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内的光阴,在药香弥漫、灵力微澜中悄然滑过。自那日“烈焰花”事件后,又过去了月余。许木彻底沉浸在了灵药处理的浩瀚世界里,每日与各种属性各异、形态千奇的草木金石为伴,他的双手变得更加稳定,眼神也更加沉静锐利。
孙长老依旧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模样,佝偻着背,大部分时间都蜷缩在角落的阴影里,像是睡着了,又像是一尊没有生命的石雕。但许木知道,这药园乃至石室内的一切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偶尔,当许木在处理某种特别棘手、或者他新提出某个思考方向时,那阴影里会飘来一句干涩的提点,或是一声意味不明的轻哼,总能恰到好处地拨开他眼前的迷雾,或者将他从危险的歧路上拉回。
这种无声的教导,让许木进步神速。他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处理超过五十种常见的基础灵药,并且对其中十几种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和处理心得。虽然距离孙长老那举重若轻、近乎于道的境界还差得极远,但在同龄的外门弟子中,单论对基础灵药的理解和处理能力,他自信已不输于任何人,甚至可能远超那些只知按图索骥的同门。
这一日,许木刚刚将一批新送来的“鬼面菇”按照孙长老改良后的方法——先以特制的“阳炎石”粉末中和部分阴煞气,再行暴晒风吹——初步处理完毕,正仔细地将它们摆放在通风的木架上。空气中弥漫着鬼面菇特有的腥气与阳炎石粉末带来的淡淡硫磺味。
“处理完了?”阴影里,孙长老的声音突兀地响起,比平日似乎少了几分干涩,多了些许难以言喻的意味。
许木连忙转身,恭敬答道:“回长老,初步处理已完成,还需通风七日,方可研磨入药。”
孙长老没有评价他处理手法的优劣,只是缓缓从阴影中踱了出来,浑浊的目光在许木身上扫过,最后落在他那因为长期接触各种灵药和工具而显得有些粗糙、却异常稳定的双手上。
“嗯。”他应了一声,算是知道了。随即,他干枯的手指在腰间那个看似破旧的储物袋上一抹,一道微光闪过,他的掌心多出了一张颜色泛黄、边缘有些磨损的兽皮纸。
那兽皮纸本身似乎就蕴含着淡淡的灵气波动,上面用某种特殊的墨汁书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还配有几幅简笔勾勒的草药图形和火焰示意图。
“拿着。”孙长老将兽皮纸随意地递向许木。
许木心中一动,隐约猜到了什么,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这才小心翼翼地接过。兽皮纸入手微凉,带着岁月的厚重感。他的目光落在纸页最上方的三个古朴大字上——
《辟谷丹方》。
果然是丹方!
许木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起来。丹方!这可是炼丹师最为核心的传承之一!其价值,远非那些基础的灵药处理知识可比!在修真界,一张最普通的丹方,也足以让许多散修乃至小家族争得头破血流。他没想到,孙长老竟然如此轻易地就将一张丹方交给了他,哪怕这只是最低阶、最基础的辟谷丹丹方!
辟谷丹,顾名思义,服之可令低阶修士在一定时间内免除饥饿之苦,专心修炼。乃是炼气期弟子最常用、消耗量最大的丹药之一。虽然品阶低,但炼制过程却涵盖了炼丹最基础的火候掌控、药材融合、凝丹收汁等关键步骤,是无数炼丹学徒踏入丹道殿堂的敲门砖。
“辟谷丹,所需药材共五味。”孙长老的声音将许木从激动中拉回,“‘黄精’,益气补中,为君药;‘茯苓’,健脾宁心,为臣药;‘玉髓米’,蕴含精纯元气,为佐药;‘甘霖草’,调和药性,缓和燥气,为使药;最后,以三分‘无根水’调和诸药,引灵成丹。”
他语速平缓,将丹方上记载的五种主辅药材及其在丹方中的作用一一点明。这些都是最基础的知识,但由他口中说出,却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让许木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牢牢记住。
“看清楚了?”孙长老瞥了他一眼。
“看清楚了。”许木连忙点头,目光再次扫过丹方,将上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努力印入脑海。丹方上不仅列出了药材,还简略标注了大致分量、投药顺序,以及地火控制的几个关键节点示意图。
“炼丹之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孙长老的声音带着一丝告诫,“药材年份、处理手法、火力强弱、投药时机、甚至丹炉本身、地火稳定性、炼丹者自身心神状态,皆会影响成丹。这辟谷丹虽是最低阶的丹药,但若能将其炼至圆满,颗颗上品,于你而言,便是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是,弟子明白!”许木肃然应道。他深知基础的重要性,这几个月处理灵药的经历更是让他深刻体会到“细微之处见真章”的道理。
“嗯。”孙长老不再多言,又恢复了那副漠不关心的样子,重新踱回阴影之中,仿佛刚才赐予丹方的不是他一般。
许木紧紧握着手中的兽皮纸,如同握着绝世珍宝。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才算是真正触碰到了“炼丹”的门槛。孙长老给予他的,不仅仅是一张丹方,更是一个机会,一个验证他这数月所学、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契机。
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就站在石室中央,借着从石窗透进来的天光,再次仔细研读起辟谷丹方。这一次,他看得更加细致,结合自己处理这些药材的经验,去理解丹方上每一句话背后的含义。
“黄精需以文火烘烤至表面微黄,内部松软,激发其药性……茯苓需去皮,研磨成八十目细粉,利于融合……玉髓米需浸泡三个时辰,吸足无根水,方能粒粒饱满,蕴含元气……甘霖草需取嫩叶,以木灵力轻揉,取其清灵之气……”
他脑海中仿佛已经浮现出自己站在地火房丹炉前,按照步骤,小心翼翼投放药材,操控火候的场景。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接下来的几天,许木并没有急着去尝试炼丹。他反而更加沉下心来,反复研读丹方,将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炼制辟谷丹所需的五味药材。
黄精、茯苓、玉髓米、甘霖草,这四种在宗门的庶务堂都可以用灵石兑换,或者以贡献点换取。虽然品质只是最普通的,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已然足够。而无根水,则是指未曾落地的雨水、露水等,他可以在药园里收集清晨的露水,倒也方便。
然而,即便是最基础的辟谷丹药材,对于身家微薄的许木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这几个月积攒下来的灵石,在之前练习灵药处理时已经消耗了大半。如今要购买足够多次练习的药材,更是捉襟见肘。
他计算了一下,以庶务堂的价格,一份辟谷丹的药材(足够炼制一炉,成丹约三至五颗),需要三块下品灵石。而他全身剩下的灵石,加上之前炼制回气散卖出的一点盈余,也仅能购买十份左右。
十次机会。
许木感到了压力。他知道,炼丹绝非易事,失败是常态。十份药材,听起来不少,但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炼丹的纯新手而言,很可能连一次成功的边都摸不到,就全部化为灰烬。
但他没有退缩。将最后几块灵石换成了十份整整齐齐的药材,分门别类地用玉盒、布袋装好,放入他那简陋的储物袋中。摸着那几乎空空如也的储物袋,许木深吸一口气,眼中反而燃起了更盛的斗志。
资源匮乏,那就用努力和思考来弥补!
在正式开炉之前,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不仅将丹方倒背如流,还跑去宗门的传功阁,花费了仅剩的几点宗门贡献,查阅了所有关于辟谷丹炼制心得的杂书玉简。虽然那些心得大多语焉不详,或者各有各的说法,但多少给了他一些参考,让他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了心理准备。
他甚至没有直接使用地火房,而是先在自己的小屋里,进行“模拟炼丹”。他以石块代替丹炉,以柴火模拟地火,空手练习投药的动作、 timing 的把握,在心中反复推演整个流程,培养一种“肌肉记忆”和流程熟悉感。
他知道这很傻,很可能毫无用处,但这已经是他能在有限条件下,做到的极致准备了。
当感觉准备得差不多了,许木终于决定,前往外门弟子公用的地火房,开始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炼丹。
站在石室门口,他最后看了一眼手中那泛黄的辟谷丹方,将其内容再次在脑中过了一遍,然后郑重地将其收入怀中贴身处。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药园郁郁葱葱的灵植,望向远处山腰间那些不断冒出丝丝热气的地火房方向,眼神坚定。
“该开始了。”
他低声自语,迈步而出,走向那条充满挑战与未知的丹道之路。
第6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