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府深山的雾气还没散时,李老三就带着两个儿子钻进了林子。作为流民里最懂草药的人,他知道哪片坡有野参,哪块石缝长着止血的景天,但今天,他们的背篓里装着些不一样的东西——几块拳头大的黄色矿石,表面坑坑洼洼,散着股呛人的酸臭味,像打翻了的老陈醋混着烂鸡蛋。
“爹,这石头邪性得很,扔了吧?”小儿子捂着鼻子,一脸嫌恶。
李老三却没松手。昨天采药时,他在一个废弃的山洞口发现了这东西,踩碎一块,竟冒出淡蓝色的火苗,吓得他差点滚下山坡。“断云寨的曹当家见多识广,说不定认得这玩意儿。”他笃定地说,“要是真有用,咱说不定能换点粮食。”
三天后,父子仨背着矿石站在了断云寨的大门前。站岗的断云卫见他们背篓里的东西冒着怪味,本想拦着,一听说是“会冒火的黄石头”,赶紧报给了曹林。
曹林正在军械司查看新造的手雷,听说有“会冒火的矿石”,心里“咯噔”一下——这描述,像极了硫磺!他快步走到寨门,拿起一块矿石,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指甲刮下一点粉末,放在火折子上一燎——“噗”的一声,粉末燃起幽蓝的火苗,还带着熟悉的刺鼻味。
“是硫磺!”曹林眼睛一亮,猛地抓住李老三的胳膊,“这东西在哪发现的?快带我们去!”
李老三被他的反应吓了一跳,赶紧报了地名。当天下午,曹林就带着军械司的五个工匠、二十名断云卫,跟着李老三往深山赶。
山路崎岖,走了大半天才到那处废弃的山洞。洞口被藤蔓遮掩,拨开后,一股浓烈的硫磺味扑面而来。工匠们举着火把往里走,岩壁上果然布满了淡黄色的结晶,有的像玉米粒,有的像树枝,在火光下闪着油亮的光。
“储量不小!”为首的工匠用锤子敲下一块,兴奋地说,“看这结晶纯度,至少能炼出三成硫磺!”
曹林当即拍板:“就在这附近搭工坊,就地提炼!”
三天后,山洞外冒出了几间草棚,工匠们用石头垒起简易的灶台,上面架着一口大铁锅,锅口倒扣着一个掏空的木桶,桶底钻了个小孔,孔下吊着一个陶盆,盆外裹着湿布——这就是曹林设计的“蒸馏提纯装置”。
“把矿石敲碎,和煤混在一起,装到铁锅里。”曹林给工匠们示范,“点火加热,硫磺会变成蒸汽往上跑,撞到冰凉的木桶壁,就会凝成液体,顺着小孔滴进陶盆里。”
第一锅提炼开始时,李老三和儿子们也被留下来帮忙。他们看着铁锅下的火苗越烧越旺,锅里的矿石渐渐熔化,木桶壁上果然凝结出黄色的液珠,像眼泪似的往下滴,滴进陶盆里,慢慢积成一汪浓稠的液体,冷却后变成了蜡状的硬块。
“这就是纯硫磺?”李老三拿起一块,沉甸甸的,比矿石光滑多了。
工匠用曹林教的“燃烧法”测试:纯硫磺燃烧时火焰纯蓝,几乎没有黑烟,烧完后只留下一点点灰烬。“纯度至少80%!”工匠激动地喊道,“比市面上买的硫磺(纯度50%)强太多了!”
消息传回断云寨,曹林立刻给工坊立了铁规矩。他调了十名最可靠的断云卫驻守,工坊四周拉起了绳子,挂着“军械司重地,闲人免进”的木牌。
“第一,”曹林对着工匠和守卫们训话,“这里的矿工,只从断云寨子弟里挑,身家清白,祖宗八代都得查清楚。”
“第二,所有人进出都要搜身,哪怕是一粒硫磺渣,也不准带出工坊。”他指着墙角的麻袋,“换下的衣服、用过的工具,都要在这里清洗,不准带出去。”
“第三,炼出的硫磺,除了军械司造火药,一律装进密封的陶罐,贴上封条,存入地窖。谁敢私藏、私卖,按通敌论处。”
最后一条说完,在场的人都打了个寒颤——通敌的罪名,在断云寨可是要掉脑袋的。
规矩立得严实,可硫磺的名声还是传了出去。云州府知府听说断云寨找到了硫磺矿,还能炼出高纯度的硫磺,眼睛顿时亮了——硫磺能造烟火,年底知府想办场灯会,正缺好硫磺。
他派了个使者,带着两匹绸缎当礼物,直奔断云寨。
“曹当家的,”使者满脸堆笑,“我家大人听说您这里有好硫磺,想请您匀点,年底办灯会用,也好让百姓热闹热闹。”
曹林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烟火用的硫磺纯度30%就够了,哪用得着80%的?十有八九是想拿去造火药,只是没明说。
“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曹林笑着让人上茶,“硫磺确实有,不过好的都用来造农具除锈了(借口),剩下些粗的,要是不嫌弃……”
他让人拿来一筐硫磺,里面的硫磺块掺杂着不少黑色杂质,一看就是提炼时剩下的废料。“这玩意儿纯度不高,也就30%,烧起来黑烟大,您回去跟知府大人说,凑活用还行,千万别多放,这东西性子烈,小心炸了府衙的灯台。”
使者看着那筐劣质硫磺,脸都绿了。他本想讨价还价,可一看到曹林身后站着的断云卫,个个眼神锐利,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明摆着,人家就是不想给好货,再纠缠怕是连这点都得不到。
“那……多谢曹当家了。”使者讪讪地收下硫磺,灰溜溜地回了云州府。
知府看着那筐劣质硫磺,气得把茶杯都摔了:“曹林这是故意拿捏我!”可他也没办法——断云寨现在兵强马壮,真闹翻了,吃亏的是自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从此,再没人敢来断云寨求购硫磺。
工坊里的硫磺越积越多,装在陶罐里,在地窖里码得整整齐齐,像一座座黄色的小山。军械司的工匠们每天来领硫磺,和硝石、木炭按比例混合,捣成黑色的火药,再搓成药柱,装进手雷和炮弹里。
李老三因为发现硫磺矿有功,被曹林安排在工坊当杂役,每月能领三斗米,儿子们也进了断云寨的学堂。他每次看着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硫磺,都忍不住感慨:“这黄石头真是个宝贝,能换粮食,还能护着咱断云寨。”
夕阳下,硫磺工坊的烟囱冒着淡淡的青烟,守卫们背着枪在四周巡逻,影子被拉得很长。曹林站在远处的山坡上,望着那片被严密封锁的区域,心里清楚:这80%纯度的硫磺,就是断云寨火器的底气。有了它,线膛枪的射程能再远五十步,手雷的威力能再增三成,而这,才是让敌人真正害怕的东西。
深山里的黄色矿石,终究变成了断云寨最锋利的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