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膛线里的锋芒:铁与火的实力跃升
铁匠铺的熔炉又添了新煤,火光映得工匠们的脸膛发红,空气里弥漫着硫磺与铁水的刺鼻气味。最里面的工坊却异常安静,只有机床转动的“嗡嗡”声和钢钎摩擦枪管的“沙沙”声——这里正在进行断云寨最核心的秘密工序:给新枪管刻膛线。
老匠头握着特制的钢钎,眼睛几乎贴在枪管上。这钢钎是用新炼的“百炼钢”打造的,笔尖比发丝还细,硬度却能划破普通铁器。他脚踩踏板,带动机床缓慢转动,钢钎在枪管内壁划出均匀的螺旋纹路,每一道都深0.3寸,间距精确到半分,像给铁管缠上了一圈看不见的银丝。
“成了!”老匠头直起身,额头的汗珠滴在枪管上,瞬间被烫成白雾。他把枪管递给旁边的学徒,“拿去校验,看看偏差超没超半分。”
学徒捧着枪管跑到校验台,用特制的量具测量,又对着灯光看膛线的螺旋角度,最后激动地喊:“师父!完美!比上次的标准还准!”
这是铁匠坊改良刻膛线技术后的第三十支枪管。半个月前,曹林带着一张画满公式的图纸找到老匠头,说要造“更硬的钢钎”“更稳的机床”,让膛线像尺子量过一样标准。工匠们试验了二十多次,烧坏了七炉钢,才终于炼出这种能精准刻线的特种钢钎,又给机床加装了齿轮微调装置,让转动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
新造的线膛枪被送到校场时,陈七正带着铁骑营操练。他接过枪,掂量着比旧款沉了半斤,枪身刻着细密的防滑纹,枪管尾部的准星比以前更亮。“这枪看着就带劲!”他往枪膛里塞了颗定装弹,对着三百步外的靶子扣动扳机——“砰”的一声,硝烟散去,远处的报靶兵举旗高喊:“十环!正中心!”
铁骑营的士兵们炸了锅。以前的线膛枪,三百步外能打中靶子就算本事,现在居然能正中靶心?陈七不信邪,又连开三枪,枪枪都在九环以上,最差的一枪也擦着十环边缘。
“神了!”士兵们围上来,摸着新枪的枪管,“这膛线看着跟以前没两样,咋准了这么多?”
“因为每一道纹路都一样深、一样密。”曹林不知何时站在了校场边,手里拿着一支旧枪管和一支新枪管,“以前的膛线是手工刻的,深浅不一,子弹出去就打晃;现在用特制钢钎和机床,每支枪的膛线都一模一样,子弹旋转得更稳,自然打得准。”
他让士兵们轮流试枪。有个刚入伍的新兵,以前用旧枪打两百步都脱靶,现在用新枪打三百步,三枪居然有两枪上了靶。“大当家,这枪简直是给咱长了眼睛!”新兵激动得手都抖了。
校场的试验结果很快传开:新线膛枪有效射程达到三百步,比旧款提升五十步;在二百步内,十发子弹至少有七发能命中靶心,准度提升了五成还多;更重要的是,由于膛线标准,子弹卡壳的概率降到了几乎为零。
曹林当即下令:全军列装新线膛枪,旧款全部回收,改造成训练用枪。铁匠铺停止生产旧枪零件,全力赶制新枪,要求每月至少造出两百支,优先装备铁骑营和驻守边境的断云卫。
消息传到仓库,负责军械的老兵们连夜清点库存,把旧枪堆成小山,又给新枪配上特制的帆布枪套。“以前巡逻得离敌军两百步才敢开火,现在三百步外就能撂倒他们,心里踏实多了!”老兵擦着新枪,眼里的光比枪身还亮。
新枪的威力很快在边境得到验证。黑石部有个小部落不信断云寨的实力,纠集了两百骑兵想抢边境互市,刚冲到三百步内,就被巡逻的断云卫用新枪迎头痛击。二十发子弹出去,倒下了十七个骑兵,剩下的吓得调转马头就跑,连掉落的弯刀都没敢捡。
“三百步外一枪一个,跟长了眼睛似的!”逃回去的黑石部骑兵心有余悸,“断云寨的铁管子成精了,以后再也不能靠近他们的地界!”
消息传到云州府,王知府特意来断云寨道贺,看着校场上士兵们的操练,脸色一阵发白。他终于明白,断云寨的实力早已不是“人多”那么简单——这种能在三百步外取人性命的武器,足以让任何势力掂量掂量。
“曹大当家,有了这等利器,北境再无人敢犯啊。”王知府的语气里带着敬畏,“以后云州府的安全,还得仰仗断云寨。”
曹林只是淡淡一笑:“武器是用来护家的,不是用来欺负人的。只要安分守己,断云寨的枪永远不会对着自己人。”
他没说的是,铁匠坊已经在研制更大的线膛炮。用同样的刻线技术,炮弹的射程能达到一里地,要是造出来,别说骑兵,就是州府的城墙都能轰开。但这种大杀器,现在还不能露,得像藏膛线技术一样,留在最关键的时候用。
夕阳下的铁匠铺,新枪的零件在灯光下闪着冷光。老匠头正在给钢钎淬火,特种钢在冷水里发出“滋滋”的轻响,硬度又提升了几分。旁边的架子上,整齐地码着五十支新造的线膛枪,枪托上刻着断云寨的标记,像一群蓄势待发的猛兽。
曹林站在工坊外,听着里面的机床声,心里清楚:实力的提升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滑膛枪到线膛枪,从手工刻线到特种钢钎,每一点进步都藏着工匠的汗水和断云寨的野心。这三百步的射程,不仅是武器的距离,更是断云寨与周边势力的实力鸿沟——跨不过去,就只能仰望;敢来试探,就尝尝铁与火的厉害。
夜色渐深,铁匠铺的灯还亮着,钢钎划过枪管的“沙沙”声,像在给这片土地刻下新的规矩:断云寨的锋芒,不仅在明面上的刀枪,更在看不见的技术里,在每一道精准的膛线中,稳稳地守护着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