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稻香叩仙阁
聚仙阁的玉阶比灵稻原的云阶更陡峭,每级台阶都刻着“绝尘纹”,凡人踏上去会被灵气压得筋骨寸断。但此刻,陈刚踩着合灵稻的根须织成的“稻毯”往上走,根须上的润灵之气与绝尘纹碰撞,竟在玉阶上开出细碎的稻花——花瓣带着凡俗的土黄与修仙的莹白,落在阶旁的灵草上,让那些万年不结果的仙草突然结出了米粒状的果实。
“聚仙阁的长老们最讲究‘仙凡有别’。”柳乘风拄着星木杖紧随其后,杖头的稻壳纹里凝着合灵稻的穗香,“他们说凡俗气息会污染仙阁灵脉,当年断尘壁就是他们牵头筑起的。灭心教能成气候,背后少不了阁里几位‘清凡派’长老的默许。”
他话音未落,玉阶顶端突然降下道白虹,虹光里站着位青袍修士,袖章上绣着“聚仙阁执法”的银纹,手里的拂尘缠着七根金色灵丝,每根丝上都缠着颗枯萎的凡俗稻种。“陈刚,擅闯仙阁者,按律当废去修为,贬为灵奴。”拂尘轻挥,七根灵丝化作七道灵鞭,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响抽向稻毯。
陈刚指尖划过天机轮,轮面的“和”字纹突然亮起,稻毯下的合灵稻根须瞬间暴涨,织成面丈高的“稻盾”。灵鞭抽在盾上,发出闷响,金色灵丝竟被稻根缠住,丝上的枯稻种接触到润灵之气,竟冒出细小的绿芽——是凡俗稻种的生机在复苏。
“执法长老的‘锁灵丝’,竟被凡俗稻根破了?”青袍修士满脸错愕,拂尘上的灵丝开始剧烈震颤,那些绿芽顺着丝身往上爬,逼得他不得不松开手,眼睁睁看着拂尘落入稻毯,化作株结满金穗的合灵稻。
陈刚踩着稻毯继续上行,合灵稻的根须顺着玉阶缝隙往仙阁深处钻,所过之处,绝尘纹寸寸碎裂,露出下面隐藏的“地脉络”——那些脉络里流淌的灵气,竟与青牛村记忆田的地脉气同源,只是被人为地用阵法封锁了。
“原来聚仙阁的灵脉,本就与凡俗地脉相连。”他恍然大悟,天机轮在掌心旋转,轮缘的齿牙咬住条地脉络,“你们筑起断尘壁,不过是想独占这股本源灵气。”
玉阶尽头的聚仙阁终于显露全貌:九层玉楼悬浮在云海之上,飞檐挂着能净化灵气的“清尘铃”,但此刻铃身蒙着层黑雾,铃音嘶哑得像被堵住了喉咙。阁前的广场上,站着数十位披紫袍的长老,为首的白须老者手里握着块“镇阁玉”,玉上刻着聚仙阁的护山大阵,阵眼处正是颗被黑雾包裹的祖稻灵核——与灭心教教主那枚同源,只是更大更精纯。
“放肆!”白须老者将镇阁玉往空中一抛,玉上的阵纹亮起,无数灵箭从阁顶射出,箭簇是用万年寒铁混合灵稻秸秆铸的,“区区凡俗种,也敢质疑仙阁规矩?今日便让你知道,仙凡之别,是天定的鸿沟!”
陈兰从稻毯后探出身子,怀里捧着个陶瓮,瓮里装着灵稻原的合灵稻米粥,粥香混着润灵之气往广场飘去。“长老们尝尝这个!”她将米粥往空中一泼,米粒在空中化作无数稻种,落在灵箭上——寒铁箭簇瞬间裹上层翠绿的稻衣,箭尖的戾气被稻香中和,竟变成了滋养灵草的肥料。
“是润灵之气!”有长老失声惊呼,他袖口露出块贴身玉佩,玉佩上的稻穗纹与合灵稻的纹路产生共鸣,“这气息……与我早年在凡俗界得到的龙谷稻种一模一样!”
陈刚趁机引动天机轮,轮身化作道青铜光柱冲天而起,撞在聚仙阁的护山大阵上。光柱里,合灵稻的根须顺着地脉络往镇阁玉钻去,与玉中的祖稻灵核产生共鸣——黑雾在稻香中消散,露出里面温润的翠色,灵核上的裂纹里,竟钻出根带着“和”字纹的新苗,与陈刚丹田的稻灵根遥相呼应。
“不可能!”白须老者脸色煞白,他猛地喷出一口精血,往镇阁玉上抹去,“祖稻灵核怎么会认凡俗种为主?”
“因为它本就不是修仙界独有的。”陈刚的声音透过光柱传遍广场,“三百年前,我母亲的祖辈将龙谷稻种交给聚仙阁,是盼着仙凡共养,不是让你们据为己有。”
他指尖弹出颗合灵稻种,种籽穿过光柱落在广场中央,瞬间长成株丈高的稻树——树干缠着凡俗的黑土,枝叶凝着修仙的灵气,树冠上结着三种稻穗:凡俗的龙谷稻、修仙的灵稻、融合两者的合灵稻,穗粒碰撞的声响像在诉说仙凡本是同源。
广场上的长老们突然骚动起来,有几位偷偷摸出贴身的信物:有的是凡俗母亲给的稻壳手链,有的是初入仙阁时种下的灵稻种,这些信物在合灵稻树的光芒里发出温暖的光。其中位灰袍长老突然跪倒在地,撕开衣襟露出胸口的烫伤——那是当年为保护凡俗稻种,被清凡派长老用灵火灼伤的痕迹。
“我等……愧对祖稻啊!”灰袍长老老泪纵横,“当年阁主见灵稻与凡俗稻种能共生,本想拆除断尘壁,却被清凡派设计害死,我们这些知情者敢怒不敢言……”
白须老者见大势已去,突然抓起镇阁玉往嘴里塞去,竟想炼化祖稻灵核同归于尽。但灵核刚入喉,就化作股润灵之气顺着他的经脉游走,逼得他体内的清凡灵力节节败退,露出潜藏在丹田深处的——株枯萎的凡俗稻苗,那是他年少时从家乡带的种籽,被清凡派逼着用灵火灼伤,却始终没舍得丢弃。
“原来……你也藏着凡俗的根。”陈刚走上前,指尖的稻仙力注入他体内,枯萎的稻苗竟重新焕发生机,“仙阁的规矩是死的,稻子是活的,它记得你从哪来。”
白须老者浑身一颤,镇阁玉从嘴角滑落,在合灵稻树的根须上碎成八瓣,化作八道灵流注入聚仙阁的八根玉柱。阁顶的清尘铃突然发出清亮的响声,黑雾彻底消散,铃音里混着凡俗的稻香与修仙的灵气,往四面八方传开——这是聚仙阁护山大阵解除的信号,也是断尘壁彻底崩塌的宣告。
广场上的长老们纷纷跪倒,对着合灵稻树行叩拜礼。那些清凡派的顽固分子,在润灵之气的冲刷下,体内的灵力开始紊乱,丹田处冒出凡俗稻种的虚影——原来他们中不少人也是凡俗出身,只是为了融入仙阁,刻意斩断了与过去的联系。
“从今往后,聚仙阁不再设清凡之规。”灰袍长老捡起块镇阁玉碎片,嵌在合灵稻树的树干上,“凡能种出合灵稻者,无论仙凡,皆可入阁修行。”
陈刚走到合灵稻树前,天机轮悬浮在树冠中央,轮面的纹路与稻树的脉络完全重合。他能清晰感受到,聚仙阁的灵脉正顺着地脉络往凡俗界流淌,青牛村的记忆田、灵稻原的合灵稻、聚仙阁的新苗,三者的气息在天地间连成一片,像条贯通仙凡的稻穗项链。
“柳乘风哥哥说,这叫‘三界同耕’。”陈兰捧着新收的合灵稻种走来,种籽上的润灵之气沾在她指尖,竟让她的凡俗体质开始吸收灵气,“以后凡俗的孩子能来仙阁学种灵稻,修仙的修士也能去青牛村学认地脉,多好。”
灭心教的残余势力在铃音中纷纷投降,他们被安排在聚仙阁的后园开垦新田,用合灵稻种赎罪。那位曾是青牛村人的教主,正蹲在田里插秧,动作笨拙却认真,腰间的青牛玉佩与母亲的粗布口袋碎片贴在一起,沾着同样的泥点。
陈刚望着聚仙阁外渐渐散去的云海,那里隐约能看见更多修仙势力的轮廓——有的隐在星河深处,有的藏在秘境裂隙,有的还在坚守着仙凡隔绝的旧规。天机轮在他掌心微微发烫,轮面新浮现的纹路指向更遥远的星空,那里似乎有祖稻真正的起源地,有母亲临终前仰望的星辰。
青牛站在合灵稻树旁,老伙计的角上结着颗润灵之气凝成的稻穗,蹄子踏过的玉阶上,新的稻根正往更深的地脉钻去。陈兰往他的粗布口袋里塞了把混着聚仙阁灵土的合灵稻种,口袋最底层的粗布碎片,此刻正与天机轮共振,发出比以往更明亮的光。
“该去‘星河稻境’看看了。”陈刚扛起青铜锄,锄刃映着合灵稻的金光,“听说那里的星砂能种出会飞的稻子,正好让合灵稻也尝尝星海的味道。”
聚仙阁的合灵稻突然齐齐摇曳,穗尖朝着星海的方向,发出清越的声响。那声音里,有凡俗的泥土香,有修仙的灵气吟,有聚仙阁的玉铃声,有灭心教的忏悔语,最终汇成句穿透星河的宣言:
仙也好,凡也罢,
握过同把锄头,就是一家人。
而陈刚知道,他脚下的路,已从青牛村的田埂,延伸到了修仙界的云端,再往前,便是星海万里。这一次,他要带着合灵稻的种子,去叩开更遥远的门,让稻香不仅飘满仙凡两界,还要在星河深处,种出片属于守稻人的天地。