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双铃共鸣传万域,稻种巡礼启新程
飞禾船驶回青牛村时,村口老槐树上的亲族铃与陈望带回的新铃串同时响起。两串铃音缠绕着灵息,顺着归宗田的地脉蔓延,竟在共生碑上空凝成个淡金色的“家”字——这是陈家亲族灵息的共鸣,也是万域共生的新信号。
陈望刚把新铃串挂在槐树上,就被孩子们围了个圈。小虎举着刚编好的稻穗手环,眼里满是期待:“望哥,旁支的小伙伴说,他们种的归宗稻快抽穗了,咱们什么时候再去看呀?”其他孩子也跟着点头,手里攥着从旁支界域带回的土粒,那土粒里还缠着淡淡的灵息,是他乡与故土的羁绊。
陈望笑着摸了摸小虎的头,将旁支送的新稻种分给孩子们:“等咱们把青牛村的秋收忙完,就带着新稻种去旁支界域,跟他们一起收稻子。不过现在,咱们得先做件大事——把陈爷爷的稻种故事,讲给万域的生灵听。”
“讲给万域听?”孩子们眼睛一亮,老农夫拄着灵木杖走来,孕土根触到新稻种,根须传来阵兴奋的颤动:“望儿这主意好!刚子当年逆天改命,靠的就是手里的稻种和心里的念想,这故事该让万域都知道,凡俗灵根也能撑起一片天!”
陈满扛着锄头凑过来,手里还拿着块刚打磨好的木牌,牌上刻着归宗稻穗纹:“俺看呐,咱们不如搞个‘稻种巡礼’,带着陈爷爷的老稻种、亲族铃,去万域的每个界域走一圈。既能把故事传出去,也能看看其他界域的灵植,说不定还能找到新的稻种伙伴。”
这话一出,两村村民都纷纷响应。北坡村的老妇人连夜赶制了个布囊,用灵棉织出“万域巡礼”四个字,里面装着陈刚的老稻种、母亲的绣品碎片,还有两村的灵土;李三叔则把自家的灵木犁改成了“巡礼车”,车辕上挂着亲族铃,车轮滚过的地方,会留下淡淡的稻种灵息。
三日后,巡礼队伍正式出发。没有带太多修士,只有陈望、陈满、老农夫,还有五个孩子,外加一辆挂着亲族铃的巡礼车。飞禾船的船帆上,绣着归宗稻穗与“陈”字纹,天机轮被陈望揣在怀里,星轨纹轻轻转动,为他们指引着万域的方向。
第一站是绝望界。上次离开时种下的归宗稻已经抽穗,金黄的稻浪里,绝望界的村民们正忙着除草。看到巡礼车,老族长立刻带着族人迎上来,手里捧着一碗新煮的稻粥:“望儿!你们可来了!这稻种没辜负咱们,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
陈望把亲族铃递到老族长手里,铃音一响,绝望界的灵植突然发出共鸣,田里的稻穗纷纷朝着巡礼车弯腰。他趁机讲起陈刚的故事:“当年陈爷爷重生时,只有一粒老稻种,却靠着凡俗灵根的韧性,在青牛村扎了根。现在咱们的稻种能在绝望界生长,就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孩子们围在村民身边,把陈刚藏种、护种的细节讲得绘声绘色。老族长听得眼眶发红,从怀里掏出粒黑色的种子:“这是咱们绝望界的‘韧生种’,能在贫瘠的土地里生长,送给你们做巡礼信物,让它跟着稻种,去万域看看生机的模样。”
离开绝望界时,绝望界的村民们在巡礼车上挂了串韧生种编成的链子,风一吹,种子与亲族铃的响声交织,格外清脆。飞禾船驶入鸿蒙后,天机轮突然亮起,星轨纹映出灵植界的方向——灵植界的使者竟提前感知到巡礼队伍,正用灵植光带为他们引路。
灵植界的灵田比上次来时更热闹,五彩的灵花围绕着归宗稻生长,灵植使者们举着花环,站在界门口迎接:“我们感知到了亲族铃的气息,知道你们是来传递希望的。”陈望刚讲完陈刚守护稻种的故事,灵植使者就从圣殿里取出本泛黄的典籍:“这是我们灵植界的《共生录》,记载着不同界域灵植的培育方法,送给你们,让归宗稻能在更多地方扎根。”
孩子们在灵植界的灵田里,跟着使者学习用灵息沟通灵植。小虎试着用归宗稻的灵息,与一株千年灵木对话,没想到灵木竟轻轻晃动枝条,将一枚灵果落在他手里——那是灵植界对凡俗灵根的认可,也是万域共生的温暖回应。
巡礼队伍继续前行,先后到了岩语族的石域、星界的云田,每到一个界域,陈望就讲陈刚重生护种的故事,陈满则教当地生灵种植归宗稻的技巧,孩子们把带来的灵土撒在他乡的田里,让青牛村的气息与万域的灵息相融。每个界域都留下了巡礼信物:岩语族的石稻种、星界的云麦粒、旋灵界的通脉种……这些信物被一一装进巡礼车的布囊里,与陈刚的老稻种为伴。
抵达鸿蒙边缘的“寂生界”时,这里的景象让众人揪心——界域里的灵植大多枯萎,只有几株耐寒的灵草还在挣扎。寂生界的族长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者,他握着陈望的手,声音发颤:“我们的灵息快耗尽了,稻种也早就种不活了……”
陈望立刻从布囊里取出陈刚的老稻种,埋在寂生界的田垄上,灵根注入青牛村、灵植界、绝望界的灵息。老稻种在众人的注视下,慢慢冒出嫩芽,嫩芽的根须顺着地脉蔓延,竟将周围枯萎的灵草也唤醒了。“活了!稻种活了!”寂生界的村民们激动得欢呼,老者颤巍巍地拿出块刻着“生”字的石牌:“这是我们寂生界的希望石,送给你们,愿万域永远有生机。”
讲起陈刚在贫病中仍不放弃稻种的故事时,老者突然抹起眼泪:“我们以前总觉得,凡俗灵根太弱小,可现在才知道,最强大的力量,是在苦难里也不放弃的坚守。”他当即决定,让寂生界的年轻人跟着巡礼队伍,去青牛村学习种植归宗稻,把希望带回自己的界域。
巡礼队伍离开寂生界时,身后的灵田已经冒出成片的绿意。飞禾船驶回鸿蒙后,天机轮的星轨纹突然将所有界域的灵息汇聚在一起,在半空凝成幅“万域灵植图”——图上,归宗稻的根须连接着每个界域的灵田,亲族铃的响声顺着根须传递,像在天地间唱响一首“共生谣”。
孩子们趴在船舷边,看着这幅奇景,小虎突然说:“望哥,我现在知道陈爷爷为什么要守护稻种了。稻种不仅是粮食,是希望,还是把万域连在一起的线。”陈望点头,握紧怀里的天机轮:“没错,这就是陈爷爷的逆天仙途——不是成为高高在上的仙人,是让凡俗灵根的韧性,在万域间传递,让每个界域的生灵,都能在田里种出属于自己的希望。”
飞禾船回到青牛村时,村口早已挤满了人。北坡村的村民、陈家旁支的族人、灵山的修士们,都举着自家的稻种,站在老槐树下迎接。陈望跳下船,将巡礼带回的信物一一展示:“这些是万域送给咱们的礼物,也是对陈爷爷凡俗仙途的认可。以后,咱们要把归宗稻种送到更多界域,让万域共生的路,越走越宽。”
当晚,青牛村的晒谷场上摆起了“巡礼宴”。巡礼车的布囊被打开,陈刚的老稻种与万域的信物放在一起,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陈望站在共生碑前,将巡礼的经历刻进碑上的新纹,灵根轻轻触碰天机轮——星轨纹映出陈刚的虚影,虚影里的陈刚,正对着万域的方向微笑,手里捧着半袋新稻种,像在说“这就是我想看到的模样”。
夜风拂过青牛村,亲族铃的响声与归宗稻的轻响交织。陈望看着身边的亲族、伙伴,看着田里的稻浪,突然明白:陈爷爷的逆天仙途从未结束,它化作了亲族铃的响声,化作了归宗稻的根须,化作了万域生灵手中的稻种,在凡俗与修仙界的夹缝中,在天地间的每个角落,继续生长、继续传递,让每个平凡的农家子,都能握着稻种,走出属于自己的仙途,让万域共生的希望,永远生生不息。
那枚藏在稻脉深处的天机轮,正将这趟巡礼的故事,细细刻进每粒归宗稻种里。它像个永恒的传声筒,告诉天地:农家子的仙途,从来不是靠法术与力量,是靠一颗守住稻种的心、一份连缀亲族的情、一种传递希望的信念,在万域间种下温暖,种下共生,种下属于凡俗灵根的、最动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