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矿镇的暴动如同地底岩浆的骤然喷发,短暂、猛烈,却又在更强大的力量下被迅速镇压。血腥气混合着矿石粉尘,在矿坑深处久久不散。处决了十七名带头者后,剩余的一千多名奴隶矿工在更加森严的守卫和无处不在的弩箭监视下,恢复了机械的劳作。每日二十吨的再生矿石依旧被准时采集、运送,但矿镇的气氛已降至冰点,一种压抑到极致的死寂笼罩着每一座营房。
方尖碑核心室内,暴动的详细报告与镇压后的数据流冰冷地呈现。效率暂时恢复了,但李维的精神感知清晰地捕捉到那死寂之下涌动的、更深沉的怨恨与绝望。汉森的担忧成了现实:纯粹的高压,如同不断拧紧的螺栓,终有崩断的一天。这次暴动是一个刺耳的警告。
必须改变。但改变的方向,并非仁慈,而是更精密、更长效的控制。
“墨衡。”李维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
“在,大人。”
“分析暴动数据。核心诱因:长期压抑、无望、利益分配绝对不公。”
“解决方案核心:引入梯度,制造内部差异,给予极其狭窄但可见的上升通道。”
“基于此,设计‘矿工分级管理制度’。”
【矿工分级管理制度(冷酷的优化)】:
1. 等级划分(三等):
* 罪役矿工(原奴隶): 基础层。完成每日20吨定额,配给维持生存的口粮,受最严格监控。占比:70%。
* 契约矿工(晋升): 从“罪役”中选拔。标准:连续三个月无违规、采集效率排名前10%、举报违规有功。待遇:配给提升(有少量蔬菜肉沫),居住条件稍改善(8人\/间),拥有有限休息时间。占比:25%。
* 工头\/技工(管理\/技术层): 从“契约矿工”中晋升。负责小队管理、工具维护、简单技术指导。待遇:接近正式领民配给,独立宿舍,积分可兑换更多生活物资,直系家属可申请迁入矿镇(从事后勤)。占比:5%。
2. 晋升与降级机制(动态控制):
* 晋升: 每季度评定一次,严格按标准执行,名额有限,制造竞争。
* 降级: “契约矿工”或“工头”一旦违规,立即降级,甚至打回“罪役”,并严惩。
* 目标: 将奴隶内部的矛盾,从“全体对管理者”转化为“阶层内部竞争”,分化瓦解。
3. “赎罪积分”系统(希望枷锁):
* 积分获取: 超额完成定额、技术革新、举报重大隐患、忠诚服役满一定年限。
* 积分用途:
* 兑换更好伙食、烟草、酒水(限量)。
* 申请家属团聚(需极高积分且严格审核)。
* 终极目标:积满一定分数,可申请“脱离矿籍”,转为西原农业镇或主领地普通劳役(非完全自由,但脱离矿山)。
* 本质: 画一张极其遥远却真实存在的大饼,将绝望转化为漫长的、受控的“奋斗”。
4. 信仰体系适配(克莱门特执行):
* 新祷文: “勤勉挖矿,积攒善功,洗涤罪孽,方得神恩解脱。”
* 仪式: 每月为晋升者举行小型“晋升仪式”,由克莱门特或高阶诵经士主持,赋予神圣性。
* 宣传: 树立“铁锤”为榜样(虽手段残酷,但结果符合“晋升”逻辑),宣传其从罪役到总工头的“救赎之路”。
【配套措施·技术加固控制】:
* 监控升级: 在矿坑关键节点部署“寂静之眼”符文(墨衡设计),实现关键区域无声监控。
* 工具标识: 所有工具刻印符文编号,遗失或破坏追查至个人及所在小队。
* 信息管制: 严格控制矿镇与外界信息流通,营造封闭环境。
新制度推行初期。磐石矿镇。
变化是微妙而深刻的。死寂的氛围开始松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带着猜忌和计算的躁动。
罪役矿工们看向那些偶尔能吃到一点油腥的契约矿工时,眼神里不再是纯粹的仇恨,而是混合着嫉妒与一丝…渴望。工头们穿着稍好的衣服走过时,会引来隐秘的打量和低声的议论。那套复杂的积分规则和晋升路径,成了所有人在繁重劳作之余,私下计算和琢磨的核心。
“举报”开始出现。有人为了那点微薄的奖励或晋升机会,告发同伴偷藏矿石或消极怠工。内部的小团体开始形成,为了争夺有限的晋升名额而明争暗斗。哈桑的守卫压力并未减轻,但性质变了,从防范集体暴动,转向处理内部举报和阶层摩擦。
“铁锤”在新的体系下,权力更大了,但也更孤独。他必须更冷酷地执行规则,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并防范下面的挑战者。
【数据变化(两月后)】:
* 生产效率: 稳定在 110%(竞争机制刺激)。
* 内部冲突: 从暴力对抗转为举报和隐秘竞争,恶性事件下降 50%。
* 管理成本: 守卫兵力需求未减,但心理压力转移,秩序维持的可持续性增强。
* 信仰参与度: 对“晋升仪式”和积分规则的关注度显着提升,出于功利而非虔诚。
与此同时。西原农业镇。
半精灵巡守队与人类治安队的混合巡逻已趋于熟练。在一次成功击退小股流窜地精的战斗后,双方甚至有了初步的默契。艾拉曼长老受邀参加了西原镇的春季丰收祭,虽然依旧保持距离,但并未拒绝张仲代表领主赠送的一批优质农具和种子。
南林社区的草药圃规模扩大,产出的草药不仅满足自需,开始少量供应主领地愈所,换取信用点。一种有限的、基于实际利益的共生关系正在缓慢建立。
北营的契约工在“连坐积分制”和“技能竞赛”的驱动下,效率保持稳定,部分表现优异者开始获得“预备公民”身份,允许在监管下进入西原镇购买少量物品。虽然隔阂仍在,但坚冰似乎裂开了一丝缝隙。
方尖碑顶。
李维审视着领地内两处关键区域的变化。磐石矿镇从高压火药桶变成了一个高压但内部充满张力与计算的熔炉;西原则在缓慢的融合与利益交换中逐步成型。
他意识到,统治的精髓不在于消除矛盾,而在于引导和控制矛盾。给黑暗的矿井投入一束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梯子之光,让下面的人为了攀爬而互相倾轧,远比让他们在绝对黑暗中团结起来反抗,要安全得多,也高效得多。
信用点、军功、信仰之力、制度设计……这些都是工具。用来雕刻人性,塑造行为,最终将纷杂的个体,锻造成符合领地发展需求的、可控的零件。
河湾的机器,在经历过一次短暂的故障报警后,经过冷酷的校准,再次以更复杂、更稳固的模式,低沉地轰鸣运转起来。下一次挑战来临前,它需要积累更多的力量,无论是资源,还是……对“人”这门复杂资源的驾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