传统的单个炸药包提升数倍,适合攻城或对付密集的敌军阵型。

在研发车间的试爆场,徐元明看着工匠们将一个连环炸药包固定在模拟城门的土木结构前,点燃导火索后迅速撤离。“轰隆——轰隆——”连续的爆炸声响起,烟尘散去后,原本坚固的土木结构已被炸出一个数丈宽的大坑,周围的木板、石块被掀飞数丈远。徐元明满意地点头:“很好,威力达标了。这种连环炸药包要优先供应曹变蛟的中原军,他们接下来可能要面对流寇盘踞的山寨与京营驻守的城池,正需要这种攻坚利器。告诉生产车间,从明日起,每天生产两百枚连环炸药包,优先交付中原军。”

为了确保原料供应,徐元明还与负责财政的周婉宁密切配合。周婉宁在王磊辖区推行“盐铁官营”,收回了铁矿、煤矿、盐场的开采权与销售权,将最优质的精铁(含碳量适中,硬度与韧性平衡)、无烟煤(燃烧温度高,适合冶炼)优先调拨给锦州工坊;同时,她通过江南的商道,从湖州、苏州等地采购最好的桐油(用于制造火药的防潮剂)、硫磺(火药主要原料之一),确保火药生产的原料质量。相比之下,供应“明区”的原料则多是“官营剩余”的次品——精铁含碳量过高,容易脆裂;煤炭杂质多,燃烧时烟雾大、温度低;桐油掺了大量猪油,防潮效果差,根本无法造出合格的“改良炮”。

就在徐元明全力推进主力军械生产时,崇祯派来的监工太监李福安又一次来到锦州工坊“催货”。李福安带着四名随从,直接闯入“明区”的火炮车间,看到满地的半成品火炮、散落的工具与忙碌却“低效”的工匠,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徐大人,皇上催得紧,下月若再送不出五门样品,不仅你我要遭殃,连王公公都要受牵连!你到底有没有用心赶工?”

徐元明早已备好说辞,脸上露出“焦急又无奈”的表情,带着李福安走到一堆堆“不合格”的炮管前,叹了口气:“李公公,您也看到了,不是咱们不努力,实在是原料太差。您看这些铁料,里面全是矿渣,炼了三遍还是杂质太多,锻造出的炮管要么太脆,一敲就裂;要么太粗,炮弹都塞不进去。咱们工坊的铁匠师傅们都快急哭了,有的甚至主动加班到深夜,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他又带着李福安来到“培训工匠”的场地,只见一群新手工匠正在笨拙地学习组装火炮——有的把炮架装反了,有的弄混了引线与炮栓,还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填充火药,场面一片混乱。徐元明苦笑道:“这些工匠都是刚从山东、河南招来的农民,以前只种过地,没碰过铁器,连基本的打铁技巧都不会,更别说造这种‘高精尖’的火炮了。我已经加派了十名老师傅手把手指导,可他们学起来太慢,一个月了连简单的零件打磨都做不好,造出的火炮能合格才怪。”

李福安看着眼前的景象,虽仍有怀疑,却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毕竟他不懂军械制造,只能凭肉眼看到的“乱象”判断。徐元明见状,悄悄从袖中取出五百两白银,塞到李福安手中,压低声音说:“李公公一路辛苦,这点薄礼不成敬意,算是咱们工坊给公公的‘茶水钱’。还望公公在皇上面前多美言几句,就说咱们正在全力改进工艺、培训工匠,争取早日完成订单,绝不敢辜负陛下的信任。”

李福安掂量着手中沉甸甸的白银,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点头道:“徐大人放心,老夫知道你们的难处。只是皇上那边催得紧,你们也得加把劲,下月无论如何也要凑出几门合格的火炮,不然老夫也不好交差。”

送走李福安后,徐元明的幕僚笑着说:“大人这招‘苦肉计’加‘银弹计’真是高明,既堵住了太监的嘴,又为咱们争取了时间。照这个进度,用不了半年,各防区的装备就能全部更新完毕,到时候就算崇祯发现被骗,也无力回天了。”

“这只是权宜之计。”徐元明收起笑容,严肃地说,“崇祯虽然好糊弄,但身边不乏懂军械的老臣,时间一长,难免会有人看出破绽。咱们必须加快主力军械的生产,同时让洪先生在京城散布‘锦州工坊遇挫’的消息,麻痹崇祯,让他以为咱们的‘新式武器’真的难以量产。只有在他反应过来之前,让各防区的装备得到全面升级,咱们才能在接下来的对峙中占据绝对优势。”

接下来的一个月,徐元明进一步优化“暗区”的生产流程——引入“计件工资”制度:工匠们生产的合格军械越多,俸禄越高(例如,锻造一根合格的火铳枪管可得铜钱五十文,比之前的“日薪制”多赚三成),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同时,从女真、蒙古归附部落中挑选了两百名青年,开设“军械培训班”,由资深工匠传授基础的锻造、组装技艺,充实工匠队伍,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工坊的产能大幅提升:连发火铳的月产量从三千支增至五千支,神威炮的月产量从十门增至十五门,连环炸药包的月产量突破六千枚,源源不断地通过秘密通道运往各防区。

曹变蛟的中原军收到第一批补充的两千支连发火铳、一千枚连环炸药包后,立刻在演武场上进行实战演练。士兵们手持新枪,在两百步外连续射击,五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且无一支卡壳;连环炸药包引爆后,成功炸毁了模拟的“山寨城门”,威力远超预期。曹变蛟笑着对身边的将领说:“徐大人的工坊真是给力,有了这等利器,就算崇祯调来京营主力,咱们也能以一敌十,轻松应对!”

祖大寿的辽东军收到二十门神威炮后,将其部署在辽东边境的三座关键堡垒(锦州、沈阳、宁远),每座堡垒配备六至七门火炮,与女真、蒙古骑兵协同演练。演练中,火炮轰鸣,炮弹精准击中百米外的模拟敌营(由土木搭建),瞬间炸开缺口,骑兵趁机冲锋,形成“炮骑协同”的战术优势,彻底粉碎了后金残余“骑兵冲阵”的可能。祖大寿站在堡垒上,看着演练场景,感慨道:“有了这些火炮,辽东防线固若金汤,后金残余再敢来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郑芝龙的水师也收到了配套的战船火炮,新炮的射程比旧炮远了一百步(从三百步增至四百步),威力更大(能击穿一寸厚的船板),在海上试射中,轻松击穿了一艘废弃的海盗船(缴获的船只),船身瞬间进水沉没。郑芝龙兴奋地对水师将领说:“有了这等火炮,咱们的水师在海上更是所向披靡,崇祯想靠海盗牵制咱们,简直是痴心妄想!”

而京城的崇祯,直到半年后才收到徐元明送来的“五门改良炮样品”。试射时,这些火炮的表现与之前一样——射程不足两百步,威力只能击穿两层松木,远未达到“三百步穿甲五层”的承诺,甚至不如京营翻新的老旧火炮(经过简单改造,能击穿三层松木)。此时,崇祯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气得当场将火炮砸毁,下令捉拿徐元明,却发现锦州早已被王磊的势力掌控,派去的人刚到山海关就被祖大寿的士兵拦下,根本无法靠近锦州工坊。

“徐元明!王磊!你们竟敢欺君罔上!”崇祯在养心殿内怒吼,却无能为力。此时的王磊,已凭借全面升级的军械与稳固的防线,彻底掌握了全局主动,崇祯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锦州工坊内,徐元明看着各防区传来的“军械验收合格”奏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走到工坊的高处,望着远处连绵的烟囱(“暗区”的烟囱比“明区”多三倍)与忙碌的工匠(“暗区”工匠人数是“明区”的五倍),心中明白:这场“献械惑敌”的戏码,不仅成功麻痹了崇祯,拖延了他的强军计划,更借着“扩建工坊”的名义,让明军的军械产能实现了翻倍,为日后的北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只需静待王磊的指令,便能一举攻克京城,终结乱世。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