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的课堂恢复了应有的专注与秩序。当晨光再次将教室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色,新晋领主们眼神中的疲惫虽未褪尽,却也多了几分沉凝。今日讲授的内容更加具体——《初阶领地营建术》与《特殊地形生存策略概要》。授课的依旧是琳达讲师,她手边放着几件由精神光影模拟出的粗糙木石模型,正逐一拆解讲解。
“基础庇护所的搭建,核心在于稳固、御寒(或隔热)及简易防雨…”琳达的声音清晰有力,光幕上演示着不同地形下木棚搭设的要点,“坡地要找平台,雪地要深挖地面利用地热,沙漠则需考虑沙暴防护。记住,安全稳固是第一原则,哪怕简陋,也要能扛住第一场风雨!”
投影切换,展示着几种极端环境下的水源获取图解:“冰原地带取水,重点在冰层下溪流的定位和保温隔热手段!火山边缘要防止蒸汽灼伤和水源盐化;沙漠的关键在于沙坑冷凝露水与深层水脉勘探技巧……”每一个图解都如同在悬崖边摸索出的求生指南,充满了实战的艰辛和智慧。
不少同学听得极其投入,尤其是昨日在公共频道哭天抢地的那几位。他们像海绵一样吸取着这些生存技巧,笔触快速在精神笔记上划过,眼神里带着对生存下去的迫切渴望。
李维也在认真听讲。他知道这些知识具有普遍价值,无论是现在搭建临时棚屋,还是未来营建永久性设施,基础构建原理相通。关于沙暴防护中的加固地基方法和防风角设计,他甚至结合记忆中某款经典沙盒游戏的塔防经验,瞬间想通了其力学原理,觉得颇为巧妙。
然而,当琳达讲师讲到特殊地形下的农业保障时,李维的心思却猛地被拉偏了。
“……而在干旱、土壤渗水性差或坡地环境下,初期最核心的保障,就是对水源的引导!引水灌溉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哪怕只有一条简易的水渠!”琳达的语调加重,光幕上清晰划出一条从河流主流分叉、顺着缓坡引向农田区域的土沟模型,“这是保证土地墒情、作物成活的关键!没有稳定、均匀的水源补给,开垦再多土地也是白费力气!哪怕是在水量充足的平原或丘陵地带,引水沟渠的建设也必须排在农田规划完成后的首要任务上!”
“引水渠…引水渠!”这两个词如同警钟在李维脑海中炸响!
昨天被海量的建设信息和琳达讲师的生存法则塞满脑子,他竟然把这一条如此基础、如此致命的关键点忽略了!
南坡新垦的二十亩田!那是整个领地两百多口人过冬和来年春天的命根子!地形是缓坡,土壤有部分区域偏沙壤,渗水肯定快!昨天领民报告时,只提到土壤松软好开,张老也沉浸在鱼获丰富的喜悦中,大家潜意识里都觉得靠着那条大河,农田近水楼台不会缺水……这简直是巨大的思维盲区!
大河是在西边啊!南坡新田在领地南部!河流与农田之间隔着一片不小的缓冲地带!临时挖几条浅沟引水?效率低、蒸发快、水流分散!一场小雨或几天日晒就可能让刚刚冒头的麦苗蔫掉!没有一条精心设计、贯通且可调节水量的主干灌溉沟渠网络,那片刚开辟的希望之地,随时可能变成死地!
冷汗瞬间从李维后背渗出。他可以想象烈日炎炎下,领民担着沉重的水桶在河边和田埂间艰难跋涉的景象——那不仅耗费宝贵的人力(本就不够用!),效率更是低得可怕!浇灌不均匀会导致局部干旱,直接影响收成!
课堂上那些关于沙坑冷凝、火山温泉利用的精彩技巧瞬间在李维脑中失去了颜色,只剩下那一闪而过的引水沟渠模型反复切割着他的神经!必须挖渠!必须马上规划!而且,按照琳达刚才强调的,这必须作为开垦完成后立刻进行的第一优先任务!工期绝对不能拖!
巨大的焦虑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维持平静的表情。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紧锁起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拉着想象中的沟渠走向和分水节点。琳达讲师的后续内容(关于冻土区域的地下保暖库修建技巧)如同隔着一层朦胧的水雾,再也无法清晰地映射到他的意识里。他的思维全部被“水渠!南坡!劳力!时间!”这几个关键词占据。
李维的异常没能逃过琳达讲师锐利的眼睛。她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解,目光却在教室内梭巡时,在他紧绷的侧脸和明显走神的状态上停顿了片刻。
片刻之后,一条定向的、仅供李维接收的精神意念信息流,精准地穿越了课堂的喧嚣,直接出现在他的意识核心。信息平静温和,没有责备,只有理解和直接的关怀:
『李维同学,我知道你选择了人族作为族群,初期面临的压力必然远超其他同学。』琳达的声音直接在李维脑海中响起,带着一种洞悉世事却又不乏暖意的沉稳,『心神不宁,是因为想到了领地里某个迫在眉睫却又可能被忽略的生存危机吗?课堂上有些建议可能无法直接套用,但请务必记住核心原则:领地初期,一切行动的优先级只有一个——让人活着!任何能让更多人活下来、安稳度过冬天的举措,无论付出多少额外代价,都是正确的!无需焦虑是否完美,先做,先活着,再谋发展。如果遇到具体难题,课后可以再单独交流。』
这精准的切入让李维心头一震!琳达讲师不仅敏锐察觉了他的走神,甚至直接将原因指向了他“人族开局”的巨大困难和可能的初期失误!这份洞察力和关怀,远超他想象。尤其是那句“活着!先做!”,如同一盆冰水浇在焦灼的心头,让他瞬间从混乱的焦虑中清醒了几分。
是啊!现在不是自责失误的时候!更不是被完美主义拖住脚步的时候!发现了漏子,现在就该立刻想办法堵上!挖渠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昨天探查矿石的队伍已经回来了,有位置了!暂时不需大动,可以先抽调部分人手!还有,开垦的劳力是否可以调整效率?时间表必须立即重新规划!关键在于立刻执行!
一股沉静而务实的火焰重新在李维眼中燃起。他深吸一口气,立刻通过精神链接回了一条简洁而坚定的意念:
『明白了,讲师。谢谢您的提醒。我会立刻着手解决最要紧的问题。』
没有解释具体是什么,但那份沉甸甸的决心和骤然沉稳下来的气息,已经足够让琳达感知。她几不可察地微点了下头,目光移开,继续讲解冰冻土壤的开垦技巧,仿佛刚才的交流从未发生。
下课钟声敲响,结束了这堂信息量巨大的课程。
同学们纷纷起身,不少人脸上带着思索的凝重,或是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自己领地面临的难题。公共频道里又多了不少关于如何应对火山热浪、如何融化冰层取水的技术性交流(虽然大多基于理论)。
李维则迅速收拾好东西,几乎是脚步匆匆地第一个离开了教室。他没心思参与任何讨论。他的心,已经飞回了那片河流奔腾、稻田初绽新绿的土地。
现在,每一分钟都无比宝贵。挖渠!必须立刻、马上回去挖渠!临时村落搭得慢点没关系,矿工稍作休整也无妨,开垦的新田进度甚至可以考虑稍微放慢一点——但这条保证新田存活的“生命补给线”,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那肥沃的南坡大地上!
生存的紧迫感从未如此清晰。讲师的理解如同温暖的驿站,但前路,唯有他自己和那两百多位在田埂上挥洒汗水的领民同行。开局的地形再好,也绕不过这样刻骨铭心的生存课。这堂课的名字叫“细节决定生死”,它没有写在任何讲义上,却是在血与汗的现实中,由那位睿智的讲师无声地递到了他的手上。
北方的矿石是未来之盾。
南方的水渠是当下之剑。
而横亘在东西之间的那道咽喉,在他此刻全速运转的脑海中,更显深邃。
这盘开局尚算“天湖”的棋局,才刚刚开始露出它真正厚弱却凶险的一角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