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着枯叶掠过聚宝市的青石板路时,曹林正让人给聚义楼的窗沿加装木挡板——冬天来得比往年早,夜里的风已经带着冰碴子,得提前做好防寒准备。了望室的卫卒说,最近总看到些村民在断云寨的民居外徘徊,盯着青砖瓦房的屋顶出神。
这日清晨,曹林刚在议事厅坐下,王二柱就领着几个穿着补丁棉袄的村民进来了。为首的是清溪镇的老村长,手里攥着顶磨得发亮的毡帽,见了曹林,带着身后的人齐刷刷跪下:“曹大当家,求您行行好,让施工队去给俺们村盖房子吧!”
曹林连忙让人扶他们起来,递上热茶:“老村长,有话慢慢说,盖房子是好事,怎么还跪下了?”
老村长搓着冻得发红的手,叹着气说:“大当家您是不知道,俺们村的房子,不是土坯房就是茅草屋,秋风一吹就漏风,冬天更是能冻死人。这几个月来聚宝市赶集,见断云寨的乡亲们都住上了青砖瓦房,墙厚窗亮,听说里面还烧着暖炕,羡慕得夜里都睡不着……”
他身后的一个汉子接话:“俺们村凑了凑,有钱的愿意出银子,没钱的就去断云寨干活抵债,劈柴、挖矿、修路都行,只求大当家能派施工队,用断云寨的水泥和青砖,给俺们盖几间结实房子。”
曹林看着他们冻得皴裂的脸颊,心里动了动。断云寨的民居确实是按高标准盖的:墙体用水泥砌青砖,厚达两尺,屋顶铺着陶瓦,窗户装着玻璃,条件好的还盘了火炕,别说挡风,就是下暴雪都不怕。这些村民常年住土坯房,看了自然眼热。
“盖房子可以,但得有规矩。”曹林沉吟片刻,“第一,施工队的工钱按市价算,每人每天二十文,管三顿饭;第二,水泥、青砖、瓦片按成本价算,不赚你们的钱,但也不能赊账,有钱的先交钱,没钱的去工地上干活,一天抵五十文;第三,盖房的图纸得按断云寨的标准来,地基要打牢,墙体要笔直,不能偷工减料。”
老村长一听有戏,激动得直作揖:“大当家真是活菩萨!就按您说的办!俺们这就回去统计,看看有多少户要盖房!”
消息传回各村,像扔了块石头进滚水。清溪镇、临江村、黑石渡……周边十几个村子的村民都动了心,短短三天,就有两百多户报了名,有的要盖新房,有的想把旧屋翻新,连邻县的几个村子都托人来说情。
曹林让人成立了“建房队”,由原来盖集市的工匠领头,又从流民里挑了些有力气的,组成十个施工队,每个队配一个懂图纸的师傅。他让人在聚宝市旁圈了块地,专门堆放青砖、水泥和瓦片,还备了几十辆独轮车,方便往各村运料。
开工那天,清溪镇的第一个建房点热闹非凡。村民们早早来帮忙,有的和水泥,有的搬青砖,孩子们围着施工队的师傅看新鲜。工匠们先在地上放线,用石灰画出地基范围,再指挥村民往下挖三尺深,填上碎石和水泥,夯实后才开始砌墙。
“这地基打得比俺家炕还平!”一个老汉蹲在旁边看,忍不住感叹,“以前盖房就用黄土夯,过两年就塌,这水泥真有那么结实?”
工匠笑着拿起一块青砖,往墙上一按:“您就瞧好吧!这水泥干透了,比石头还硬,别说住人,就是过马车都压不坏。”
施工队的效率极高,一个五间房的院子,十个工匠带二十个村民帮忙,半个月就能完工。第一个住进新房的是清溪镇的李老汉,他儿子在断云寨的铁矿干活抵债,自己出了些积蓄,盖了三间瓦房。搬家那天,他特意请曹林去看看。
推开院门,青砖墙上还留着水泥的新痕,屋顶的陶瓦在阳光下闪着光,屋里盘着的火炕已经烧得暖暖的。李老汉拉着曹林的手,眼眶红红的:“大当家您摸摸这墙,一点风都不漏!俺活了六十岁,头回住这么好的房子,这都得谢谢您啊!”
曹林看着屋里的新家具,笑着说:“房子是你们自己盖的,钱是你们自己出的,力是你们自己出的,该谢的是你们自己。”
各村盖房的热潮,让断云寨的水泥坊和砖瓦窑忙得脚不沾地。曹聪算过一笔账:虽然水泥青砖按成本价卖,施工队的工钱工人自己留着,但运输费加起来,每月能赚近百两银子,更重要的是,村民们干活抵债,解决了铁矿和水渠工地的人手短缺问题。
“大当家,临江村的人说,想跟咱们学盘火炕。”建房队的师傅来禀报,“他们那边冬天比咱们冷,听说火炕暖和,都想学。”
曹林让人把盘炕的手艺教给村民,还派了两个会砌烟囱的师傅去指导:“告诉他们,烟囱要砌得高,不然烟会倒灌,呛着人。”
有村民没钱买玻璃,就用油纸糊窗户,曹林让人把玻璃坊的边角料便宜卖给他们:“碎玻璃拼一拼,也能挡挡风雪。”
转眼到了小雪节气,第一场雪下得纷纷扬扬。断云寨的民居里,火炕烧得旺旺的,玻璃窗上凝着白霜;周边村子的新房里,村民们围着炕桌吃饭,孩子们在屋里跑跳,再也不用缩在冷被窝里发抖。
老村长带着几个村民,扛着半袋新米、两只肥鸡来谢曹林:“大当家,这是俺们村自己种的米,养的鸡,您可一定要收下!现在夜里再大的风,俺们都睡得踏实,这都是托您的福啊!”
曹林收下东西,让厨房炖了鸡汤,和他们一起喝:“房子盖好了,日子更要好好过。开春后,我让人去各村教你们种新的粮种,产量比现在高一半,到时候赚了钱,再把房子盖得更漂亮。”
村民们听得眼睛发亮,七嘴八舌地问东问西,屋里的热气混着笑声,驱散了窗外的寒意。
王二柱站在门口,看着这一幕,悄悄对曹林说:“大当家,现在周边村子的人,都说断云寨的好,谁家孩子不听话,就说‘再闹就让曹大当家把你带走’,孩子们立马就乖了。”
曹林笑了。他要的不是怕,是敬。当这些村民住着断云寨盖的房,用着断云寨的东西,靠着断云寨的规矩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会站在断云寨这边。这比派多少士兵去驻守都管用。
雪越下越大,聚宝市的屋顶都盖了层白霜,施工队还在给最后几户村民盖房,工匠们呵着白气,手里的活却没停。村民们送来热汤,给他们暖暖手,工地上的欢声笑语,在风雪里传得很远。
曹林站在聚义楼上,望着远处各村的新房,在白雪的映衬下,青砖瓦房像一颗颗踏实的棋子,在这片土地上落了根。他知道,这些房子不仅是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断云寨与周边村镇之间的纽带,用砖瓦水泥,砌出了比城墙更坚固的人心防线。
冬天来了,但有了这些结实的房子,有了越来越近的人心,这个冬天,注定不会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