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获十辆坦克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庞大的山东军区需要短暂的喘息和深度的保养,才能迎接下一轮更激烈的运转。聊城指挥部里,刘川、聂政委、赵刚、王安、许友几人围着火盆,议题核心就是两个字:消化。
“司令员,这次咱们可是吃撑着了。”聂政委脸上带着笑,语气却凝重:“五路围攻,打掉了一路,其余的都退回去了,咱们一下子补充这么多新兵,各部队都在嗷嗷叫,要枪要粮要干部,我这政委的门槛都快被他们踏破了。”
副司令员许友大嗓门立刻跟上:“要我说,还是得优先补充主力旅,特别是老李和老丁他们,刚打完硬仗,伤亡不小,急需补充,我那六旅也缺编严重,”
参谋长王安看着手里的花名册,摇头苦笑:“副司令,僧多粥少啊,这次战役俘获的伪军、还有一些来投奔的国民党散兵、再加上踊跃参军的地方青年,总数是不少,可也不能一口气全塞进部队。训练、思想工作、武器装备,哪一样跟不上,都是隐患。”
刘川默默听着,用一根木棍拨弄着火盆里的炭火,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都说得在理。咱们现在就像个突然发了横财的土财主,钱是多了,但怎么花,得有章法,不能乱了阵脚。”
他看向赵刚:“老赵,政治部的工作要跟上。对这些新补充人员,尤其是俘虏和投诚人员,思想改造是关键。要让他们明白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这方面不能省功夫,要派得力干部下去。”
赵刚点头:“明白,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整训计划,诉苦运动、政治学习、军事民主一样不能少,要尽快把这些新人转化成真正的革命战士。”
“嗯。”刘川又看向王安:“参谋长,整编方案要尽快拿出来。我的意见是,优先保证各主力旅团的编制充实,但也要注意组建新的预备部队和地方武装。那十辆坦克是个宝贝,交给梁中玉,让他以原来的装甲突击团为基础,尽快组建一个真正的坦克团,司机、维修人员,从各部队抽调有文化的战士,抓紧培训,”
“是,梁旅长已经打了好几次报告了,眼睛都快盼绿了。”王安笑道。
“还有李云龙那小子,”刘川哼了一声:“听说他天天缠着丁伟要分坦克?告诉他,老子一颗螺丝钉都不会给他,他的任务是把鲁西的根据地给巩固好,兵练好,下次打仗,他要还是只能打阻击,就别来见老子,”
众人都笑了起来,能想到李云龙跳脚的样子。
“报告,”机要参谋进来,“各旅整训计划和物资需求报上来了。”
刘川接过厚厚一沓文件,粗略翻看,眉头微挑:“李云龙要五千条新枪,一千箱手榴弹?他狗日的怎么不去抢?告诉他,没有,最多给他两千条,还是缴获的三八大盖,让他自己想办法去鬼子那弄,”
“丁伟要扩建炮兵营?可以考虑,但炮弹得省着用,告诉他,打一发炮弹得给老子换回来十个鬼子,”
“张大彪要组建敌后武工队?这个想法好,批准,让他挑精干的人员,深入胶济线沿线活动,”
刘川一条条处理着,思路清晰,快刀斩乱麻。
这时,许友忍不住又问:“司令员,那我的六旅……”
刘川看向他:“老许,你的六旅很重要,兵员和装备会优先给你补充一部分,你的任务很重,要以聊城为中心,向外辐射,把咱们这块核心根据地给我经营得铁桶一般,民兵建设、地方政权巩固,你要多操心,这也是打仗,而且是更重要的仗,”
许友虽然更想带兵冲锋陷阵,但也知道大局为重,啪一个立正:“是,保证把根据地建成铜墙铁壁,”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山东军区都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整训中。各个村庄的打谷场上,都是喊着口号进行队列和拼刺训练的新兵;山林里,老部队在进行战术演练;后勤部的修械所日夜叮当响,忙着修复缴获的武器;被服厂的妇女们赶制着军装;识字班、歌咏队也纷纷建立起来,根据地一派生机勃勃。
李云龙果然跑来诉苦,被刘川骂了回去,转头就派人化装成老百姓,去扒鬼子的铁轨换武器了。丁伟则拉着他的炮兵营长,整天琢磨着怎么用最少的炮弹打出最大的效果。张大彪派出的武工队,已经像钉子一样楔入了敌占区,一切都看似走上了正轨。
但这天,赵刚和王安却脸色凝重地一起找到了刘川。
“司令员,情况有点不对。”赵刚开门见山,“我们近期破译了几份鬼子往来电文,虽然内容残缺,但频繁提到‘乙号作战’、‘特别编成’等字眼。而且,济南、徐州方向的鬼子,调动异常频繁,但不像上次那样大张旗鼓,反而有点有点偷偷摸摸。”
王安补充道:“我们的侦察兵也报告,一些偏远地区发现了小股身份不明的武装人员活动,战斗力很强,行动诡秘,不像一般鬼子或伪军。交手几次,都没能抓住活口。”
刘川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乙号作战’?偷偷摸摸的调动?小股精锐武装?”他踱步到地图前,目光锐利:“土桥一次吃了那么大亏,绝不会甘心。他明面上偃旗息鼓,暗地里肯定在憋更大的坏水,”
他转身:“告诉老猫,侦察营全部撒出去,重点盯住济南、徐州、青岛的鬼子军营、仓库、铁路线,我要知道他们到底在运什么,调什么兵,”
“告诉各部队,整训不能松,战备等级不能降,要防止鬼子搞突然袭击,”
“另外,”刘川压低了声音:“那个被挖出来的‘鼹鼠’,审讯有没有新进展?他还有没有同伙?”
赵刚摇摇头:“嘴很硬,只承认向小泽提供过几次情报,坚决否认还有其他同伙。但我们怀疑,他可能只是一个小角色。”
指挥部里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起来。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汹涌。土桥一次的“乙号作战”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